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56835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从长江水域采捕野生的沙皮鱼,个体体重在10-30克,每天投喂蚯蚓蝇蛆为主的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8%;当江水温度达到25℃以上,挑选体格健壮活力好、体表光滑无伤痕、性腺发育良好的沙皮鱼,定期观察亲鱼的性腺发育,饲料包括分离后的蛆粪经蛆、蚓粪、沼渣、沼液、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副产物一起再加工而成,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用120-140目的筛绢搓碎,现搓现用,本发明经过系统的养殖及喂料,提高了沙皮鱼的养殖成活率,饲料采用蚯蚓和蝇蛆,即满足了饲养需求,也对环境友好,经济环保,可循环利用。
【专利说明】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尤其涉及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沙皮鱼主要产于长江边一带,每年秋季盛产,体型扁平椭圆,青灰色,两眼平齐且 小,腹白色,鳞极细小,体长15-30厘米,肉呈灰白色,无刺,较细腻。
[0003] 沙皮鱼不易养殖,现有的养殖方法都是粗放式养殖,养殖成功率不能保证,若购买 专门的沙皮鱼饲料成本高,也不环保。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沙皮鱼养殖模式不系统,养殖成活率不稳定, 饲料的投喂也对环境不友好,不能循环利用,为此提供一种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从长江水域采捕野生的沙皮鱼,个体体重在10-30克,采用 室内水泥池培育,池底铺设黄沙和洞穴状隐蔽物,黄沙铺设面积占池底面积的三分之二,厚 度为12-14cm,洞穴状隐蔽物采用直径为8-lOcm,长度为25-30cm的塑料沉管,管子布放 密度为3-5个/m 2 ;池中水深为1. 1-1. 2米,盐度为10-15,放养密度为5-10尾/m2 ;每天投 喂蚯蚓蝇蛆为主的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8% ;冬天进行越冬培育,水温控制在 10-15°C ;每天吸污一次,排污的同时检查沙皮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沙皮鱼的饵料投喂量;每 周换水一次,每月倒池一次,换水量为70-80%,换水时,注意新鲜江水的温度和盐度,控制温 差彡±0. 4°C,盐度差彡±0. 3 ;当江水温度达到25°C以上,挑选体格健壮活力好、体表光滑 无伤痕、性腺发育良好的沙皮鱼,定期观察亲鱼的性腺发育,待水温达到24-25°C按通常方 式进行人工催熟催产;产卵池内沙皮鱼亲鱼放养雌雄比为1:1. 7,密度为5-10尾/m2 ;池底 铺设沙皮鱼产卵巢,产卵巢内衬45-55目的网片,产卵巢放置数量为5-6个/m2 ;每天检查 产卵巢,观察沙皮鱼的产卵情况,一旦产卵及时取出粘附着受精卵的网片,把网片拉平垂直 悬挂在12-14m 2的孵化池内;在水温25-28°C的条件下,孵化5-7天可出膜;出膜后第3天 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包括分离后的蛆粪经蛆、蚓粪、沼渣、沼液、农作物秸杆、农产品副产物 一起再加工而成,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用120-140目的筛絹搓碎,现搓现用,均匀泼洒,持 续5-7天,投喂量为水体的lppm;同时投喂蚯蚓蝇蛆,密度掌握在育苗池内15-20个/ml, 持续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15天开始兼投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5-10个/ml,持续 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30天开始投喂红虫、剑水蚤或糠虾等饵料;每天吸污一次,换 水一次,换水量50-70%,海水温差彡±0.5°C,盐度差彡±0.5 ;经过40-45天的培育,从卵 黄苗逐渐生长成长度为15-25mm的沙皮鱼幼鱼。
[0006] 本发明经过系统的养殖及喂料,提高了沙皮鱼的养殖成活率,饲料采用蚯蚓和蝇 蛆,即满足了饲养需求,也对环境友好,经济环保,可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从长江水域采捕野生的沙皮 鱼,个体体重在10-30克,采用室内水泥池培育,池底铺设黄沙和洞穴状隐蔽物,黄沙铺设 面积占池底面积的三分之二,厚度为12-14cm,洞穴状隐蔽物采用直径为8-lOcm,长度为 25-30cm的塑料沉管,管子布放密度为3-5个/m 2 ;池中水深为1. 1-1. 2米,盐度为10-15, 放养密度为5-10尾/m2 ;每天投喂蚯蚓蝇蛆为主的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8% ; 冬天进行越冬培育,水温控制在l〇_15°C ;每天吸污一次,排污的同时检查沙皮鱼的摄食情 况,调整沙皮鱼的饵料投喂量;每周换水一次,每月倒池一次,换水量为70-80%,换水时,注 意新鲜江水的温度和盐度,控制温差彡±0. 4°C,盐度差彡±0. 3 ;当江水温度达到25°C以 上,挑选体格健壮活力好、体表光滑无伤痕、性腺发育良好的沙皮鱼,定期观察亲鱼的性腺 发育,待水温达到24-25°C按通常方式进行人工催熟催产;产卵池内沙皮鱼亲鱼放养雌雄 比为1:1. 7,密度为5-10尾/m2 ;池底铺设沙皮鱼产卵巢,产卵巢内衬45-55目的网片,产 卵巢放置数量为5-6个/m2 ;每天检查产卵巢,观察沙皮鱼的产卵情况,一旦产卵及时取出 粘附着受精卵的网片,把网片拉平垂直悬挂在12-14m2的孵化池内;在水温25-28°C的条件 下,孵化5-7天可出膜;出膜后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包括分离后的蛆粪经蛆、蚓粪、沼 渣、沼液、农作物秸杆、农产品副产物一起再加工而成,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用120-140目 的筛絹搓碎,现搓现用,均匀泼洒,持续5-7天,投喂量为水体的lppm ;同时投喂蚯蚓蝇蛆, 密度掌握在育苗池内15-20个/ml,持续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15天开始兼投卤虫 无节幼体,密度为5-10个/ml,持续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30天开始投喂红虫、剑 水蚤或糠虾等饵料;每天吸污一次,换水一次,换水量50-70%,海水温差< ±0. 5°C,盐度差 彡±0. 5 ;经过40-45天的培育,从卵黄苗逐渐生长成长度为15-25mm的沙皮鱼幼鱼。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106480SQ20141027826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方红珍 申请人:铜陵梧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