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5964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包括池塘,所述的池塘中设有分段阶梯养殖机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和捕捞机构。经过以下步骤进行养殖:清塘处理一1前期段投苗一塘内增氧一投饵一调节水质一水循环吸污一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一流水线循环养殖—集中捕捞区的捕捉。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养殖结构紧凑、合理,实现一年多茬养殖,综合化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虾体品质。
【专利说明】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分段阶 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低,同时资源浪费严重,增加养殖成本。
[0003] 中国专利200610123619. 7,公开一种南美白对虾生态繁殖法,其采用光照法进 行生态培育亲虾。本发明采用光照法,光照度增加后,使人工环境生态化,水质清,亲虾 培育室池底和四周可自然生长藻类。此方法养殖效率低,同时循环利用率低。
[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原有的一年一茬养 殖增至一年多茬养殖,延长养殖期,通过分段式塘型,使每段塘型养殖虾体大小与水容量比 例基本相同,前期池为苗种放养池,中期池为对虾养殖成长池,后期池为养殖捕捞池,既可 以充分合理分配水、土资源,又可以使技术分工明确,优化管理;通过阶梯式塘型,使虾可在 重力作用下自然过渡到下一池塘,提升了工厂化循环养殖的可行性,并在节约能源、人力的 条件下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流动性和可控性的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 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所述的池塘中设有分段阶 梯养殖机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和捕捞机构,所述的分段阶梯养殖机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 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 段养殖池呈阶梯式向下依次连续分布在池塘中,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的容积小于第二阶 段养殖池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池的容积小于第三阶段养殖池的容积,所述的第一阶段养 殖池(2)的塘底落差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塘底落差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塘 底落差与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塘底落差为1. 5米,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的底部中设有 与第二阶段养殖池相连通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所述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与第一 阶段养殖池通过第一阶段抽拨管相活动堵接,所述的第二阶段养殖池的底部中设有与第三 阶段养殖池相连通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所述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与第二阶段养 殖池通过第二阶段抽拨管相活动堵接; 所述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池的底部、第二阶段养殖池的底部和第三 阶段养殖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与池塘中的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 池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与净化池相连通,所述的净化池与净化出放池相连通,所 述的净化出放池与净化循环水放出管相连通,所述的净化循环水放出管设在第三阶段养殖 池池面的上方; 所述的捕捞机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聚乙烯拉网,所述的聚乙烯拉网间形成虾体引诱口, 所述的聚乙烯拉网设在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右端。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阶段池的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内层膜,所述的第一阶段池 内层膜的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外层膜,所述的第二阶段池和第三阶段池的上方设有分别中 后期阶段池温室大棚,所述的池塘顶端的外壁设有混凝土圈梁,所述的混凝土圈梁的外壁 设有内凹状的大棚下水明沟。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池的容积:第三阶段养 殖池的容积=1 :5 :15,所述的净化池与过滤池通过过滤水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 池与第二阶段养殖池间、第二阶段养殖池与第三阶段养殖池间分别通过分段坝相间隔。
[0008] 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清塘处理: 先将各段虾塘的水抽尽,再用高压水枪将池塘底部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 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7千克/亩,再净置4?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 至2?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1?2千克/亩,然后将蓄水 池中的水源加入该塘中;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水深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水深为2. 5米, 第三阶段养殖池水深为3. 5米; (2) 、前期段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指标达到标准,pH值为7. 8?8. 6,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 1毫 克/升,溶氧率>4mg/L,水温为25°C时进行试苗,未达到25°C时需启动加热系统,试苗成功 后开始放苗,虾苗的体长为〇. 8?1. 