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及其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3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及其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抑制制动片的磨耗,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大,能够精细地调整钓线的张力。制动杆(7)设在转子制动装置(11)上,转子制动装置对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纺车式绕线轮的绕线轮本体(2)上的转子(3)的旋转进行制动。该制动杆(7)具备: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2)上的杆本体(51);设在杆本体(51)的第一端部的用于制动操作的操作部(50);设在杆本体(51)的第二端部、因操作部(50)的操作而被转子(3)按压的制动片(52);配置在制动片(52)和杆本体(51)之间的弹性部件(53)。
【专利说明】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及其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及设在该纺车式绕线轮上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矶钓的情况下多采用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的杆制动型的纺车式绕线轮。这种纺车式绕线轮具有转子制动装置。转子制动装置是制动转子沿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的装置,具备与转子沿线放出方向的旋转联动旋转的制动部和用于制动操作制动部的制动操作杆(以下,仅称“制动杆”)。并且,通过操作制动杆,能够以不妨碍鱼咬鱼饵的程度来调整制动力。
[0003]更具体而言,制动杆形成为圆弧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自由摇动地安装在绕线轮本体上。另外,在制动杆的顶端设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接近竿安装部地配置,在制动杆的底端设有被按压到制动部的制动片。并且,如果将制动杆的操作部朝向接近竿安装部的方向操作,则制动片接触制动部的内周面,转子的反转被制动。
[0004]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129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前述那样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片一般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了抑制磨耗、实现长寿命化,制动片优选提高刚性。另一方面,如果刚性过高,则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窄,精细地控制钓线的张力变得困难。
[0006]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抑制制动片的磨耗,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大。
[0007]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设在转子制动装置上,转子制动装置对自由旋转地支撑在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绕线轮本体上的转子的旋转进行制动。该制动操作杆具备: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上的杆本体;设在杆本体的第一端部的用于制动操作的操作部;设在杆本体的第二端部、因操作部的操作而按压到转子上的制动片;配置在制动片和杆本体之间的弹性部件。
[0008]在该制动操作杆中,借助于操作部被操作,杆本体旋转,设在杆本体的端部的制动片按压到转子上。由此,转子的旋转被制动。此时,通过调整施加在操作部的操作力,能够调整制动力,能够调整钓线的张力。
[0009]此处,制动片和杆本体之间配置弹性部件,因此,如果制动操作杆被操作、制动片按压到转子上,则弹性部件弹性变形。根据该弹性部件的变形程度,能够改变制动片对转子的按压力。因此,与传统结构相比,能够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大,能够精细地控制钓线的张力。
[001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一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弹性部件的刚性低于制动片。此处,弹性部件易于弹性变形,能够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大,与前述同样地,能够精细地控制钓线的张力。
[0011]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还具备变形限制机构,该变形限制机构将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限制为预定量,在弹性部件弹性变形了预定量之后,变形限制机构将操作部的操作力从杆本体直接传递至制动片。
[0012]此处,在弹性部件设置在制动片和杆本体之间的情况下,操作制动操作杆时,弹性部件弹性变形,操作力被弹性部件吸收。因此难以获得大的制动力。
[0013]因此,在此,进一步具备变形限制机构,该变形限制机构将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限制为预定量,在弹性部件弹性变形了预定量之后,变形限制机构将操作部的操作力从杆本体直接传递至制动片。
[0014]在此,弹性部件弹性变形了预定量之后,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被限制。并且,此后,操作部的操作力从杆本体直接传递至制动片。因此,即使在制动片和杆本体之间配置弹性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大的制动力。
