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内侧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文档序号:259487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内侧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该植物组合配置按不同高度层次分为A、B、C层,B层苗木临近围墙D,A层苗木种植于B层苗木外侧,C层苗木满栽于A层苗木下层,其中在同一A层上配置的植物为红竹、刚竹、早园竹、雷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中任一种,在同一B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大叶黄杨柱、北海道黄杨柱、法国冬青柱、红叶石楠柱中任一种,在同一C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南天竹中任一种。本发明植物配置的应用可满足居民对私密性的要求,利于营造具备归属感和舒适感的生态型居住空间,同时具有降噪功能,创造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城市居住区降噪植物模式。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内侧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内侧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生态城市建设浪潮的推进下,透空式围墙成为目前应用于居住区较为流行的围墙形式,可实现拆墙透绿、美化环境的效果。较其它类型墙体而言,此类围墙兼具造型简洁美观及运输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是,其特有的通透性使围墙内空间缺少了围合屏障,因而居民生活空间不具有私密性,与中国传统的居住心理相悖。如何使透空式围墙的应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能够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私密空间的情感需求,是营造绿色健康人居环境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0003]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使植物和透空式围墙相结合,减少外界空间的视线穿透和声音传播,降低外界干扰,是营造私密空间的基本手段。植物具有空间围合和视线屏蔽的功能,通过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水平空间的布置和竖向空间的延伸可限定空间的边界,树干的高度、枝叶的疏密,种植密度的大小将决定空间的封闭程度。目前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比较普遍的问题,植物对声波具反射和吸收功能,可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降噪程度与植物种类、种植密度及排列形式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科学的配置,可以营造屏蔽外界视线和噪音的私密性空间。
[0004]目前常用的围墙绿化方法有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中,利用攀援性较好的藤蔓植物进行墙体垂直绿化的形式较为常见,但需注重长期的修剪、整形、牵引管理,绿化高度也受限于墙体高度;植物绿墙作为一种新兴的墙体绿化形式已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该技术尚未成熟、造价高、对施工与养护技术要求严格、且景观有效期短;此外,在围墙边配植园林植物,操作简单、养护方便、景观见效快且维持时间长,较为经济实效,但目前的透空式围墙边绿化往往忽略了人们居住心理的情感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基于植物的空间围合及吸音降噪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内侧的植物配置方法,通过将不同种类具有特定规格的园林苗木按照规定的种植位置及密度进行定植,建立外界视线屏障及噪音缓冲带。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物组合配置按不同高度层次分为A、B、C层,B层苗木临近围墙D,A层苗木种植于B层苗木外侧,C层苗木满栽于A层苗木下层,其中在同一 A层上配置的植物为红竹、刚竹、早园竹、雷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中任一种,在同一 B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大叶黄杨柱、北海道黄杨柱、法国冬青柱、红叶石楠柱中任一种,在同一 C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南天竹中任一种。
[0008]如上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竖向空间上,B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A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B层苗木高度在A层苗木的0.382倍高度位置附近,C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B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C层苗木高度在B层苗木的0.612倍高度位置附近。
[0009]如上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A层苗木地径3cm?4cm、高500cm?600cm, B层苗木高180cm?200cm、蓬径50cm?60cm, C层苗木高10cm ?120cm,蓬径 50cm ?80cm。
[0010]如上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配置基本规格为3mX 5m,所述的B层苗木呈Im宽5m长的带状,B层苗木两排交错种植,所述A层苗木呈2m宽5m长的带状,A层苗木以梅花桩排列形式种植4排,C层苗木与A层苗木交错种植为4排,所述的A层、B层、C层苗木的种植密度均为4株/平方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0012]1、本发明植物配置的应用可满足居民对私密性的要求,利于营造具备归属感和舒适感的生态型居住空间。
[0013]2、本发明植物配置同时具有降噪功能,创造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城市居住区降噪植物模式;
[0014]3、本发明景观见效快:通过行业内现已成熟的苗木移植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景观效果;
[0015]4、本发明养护简单、景观效果长效稳定:该配置由多年生常绿植物组成,生长寿命长,抗逆性好、无需逐年更换植物材料,观赏期长;
