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70149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种植布局、前移育苗时间、移栽期等措施,促使第一茬烟早生快发,适时成熟采收,为第二茬烟提供足够的生育期。利用均州名晒烟打顶后腋芽生长旺盛的优势,选留靠近地面的腋芽培育二茬烟,提高年单位面积内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烟叶产量。利用一年两茬烟叶数成倍增加的优势,采弃质量较差的上部和下部各3片叶,提高上等烟和中部烟的比例,达到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目的,增加烟农种烟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草的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均州名晒烟属于一种地方性淡色晒黄烟,主要分布在汉江流域的丹江口市、郧西 县、郧县的河谷、低山、丘陵地带种植。受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影响,均州名晒烟一年只 能种植一茬,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土地闲置,不能种植其他作物,年单位面积内土地利用率 和产出率不高。一株烟着生叶片有限,为了保证产量,生产上采取多留叶,很少采弃下部叶 和上部质量较差的烟叶,这种栽培方法所产烟叶上部叶比例40%左右,中部叶35%左右, 下部叶25%左右。近几年卷烟调结构使卷烟工业企业对中上等烟叶的需求偏大,尤其是对 上等烟叶的需求超过了 50%。但正常烟叶生产中,上等烟叶占总产量的35%?40%,中等烟 叶占总产量的45%?50%,而低次等烟叶占总产量的10%?15%。可见,对中上等烟叶的需 求与生产实际的差别很大。但是,只有少数上部叶可达到中上等烟水平。上部叶片存在的 质量问题主要有:调制后颜色偏深、叶片偏厚、组织结构紧密、烟碱含量偏高、还原糖及糖碱 比低、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所以,各个卷烟工业对上部烟叶使用比例都较低,对上部烟叶 提出的需求仅为20%?30%,远远不及实际生产中上部叶所占有的40%左右的比例。采用 一年两茬均州名晒烟栽培方法,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加烟叶产量,提高中部叶和上等 烟叶比例,提高等级集中度,增强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种植布局,前移育苗时间、 移栽期等措施,促使第一茬烟早生快发,适时成熟,为第二茬烟提供充足的生育期。利用打 顶后腋芽生长旺盛的优势,选留靠近地面的腋芽培育二茬烟。利用一年两茬烟叶数成倍增 加的优势,采弃质量较差的上部和下部各3片叶。该技术能在年单位面积内提高土地利用 率和产出率,增加烟叶产量,提高上等烟和中部烟的比例,达到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 目的,增加烟农收入。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步骤如 下: 1、第一巷烟栽培方法: (1)种植布局:选择适宜植烟区必须是冬闲白地或前作绿肥地块且在海拔350 m以下。
[0005] (2)育苗时间与方法:播种期为1月15日?20日。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和浮盘上 覆盖薄膜保温技术育苗,促进烟苗快速生长,确保第一茬烟适时移栽。
[0006] (3)整地施肥:3月1日?5日整地。亩施纯氮5kg?6kg,氮磷钾比例为I : (1? 1. 3) : (2. 0?2. 5),烟草专用肥、饼肥、有机肥在起垄前沿起垄线一次性条施于垄中。
[0007] (4)起垄盖膜:起垄规格为行距120cm,垄高25cm?30cm,垄底宽55cm?65cm。 在起垄后5d?IOd待墒覆膜,覆膜时在垄面喷施杀虫剂、除草剂防虫灭草。
[0008] (5)移栽期:3月25日?3月30日。
[0009] (6)移栽规格:行距120cm,株距50cm。