[0015]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三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变形限制机构是制动片中向着杆本体侧突出设置的突起。
[0016]在此,如果制动操作杆被操作,弹性部件变形预定量,则设在制动片上的突起抵接杆本体。并且,此后,来自杆本体的力不通过弹性部件直接传递至制动片。因此,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变形限制机构。
[0017]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变形限制机构是杆本体中向着制动片侧突出设置的突起。
[0018]在此,如果制动操作杆被操作,弹性部件变形预定量,则设在杆本体上的突起抵接制动片。并且,此后,来自杆本体的力不通过弹性部件直接传递至制动片。因此,与前述同样地,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变形限制机构。
[0019]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的制动操作杆中,弹性部件由橡胶制成。
[0020]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的制动操作杆中,弹性部件是板簧,所述板簧配置成在制动片按压到制动面时,使得制动片的抵接面与杆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0021]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项的制动操作杆中,制动片具有抵接部和一对脚部。抵接部的一个端面与转子抵接,并且抵接部与杆本体之间隔开间隙地配置。一对脚部设置在抵接部的相反侧,与杆本体卡合。并且,弹性部件配置在间隙中。
[0022]在此,制动片由一对脚部而与杆本体卡合而一体化,抵接部的端面与转子抵接而制动转子。并且,弹性部件配置在设在抵接部和杆本体之间的间隙中。
[0023]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八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制动片还具有弹性部件收容部。弹性部件收容部设在抵接部与一对脚部之间,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中收容有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仅通过形成在弹性部件收容部的一个开口而能够与收容空间接合或脱离。
[0024]在此,收容在弹性部件收容部的收容空间中的弹性部件仅从弹性部件收容部的一个开口接合或脱离。
[0025]因此,弹性部件的组装等变得容易,并且组装后弹性部件难以从收容空间脱落。
[0026]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是,在第九方面的制动操作杆中,弹性部件收容部的一个开口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打开。
[0027]在此,弹性部件不直接与转子抵接,但如果弹性部件收容部的开口形成在沿转子旋转方向的面上,则有内部的弹性部件从该开口脱落的危险性。
[0028]因此,在本发明中,弹性部件收容部构成为开口位于与转子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因此,弹性部件更加难以从弹性部件收容部的内部空间脱落。
[0029]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具备:绕线轮本体,该绕线轮本体具有竿安装部以及从竿安装部延伸的脚部;转子,该转子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绕线轮本体上;转子制动装置,该转子制动装置具有第一至第十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操作杆,对转子的旋转进行制动。
[0030]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是,在第十一方面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中,转子具有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上的转子本体和制动部。制动部具有制动部本体和单向离合器,制动部本体具有制动片能够抵接的制动面,单向离合器仅将转子本体的沿线放出方向的旋转传递至制动部本体,制动部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上。
[0031]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设在转子制动装置上的制动操作杆的制动片的磨耗,增大制动力的调整幅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纺车式绕线轮的侧截面图。
[0033]图2是包含绕线轮本体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4]图3是转子制动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0035]图4是杆本体的顶端部的截面图。
[0036]图5是图4所示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0037]图6是制动片和弹性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0038]图7是制动控制部的正面图。
[0039]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0040]图9是图8所示部分的正面图。
[0041]符号说明 2绕线轮本体 3转子
7制动操作杆 11转子制动装置 26转子本体 27制动部 38单向离合器 50操作部 51杆本体 52制动片 53弹性部件 52a抵接部 52b收容部 52c脚部 52d突起 52e收容空间 70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整体结构