2Cm,第一阶段养殖池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50万尾? 300万尾,放苗时启动增氧设施; (3) 、塘内增氧: 虾苗投放后,启动在池塘底部的纳米增氧系统,增氧量需达到溶解氧4mg/L,保持水体 的活动性和含氧量,在中期和后期塘还需增加水车式增氧设备; (4) 、投饵: 在不同养殖段塘在不同的时期需有不同的投饵饲料和投饵方法,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所 需投放为〇号饲料,第二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1号饲料,第三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2号 饲料;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每天投饵5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夜里2次;第二阶段养殖 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每天投饵3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根据每天虾的食量来确定投 饵量; (5) 、调节水质: 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0. 15 毫克/升时,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6) 、水循环吸污: 池塘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然后经沉淀、过滤,再经净化循环水放出管通过喷淋的 方式加入到第三阶段养殖池中; (7) 、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安装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上配置空气温室、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水温、 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信息采集点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采集点通电后将 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信息采集设备上直接安装控制 元件,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限值由人工设定,信息采集节点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并通 过中间机电设备和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池塘中的增氧泵; 对虾体喂食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分析、研究,记录档案详细完整,定期检测 虾体的健康状况,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8) 、流水线循环养殖: 当第一阶段养殖池中的虾苗养殖25?30天,通过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把第一阶段 养殖池中的虾体释放到第二阶段养殖池中,第二阶段养殖池的虾体再养25?30天,第二阶 段养殖池中的虾体通过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释放到第三阶段养殖池,在第三阶段养殖池 再养殖25?30天后进行捕捞;第一阶段养殖池和第二阶段养殖池释放后,重新投入新的虾 苗,第一阶段养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形成循环养殖模式; (9) 、集中捕榜区的捕捉: 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虾体可以捕捞时,在捕捞区内投放喂食,此时第三阶段养殖池内 不要投放饲料,将虾体通过虾体引诱口引诱至捕捞区中,虾体引诱口入口大出口小,难以逃 出捕捞区,然后用网兜进行集中捕捞。
[0009] 针对初放苗期外界温度相对较低,在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池底设有电力加热系统, 能提升水温至适宜值,池塘外部设有双层膜保温大棚,具有极强保温能力,防止了热量散 发。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钢制网架膜大棚,使南美白对虾在生长 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双层膜(第一阶段池外层膜和第一阶段池内层膜)中装有自动卷帘装 置和信息物联网系统,感应器能实时监测水温,当水温较低时,池底电力加热系统会自动加 热;当温度过高时则会自动启动遥感器把保温膜开启。
[0010] 采用物联网信息化设备,感应器能实时监测水温,当水温较低时,池底电力加热系 统会自动加热;当温度过高时则会自动启动遥感器把保温膜开启。对水温进行了有效、精确 的调控。
[0011] 第一阶段养殖池(前期段)、第二阶段养殖池(中期段)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后期段) 的容积以1:5:15的比例递增,根据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虾体大小而分段饲养。如当前期段 虾苗长大后引入中期段池,前期段又可重新投入虾苗,并在后期段尾部设立诱引式集中捕 捞区,形成不间断的循环养殖。此方法大大节约了资源、成本,提升了养殖效率,并使技术人 员管理明确。细化研究南美白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殖方法和生活习性。
[0012] 阶梯式养殖塘是将前、中、后三段塘呈阶梯式落差的塘型,前一池塘塘底均与后一 池塘水平面平行,前、中段池塘中央底部设有阀门口(第一阶段抽拨管和第二阶段抽拨管) 并通向后一个池塘。在养殖过程中根据虾体的大小来判断虾的释放时间,打开阀门口后,利 用三段塘之间的落差,在重力的作用下虾可在无需能耗和人力的情况下自然流入下一阶段 池塘。此技术节能化、科学化,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流水线循环养殖技术。研究南美白 对虾可控性流动技术。
[0013] 将池塘修整为方形圆角型,水深2. 5米,塘底呈锅底形,池壁用水泥板铺设并用 水泥砂浆粉刷,池壁与池底连接处呈135°仰角,在池底上面铺设高强度防渗膜,用190g/ m2质量的HDPE黑色防渗膜,用人工热合机粘合,将整个虾塘、包括塘底、塘边、堤面进行全 封粘合,整个虾塘是一块防渗、防漏的大地膜,防渗膜上再铺设10-30cm厚的细沙,塘边用 150cmX 20cmX 5cm的水泥条每隔2米压实,与塘底泥土隔绝,保证水环境清洁。排污管的直 径为200毫米,堤坝上设进水渠道,池壁对应两侧设进水闸。排出的残饵、虾排泄物、死虾残 骸通过沉淀,可当有机肥给农作物施肥,营养丰富。净化沉淀过的水体通过多孔接管用泵抽 出至鱼鳖混养池塘,生物净化过的水体再循环排入虾塘。节省了水资源,养殖过程风险因素 可控,出产的商品虾质量有保证。