[0010] (7)移栽方法:采用井窖式移栽方法,使烟苗处于相对保温、保湿的环境中,促使烟 苗早生快发。移栽时垂直提着烟苗叶片,苗根向下,将烟苗轻丢于井窖内,用2%浓度烟草专 用肥溶液,加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顺井壁淋下,每井窖IOOmL?200mL。
[0011] (8)田间管理:①追肥、封井:移栽后15d?20d,当烟苗生长点超出井窖口 2cm? 3cm时,每亩用硝酸钾IOkg兑水顺井壁灌入井内,然后用细土将井窖内的空隙填满,并将膜 口密封。②中耕培土 :移栽后30d?35d揭膜除草培土,培土高度20cm?25cm。③采弃脚 叶:栽后60d采弃下部3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调制后品质较差的脚叶。④病虫害防治:坚 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加强花叶病和赤星病的化学防治。⑤打顶、留叶:采 用扣心打顶,即烟株的花蕾尚隐在顶部叶丛中,外观上还看不见时,就摘除其顶蕊部。根 据土壤肥力和烟株长势留叶15片?18片。⑥抹杈、抑芽: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 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后用抑芽剂涂抹于叶腋内抑芽。第一次抹芽时将所 有腋芽全部抹去,在近垄面处两个腋芽位置不涂抹抑芽剂。第二次抹芽时保留近垄面处两 个腋芽,其余的腋芽全部抹去。待5d?7d后保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腋芽培育二茬烟,并将另 一个腋芽抹除。⑦喷施磷酸二氢钾促叶片落黄: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000 倍液,IOd?15d后再喷一次,促使叶片落黄、成熟采收,为第二茬烟提供足够的生育期。⑧ 打顶后IOd?15d采弃上部3片叶,以降低上部叶厚度和烟碱含量,提高中部叶等级结构。
[0012] (9)成熟采收:当下部叶出现6成?7成黄、中部叶7成?8成黄、上部叶8成?9 成黄时即可采收,每株烟叶分4次?5次采收。第一茬烟必须在7月30日前采收完毕。
[0013] (10)烟叶调制:烟叶采收回来后放在荫凉处,按部位、大小、青黄和病虫危害叶分 类,然后把同类型的烟叶穿成一绳。穿串时叶背对叶背,每束穿2片。每绳烟叶必须做到同 色、同质、同部位、同大小。穿串后的烟叶挂在晾晒棚内晾3d?4d,待叶尖部稍干且筋软或 烟叶打筒,叶尖勾起时下架地晒。地晒2d?3d后,烟叶颜色已经定色,主脉和支脉尚未干 燥时,采取晚上上堆发汗,白天摊在地上曝晒,如此反复三至五次直至全部晒干为止。晒干 后的烟叶堆积发酵30d左右下绳分级出售。
[0014] 2、第二茬烟栽培方法: (1)当第一茬烟顶叶采收完毕后,将烟杆从近垄面处砍掉并运出田外集中处理。
[0015] (2)沿垄体正中两侧的叶尖下打深IOcm?15cm的追肥孔,每亩用IOkg烟草专用 月巴(氮10 :磷13 :钾20)兑水稀释成2%浓度施入孔内,将烟株行间和垄沟的土壤壅培到烟株 基部。
[0016] (3)旺长期采弃下部3片叶,以利通风透光和中上部叶生长发育,提高中部叶结 构。
[0017] (4)在烟株中心花开放70%?80%时一次性将主茎顶部和花轴、花序连同小叶一并 摘去,以消耗烟株养分,防止烟株顶叶过于肥大,促进烟叶落黄。根据烟株长势留叶15片? 18片。
[0018] (5)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浓度为1000倍液,IOd?15d后再喷一次, 促使叶片成熟落黄。
[0019] (6)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后用抑 芽剂杯淋于叶腋内抑芽。
[0020] (7)最后一次抹芽时采弃上部3片叶,以利通风透光和优化烟叶结构。
[0021] (8)当下部叶出现6成?7成黄、中部叶7成?8成黄、上部叶8成?9成黄时即 可采收,每株烟叶分4次?5次采收。第二茬烟必须在9月20日前采收完毕。
[0022] (9)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第一茬烟栽培方法执行。