图1中显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纺车式绕线轮。该纺车式绕线轮是沿着钓竿的长度方向围绕第一轴X卷绕钓线的杆制动型绕线轮。纺车式绕线轮包括具备手柄组件I的绕线轮本体2、围绕第一轴X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2的前部的转子3、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卷绕钓线的卷筒4。
[0043]绕线轮本体2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轮本体2具有机构收容部2a、脚部2b、竿安装部2c。机构收容部2a在内部具有用于安装各机构部的空间。机构收容部2a在一个侧部具有开口,该开口由盖部件2d封闭。另外,在机构收容部2a的前部安装有筒状的安装部件2e。脚部2b与机构收容部2a —体形成,从机构收容部2a向着竿安装部2c延伸。竿安装部2c在脚部2b的顶端与脚部2b —体形成,前后较长地延伸。
[0044]绕线轮本体2的后部由保护部件6覆盖。脚部2b的前表面形成有安装槽2g,用于收纳后述的制动杆7。安装槽2g中安装有座部件8。
[0045]如图1所示,在机构收容部2a的内部设置有转子驱动机构10、转子制动装置11、摆动机构12。转子驱动机构10是用于使转子3与手柄组件I联动而旋转的机构。转子制动装置11是用于制动转子3向着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的装置。摆动机构12是与手柄组件I的旋转联动地通过卷筒轴14而使卷筒4前后往复移动的机构。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转子驱动机构10具有主齿轮轴16、主齿轮17、以及小齿轮18,手柄组件I能够一体旋转地固定至主齿轮轴16,主齿轮17与主齿轮轴16 —起旋转,小齿轮18与主齿轮17啮合。
[0047]主齿轮轴16与主齿轮17 —体形成,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机构收容部2a以及盖部件2d上。小齿轮18形成为筒状,小齿轮18的前部在转子3的前方,在卷筒4 一侧延伸。并且,小齿轮18的前部通过螺母20而能够一体旋转地固定至转子3。小齿轮18的顶端部、中间部、以及后部分别通过轴承而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机构收容部2a中。
[0048]如图1和图2所示,摆动机构12是横动凸轮式的机构,具有与小齿轮18啮合的中间齿轮23、围绕与卷筒轴14平行的轴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机构收容部2a中的螺轴24、借助螺轴24的旋转前后移动的滑动件25。
[0049]转子3
转子3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本体2中,具有转子本体26、制动部27。转子本体26具有圆筒部26a、在圆筒部26a的侧方相互对置设置的第一臂部26b以及第二臂部26c。圆筒部26a的前部形成有前壁26d,该前壁26d在中央具有贯通孔。小齿轮18贯通形成在该前壁26d中的贯通孔。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臂部26b的顶端和第二臂部26c的顶端部之间设有自由摇动的导臂29。钓线通过该导臂29被引导至卷筒4。
[0050]制动部27与制动杆7 —起构成转子制动装直11。该转子制动装直11如后所述。
[0051]卷筒4
卷筒4配置在转子本体26的第一臂部26b和第二臂部26c之间。卷筒4通过单触式接合脱离机构30而自由接合脱离并且不能旋转地安装在卷筒轴14的顶端。卷筒4具有卷筒本体32、配置在卷筒本体32内的泄力机构33、自由旋转地支撑卷筒本体32的卷筒筒部34。
[0052]转子制动装置11
如图1至图3所示,转子制动装置11主要具有制动杆7、制动部27、制动控制部35(参照图2)。制动杆7是用于调整操作制动部27的制动力的部件。制动控制部35是用于在利用制动杆7来产生预定的制动力的制动状态和制动被解除的制动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的机构。
[0053]制动部27
如图3所示,制动部27具有制动部本体37、单向离合器38。制动部本体37具有制动面,制动杆7的顶端被压接该制动面而制动。单向离合器38根据转子3的旋转方向而连结或隔离转子3和制动部本体37。
[0054]制动部本体37具有筒状部件40和制动鼓41,筒状部件40在转子3的圆筒部26a的内周侧与转子3同心配置,制动鼓41固定到筒状部件40的内周面。
[0055]如图3所示,筒状部件40具有外筒部40a、内筒部40b、圆板部40c,外筒部40a同芯地配置在圆筒部26a的内周侧,内筒部40b配置在外筒部40a的内周侧,圆板部40c连结外筒部40a和内筒部40b。在外筒部40a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槽40d,制动控制部35的后述的摩擦环安装在环状槽40d中。内筒部40b由轴承43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轴承支撑部件42的外周面上。轴承支撑部件42固定在安装部件2e上。另外,内筒部40b和转子3的前壁26d之间安装有密封部件44。
[0056]制动鼓41从外筒部40a的内周面经由内筒部40b朝向轴承43的后表面延伸。该制动鼓41的沿着外筒部40a的内周面成为制动面41a。制动鼓41螺纹固定于筒状部件40的圆板部40c。另外,制动鼓41的内周端和安装部件2e之间安装有密封部件45。
[0057]单向离合器38仅在转子3沿线放出方向旋转时连结转子3和制动部本体37的筒状部件40,使筒状部件40与转子3联动地沿线放出方向旋转。因此,在转子3沿线卷绕方向旋转时,转子3和筒状部件40被隔离,旋转不从转子3传递至筒状部件40。
[0058]制动杆7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动杆7被安装于绕线轮本体2的脚部2b的支撑轴47在绕线轮本体2上绕第二轴Y自由摇动地支撑。另外,制动杆7被弹簧部件48向着离开竿安装部2c的方向施力。
[0059]在脚部2b的前表面如前所述地形成安装槽2g,在安装槽2g安装有座部件8。如图1和图2所示,座部件8是安装于安装槽2g的盒状的部件,侧面看是月牙形状。并且,该座部件8的底部形成筒状的弹簧收容部8a,弹簧部件48收纳于该弹簧收容部8a中。另外,座部件8由支撑轴47防止相对于安装槽2g脱出。
