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7144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地管理、修枝整形、施肥管理、、病虫防治管理、水分调控管理,创新枣园土肥水管理技术,增施生物菌肥与农家肥,提高枣园土壤肥力。达到了拦截雨水、蓄水保墒、松土保肥,提高红枣产量和果实品质,降低裂果病害的目的。创新枣树修剪技术,确立了“压枝春剪”与“复壮树势夏剪”的修剪标准。改变了过去“重春剪、轻夏剪”和“只剪不修”的习惯,解决了培育适宜树型、调控枣树营养与结果的矛盾,确保有机红枣的优质丰产。创新确立了物理防虫和生物诱集防治枣树病虫害技术。措施科学,投入少、无污染,效果显著,实现了有机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并达到AAA级绿色和有机红枣的标准。
【专利说明】-种有机红麥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红巧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红巧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巧是陕西的特色产业。陕北沿黄河西岸佳县等地栽植红巧面积达235万亩,是 全国五大集中连片优质红巧主产区之一,已成为当地的一项主导产业,也是广大巧区农民 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推动陕北有机红巧发展,且巩固佳县"全国有机红巧第一县"的 品牌,急需研究解决有机红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新技术,解决化学药剂 防虫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和红巧品质的低劣的问题。
[0003] 近十多年来,巧树花期"焦花霉花"、成熟期"裂果霉变"和灾难性病虫危害成为制 约陕北红巧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0004] 为突破因不良气候和粗放经营而引发的"H大灾害"和低产低效困境,急需研究解 决有机红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红巧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农 药防虫旧习,防治成本过高,存在环境和果品污染W及对人体的危害无法达到有机生产标 准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红巧的种植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种植:
[0007] 一、±地管理
[0008] 春季±地解冻后,按照里浅外深,切断并创除细根的要求掏树盘,结合修筑鱼鱗 坑、水簾贊或保水墳;之后,趁墙情再对巧园全面耕翻,拦住解冻墙;
[0009] 二、修枝整形
[0010] A1、培养树型、调整树冠、培育骨干枝,在春分-清明的树液流动至发芽展叶前一 次完成;采取短剪、疏枝、开角,除去徒长枝、重叠枝、细弱枝,把直立枝、并生枝、交叉枝开张 到适当的角度和位置,达到充分通风采光,把直立枝用高剪或手动银降低到2. 5-3m,形成矮 冠分层或多枝园头型的丰产树型;在H年内,将传统定杆高度0. 8-1. 2m降至0. 5-0. 7m,树 体高度由5m W上降至2. 5-3m,每亩保留有效巧股数量1-1. 2万个;
[0011] A2、夏季修剪复壮树势,在立夏至小暑的生长期修剪3-5次,具体修剪方法为采取 摘也、除葉、打足芽,具体为摘也是控制巧头疯长消耗营养,除葉、打足芽是把滋生出的巧树 嫩枝除去,使股均吊保持3-5个,吊均果控制在1-1. 3粒,单果重稳定在10克-15克,亩产 红巧50化g ;
[001引 S、施服管理
[0013] A1、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巧树处于萌芽期,施入有机服,每亩600-1000kg,其中,有 机服包括生物堆妪腐熟的猪或羊、牛、鸡粪、灰服;
