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及捉牛方法

文档序号:256107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及捉牛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及捉牛方法,其中,该工具包括杆件、自动扣环、细绳控制装置和扎带,在杆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自动扣环和一个手持把,所述自动扣环包括C形筒外壳、C形杆件、压缩弹簧和棘爪,具有通过细绳控制其自动闭合锁紧的结构和功能,细绳控制装置设置在自动扣环和手持把之间。并在C形外壳上固定一个钢丝绳,以及在靠近自动扣环部位的所述杆件上设有一个用于捆绑草料食物的扎带。并公布了使用该工具捉牛的方法。杆件的长度可以设置在3米以上,可以实现方便的靠近牛体并通过控制细绳控制自动扣环进行快速的固定住牛鼻环,形成一个锁紧结构。然后牵引即可,使用方便高效,避免了对于操作人员造成的意外伤害。
【专利说明】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及捉牛方法
【技术领域】
[0001]该方案涉及一种捕捉自由状态的活体牛的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并介绍一种无损伤的捉牛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捉牛是一种非常累人的工作,因为牛对人保持警惕性,当人靠近牛的时候,牛就会本能的躲避。
[0003]捉牛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因为牛的力气很大,靠双手抓住牛角进行捕捉,一不小心会伤到自己。
[0004]目前在养牛场的捉牛方法为:首先人逐渐的靠近牛,由于牛具有警惕性,在靠近它的过程中,牛会有意识的躲避,即难以靠近。当人足够靠近牛后,需要使用双手抓住牛鼻子。抓住牛鼻子后牛就会变得很老实。难度在于如何靠近牛而不被发现。 [0005]因此没有专门的捉牛工具,给现场的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很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捕捉牛鼻子捉牛的工具,首先具备远距离操作的特点,可以在牛的警惕范围外进行操作,使得捉牛过程更加安全而高效,并提供了使用该种工具进行捉牛的方法。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包括
[0008]杆件,所述杆件长度可调节,在所述杆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自动扣环和一个手持把,所述自动扣环包括C形筒外壳、C形杆件、压缩弹簧和棘爪,所述C形筒外壳为一端封堵的壳状体,且在所述C形筒外壳中具有一个容纳C形杆件的圆弧形空腔,在所述C形筒外壳和C形杆件之间设置有将C形杆件顶出的压缩弹簧,且所述C形杆件的外侧设有若干棘齿,且在所述C形筒外壳对应的部位设有一缺口并在所述缺口附近的所述C形筒外壳上铰接有一个棘爪,且在所述棘爪和C形筒外壳之间设有使得所述棘爪抵靠在所述棘齿中的预紧弹黃;
[0009]细绳控制装置,所述细绳控制装置包括细绳和细绳控制端,所述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棘爪和细绳控制端上,且通过拉扯细绳控制端使得所述棘爪离开棘齿,
[0010]在所述C形外壳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钢丝绳固定点,一钢丝绳系在所述钢丝绳固定点上,
[0011]在靠近自动扣环部位的所述杆件上设有一个用于捆绑草料食物的扎带。
[0012]所述杆件为多节的伸缩杆件。
[0013]所述杆件为多节的插接杆件组成。
[0014]所述自动扣环与杆件顶端之间进行可拆装的连接。
[0015]一种捉牛方法,手持工具,其中工具中的自动扣环处于打开状态,在距离牛3米以上的位置将自动扣环慢慢靠近牛鼻环,并将C形筒外壳的缺口部分套入牛鼻环,然后迅速拉扯细绳,使得C形杆件自动弹出,形成一个锁紧动作,锁住牛鼻环,然后通过钢丝绳牵住并收拢钢丝绳,收拢过程中,牛逐渐靠近人,完成对牛的捕捉。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杆件的长度可以设置在3米以上,超出了牛的安全警惕距离,可以实现方便的靠近牛体并通过控制细绳控制自动扣环进行快速的固定住牛鼻环,形成一个锁紧结构。然后牵引即可,使用方便高效,避免了对于操作人员造成的意外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9]图3为自动扣环的局部立体图。
[0020]图4为图3的全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2]图6为细绳控制装置手持端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捉牛过程之一。
[0024]图8为捉牛过程之二。
[0025]图中:1杆件,11插接连接,12卡槽,13转向轮,2自动扣环,21C形筒外壳,211缺口,212钢丝绳固定点,22C形杆件,221棘齿,23压缩弹簧,24棘爪,25圆柱体,26圆销,3细绳,31块状体,4钢丝绳,5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有以下各个部分组成。
[0027]杆件1,所述杆件为可调节长度的多节伸缩杆,其主体结构可以是多节的伸缩杆件,例如借鉴现有的伸缩鱼竿或者海竿等结构样式,具有长度可伸缩的性能,不用时,可以减小体积。上述杆件也可以为多节的插接杆件组成。当然是用竹竿也可以,就是存储时占用较大的空间。