[0060]制动杆7在图1中单点划线所示的预定制动位置和比制动解除位置更靠近竿安装部2c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制动位置之间自由摇动。其中,制动杆7通常由弹簧部件48以及制动控制部35的机构保持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制动解除位置和单点划线所示的预定制动位置中的一个。
[0061]制动杆7具有用于制动操作的操作部50、自由摇动地支撑在脚部2b的安装槽2g中的杆本体51、安装在杆本体51的顶端部的制动片52以及弹性部件53。制动片52与制动鼓41的内周面(制动面41a)相对地配置。
[0062]操作部50借助多个螺栓55自由接合脱离地连结到杆本体51。操作部50的前方顶端部分叉,具有引入操作部50a和第一按入操作部50b。另外,与杆本体51连结的部分具有第二按入操作部50c。引入操作部50a例如利用握持钓竿的手(例如左手)的食指引入操作,响应于操作力来制动转子3时使用。另外,第一按入操作部50b在利用握持钓竿的手的食指按入操作时使用,第二按入操作部50c在利用握持钓竿的手的中指按入操作时使用。
[0063]更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引入操作部50a的引入操作,制动杆7从图1的实线所示的制动解除位置向着双点划线所示的接近竿安装部2c的制动位置摇动。另外,通过使用第一按入操作部50b或第二按入操作部50c的按入操作,制动杆7从实线所示的制动解除位置向着单点划线所示的离开竿安装部2c的预定制动位置摇动。
[0064]图4示出了杆本体51的顶端部的截面图。另外,图5中示出了其外观立体图,图6示出了拆下制动片52和弹性部件53的外观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在杆本体51的顶端部自由接合脱离地安装有能够与制动鼓41的内周面(制动面41a)接触的制动片52。另外,弹性部件53配置在制动片52和杆本体51之间。
[0065]在杆本体51顶端的上部形成按压面51a,在下部形成卡合凹部51b。
[0066]制动片52由例如聚酰胺类合成树脂或聚缩醛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制动片52具有与制动鼓41接触的抵接部52a、收容弹性部件53的收容部52b、与杆本体51的卡合凹部51b卡合的一对脚部52c。
[0067]抵接部52a的上表面按压制动鼓41的制动面41a。在该抵接部52a的下表面形成以预定宽度向杆本体51侧突出的突起(变形限制机构)52d。突起52d的突出量比弹性部件53的厚度小,考虑弹性部件53的硬度和必要的制动力来设定。
[0068]收容部52b形成在抵接部52a的杆本体51侧。收容部52b具有收容空间52e,弹性部件53收容在该收容空间52e的内部。在该收容空间52e中,在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相对部分的两个面52el、52e2和抵接部52a侧的一个面52e3上形成壁,防止弹性部件53从收容空间52e脱落或飞出。另外,收容空间52e的抵接部52a侧的相反侧的面52e4上形成有开口,杆本体51的顶端插入该开口。并且,在与转子3的旋转方向垂直方向的一个面52e5上形成有比弹性部件53的宽度更小的开口。并且,与转子3的旋转方向垂直方向的另一面开放,通过该面,弹性部件53可以接合或脱离。
[0069]一对脚部52c从收容部52b沿与抵接部52a相反侧延伸地形成。并且,一对脚部52c的顶端与杆本体51的卡合凹部51b卡合。由此,制动片52固定于杆本体51的顶端部。
[0070]弹性部件53设在制动片52的收容部52b中。即,弹性部件53设在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和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之间,在此通过粘结剂固定到制动片52。弹性部件53是比制动片52的刚性低的橡胶制成。
[0071]其中,制动杆7在未被操作的状态时,被弹簧部件48施力,如图1实线所示,配置在制动解除位置。在该状态下,制动片52从制动鼓41离开。
[0072]制动控制部
制动控制部35如图2、图3及图7所示,具有与制动杆7联动摇动的杆部件60、拨动弹簧61、摩擦部件62、摩擦环63。拨动弹簧61将杆部件60保持在制动解除位置和预定制动位置。摩擦部件62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在筒状部件40上,与筒状部件40摩擦卡合。摩擦环63例如由O型环组成,分别安装在两个环形槽40d中,用于使摩擦部件62与筒状部件40
摩擦卡合。
[0073]如图2及图7所示,杆部件60在制动解除位置和预定制动位置之间自由摇动地安装在安装部件2e的后表面。卡止爪65自由摇动地安装在杆部件60上。
[0074]摩擦部件62是筒状的部件,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筒状部件40的外周上。在摩擦部件62的一端(图3的右端)内周面上,与卡合爪65的爪65a卡合的锯齿部62a向径方向内侧突出地形成。锯齿部62a被设置成,当杆部件60处于预定制动位置时,锯齿部62a与卡止爪65卡合,用于禁止摩擦部件62的沿线放出方向的旋转。
[0075]借助这样的结构,如果将制动杆7按入操作至预定制动位置,则与此联动地,杆部件60也从制动解除位置摇动至预定制动位置。其结果是,卡止爪65与摩擦部件62的锯齿部62a卡合。在该状态下,摩擦部件62借助摩擦环63的作用而相对于筒状部件40摩擦滑动,转子3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在预定制动状态下被制动。
[0076]拨动弹簧61的一端卡止在杆部件60的基端,另一端卡止在绕线轮本体2的机构收容部2a的前端面。并且,拨动弹簧61能够对杆部件60施力,将制动杆7向预定制动位置和制动解除位置施力,并保持其姿势。
[0077]绕线轮的动作及操作
在抛竿时,使导臂29向线开放姿势侧倒下、抛竿,由此钓线从卷筒4的外周放出。线卷绕时,使手柄组件I向线卷绕方向旋转,导臂29借助未图示的返回机构返回至线卷绕姿势。手柄组件I的旋转力通过主齿轮轴16、主齿轮17而传递至小齿轮18。传递至小齿轮18的旋转力传递至转子3。此时,转子3向线卷绕方向旋转,因此借助单向离合器38,该旋转力不传递至筒状部件40。另外,由于小齿轮18旋转,由此卷筒轴14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
