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6011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属水产养殖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它包括温度调控培育、盐度调控培育和开鳔期的充气调控;所述的温度调控: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6~9℃;所述的盐度调控培育: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盐度控制在30~35‰;所述的开鳔期间充气调控:在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间,充气池内充气量20~35L/h/m3,所述的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为从37日龄-42日龄。本发明方法能够使苗种成活率在50%左右。
【专利说明】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水产养殖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黄海大头鳕的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俗称大头腥,属于鳕科,鳕属种类。是北太平洋沿岸广泛分布的一个冷水种,是重要的鱼类资源。近年来,随着水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和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捕捞压力,导致了黄海大头鳕的产量急剧下降。国外(日本、美国等)关于黄海大头鳕的主要研究有亲鱼选择与培育技术研究,大头鳕人工孵化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育苗过程中常规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等分析。我国有关大头鳕的研究较少,主要零星集中在形态、食性、仔稚鱼发育环境因子,群体遗传等方面,研究较少尚不深入。缺乏大头鳕产卵场分布,仔稚鱼分布和迁移路线,资源量变动等相关调查和研究,人工繁育技术仍为空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为黄海大头鳕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足量的优质苗种,突破黄海大头鳕的人工养殖空白现状,以期达到量产为增殖放流做好前期准备。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包括温度调控培育、盐度调控培育和开鳔期的充气调控;
[0006]所述的温度调控: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6~9°C ;
[0007]所述的盐度调控培育: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盐度控制在30~35%0 ;
[0008]所述的开鳔期间充气调控:在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间,充气池内充气量20~35L/h/m3,所述的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为从37日龄-42日龄。
[0009]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包括温度调控培育、盐度调控培育和开鳔期的充气调控;仔鱼在池内密度为I万尾/立方米,苗种培育的水温为6~9°C;盐度为30~35%。;pH为7.8-8.2,溶解氧为5.1~8.2mg/L,池内充气量在仔鱼开鳔前(仔鱼孵出后37天)保持20~35L/h/m3、仔鱼孵出后42天开鳔完全后调大充气量至50~70L/h/m3,调节光照强度100lx~15001x ;
[0010]饵料体系:仔鱼于孵出后第3天开口,开始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早晚各一次,定期抽查轮虫密度,保持在2~3ind/mL左右,观察摄食情况;小球藻浓度以保持水体淡绿色为最佳。仔鱼于孵出后35~55天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同时增加卤虫无节幼体,仔鱼于孵出55天后投喂配合饲料。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2]在现有人工养殖条件下通过人工调温对比,确定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人工培育最佳温度范围。在水温6~9°C条件下仔鱼发育状态最佳,存活率最高;在盐度30~35%0范围内,仔鱼摄食率以及活力状况均为最佳;仔鱼开鳔期间,充气量的大小对仔鱼死亡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37dph仔鱼,随着鳔的发生,鳔开始充气,大头鳕出生的鳔器官位于腹腔消化道的背部,与最终的位置类似,靠近鳃盖骨的方向,此时由于内脏及表皮黑色素丛十分丰富,很难发现刚刚充气鳔器官的存在,因此,在苗种培育过程中仅通过肉眼观察,鳔发生的时间和数量都严重滞后于实际情况。此时,仔鱼池内充气量过大导致大量仔鱼鳔器官过分胀气,使得鳔形成一个很大的圆球,占据消化道很大空间,随着消化道排空后,很难进食从而导致仔鱼死亡;充气量过小则导致仔鱼缺氧死亡;因此确定适宜的充气量对提高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存活率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此时池内充气量以20~35L/h/m3为最佳。本发明方法能够使苗种成活率在5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14]提高苗种人工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是获得优质苗种的必备条件,而苗种培育过程中的环境因子和营养饵料是最终获得优质苗种的关键。实验结果表明,苗种培育过程中的温度、盐度及开鳔期的充气量大小严重影响苗种培育的成活率和苗种质量,另外仔鱼各发育阶段营养饵料(轮虫、卤虫及配合饵料)的及时投喂对苗种的存活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环境因子方面,群体密度和光照条件对苗种的存活率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0015]实施例1
[0016]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仔稚鱼培育池为6mX6mX 1.2m水泥池,水深1.0m,池中央、池外分设立连通管以保持水位和排水通畅,仔鱼在池内密度为I万尾/立方米,苗种培育的水温为6~9°C ;盐度为30~35%。;pH为
7.8-8.2,溶解氧为5.1~8.2mg/L,各培育池设置80目气石2~4个,在仔鱼开鳔前(仔鱼孵出后37天),培育池内充气量保持20~35L/h/m3,仔鱼孵出后42天,开鳔完全后调大充气量至50L/h/m3。池上方80cm悬挂23W日光灯灯I个,调节光照强度100Ix~15001x。育苗用水为经二级砂滤的自然海水,泵入仔稚鱼培育池,进水口用棉布袋过滤。通过虹吸法使用换水滤鼓进行排水。
[0017]饵料体系:仔鱼于孵出后第3天开口,开始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早晚各一次,定期抽查轮虫密度,保持在2ind/mL左右,观察摄食情况;小球藻浓度以保持水体淡绿色为最佳。仔鱼于孵出后35~55天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同时增加卤虫无节幼体,仔鱼于孵出55天后投喂配合饲料;
[0018]截至2014年4月5日,在日照市涛雒镇福源水产育苗场共计培育大头鳕初孵仔鱼300万尾,成功培育幼苗160万尾,成活率为53.3%。
[0019]实施例2、温度调控培育
[0020]本实验在盐度3035%。、正常光控条件等环境因子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温度分别为0、3、6、9、12°C共计5组温度梯度对黄海大头鳕仔鱼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0021]温度O~6°C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仔鱼活力逐步升高、摄食量增加、畸形率降低;温度6、9°C条件下摄食量、活力状态、畸形率均相同;温度9~12°C条件下,摄食量增加、仔鱼活力增加、畸形率同步增加;综上所述,黄海大头鳕最佳生存温度条件为6~9°C。
[0022]表1不同温度对黄海大头鳕仔鱼培育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温度调控培育、盐度调控培育和开鳔期的充气调控; 所述的温度调控: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6~9°C ; 所述的盐度调控培育:在黄海大头鳕整个培育期间盐度控制在30~35%0 ; 所述的开鳔期间充气调控:在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间,充气池内充气量20~35L/h/m3,所述的黄海大头鳕仔鱼开鳔期为从37~42日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温度调控培育、盐度调控 培育和开鳔期的充气调控;仔鱼在池内密度为I万尾/立方米,苗种培育的水温为6~9°C ;盐度为30~35%。;pH为7.8~8.2,溶解氧为5.1~8.2mg/L,池内充气量在仔鱼开鳔前,也即仔鱼孵出后37天,保持20~35L/h/m3、仔鱼孵出后42天开鳔完全后调大充气量至50~70L/h/m3,调节光照强度100Ix~15001x ; 饵料体系:仔鱼于孵出后第3天开口,开始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早晚各一次,定期抽查轮虫密度,保持在2~3ind/mL,观察摄食情况;小球藻浓度以保持水体淡绿色,仔鱼孵出后35~55天投喂轮虫和小球藻的混合液,同时增加卤虫无节幼体,仔鱼孵出55天后投喂配合饲料。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067973SQ20141034791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于道德, 姜云荣, 官曙光, 刘洪军, 刘名 申请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