[0016]5、本发明景观配置绿化层次丰富:该配置中不同层次植物组合扬长补短,实现横向空间的隔离,并拓展了竖向空间的绿化;
[0017]6、本发明软硬景相得益彰:绿化与围墙结合得当,既可以软化硬质透空围墙,又不遮挡墙体景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平面布置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剖立面图;
[0020]图中A、B、C分别代表A层苗木、B层苗木、C层苗木,D为透空式围墙,测量单位均为cm ;
[0021]图1中关于C层苗木的种植情况仅作局部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3]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该植物组合配置按不同高度层次分为A、B、C层,B层苗木临近围墙D,A层苗木种植于B层苗木外侧,C层苗木满栽于A层苗木下层,其中在同一 A层上配置的植物为红竹、刚竹、早园竹、雷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中任一种,在同一 B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大叶黄杨柱、北海道黄杨柱、法国冬青柱、红叶石楠柱中任一种,在同一 C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南天竹中任一种。该发明应用时,分别从A?C类所列苗木中选取任一种进行搭配。
[0024]本实施例中,A层苗木选红竹,B层苗木选大叶黄杨柱,C层苗木选八角金盘,采购的所有苗木均来源于苗圃,且每一层的个体规格一致,保证株型美观。
[0025]在竖向空间上,B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A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B层苗木高度在A层苗木的0.382倍高度位置附近,C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B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C层苗木高度在B层苗木的0.618倍高度位置附近。
[0026]A层苗木地径3cm?4cm、高500?600cm, B层苗木高180cm?200cm、蓬径50cm?60cm, C 层苗木高 10cm ?120cm,蓬径 50cm ?80cm。
[0027]本实施例中红竹高度约为500cm,黄金分割点的比例为0.618,一条线段上有两个黄金分割点,所以高度为500cm的红竹有两个黄金分割点,分别在5X (1-0.618) = 1.91m和5X0.618 = 3.09m处,根据人们视角高度以及大叶黄杨生长可达到的实际高度应该选择
1.91m高的大叶黄杨。
[0028]但是实际苗木采购中,多数规格常常会选择整数、偶数或者是几米五之类的数值表示,1.91m不符合通俗的采购规格表述;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选择180cm?190cm高的大叶黄杨。八角金盘高约100cm。
[0029]所述的植物配置基本规格为3mX 5m,所述的B层苗木呈Im宽5m长的带状,B层苗木两排交错种植,所述A层苗木呈2m宽5m长的带状,A层苗木以梅花桩排列形式种植4排,C层苗木与A层苗木交错种植为4排,所述的A层、B层、C层苗木的种植密度均为4株/平方米,即为50cmX 50cm —株。施工阶段可依据苗木规格大小对种植密度稍作调整,以每种苗木中每个植物个体冠幅相接为宜。
[0030]对上述植物材料及配置形式作进一步分析:A?C类苗木在其适生地属于常绿植物,生境适应性强,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管理简单粗放。在竖向空间上,A、B、C类苗木位于在植物景观黄金分割点附近,层次搭配科学。B类苗木应用于透空围墙D内,既不掩盖外部围墙美观,且该类苗木高度位于人们视点之上,加之分枝多、枝叶重叠程度大,可形成绿色屏障;A类苗木的应用拓展了垂直空间绿化出类苗木植于下层,可提高单位面积绿量,又可保证地面美观。此三类植物为较佳的降噪植物种类,其交替排列方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更加提高了降噪程度。
[0031]本实施例中植物配置所呈现的立面效果如图2所示,植物层次丰富,与围墙结合相得益彰,集功能与美观于一体。
[0032]本发明适用于高度为2m左右的各种形式透空围墙内侧绿化,应用地域范围取决于所用植物材料的适生区域。在透空式围墙边绿化中,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作为灌木、球类组团或色块的绿化背景。其应用意义不仅体现在私密性空间营造与降噪环境方面,其作为一个集植物材料与技术要求于一体的有机体,应用于景观苗木、设计与施工领域,可有效地缩短景观营造周期、提升营造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物组合配置按不同高度层次分为A、B、C层,B层苗木临近围墙D,A层苗木种植于B层苗木外侧,C层苗木满栽于A层苗木下层,其中在同一 A层上配置的植物为红竹、刚竹、早园竹、雷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中任一种,在同一 B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大叶黄杨柱、北海道黄杨柱、法国冬青柱、红叶石楠柱中任一种,在同一 C层上配置的植物为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南天竹中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竖向空间上,B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A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B层苗木高度在A层苗木的0.382倍高度位置附近,C层苗木高度配置保持在B层苗木黄金分割点附近,即C层苗木高度在B层苗木的0.618倍高度位置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A层苗木地径3cm?4cm、高500cm?600cm, B层苗木高180cm?200cm、蓬径50cm?60cm, C层苗木高10cm?120cm,蓬径50cm?8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透空式围墙边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配置基本规格为3mX 5m,所述的B层苗木呈Im宽5m长的带状,B层苗木两排交错种植,所述A层苗木呈2m宽5m长的带状,A层苗木以梅花桩排列形式种植4排,C层苗木与A层苗木交错种植为4排,所述的A层、B层、C层苗木的种植密度均为4株/平方米。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126388SQ20141033677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朱彩虹, 李素霞, 刘涛, 王昕彦, 武艳芳, 李卉, 陈娜娟 申请人: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