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7483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步骤如下:(1)稻田;(2)水稻品种;(3)稻田进、排水口拦网;(4)稻田四围防逃墻设置;(5)鱼溜;(6)养鳝网箱设置;(7)水稻播种与管理;(8)鳝种;(9)鳝种放养;(10)驯食;(11)饲喂;(12)水质管理;(13)起捕与销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大幅度提高黄鳝产量,使得黄鳝的养殖更加的合理化、环保化以及可生态循环利用。
【专利说明】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黄鳝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水泥池有土养殖、水泥池无土养殖和池塘网箱养殖等,其中以池塘网箱养殖最为普遍。池塘网箱养鳝需要专门的精养池塘。而利用稻田养殖黄鳝多为一种粗养方式,即在稻田中开挖“田”字形、“井”字形或“ 口”字形鱼溜,再放养黄鳝其中,以稻田天然饵料为主,辅以人工饲料。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产量低(一般亩产不超过100公斤)、黄鳝不易集中捕捉上市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黄鳝产量,使得黄鳝的养殖更加的合理化、环保化以及可生态循环利用的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稻田:面积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粘土为佳,保水性良好;
(2).水稻品种:选择单季晚稻为宜;
(3).稻田进、排水口拦网:排水口设置固定的拦鱼网,拦网采用4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作;
(4).稻田四围防逃墙设置:用尼龙薄膜沿稻田四周设置防逃墙,薄膜入土层3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为4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桩固定;
(5).鱼溜:在稻田沿四周开挖宽2米、深80厘米的沟作为养鳝网箱设置场所;
(6).养鳝网箱设置:沿鱼溜两侧架设高出水面0.5米的撑杆,同边撑杆之间间距15米;撑杆顶端布防锈处理过的钢丝;将长:宽:髙=3:2:1的黄鳝养殖网箱系缚于钢丝上;一般每亩稻田设置养鳝网箱25个左右;网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花生,水花生的面积占养鳝网箱面积的50% ;水花生放置前,应洗净后用漂白粉常规消毒;
(7).水稻播种与管理:按照水稻种植常规方法进行,鳝稻共生模式的水稻可不使用农药;因开挖有鱼溜,稻田晒田时也不会导致黄鳝缺水;
(8).鳝种:规格以20-30尾/斤为宜;“黄色大斑”鳝种为佳;以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为最佳,若无法得到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也可从本地或临近地区市场收购笼捕鳝种,鳝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钩捕、电捕、药捕黄鳝不能选用;
(9).鳝种放养:(A):放养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不受水稻播种影响。(B)放养密度:每口养鳝网箱放养8-10公斤鳝种;箱外每亩稻田放养30公斤鳝种;(C)放养前鳝种消毒:将鳝种用1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以去除黄鳝体表的细菌或寄生虫;
(10).驯食:鳝种若为野生来源则需要驯食,驯食方法:鳝种进箱后先饥饿3天,再投喂水蚯蚓、黄粉虫等活饵料进行驯食,每天一次,每口网箱每次投喂0.1公斤,连续投喂至黄鳝开口摄食;之后活饵料中拌鱼浆(各占一半)进行投喂,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一次,每次每口网箱0.1公斤,连续投喂3天;之后改用鱼浆拌人工配合饲料(按2: I比例)投喂,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2?3% ;至此,驯食结束;驯食过程中应坚持定时、定点投喂,未吃完的残饵翌日清晨清除干净;
(11).饲喂:(A)水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不投喂饲料,让其捕食稻田中的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昆虫等天然饵料,利用黄鳝天然习性帮助水稻清除害虫、松动泥土,以助水稻生长;(B)养鳝网箱:日投喂一次,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3飞%,并根据天气情况、黄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阴雨天不投喂;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2).水质管理:春秋季节每7-10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1/3 ;换水时,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3度;
(13).起捕与销售:9月份以后,网箱养殖的黄鳝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销售;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使用鳝笼分批捕获,出售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鳝,未达上市规格的黄鳝继续留田养殖;水稻收割后,稻田中散养的黄鳝可全面起捕并进行暂养、销售;未捕获的黄鳝,在稻田中自然越冬,来年可继续饲养。