[0014] 因此,本发明的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养殖结 构紧凑、合理,实现一年多茬养殖,综合化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虾体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 统,包括池塘1,所述的池塘1中设有分段阶梯养殖机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和捕捞机构,所 述的分段阶梯养殖机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池2、第二阶段养殖池3和第三阶段养殖池4,所 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第二阶段养殖池3和第三阶段养殖池4呈阶梯式向下依次连续分布 在池塘1中,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容积小于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 池3的容积小于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容积,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塘底落差与第二阶 段养殖池(3)的塘底落差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塘底落差与第三阶段养殖池(4) 的塘底落差为1. 5米,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底部中设有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相连通 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5,所述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5与第一阶段养殖池2通过第一 阶段抽拨管6相活动堵接,所述的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底部中设有与第三阶段养殖池4相 连通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7,所述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7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通过 第二阶段抽拨管8相活动堵接; 所述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底部、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底部和 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9,所述的排污管9与池塘1中的沉淀池10相连 通,所述的沉淀池10与过滤池11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11与净化池12相连通,所述的净 化池12与净化出放池13相连通,所述的净化出放池13与净化循环水放出管14相连通,所 述的净化循环水放出管14设在第三阶段养殖池4池面的上方; 所述的捕捞机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聚乙烯拉网15,所述的聚乙烯拉网15间形成虾体引 诱口 16,所述的聚乙烯拉网15设在第三阶段养殖池4中的右端。
[0018] 所述的第一阶段池2的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内层膜17,所述的第一阶段池内层膜 17的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外层膜18,所述的第二阶段池2和第三阶段池3的上方设有分别 中后期阶段池温室大棚19,所述的池塘1顶端的外壁设有混凝土圈梁20,所述的混凝土圈 梁20的外壁设有内凹状的大棚下水明沟21。
[0019] 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容积: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 容积=1 :5 :15,所述的净化池12与过滤池11通过过滤水管22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阶段养 殖池2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间、第二阶段养殖池3与第三阶段养殖池4间分别通过分段坝 23相间隔。
[0020] 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清塘处理: 先将各段虾塘的水抽尽,再用高压水枪将池塘底部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 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千克/亩,再净置4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m时, 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1千克/亩,然后将蓄水池中的水源加入该 塘中;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水深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水深为2. 5米,第三阶段养殖池水 深为3. 5米; (2) 、前期段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指标达到标准,pH值为7. 8,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 1毫克/ 升,溶氧率>4mg/L,水温为25°C时进行试苗,未达到25°C时需启动加热系统,试苗成功后开 始放苗,奸苗的体长为〇. 8cm,第一阶段养殖池每亩奸塘的投苗量为250万尾,放苗时启动 增氧设施; (3) 、塘内增氧: 虾苗投放后,启动在池塘底部的纳米增氧系统,增氧量需达到溶解氧4mg/L,保持水体 的活动性和含氧量,在中期和后期塘还需增加水车式增氧设备; (4) 、投饵: 在不同养殖段塘在不同的时期需有不同的投饵饲料和投饵方法,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所 需投放为〇号饲料,第二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1号饲料,第三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2号 饲料;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每天投饵5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夜里2次;第二阶段养殖 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每天投饵3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根据每天虾的食量来确定投 饵量; (5) 、调节水质: 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0. 