[0014] A2、在立夏至小满期间,巧树处于放叶期,增施有机服,具体为堆妪腐熟的猪或羊、 牛、鸡粪、灰服每亩600-1000kg或红巧有机专用服每亩50-100kg ;
[0015] 四、病虫防治管理
[0016] A1、物理防虫;在春分至清明期间,针对巧树越冬幼虫红蜘蛛、巧飞象、绿盲赔出± 上树习性,在距树干80cm处,刮掉老树皮,绕巧干涂一环GR-J无公害粘虫胶,宽度为8cm ;
[0017] A2、生物防虫7月中旬一 9月上旬桃小食也虫第二代产卵开始,有细铁丝将性诱芯 息挂在诱捕器中央,再将组合成的诱捕器息挂在巧树上,每亩2-3个;
[001引 A3、病害防控;8月下旬至9月中旬,对高发的巧镑病、炭痘病,使用5%0GHEM菌液 或1. 3%苦参碱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0019] 五、水分调控管理
[0020] 在偏旱年的小满前、夏至前、处暑前进行补充灌水,保花保果;旱地巧园,在夏至前 的盛花期遇旱时,每隔3-5天人工叶面喷水,防止焦花,保住坐果;盛花期若遇阴雨,采取震 树措施,除去花盘中的积水。
[0021]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0022] 鱼鱗坑、水簾贊或保水墳具体为:
[0023] 鱼鱗坑标准为见方Im、深0. 2m,外墳宽0. 2m,踏实拍光;水平沟栽植巧树地的保 水墳,外墳宽0. 5m,墳高0. 2m,沟宽Im,深0. 5m,踏实拍光;对于梯田巧园而言,进行加修高 0. 3m、宽0. 4m的保水墳;水簾贊标准为在坡注地巧树根部外围0. 5m处修半圆形防水墳,深 0.2m,外墳宽0.2m,踏实拍光。
[0024] 施服方法包括W下几种:
[00巧]1)环状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挖掘圆形沟,在圆形沟内施服;
[0026] 2)环状沟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挖掘多条环形沟,在环形沟内 施服;
[0027] 3)福射状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沿半径挖掘多条敷设形直线 沟,在直线沟内施服;
[0028] 4)叶面施服,在小暑至寒露的巧树幼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每隔15-20天 用不低于5%。的GHEM菌糖液进行一次叶面喷雾;
[0029] 5)GHEM菌液根部施服;生物菌液灌根,在小满前的巧树展叶期,用2%。的GHEM菌剂 稀释液,在树盘开挖深30cm的环状沟灌觀,渗后封±埋实。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坚持紧密结合陕北山地红巧生产实际,针对红巧生 产的主要灾害,采取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结合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解决了 2个 关键问题:1)花期焦花霉花、成熟期裂果霉变和病虫危害的有效防控。2)陕北有机红巧"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化生产。目的是减少红巧的灾害损失,提升红巧品质,提 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2010-2012年巧树虫果率升降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2009-2012年四年裂(烂、僵)果率升降示意图;
[0033] 图3是采用常规种植方法培养出的有机红巧的图片;
[0034] 图4是本发明种植方法培养出的有机红巧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红巧的种植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种植:
[0037] 一、±地管理
