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2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礁体整体为一个框架结构,礁体框架为由上至下边长依次增加的4个正六边形构成礁体的4个平面,4个平面的正六边形各个角被钢条连接起来并向下延伸出支撑脚将礁体支撑、并构成礁体的六条棱,4个正六边形平面将礁体框架内部分三层,最上层和最下层外表面未封闭,中间层外表面用6块钢板封闭,每一块的钢板为梯形,每块钢板沿一条对角线上均匀开了5个直径为180mm的小圆孔,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分别开有1个直径为300mm的大圆孔,礁体由上至下的4个平面均用非全封闭的钢板覆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鱼礁体的孔洞大小、高度、体积、重量及其功能专用于江河流域水域。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人工鱼礁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

【背景技术】
[0002]人工鱼礁建设作为一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能改善近海水域环境,使原本生产力较低、鱼种较少的沙泥底质环境,变成生产力较高、鱼种较多的岩礁环境,防止底拖网作业,增殖与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获质量。同时鱼礁还能把渔业同旅游业结合起来,以休闲渔业促进海上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人工鱼礁,就是将天然或人造的物体投放海中,形成鱼礁,提供广大的礁体面积,让许多附着性生物,如藻类和各种无脊椎动物附着生长,许多鱼类赖以维生的饵料生物也衍生其间;许多附着性鱼虾贝卵等也在此附着、孵化;鱼礁本身的结构及其表面生长、附着的生物会形成许多孔隙、洞穴,供底栖鱼类栖息,有利于幼鱼躲避敌害,这样的结构对资源培育极为有利。构建人工鱼礁的材料有旧船、旧军舰、旧轮胎或人工用钢筋水泥、塑料制造的一定形状的构件7等等。
[0003]对于现有的鱼礁体,第一,从投放地点来说,人工鱼礁体几乎全是用于海洋水域,从未有过关于将人工鱼礁用于江河水域的研究,本发明属首次;第二,从结构上来说,本发明的结构是基于对江河流域鱼类的体型特征及生活规律的调查,礁体结构设计新颖,设计的鱼礁体的孔洞大小、高度、体积、重量及其功能专用于江河流域水域;第三,从材质上来说,本发明采用的是全钢制作,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钢制鱼礁表面释放到水中的铁离子(铁和氮、磷、硅一样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江水域营养盐的结构。而钢制结构的鱼礁在我国应用还没有。因而,从材料的选择角度来讲,研究该种鱼礁对于我国江河流域今后开发和利用这种材料的鱼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该鱼礁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鱼礁体对鱼类的诱集效果以及附着底栖生物,从而达到鱼类增殖、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水质环境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专门应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礁体整体为一个框架结构,由宽为60_的钢条构成框架,礁体框架为由上至下边长依次增加的4个正六边形构成礁体的4个平面,4个平面的正六边形各个角被钢条连接起来并向下延伸出支撑脚将礁体支撑、并构成礁体的六条棱,礁体构成的4个正六边形平面的边长由上至下依次为700mm、1020mm、1380mm、1700mm,最上面的平面和最下面的平面之间垂直距离为3000mm,最下面的平面距支撑脚的支撑平面垂直距离为550mm,4个正六边形平面将礁体框架内部分三层,最上层和最下层外表面未封闭,中间层外表面用6块钢板封闭,每一块的钢板为梯形,每块钢板沿一条对角线上均匀开了 5个直径为180mm的小圆孔,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分别开有I个直径为300mm的大圆孔,礁体由上至下的4个平面均用非全封闭的钢板覆盖。
[0006]进一步,所述覆盖四个平面的钢板形状为尖角相对的两块三角形钢板,三角形钢板底边为正六边形的一条边或为两块一角相对的棱形钢板,棱形钢板的两边为正六边形的两条边。
[0007]进一步,所述钢板厚度为60mm。
[0008]进一步,所述礁体框架的中心从上至下还设有一根直径为60mm的圆柱形钢条,圆柱形钢条长度为3550mm。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鱼礁体的孔洞大小、高度、体积、重量及其功能专用于江河流域水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礁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礁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礁体正面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发明鱼礁体环境功能改善示意图。
[0014]图中,1.钢条,2.支撑脚,3.中间层,4.小圆孔,5.大圆孔,6.圆柱形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3所示,针对江河流域水域的底质、水深、流速、鱼类体型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礁体材料的使用寿命等综合因素考虑,本发明设计了钢制六边台型的江河鱼类资源增殖(保护)性鱼礁体,