15 毫克/升时,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6) 、水循环吸污: 池塘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然后经沉淀、过滤,再经净化循环水放出管通过喷淋的 方式加入到第三阶段养殖池中; (7) 、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安装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上配置空气温室、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水温、 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信息采集点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采集点通电后将 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信息采集设备上直接安装控制 元件,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限值由人工设定,信息采集节点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并通 过中间机电设备和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池塘中的增氧泵; 对虾体喂食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分析、研究,记录档案详细完整,定期检测 虾体的健康状况,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8) 、流水线循环养殖: 当第一阶段养殖池中的虾苗养殖25天,通过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把第一阶段养殖 池中的虾体释放到第二阶段养殖池中,第二阶段养殖池的虾体再养25天,第二阶段养殖池 中的虾体通过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释放到第三阶段养殖池,在第三阶段养殖池再养殖25 天后进行捕捞;第一阶段养殖池和第二阶段养殖池释放后,重新投入新的虾苗,第一阶段养 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形成循环养殖模式; (9)、集中捕榜区的捕捉: 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虾体可以捕捞时,在捕捞区内投放喂食,此时第三阶段养殖池内 不要投放饲料,将虾体通过虾体引诱口引诱至捕捞区中,虾体引诱口入口大出口小,难以逃 出捕捞区,然后用网兜进行集中捕捞。
[0021] 实施例2 :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 行: (1) 、清塘处理: 先将各段虾塘的水抽尽,再用高压水枪将池塘底部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 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6千克/亩,再净置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2m 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1. 5千克/亩,然后将蓄水池中的水源加 入该塘中;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水深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水深为2. 5米,第三阶段养殖 池水深为3. 5米; (2) 、前期段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指标达到标准,pH值为8. 2,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 1毫克/ 升,溶氧率>4mg/L,水温为25°C时进行试苗,未达到25°C时需启动加热系统,试苗成功后开 始放苗,奸苗的体长为1. 〇cm,第一阶段养殖池每亩奸塘的投苗量为280万尾,放苗时启动 增氧设施; (3) 、塘内增氧: 虾苗投放后,启动在池塘底部的纳米增氧系统,增氧量需达到溶解氧4mg/L,保持水体 的活动性和含氧量,在中期和后期塘还需增加水车式增氧设备; (4) 、投饵: 在不同养殖段塘在不同的时期需有不同的投饵饲料和投饵方法,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所 需投放为〇号饲料,第二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1号饲料,第三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2号 饲料;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每天投饵5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夜里2次;第二阶段养殖 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每天投饵3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根据每天虾的食量来确定投 饵量; (5) 、调节水质: 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0. 15 毫克/升时,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6) 、水循环吸污: 池塘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然后经沉淀、过滤,再经净化循环水放出管通过喷淋的 方式加入到第三阶段养殖池中; (7) 、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安装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上配置空气温室、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水温、 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信息采集点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采集点通电后将 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信息采集设备上直接安装控制 元件,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限值由人工设定,信息采集节点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并通 过中间机电设备和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池塘中的增氧泵; 对虾体喂食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分析、研究,记录档案详细完整,定期检测 虾体的健康状况,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8) 、流水线循环养殖: 当第一阶段养殖池中的虾苗养殖28天,通过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把第一阶段养殖 池中的虾体释放到第二阶段养殖池中,第二阶段养殖池的虾体再养28天,第二阶段养殖池 中的虾体通过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释放到第三阶段养殖池,在第三阶段养殖池再养殖28 天后进行捕捞;第一阶段养殖池和第二阶段养殖池释放后,重新投入新的虾苗,第一阶段养 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形成循环养殖模式; (9) 、集中捕榜区的捕捉: 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虾体可以捕捞时,在捕捞区内投放喂食,此时第三阶段养殖池内 不要投放饲料,将虾体通过虾体引诱口引诱至捕捞区中,虾体引诱口入口大出口小,难以逃 出捕捞区,然后用网兜进行集中捕捞。