[0023] 3、第一茬烟和第二茬烟的其它栽培技术按《均州名晒烟综合标准体系》的相关标 准执行。
[0024]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种植布局、前移育苗时间、移栽期等措 施,促使第一茬烟早生快发,适时成熟采收,为第二茬烟提供足够的生育期。利用均州名晒 烟打顶后腋芽生长旺盛的优势,选留靠近地面的腋芽培育二茬烟,提高年单位面积内土地 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烟叶产量。利用一年两茬烟叶数成倍增加的优势,采弃质量较差的上 部和下部各3片叶,提高上等烟和中部烟的比例,达到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目的,增 加烟农种烟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实施例: 发明人将本发明在湖北省均州名晒烟科技示范园(地点:丹江口市习家镇五龙池村三 组)连续进行了三年(2011-2013)田间试验,以均州名晒烟传统栽培方法所产烟叶作对照, 与本发明烟叶一道进行经济效益、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得 出本发明高产优质栽培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如下: 1、第一巷烟栽培: (1)种植布局:一是选择的植烟区海拔必须在350 m以下。经过对十堰市均州名晒烟 产区气象条件分析得出这种海拔高度植烟区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日均温大于20°C日 数147 d,全年彡10 °C的有效积温5411. 6 °C,播种至采收结束> 10 °C积温4568. 2°C。阳 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671. 3 h,无霜期305 d以上。这些气象条件适宜提前节令种植第 一茬烟,也不会影响第二茬烟的生长发育和成熟采收调制。二是烟地必须是冬闲白地或前 作绿肥地块,以利第一茬烟适时移栽。
[0027] (2)育苗时间与方法:1月15日?20日播种,比传统育苗播种期提前15d?20d。 采用漂浮育苗技术育苗,为了防止烟苗遭受冷害,增加棚内温度、促进烟苗快速生长、适时 移栽,播种后在浮盘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待烟苗达到大十字期时撤走覆膜。所育烟苗 应达到叶数4片?6片,茎高3cm?5cm,茎围I. 2cm?I. 5cm,烟苗健壮无病虫害,叶色正 绿,根系发达,茎杆柔韧性好,烟苗群体均匀整齐的壮苗标准,确保第一茬烟适时移栽。
[0028] (3)整地施肥:3月1日?5日整地,比传统整地时间提前15d?25d。亩施纯氮 5kg?6kg,氮磷钾比例为I : (1?1. 3) : (2. 0?2. 5),烟草专用肥、饼肥、有机肥在起垄前 沿起垄线一次性条施于垄中。为了防止第一茬烟贪青晚熟,影响第二茬烟生育期,与传统施 肥量5. 5kg?6. 5kg相比每亩减少0. 5kg?I. Okg纯氮施用量。
[0029] (4)起垄盖膜:起垄规格为行距120cm,垄高25cm?30cm,垄底宽55cm?65cm。 要求行匀垄直,垄体饱满,垄面平整,垄土细碎。在起垄后5d?IOd待墒覆膜,覆膜时在垄 面喷施杀虫剂、除草剂防虫灭草。
[0030] (5)移栽期:3月25日?3月30日。与传统移栽期提前20d?25d。移栽时间过 早,地温低,易出现冻害。移栽时间晚,会影响第二茬烟的生长发育。
[0031] (6)移栽规格:行距120cm,株距50cm。
[0032] (8)移栽方法:采用井窖式移栽方法,一是可实现小苗移栽,提前移栽时间;二是 可使移栽后的烟苗处于相对保温、保湿的环境中,促使烟苗早生快发。移栽时垂直提着烟 苗叶片,苗根向下,将烟苗轻丢于井窖内,烟苗放置时,注意避免烟苗根部基质松散、脱落。 烟苗放置于井窖后,用2%浓度的烟草专用肥溶液,加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拌匀,盛于水壶 内,顺井壁淋下,每井窖IOOmL?200mL。