[0004]本发明提供的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在使用的时候,稻田进、排水口拦网的设置可以防止敌害生物和杂鱼的进入及防止黄鳝逃走。鱼溜的开挖使得稻田晒田时也不会导致黄鳝缺水。鱼溜、养鳝网箱的设置使得整个养殖池塘在进行水稻种植和养殖黄鳝共生能够更加的合理化。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大幅度提高黄鳝产量,使得黄鳝的养殖更加的合理化、环保化以及可生态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具体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稻田:面积以600平方米为宜,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粘土为佳,保水性良好;
(2).水稻品种:选择单季晚稻为宜;
(3).稻田进、排水口拦网:排水口设置固定的拦鱼网,拦网采用4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作;
(4).稻田四围防逃墙设置:用尼龙薄膜沿稻田四周设置防逃墙,薄膜入土层3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为4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桩固定;
(5).鱼溜:在稻田沿四周开挖宽2米、深80厘米的沟作为养鳝网箱设置场所;
(6).养鳝网箱设置:沿鱼溜两侧架设高出水面0.5米的撑杆,同边撑杆之间间距15米;撑杆顶端布防锈处理过的钢丝;将长:宽:髙=3m:2m:lm的黄鳝养殖网箱系缚于钢丝上;一般每亩稻田设置养鳝网箱25个左右;网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花生,水花生的面积占养鳝网箱面积的50% ;水花生放置前,应洗净后用漂白粉常规消毒; (7).水稻播种与管理:按照水稻种植常规方法进行,鳝稻共生模式的水稻可不使用农药;因开挖有鱼溜,稻田晒田时也不会导致黄鳝缺水;
(8).鳝种:规格以20-30尾/斤为宜;“黄色大斑”鳝种为佳;以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为最佳,若无法得到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也可从本地或临近地区市场收购笼捕鳝种,鳝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钩捕、电捕、药捕黄鳝不能选用;
(9).鳝种放养:(A):放养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不受水稻播种影响。(B)放养密度:每口养鳝网箱放养8-10公斤鳝种;箱外每亩稻田放养30公斤鳝种;(C)放养前鳝种消毒:将鳝种用1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以去除黄鳝体表的细菌或寄生虫;
(10).驯食:鳝种若为野生来源则需要驯食,驯食方法:鳝种进箱后先饥饿3天,再投喂水蚯蚓、黄粉虫等活饵料进行驯食,每天一次,每口网箱每次投喂0.1公斤,连续投喂至黄鳝开口摄食;之后活饵料中拌鱼浆(各占一半)进行投喂,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一次,每次每口网箱0.1公斤,连续投喂3天;之后改用鱼浆拌人工配合饲料(按2: I比例)投喂,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2?3% ;至此,驯食结束;驯食过程中应坚持定时、定点投喂,未吃完的残饵翌日清晨清除干净;
(11).饲喂:(A)水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不投喂饲料,让其捕食稻田中的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昆虫等天然饵料,利用黄鳝天然习性帮助水稻清除害虫、松动泥土,以助水稻生长;(B)养鳝网箱:日投喂一次,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3飞%,并根据天气情况、黄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阴雨天不投喂;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2).水质管理:春秋季节每7-10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1/3 ;换水时,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3度;
(13).起捕与销售:9月份以后,网箱养殖的黄鳝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销售;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使用鳝笼分批捕获,出售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鳝,未达上市规格的黄鳝继续留田养殖;水稻收割后,稻田中散养的黄鳝可全面起捕并进行暂养、销售;未捕获的黄鳝,在稻田中自然越冬,来年可继续饲养。
[0007] 实施例2:
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稻田:面积以2000平方米为宜,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粘土为佳,保水性良好;
(2).水稻品种:选择单季晚稻为宜;
(3).稻田进、排水口拦网:排水口设置固定的拦鱼网,拦网采用4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作;
(4).稻田四围防逃墙设置:用尼龙薄膜沿稻田四周设置防逃墙,薄膜入土层3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为4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桩固定;
(5).鱼溜:在稻田沿四周开挖宽2米、深80厘米的沟作为养鳝网箱设置场所;