[0022] 实施例3 :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 行: (1) 、清塘处理: 先将各段虾塘的水抽尽,再用高压水枪将池塘底部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 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6千克/亩,再净置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至2? 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2千克/亩,然后将蓄水池中的水源 加入该塘中;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水深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水深为2. 5米,第三阶段养 殖池水深为3. 5米; (2) 、前期段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指标达到标准,pH值为8. 6,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 1毫克/ 升,溶氧率>4mg/L,水温为25°C时进行试苗,未达到25°C时需启动加热系统,试苗成功后开 始放苗,奸苗的体长为1. 2cm,第一阶段养殖池每亩奸塘的投苗量为300万尾,放苗时启动 增氧设施; (3) 、塘内增氧: 虾苗投放后,启动在池塘底部的纳米增氧系统,增氧量需达到溶解氧4mg/L,保持水体 的活动性和含氧量,在中期和后期塘还需增加水车式增氧设备; (4) 、投饵: 在不同养殖段塘在不同的时期需有不同的投饵饲料和投饵方法,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所 需投放为〇号饲料,第二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1号饲料,第三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2号 饲料;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每天投饵5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夜里2次;第二阶段养殖 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每天投饵3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根据每天虾的食量来确定投 饵量; (5) 、调节水质: 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0. 15 毫克/升时,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6) 、水循环吸污: 池塘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然后经沉淀、过滤,再经净化循环水放出管通过喷淋的 方式加入到第三阶段养殖池中; (7) 、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安装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上配置空气温室、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水温、 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信息采集点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采集点通电后将 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信息采集设备上直接安装控制 元件,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限值由人工设定,信息采集节点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并通 过中间机电设备和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池塘中的增氧泵; 对虾体喂食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分析、研究,记录档案详细完整,定期检测 虾体的健康状况,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8) 、流水线循环养殖: 当第一阶段养殖池中的虾苗养殖30天,通过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把第一阶段养殖 池中的虾体释放到第二阶段养殖池中,第二阶段养殖池的虾体再养30天,第二阶段养殖池 中的虾体通过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释放到第三阶段养殖池,在第三阶段养殖池再养殖30 天后进行捕捞;第一阶段养殖池和第二阶段养殖池释放后,重新投入新的虾苗,第一阶段养 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形成循环养殖模式; (9)、集中捕榜区的捕捉: 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虾体可以捕捞时,在捕捞区内投放喂食,此时第三阶段养殖池内 不要投放饲料,将虾体通过虾体引诱口引诱至捕捞区中,虾体引诱口入口大出口小,难以逃 出捕捞区,然后用网兜进行集中捕捞。
【权利要求】
1. 一种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1),所述的 池塘(1)中设有分段阶梯养殖机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和捕捞机构,所述的分段阶梯养殖机 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池(2)、第二阶段养殖池(3)和第三阶段养殖池(4),所述的第一阶段 养殖池(2)、第二阶段养殖池(3)和第三阶段养殖池(4)呈阶梯式向下依次连续分布在池塘 (1)中,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容积小于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 池(3)的容积小于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容积,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塘底落差与第 二阶段养殖池(3)的塘底落差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塘底落差与第三阶段养殖池 (4)的塘底落差为1. 