[0033] (9)田间管理:①追肥、封井:移栽后15d?20d,当烟苗生长点超出井窖口 2cm? 3cm时,每亩用硝酸钾IOkg兑水顺井壁灌入井内,然后用细土将井窖内的空隙填满,并将膜 口密封。②中耕培土 :移栽后30d?35d揭膜除草培土,培土高度20cm?25cm。③采弃脚 叶:栽后60d采弃下部3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无调制价值或调制后品质较差的脚叶,以 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促使中上部叶生长发育和优化烟叶等级结构。④病虫害防治:坚持"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加强花叶病和赤星病的化学防治。⑤打顶、留叶:为了使所 留叶片能按期成熟,确保第二茬烟的生长发育,采用扣心打顶,即烟株的花蕾尚隐在顶部 叶丛中,外观上还看不见时,就摘除其顶蕊部。根据土壤肥力和烟叶长势留叶15片?18 片。⑥抹杈、抑芽: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 后用抑芽剂涂抹于叶腋内抑芽。第一次抹芽时将所有腋芽全部抹去,如果第一次抹芽时就 培育二茬烟腋芽,迅速长高的杈烟会影响第一茬烟叶生长发育和成熟采收。第一次化学抑 芽时在近垄面处两个腋芽位置不涂抹抑芽剂。第二次抹芽时保留近垄面处两个腋芽,其余 的腋芽全部抹去。待5d?7d后保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腋芽培育二茬烟,并将另一个腋芽抹 除。⑦喷施磷酸二氢钾促叶片落黄: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000倍液,IOd? 15d后再喷一次,促使叶片落黄,提前成熟采收,为第二茬烟提供足够的生育期。⑧打顶后 IOd?15d采弃上部3片叶,以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和叶片厚度,提高中部叶等级结构。
[0034] (10)成熟采收:当下部叶出现6成?7成黄、中部叶7成?8成黄、上部叶8成? 9成黄时即可采收,每株烟叶分4次?5次采收。第一茬烟必须在7月30日前采收完毕。
[0035] (11)烟叶调制:烟叶采收回来后放在荫凉处,按部位、大小、青黄和病虫危害叶分 类,然后把同类型的烟叶穿成一绳。穿串时叶背对叶背,每束穿2片。每绳烟叶必须做到同 色、同质、同部位、同大小。穿串后的烟叶挂在晾晒棚内晾3d?4d,待叶尖部稍干且筋软或 烟叶打筒,叶尖勾起时下架地晒。地晒2d?3d后,烟叶颜色已经定色,主脉和支脉尚未干 燥时,采取晚上上堆发汗,白天摊在地上曝晒,如此反复三至五次直至全部晒干为止。晒干 后的烟叶堆积发酵30d左右下绳分级出售。
[0036] 2、第二茬烟栽培: (1)当第一茬烟顶叶采收完毕后,将烟杆从近垄面处砍掉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操作时 不要碰伤第二茬烟幼株。
[0037] (2)清除第一茬烟烟杆后沿垄体正中两侧的叶尖下打深IOcm?15cm的追肥孔,每 亩用IOkg烟草专用肥(氮10 :磷13 :钾20)兑水施入孔内,将烟株行间和垄沟的土壤壅培到 烟株基部,促使侧根生长和防止烟株倒伏。
[0038] (3)旺长期采弃下部3片叶,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和中上部叶生长发育,提高中部叶 等级结构。
[0039] (4)在烟株中心花开放70%?80%时一次性将主茎顶部和花轴、花序连同小叶一并 摘去,以消耗烟株养分,防止烟株顶叶过于肥大,促进烟叶落黄。根据烟株长势留叶15片? 18片。
[0040] (5)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浓度为1000倍液,IOd?15d后再喷一次, 促使叶片成熟落黄。
[0041] (6)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后用抑 芽剂杯淋于叶腋内抑芽。最后一次抹芽时采弃上部3片,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和提高中部叶 等级结构。
[0042] (6)当下部叶出现6成?7成黄、中部叶7成?8成黄、上部叶8成?9成黄时即 可采收,每株烟叶分4次?5次采收。第二茬烟必须在9月20日前采收完毕。