[0017]礁体整体为一个框架结构,由宽为60mm的钢条I构成框架,礁体框架为由上至下边长依次增加的4个正六边形构成礁体的4个平面,4个平面的正六边形各个角被钢条I连接起来并向下延伸出支撑脚2将礁体支撑、并构成礁体的六条棱,礁体构成的4个正六边形平面的边长由上至下依次为700mm、1020mm、1380mm、1700mm,最上面的平面和最下面的平面之间垂直距离为3000mm,最下面的平面距支撑脚2的支撑平面垂直距离为550mm,4个正六边形平面将礁体框架内部分三层,最上层和最下层外表面未封闭,中间层3外表面用6块钢板封闭,每一块的钢板为梯形,每块钢板沿一条对角线上均匀开了 5个直径为180mm的小圆孔4,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分别开有I个直径为300mm的大圆孔5,礁体由上至下的4个平面均用非全封闭的钢板覆盖。覆盖四个平面的钢板形状为尖角相对的两块三角形钢板,三角形钢板底边为正六边形的一条边或为两块一角相对的棱形钢板,棱形钢板的两边为正六边形的两条边。钢板厚度为60_。礁体框架的中心从上至下还设有一根直径为60_的圆柱形钢条6,圆柱形钢条6长度为3550mm。
[0018]本发明鱼礁体主要有二大功能:一是生物效应,二是流态效应,二是避敌效应。鱼礁体投放后,四层钢板平台表面很快就会生长很多种附着生物,从而为鱼类、虾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同时钢制鱼礁表面释放到水中的铁离子(铁和氮、磷、硅一样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江水域营养盐的结构。投放在水底的人工鱼礁,由于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形状不一样的孔洞结构对水流的流向和流速起到一定的改变作用,产生上升涡流和背涡流等,翻动水底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其传到水体的不同层次,改善了水中营养物质的分布。最后,由于孔洞大小不一,分层结构较多,这将有利于幼鱼的躲避大鱼的追赶和捕食,从而对幼鱼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诉,本发明礁体的独特多层结构和多孔洞设计,很好地与江河鱼类体型特征及它的趋礁性、趋阴性等生活习性相结合,这将更有利于江河鱼类的增殖和繁衍。如图4所示为鱼礁体对环境功能改善作用。
[0019]鱼礁体制作完成后的实施方案大概可分为两大步骤:第一,鱼礁体的投放:鱼礁制作成实体后,将优先选择投放在河底较宽阔平坦、石底或沙泥底质、水深5?1m左右(145m水位)、透明度较高的近岸区域。鱼礁投放时间选择生物繁殖的春秋两季,在4月或10月投放。并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调整鱼礁实际投放地点和时期。安排专人对鱼礁进行管护,尽量避免库岸人类活动的干预,保障鱼礁布设后的生态效应;第二,效果评估:在鱼礁体投放前后,开展鱼礁体投放区、非投放区的水质及水生生物监测,分析比较鱼礁体投放前后水质、水生生物及鱼类指标的变化情况,鱼礁体的效果。
[0020]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鱼礁体的孔洞大小、高度、体积均是基于江河鱼类的体型特征设计的,及其所起到的三大集鱼功能专用于江河流域水域。因此,本发明礁体结构非常适合于投放于小江流域,以达到该水域鱼类增殖和改善生境环境的作用。其次,礁体的材质新颖即钢制结构的礁体,目前在国内外还少有使用,投入水域后,随着它的使用年限的延长,钢制鱼礁表面释放到水中的铁离子(铁和氮、磷、硅一样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江水域营养盐的结构。
[0021]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其特征在于:礁体整体为一个框架结构,由宽为60mm的钢条(I)构成框架,礁体框架为由上至下边长依次增加的4个正六边形构成礁体的4个平面,4个平面的正六边形各个角被钢条(I)连接起来并向下延伸出支撑脚(2)将礁体支撑、并构成礁体的六条棱,礁体构成的4个正六边形平面的边长由上至下依次为700mm、1020mm、1380mm、1700mm,最上面的平面和最下面的平面之间垂直距离为3000mm,最下面的平面距支撑脚(2)的支撑平面垂直距离为550mm,4个正六边形平面将礁体框架内部分三层,最上层和最下层外表面未封闭,中间层(3)外表面用6块钢板封闭,每一块的钢板为梯形,每块钢板沿一条对角线上均匀开了 5个直径为180mm的小圆孔(4),在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分别开有I个直径为300mm的大圆孔(5),礁体由上至下的4个平面均用非全封闭的钢板覆盖。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四个平面的钢板形状为尖角相对的两块三角形钢板,三角形钢板底边为正六边形的一条边或为两块一角相对的棱形钢板,棱形钢板的两边为正六边形的两条边。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度为6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鱼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框架的中心从上至下还设有一根直径为60mm的圆柱形钢条¢),圆柱形钢条(6)长度为 3550mm。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126532SQ20141034817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安平, 王鑫, 孙晓楠, 陈秋帆, 周晓媛, 孙晓松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