5米,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底部中设有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 相连通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5),所述的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5)与第一阶段养殖 池(2)通过第一阶段抽拨管(6)相活动堵接,所述的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底部中设有与第 三阶段养殖池(4)相连通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7),所述的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7) 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通过第二阶段抽拨管(8)相活动堵接; 所述的排污循环喷射机构包括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底部、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底 部和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9),所述的排污管(9)与池塘(1)中的沉 淀池(10)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10)与过滤池(11)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11)与净化池 (12)相连通,所述的净化池(12)与净化出放池(13)相连通,所述的净化出放池(13)与净 化循环水放出管(14)相连通,所述的净化循环水放出管(14)设在第三阶段养殖池(4)池面 的上方; 所述的捕捞机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聚乙烯拉网(15),所述的聚乙烯拉网(15)间形成虾 体引诱口( 16),所述的聚乙烯拉网(15)设在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右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第一阶段池(2)的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内层膜(17),所述的第一阶段池内层膜(17)的 上方设有第一阶段池外层膜(18),所述的第二阶段池(2)和第三阶段池(3)的上方设有分 别中后期阶段池温室大棚(19),所述的池塘(1)顶端的外壁设有混凝土圈梁(20),所述的 混凝土圈梁(20)的外壁设有内凹状的大棚下水明沟(2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阶段养殖池(2)的容积:第二阶段养殖池(3)的容积:第三阶段养殖池(4)的容 积=1 :5 :15,所述的净化池(12)与过滤池(11)通过过滤水管(22)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阶 段养殖池(2)与第二阶段养殖池(3)间、第二阶段养殖池(3)与第三阶段养殖池(4)间分别 通过分段坝(23)相间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分段阶梯式循环集成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清塘处理: 先将各段虾塘的水抽尽,再用高压水枪将池塘底部复合防渗膜上的污物冲洗干净,再 洒上漂白粉,漂白粉的投放标准为5?7千克/亩,再净置4?5天后,加入水,当水的深度 至2?2. 5m时,使用EM益菌素对虾塘进行肥水处理,使用量为1?2千克/亩,然后将蓄水 池中的水源加入该塘中;第一阶段养殖池的水深为1. 5米,第二阶段养殖池水深为2. 5米, 第三阶段养殖池水深为3. 5米; (2) 、前期段投苗: 当虾塘中水质指标达到标准,pH值为7. 8?8. 6,氨氮〈0. 2毫克/升,亚硝酸盐〈0. 1毫 克/升,溶氧率>4mg/L,水温为25°C时进行试苗,未达到25°C时需启动加热系统,试苗成功 后开始放苗,虾苗的体长为〇. 8?1. 2Cm,第一阶段养殖池每亩虾塘的投苗量为250万尾? 300万尾,放苗时启动增氧设施; (3) 、塘内增氧: 虾苗投放后,启动在池塘底部的纳米增氧系统,增氧量需达到溶解氧4mg/L,保持水体 的活动性和含氧量,在中期和后期塘还需增加水车式增氧设备; (4) 、投饵: 在不同养殖段塘在不同的时期需有不同的投饵饲料和投饵方法,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所 需投放为〇号饲料,第二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1号饲料,第三阶段养殖池所需投放为2号 饲料;第一阶段养殖池中每天投饵5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夜里2次;第二阶段养殖 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每天投饵3次,分别为早、中、晚各一次;根据每天虾的食量来确定投 饵量; (5) 、调节水质: 当虾塘中水的pH值低于7高于9时,或,氨氮大于0. 25毫克/升、亚硝酸盐大于0. 15 毫克/升时,对虾塘投放EM益菌素进行水质调节; (6) 、水循环吸污: 池塘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然后经沉淀、过滤,再经净化循环水放出管通过喷淋的 方式加入到第三阶段养殖池中; (7) 、巡塘观察和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安装信息采集点,在信息采集点上配置空气温室、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水温、 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信息采集点采用太阳能供电;信息采集点通电后将 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信息采集设备上直接安装控制 元件,信息采集设备的控制下限值由人工设定,信息采集节点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并通 过中间机电设备和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池塘中的增氧泵; 对虾体喂食量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分析、研究,记录档案详细完整,定期检测 虾体的健康状况,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8) 、流水线循环养殖: 当第一阶段养殖池中的虾苗养殖25?30天,通过第一阶段虾体释放管道把第一阶段 养殖池中的虾体释放到第二阶段养殖池中,第二阶段养殖池的虾体再养25?30天,第二阶 段养殖池中的虾体通过第二阶段虾体释放管道释放到第三阶段养殖池,在第三阶段养殖池 再养殖25?30天后进行捕捞;第一阶段养殖池和第二阶段养殖池释放后,重新投入新的虾 苗,第一阶段养殖池、第二阶段养殖池和第三阶段养殖池形成循环养殖模式; (9) 、集中捕榜区的捕捉: 第三阶段养殖池中的虾体可以捕捞时,在捕捞区内投放喂食,此时第三阶段养殖池内 不要投放饲料,将虾体通过虾体引诱口引诱至捕捞区中,虾体引诱口入口大出口小,难以逃 出捕捞区,然后用网兜进行集中捕捞。
【文档编号】A01K69/02GK104206320SQ20141033828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唐梦煜, 唐梦迪, 唐明法, 瞿飞航 申请人:杭州明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