[0043] (7)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第一茬烟执行。
[0044] 3、第一茬烟和第二茬烟的其它栽培技术按《均州名晒烟综合标准体系》的相关标 准执行。
[0045] 调制结束后,按照《DB42/T 225-2002均县名晒烟》对本发明和传统栽培方法所产 烟叶进行分级、计产、计值、外观质量鉴定。按照YC/T160-2002、YC/T161-2002、YC/T159- 2002、YC/T162- 2002、YC/T173进行化学成分检测。按照YC/T 138-1998进行原烟感官 评价。
[0046] 表1 :经济性状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1) 第一巷烟栽培方法: ① 种植布局:选择适宜植烟区,该植烟区必须是冬闲白地或者前作绿肥地块,并且在海 拔350 m以下; ② 育苗时间与方法:播种期为1月15日?20日,采用漂浮育苗和浮盘上覆盖薄膜保温 技术育苗,促进烟苗快速生长,确保第一茬烟适时移栽; ③ 整地施肥:3月1日?5日整地,亩施纯氮5kg?6kg,氮磷钾比例为I : (1?1. 3): (2. 0 ?2. 5); ④ 移栽期:3月25日?3月30日; ⑤ 移栽方法:采用井窖式移栽方法,使烟苗处于相对保温、保湿的环境中,促使烟苗早 生快发; ⑥ 采弃脚叶:栽后60天采弃下部3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调制后品质较差的脚叶,以 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促使中上部叶生长发育和优化烟叶等级结构; ⑦ 打顶、留叶:采用扣心打顶,即烟株的花蕾尚隐在顶部叶丛中,外观上还看不见时, 就摘除其顶蕊部,根据土壤肥力和烟株长势留叶15片?18片; ⑧ 抹杈、抑芽: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后 用抑芽剂涂抹于叶腋内抑芽;第一次抹芽时将所有腋芽全部抹去,在近垄面处两个腋芽位 置不涂抹抑芽剂;第二次抹芽时保留近垄面处两个腋芽,其余的腋芽全部抹去;待5天?7 天后保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腋芽培育二茬烟,并将另一个腋芽抹除; ⑨ 喷施磷酸二氢钾促叶片落黄: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000倍液,10 天?15天后再喷一次,促使叶片落黄、成熟采收,为第二茬烟提供足够的生育期; ⑩ 打顶后10天?15天采弃上部3片叶,以降低上部叶厚度和烟碱含量,提高中部叶等 级结构; (2) 第二茬烟栽培方法: ① 当第一茬烟顶叶采收完毕后,将烟杆从近垄面处砍掉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② 沿垄体正中两侧的叶尖下打深IOcm?15cm的追肥孔,每亩用IOkg烟草专用肥兑水 稀释成2%浓度施入孔内,将烟株行间和垄沟的土壤壅培到烟株基部; ③ 旺长期采弃下部3片叶,以利通风透光和中上部叶生长发育,提高中部叶结构; ④ 在烟株中心花开放70%?80%时一次性将主茎顶部和花轴、花序连同小叶一并摘 去,以消耗烟株养分,防止烟株顶叶过于肥大,促进烟叶落黄,根据烟株长势留叶15片?18 片; ⑤ 打顶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浓度为1000倍液,10天?15天后再喷一次,促使 叶片成熟落黄; ⑥ 腋芽生长至3cm?5cm时抹杈,抹杈时连同腋芽的基部一同抹去,抹杈后用抑芽剂杯 淋于叶腋内抑芽,最后一次抹芽时采弃上部3片叶,以利通风透光和优化烟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名晒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草专用肥按照 重量比由氮10 :磷13 :钾20配制而成的。
【文档编号】A01G7/06GK104303774SQ2014105494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黄凯, 刘岱松, 吴自友, 操琼, 吕培军, 姚丽 申请人:湖北省烟草公司十堰市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