[0038] 春季±地解冻后,按照里浅外深,切断并创除细根的要求掏树盘,结合修筑鱼鱗 坑、水簾贊或保水墳;之后,趁墙情再对巧园全面耕翻,拦住解冻墙,抗旱保产。
[0039] 其中,鱼鱗坑标准为见方Im、深0. 2m,外墳宽0. 2m,踏实拍光;水平沟栽植巧树地 的保水墳,外墳宽0. 5m,墳高0. 2m,沟宽Im,深0. 5m,踏实拍光;对于梯田巧园而言,进行加 修高0. 3m、宽0. 4m的保水墳;水簾贊标准为在坡注地巧树根部外围0. 5m处修半圆形防水 墳,深0. 2m,外墳宽0. 2m,踏实拍光,起到拦截雨水抗旱作用。
[0040] 对巧园改±保水,提高水分利用率,针对陕北干旱的问题,研发推广了 "一掏一翻、 穴状整地、修保水墳"的标准化巧园±壤改良耕作技术,达到拦截雨水、蓄水保墙、松±保 月己、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为巧树正常开花座果和稳产高产提供了基础。
[0041] 二、修枝整形
[0042] 针对山地巧园疏于管理、树体高大、结果枝外移的实际,研发出两项修剪变革技 术:
[0043] A1、培养树型、调整树冠、培育骨干枝,在春分一清明的树液流动至发芽展叶前一 次完成;
[0044] 具体做法:采取短剪、疏枝、开角,除去徒长枝、重叠枝、细弱枝,把并生枝、交叉枝 开张到适当的角度和位置,达到充分通风采光,把直立枝用高剪或手动银降低到2. 5-3m, 形成矮冠分层或多枝园头型的丰产树型;在H年内,将传统定杆高度0.8-1. 2m降至 0. 5-0. 7m,树体高度由5m W上降至2. 5-3m,每亩保留有效巧股数量1-1. 2万个;
[0045] A2、夏季修剪复壮树势,在立夏至小暑的生长期修剪3-5次,具体修剪方法为采取 摘也、除葉、打足芽,摘也是控制巧头疯长消耗营养,除葉、打足芽是把滋生出的巧树嫩枝 除去,控制营养消耗,充分通风采光,促进生殖生长,使股均吊保持3-5个,吊均果控制在 1-1. 3粒,单果重稳定在10克-15克,亩产红巧5(K)kg ;
[0046] 创新修剪技术,改变了历年来巧农"重春剪、轻夏剪"或"只剪不修"的习惯,降低 了树体高度,培育了丰产树型,调整了巧树营养和结果的矛盾,确保了红巧的优质丰产。
[0047] S、施服管理
[0048] 采用生物菌服与农家服配合,提高巧园±壤服力,针对山地巧园±壤服力低、树势 弱、抗灾能力差,W及单施氮服等造成树体营养单一,导致花后座果不稳定,落果严重;秋季 雨雾危害,出现裂巧、烂巧、僵巧等问题。研究总结出有机红巧抗裂优质高效施服技术:
[0049] 1)、通过GHEM生物菌液与农家服混合发酵的生物堆服,作为基服;
[0050] 2)、增施有机服和红巧专用复合服,做到"斤果二斤服"。
[0051] A1、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巧树处于萌芽期,施入有机服,每亩600-1000kg,其中,有 机服包括生物堆妪腐熟的猪或羊、牛、鸡粪、灰服;
[0052] A2、在立夏至小满期间,巧树处于放叶期,增施有机服,具体为堆妪腐熟的猪或羊、 牛、鸡粪、灰服每亩600-1000kg或红巧有机专用服(市场上购置)每亩50-100kg ;
[005引具体的施服方法有W下几种;1)环状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挖 掘圆形沟,在圆形沟内施服;
[0054] 2)环状沟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挖掘多条环形沟,在环形沟内 施服;
[00巧]3)福射状施服,W巧树为圆也,W 0. 5m-l. 5m为半径,沿半径挖掘多条敷设形直线 沟,在直线沟内施服;
[005引 4)叶面施服,在巧树的叶面上喷洒服料。
[0057] 5)GHEM菌液根部施服;生物菌液灌根,在"小满"前的巧树展叶期,用2%。的GHEM 菌剂稀释液,在树盘开挖深30cm的环状沟灌觀,渗后封±埋实,W活化±壤、补充养分,提 高速效氮磯钟和活性巧的供给能力,抑制有害线虫,为红巧防裂、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0058] 菌糖液叶面喷雾。从"小暑寒露"的巧树幼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每隔 15-20天用不低于5%。的GHEM菌糖液进行一次叶面喷雾,W激活巧树生理机能,补充树体养 分,协调糖水代谢,增加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防控秋季连阴雨雾红巧裂果、烂浆果、缩果 和抑制巧镑病、炭痘病发生。