[0028]在杆件1的顶部设置一个插槽,用于安装自动扣环,自动扣环2与杆件I之间是一种活动插接连接11关系。在杆件的另一端固定一个手持把,是手握持的部位。
[0029]自动扣环2包括C形筒外壳21、C形杆件22、压缩弹簧23和棘爪24。其中,C形筒外壳21为一端封堵的壳状体,通过将一根钢管折弯形成,并在一端的端部进行封堵,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在C形筒外壳21的中间部位的外侧焊接一个圆柱体25,该圆柱体25恰好可以插在杆件顶部的插槽,实现两者的插接连接11,也就是说两者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并在靠近圆柱体的部位安装一个转向轮13,用于细绳的转向。
[0030]在所述C形筒外壳21中具有一个容纳C形杆件的圆弧形空腔,C形杆件22通过钢筋折弯形成,且插入圆弧形空腔中,并在其中可以顺向的滑动。并预先在圆弧形空腔中放置一个压缩弹簧23,容易理解的,向内按压C形杆件,可以将压缩弹簧压缩,松开,压缩弹簧又会推动C形杆件弹出。在C形杆件的外侧设有若干棘齿221,且在所述C形筒外壳21对应的部位设有一缺口 211,并在缺口附近的C形筒外壳上铰接有一个棘爪24,棘爪24安装在一个圆销26上,且在所述棘爪24和C形筒外壳上的圆销之间设有使得所述棘爪抵靠在所述棘齿中的预紧弹簧;该预紧弹簧是一个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可以将该棘爪24压在C形杆件的棘齿槽中,对C形杆件的位置进行锁定,如图4和图5所示。
[0031]细绳控制装置,细绳控制装置包括细绳3和细绳控制端,所述细绳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棘爪24和细绳控制端上,中间通过转向轮13转向,且通过拉扯细绳控制端使得所述棘爪离开棘齿,实现远端控制的目的。所谓的细绳控制端是指,在细绳3的一端固定一个块状体31,在杆件I的手持端设有一个卡槽12,通过将块状体嵌入卡槽中,实现块状体的固定。在捕捉完成后可以通过将块状体31取下,实现与杆件的分离,如图8。
[0032]在所述C形筒外壳21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钢丝绳固定点212,该固定点是通过焊接一个螺母实现的,一钢丝绳4系在所述钢丝绳固定点上,钢丝绳4另一端由人把持,可以方便的对其进行牵引操作。
[0033]在靠近自动扣环部位的所述杆件I上设有一个用于捆绑草料食物的扎带5,该扎带可以使用钢丝等进行捆绑设计,使用时,只要能够将青草等草料捆绑住即可,用于引诱牛,使其降低警惕性和攻击性,方便自动扣环靠近牛鼻环。
[0034]一种捉牛方法,如图7所示,手持工具,首先将引诱使用的青草等材料捆绑在扎带上,然后在距离牛3米以上的位置将自动扣环2慢慢靠近牛鼻环,并将C形筒外壳的缺口部分套入牛鼻环,然后迅速拉扯细绳,使得C形杆件自动弹出,形成一个锁紧动作,锁住牛鼻环,如图8,通过食物引诱靠近,趁其不备锁住牛鼻环后,可以取下或者带着杆件,然后通过钢丝绳牵住并收拢钢丝绳,收拢过程中,牛逐渐靠近人,完成对牛的捕捉。整个捕捉过程牛的警惕性很低,捕捉的成功率很高,能够满足具有牛鼻环的牛的捕捉工作。
[003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包括 杆件,所述杆件长度可调节,在所述杆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自动扣环和一个手持把,所述自动扣环包括C形筒外壳、C形杆件、压缩弹簧和棘爪,所述C形筒外壳为一端封堵的壳状体,且在所述C形筒外壳中具有一个容纳C形杆件的圆弧形空腔,在所述C形筒外壳和C形杆件之间设置有将C形杆件顶出的压缩弹簧,且所述C形杆件的外侧设有若干棘齿,且在所述C形筒外壳对应的部位设有一缺口并在所述缺口附近的所述C形筒外壳上铰接有一个棘爪,且在所述棘爪和C形筒外壳之间设有使得所述棘爪抵靠在所述棘齿中的预紧弹簧; 细绳控制装置,所述细绳控制装置包括细绳和细绳控制端,所述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棘爪和细绳控制端上,且通过拉扯细绳控制端使得所述棘爪离开棘齿, 在所述C形外壳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钢丝绳固定点,一钢丝绳系在所述钢丝绳固定点上, 在靠近自动扣环部位的所述杆件上设有一个用于捆绑草料食物的扎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为多节的伸缩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为多节的插接杆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捕捉牛鼻环捉牛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扣环与杆件顶端之间进行可拆装的连接。
5.一种捉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持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具,其中的所述自动扣环处于打开状态,在距离牛3米以上的位置将自动扣环慢慢靠近牛鼻环,并将C形筒外壳的缺口部分套入牛鼻环,然后迅速拉扯细绳,使得C形杆件自动弹出,形成一个锁紧动作,锁住牛鼻环,然后通过钢丝绳牵住并收拢钢丝绳,收拢过程中,牛逐渐靠近人,完成对牛的捕捉。
【文档编号】A01K15/00GK104012426SQ20141026448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靳青, 成海建, 游伟, 刘桂芬, 万发春, 宋恩亮, 刘晓牧, 刘倚帆, 谭秀文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