[0078]在制动杆7不被操作的状态下,制动杆7被弹簧部件48及制动控制部35的作用按压,配置在制动解除位置或预定制动位置。
[0079]在使转子3反转并且收线时,例如用食指将制动杆7的引入操作部50a向竿安装部2c —侧引入操作,调整制动力。
[0080]钓线被鱼牵扯,转子3如果向线放出方向反转,则转子3的旋转力通过单向离合器38传递至筒状部件40,进一步传递至制动鼓41,转子制动装置11变为能够制动的状态。
[0081]当转子3的旋转借助于单向离合器38而传递至筒状部件40,则制动鼓41与转子3 一体旋转。此时,如果将制动杆7的引入操作部50a向接近竿安装部2c的方向引入操作,则即使制动杆7处于预定制动位置,杆部件60也会向制动解除位置侧摇动。其结果是,制动控制部35导致的预定制动状态被暂时解除。此时,拨动弹簧61借助杆部件60的摇动而反转,杆部件60被向着制动解除位直侧施力,被保持在制动解除位直。
[0082]在该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将制动杆7向着接近竿安装部2c的方向操作,则制动杆7的制动片52在制动鼓41内周面上向径向外侧强力按压。通过增加或减少施加给制动杆7的力进行调整,该制动力能够任意地调整转子3的反转量。其结果是,与制动杆7的操作力相对应的制动力被施加给转子3。这样,即使忘记预定制动状态的解除,只要引入操作制动杆7,就能够解除预定制动状态。
[0083]在此,如果操作制动杆7,制动片52抵接制动面41a,但此时杆本体51与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之间设置的弹性部件53弹性变形。因此,与不设有弹性部件的传统装置相比,能够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更大。
[0084]另外,如果以较大的力来操作制动杆7,弹性部件53以某种程度弹性变形,则设在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的突起52d与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抵接。如果从该状态进一步操作制动杆7,则施加给制动杆7的力从杆本体51通过突起52d直接传递至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因此,在弹性部件53以某种程度弹性变形之后,能够使制动力最大限度地作用在制动片52上。
[0085]另外,在钓鱼场所内移动时或收纳绕线轮时,手离开引入操作部50a,将第一按入操作部50b或第二按入操作部50c向着从竿安装部2c离开的方向按入操作。这样的话,杆部件60从制动解除位置摇动至预定制动位置,由拨动弹簧61保持在该位置。其结果是,卡合爪65与摩擦部件62的锯齿部62a卡合,摩擦部件62的旋转被阻止,转子3的反转被阻止。
[0086]此时的制动力由安装在摩擦部件62和筒状部件40之间的摩擦环63的弹性力来确定。因此,容易得到手柄组件I在移动途中不管碰到什么,手柄组件I都不转的程度的较大预定制动力,能够设定在钓鱼场所移动途中不产生线松弛程度的较大预定制动力。另外,由于利用摩擦部件62和筒状部件40的相对旋转进行制动,因此制动力难以变化而稳定。
[0087]进一步地,在为了变更鱼饵的垂下长度或鱼碰钩时使鱼切实地吞入鱼饵而希望使转子3从预订制动状态变为制动解除状态的情况下,仅需要稍微使制动杆7向接近竿安装部2c的方向操作即可。这样一来,如前所述,借助制动杆7,杆部件60向制动解除位置摇动,预定制动状态被暂时解除。
[0088]特征
(I)杆本体51和制动片52之间配置有低刚性的弹性部件53,如果操作制动杆7,则弹性部件53弹性变形。根据该弹性部件53的变形程度,能够改变制动片52对转子3的按压力。因此,能够使制动力的调整幅度变大,能够精细地控制钓线的张力。
[0089](2)制动片52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起52d,由该突起52d将弹性部件53的弹性变形限制为预定量。并且,弹性部件53预定量变形之后,操作力从杆本体51直接传递至制动片52。因此,尽管制动片52和杆本体51之间配置了弹性部件53,但也能够获得较大的制动力。
[0090](3)弹性部件53配置在制动片52的收容部52b的收容空间中,防止弹性部件53从除了一个侧面之外的其它面脱落。因此,安装了弹性部件53的制动片52向杆本体51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组装之后,弹性部件53难以从收容空间脱落。特别地,在形成有弹性部件53通过的开口的一个面位于与转子3的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因此弹性部件53更加难以从收容部52b的内部空间脱落。
[0091]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或修正。
[0092](a)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53固定在制动片52的一侧,但弹性部件53也可以固定在杆本体51 —侧。
[0093](b)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以形成在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的突起52d构成变形限制机构,但变形限制机构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杆本体51—侧设置突起,使该突起与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抵接。
[0094](c)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以橡胶构成弹性部件53,但弹性部件53只要是比制动片52的刚性低的部件即可,材料等不受限制。图8及图9中示出了另一个弹性部件的例子。在该例子中,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70配置在制动片52的收容部52b中。板簧70沿着转子3的旋转方向延伸,弯曲形成为向着杆本体51 —侧鼓起。
[0095]另外,制动片52和杆本体51的形状等与前述实施方式几乎相同。因此,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符号。