[0059] 采用上述几种施服方法,使±壤有机质含量由3. 65%提高到9. 26%,提高了红巧 产量(亩增产63% ),优化了品质(增加巧果可溶性固行物含量10% W上),降低裂果危害 (30. 5个百分点)。
[0060] 四、病虫防治管理
[0061] 采用物理措施与生物诱集结合,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针对红蜘蛛、巧飞象、绿盲赔、 巧粘虫、桃小食也虫及巧镑病、炭痘病等病虫危害,严重影响红巧的产量和品质问题,按照 有机红巧生产要求,创新研发实施了 H种无公害的防治病虫技术:
[0062] A1、物理防虫;在春分至清明期间,针对巧树越冬幼虫红蜘蛛、巧飞象、绿盲赔出± 上树习性,在距树干80cm处,刮掉老树皮,绕巧干涂一环GR-J无公害粘虫胶,宽度为8cm ; 一个胶环粘杀害虫最多达1879头,平均270多头;到6月下旬-7月下旬的巧粘虫、桃小食 也虫幼虫出±高峰期进行第二次涂胶,防效更好。
[0063] A2、生物防虫;另外一种巧树虫害桃小食也虫的特性是在7月份进行第一代产卵, 8月下旬进行第二代产卵,7月中旬-9月上旬采取用性诱剂结合诱杀板、诱杀盆对雄蛾进行 集中性诱捕杀,具体做法:有细铁丝将性诱芯息挂在诱捕器(诱杀板、诱杀盆)中央,再将组 合成的诱捕器息挂在巧树上,每亩2-3个,降低雄蛾数量达到防虫效果,可逐年降低虫口密 度,降低蛙果危害,防虫率达到99% W上,可完全代替化学合成农药防虫来解决有机红巧防 虫难题。
[0064] A3、病害防控;8月下旬至9月中旬,对高发的巧镑病、炭痘病,使用5%〇GHEM菌液 或1. 3%苦参碱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0065] 采用本病虫防治管理技术,既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虫果率和裂果率,又降低防治成 本,也无环境和果品污染。
[0066] 如2010年6个县项目核也区虫果率只有0-0. 74%,比对照降低4. 3-9个百分点。 2012年全市巧区虫果率最高的达50%,但佳县、清涧、缓德H县样板区虫果率仅为1. 85%、 3. 3%、4. 7%,比对照减少12. 3、14和33. 9个百分点。
[0067] 五、水分调控管理
[0068] 依据红巧生育期水份要求,具备补水(或微灌)条件的巧园,在偏旱年的小满前、 夏至前、处暑前进行补充灌水,保花保果;旱地巧园,在夏至前的盛花期遇旱时,每隔3-5天 人工叶面喷水,防止焦花,保住坐果;盛花期若遇阴雨,采取震树措施,除去花盘中的积水防 止"霉花",提高坐果率。
[0069] 本发明的创新点为;1)创新巧园±服水管理技术,增施生物菌服与农家服,提高 巧园±壤服力。达到了拦截雨水、蓄水保墙、松±保服,提高红巧产量和果实品质,降低裂果 病害的目的。
[0070] 2)创新巧树修剪技术,确立了 "压枝春剪"与"复壮树势夏剪"的修剪标准。改变 了过去"重春剪、轻夏剪"和"只剪不修"的习惯,解决了培育适宜树型、调控巧树营养与结 果的矛盾,确保有机红巧的优质丰产。
[0071] 3)创新确立了物理防虫和生物诱集防治巧树病虫害技术。措施科学,投入少、无污 染,效果显著,实现了有机红巧的优质高效生产,并达到AAA级绿色和有机红巧的标准。
[0072] 本发明创新技术成果特点:
[0073] 在有机红巧生产方面,国内、国外尚见些许报道,但技术体系不健全,我们自主创 新,完善技术体系,规模生产;
[0074] 在红巧±服水管理与修剪方面,国内、国外尚见分散的单项报道,但未形成整体构 架,我们组合成完整体系,提高了产量、优化了品质;
[0075] 在红巧裂果与病虫防控方面,国内、国外多为无机化学方法报道,我们创新无公害 的生物化技术,实行有效防控。
[0076] 表1 2009-2012年项目效果
[0077]

【权利要求】
1. 一种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种植: 一、 土地管理 春季土地解冻后,按照里浅外深,切断并刨除细根的要求掏树盘,结合修筑鱼鳞坑、水 簸箕或保水塄;之后,趁墒情再对枣园全面耕翻,拦住解冻墒; 二、 修枝整形 A1、培养树型、调整树冠、培育骨干枝,在春分-清明的树液流动至发芽展叶前一次完 成;采取短剪、疏枝、开角,除去徒长枝、重叠枝、细弱枝,把直立枝、并生枝、交叉枝开张到适 当的角度和位置,达到充分通风采光,把直立枝用高剪或手动锯降低到2. 5-3m,形成矮冠分 层或多枝园头型的丰产树型;在三年内,将传统定杆高度〇. 8-1. 2m降至0. 5-0. 7m,树体高 度由5m以上降至2. 5-3m,每亩保留有效枣股数量1-1. 2万个; A2、夏季修剪复壮树势,在立夏至小暑的生长期修剪3-5次,具体修剪方法为采取摘 心、除蘖、打足芽,具体为摘心是控制枣头疯长消耗营养,除蘖、打足芽是把滋生出的枣树嫩 枝除去,使股均吊保持3-5个,吊均果控制在1-1. 3粒,单果重稳定在10克-15克,亩产红 麥 500kg ; 三、 施肥管理 A1、在清明至谷雨期间,枣树处于萌芽期,施入有机肥,每亩600-1000kg,其中,有机肥 包括生物堆怄腐熟的猪或羊、牛、鸡粪、灰肥; A2、在立夏至小满期间,枣树处于放叶期,增施有机肥,具体为堆怄腐熟的猪或羊、牛、 鸡粪、灰肥每亩600-1000kg或红枣有机专用肥每亩50-100kg ; 四、 病虫防治管理 A1、物理防虫:在春分至清明期间,针对枣树越冬幼虫红蜘蛛、枣飞象、绿盲蝽出土上树 习性,在距树干80cm处,刮掉老树皮,绕枣干涂一环GR-J无公害粘虫胶,宽度为8cm ; A2、生物防虫7月中旬-9月上旬桃小食心虫第二代产卵开始,有细铁丝将性诱芯悬挂 在诱捕器中央,再将组合成的诱捕器悬挂在枣树上,每亩2-3个; A3、病害防控:8月下旬至9月中旬,对高发的枣锈病、炭疽病,使用5%。GHEM菌液或 1. 3%苦参碱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五、 水分调控管理 在偏旱年的小满前、夏至前、处暑前进行补充灌水,保花保果;旱地枣园,在夏至前的盛 花期遇旱时,每隔3-5天人工叶面喷水,防止焦花,保住坐果;盛花期若遇阴雨,采取震树措 施,除去花盘中的积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坑、水簸箕或保 水塄具体为: 鱼鳞坑标准为见方lm、深0. 2m,外塄宽0. 2m,踏实拍光;水平沟栽植枣树地的保水塄, 外塄宽0. 5m,塄高0. 2m,沟宽lm,深0. 5m,踏实拍光;对于梯田枣园而言,进行加修高0. 3m、 宽0. 4m的保水塄;水簸箕标准为在坡洼地枣树根部外围0. 5m处修半圆形防水塄,深0. 2m, 外塄宽0.2m,踏实拍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红枣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方法包括以下 几种: 1)环状施肥,以麥树为圆心,以0. 5m-l. 5m为半径挖掘圆形沟,在圆形沟内施肥; 2) 环状沟施肥,以枣树为圆心,以0. 5m-l. 5m为半径挖掘多条环形沟,在环形沟内施 肥; 3) 辐射状施肥,以枣树为圆心,以0. 5m-l. 5m为半径,沿半径挖掘多条敷设形直线沟, 在直线沟内施肥; 4) 叶面施肥,在小暑至寒露的枣树幼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每隔15-20天用不 低于5%。的GHEM菌糖液进行一次叶面喷雾; 5. GHEM菌液根部施肥;生物菌液灌根,在小满前的枣树展叶期,用2%。的GHEM菌剂稀释 液,在树盘开挖深30cm的环状沟灌溉,渗后封土埋实。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4396665SQ20141057832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强国生, 高剑利, 狄龙, 刘锦林, 屈志成, 杜军锋, 姚艳霞, 任小玲 申请人:强国生, 高剑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