[0096]在此,如果制动杆7被操作,则板簧70弹性变形,使得制动片52的抵接部52a与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的距离变化。由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097](d)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弹性部件53的宽度形成得比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的宽度更宽,但弹性部件53的宽度也可以与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的宽度相同。在弹性部件53的宽度与杆本体51的按压面51a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弹性部件53的与按压面51a抵接部分与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边界处的弹性部件53的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用于对自由旋转地支撑在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绕线轮本体上的转子的旋转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绕线轮本体上的杆本体, 设在所述杆本体的第一端部的用于制动操作的操作部, 设在所述杆本体的第二端部、因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按压到所述转子上的制动片, 配置在所述制动片和所述杆本体之间的弹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刚性低于所述制动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变形限制机构,所述变形限制机构将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限制为预定量,在所述弹性部件弹性变形了所述预定量之后,所述变形限制机构将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从所述杆本体直接传递至所述制动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限制机构是所述制动片中向着所述杆本体侧突出设置的突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限制机构是所述杆本体中向着所述制动片侧突出设置的突起。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由橡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板簧,所述板簧配置成在所述制动片按压到所述转子的制动面时,使得所述制动片的抵接面与所述杆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具有: 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一个端面与所述转子抵接,并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杆本体之间隔开间隙地配置, 一对脚部,所述一对脚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的相反侧,与所述杆本体卡合, 并且其中,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间隙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还具有弹性部件收容部,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设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一对脚部之间,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中收容有所述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仅通过形成在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的一个开口而能够与所述收容空间接合或脱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的一个开口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打开。
11.一种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具备: 绕线轮本体,所述绕线轮本体具有竿安装部以及从所述竿安装部延伸的脚部, 转子,所述转子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绕线轮本体上, 转子制动装置,所述转子制动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操作杆,对所述转子的旋转进行制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钓鱼用纺车式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由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绕线轮本体上的转子本体和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绕线轮本体上的制动部组成, 所述制动部具有制动部本体和单向离合器,所述制动部本体具有上述制动片能够抵接的制动面,所述单向离合器仅将所述转子本体的沿线放出方向的旋转传递至所述制动部本体。
【文档编号】A01K89/033GK104222038SQ20141024606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高松卓司, 北岛启吾, 斋藤启, 松尾真吾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