(6).养鳝网箱设置:沿鱼溜两侧架设高出水面0.5米的撑杆,同边撑杆之间间距15米;撑杆顶端布防锈处理过的钢丝;将长:宽:髙=6m:4m:2m的黄鳝养殖网箱系缚于钢丝上;一般每亩稻田设置养鳝网箱25个左右;网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花生,水花生的面积占养鳝网箱面积的50% ;水花生放置前,应洗净后用漂白粉常规消毒; (7).水稻播种与管理:按照水稻种植常规方法进行,鳝稻共生模式的水稻可不使用农药;因开挖有鱼溜,稻田晒田时也不会导致黄鳝缺水;
(8).鳝种:规格以20-30尾/斤为宜;“黄色大斑”鳝种为佳;以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为最佳,若无法得到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也可从本地或临近地区市场收购笼捕鳝种,鳝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钩捕、电捕、药捕黄鳝不能选用;
(9).鳝种放养:(A):放养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不受水稻播种影响。(B)放养密度:每口养鳝网箱放养8-10公斤鳝种;箱外每亩稻田放养30公斤鳝种;(C)放养前鳝种消毒:将鳝种用1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以去除黄鳝体表的细菌或寄生虫;
(10).驯食:鳝种若为野生来源则需要驯食,驯食方法:鳝种进箱后先饥饿3天,再投喂水蚯蚓、黄粉虫等活饵料进行驯食,每天一次,每口网箱每次投喂0.1公斤,连续投喂至黄鳝开口摄食;之后活饵料中拌鱼浆(各占一半)进行投喂,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一次,每次每口网箱0.1公斤,连续投喂3天;之后改用鱼浆拌人工配合饲料(按2: I比例)投喂,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2?3% ;至此,驯食结束;驯食过程中应坚持定时、定点投喂,未吃完的残饵翌日清晨清除干净;
(11).饲喂:(A)水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不投喂饲料,让其捕食稻田中的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昆虫等天然饵料,利用黄鳝天然习性帮助水稻清除害虫、松动泥土,以助水稻生长;(B)养鳝网箱:日投喂一次,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3飞%,并根据天气情况、黄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阴雨天不投喂;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2).水质管理:春秋季节每7-10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1/3 ;换水时,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3度;
(13).起捕与销售:9月份以后,网箱养殖的黄鳝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销售;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使用鳝笼分批捕获,出售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鳝,未达上市规格的黄鳝继续留田养殖;水稻收割后,稻田中散养的黄鳝可全面起捕并进行暂养、销售;未捕获的黄鳝,在稻田中自然越冬,来年可继续饲养。
【权利要求】
1.鳝稻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稻田:面积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粘土为佳,保水性良好; (2).水稻品种:选择单季晚稻为宜; (3).稻田进、排水口拦网:排水口设置固定的拦鱼网,拦网采用4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作; (4).稻田四围防逃墙设置:用尼龙薄膜沿稻田四周设置防逃墙,薄膜入土层3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为4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桩固定; (5).鱼溜:在稻田沿四周开挖宽2米、深80厘米的沟作为养鳝网箱设置场所; (6).养鳝网箱设置:沿鱼溜两侧架设高出水面0.5米的撑杆,同边撑杆之间间距15米;撑杆顶端布防锈处理过的钢丝;将长:宽:髙=3:2:1的黄鳝养殖网箱系缚于钢丝上;一般每亩稻田设置养鳝网箱25个左右;网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花生,水花生的面积占养鳝网箱面积的50% ;水花生放置前,应洗净后用漂白粉常规消毒; (7).水稻播种与管理:按照水稻种植常规方法进行,鳝稻共生模式的水稻可不使用农药;因开挖有鱼溜,稻田晒田时也不会导致黄鳝缺水; (8).鳝种:规格以20-30尾/斤为宜;“黄色大斑”鳝种为佳;以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为最佳,若无法得到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也可从本地或临近地区市场收购笼捕鳝种,鳝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钩捕、电捕、药捕黄鳝不能选用; (9).鳝种放养:(A):放养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不受水稻播种影响;(B)放养密度:每口养鳝网箱放养8-10公斤鳝种;箱外每亩稻田放养30公斤鳝种;(C)放养前鳝种消毒:将鳝种用1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以去除黄鳝体表的细菌或寄生虫; (10).驯食:鳝种若为野生来源则需要驯食,驯食方法:鳝种进箱后先饥饿3天,再投喂水蚯蚓、黄粉虫等活饵料进行驯食,每天一次,每口网箱每次投喂0.1公斤,连续投喂至黄鳝开口摄食;之后活饵料中拌鱼浆(各占一半)进行投喂,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一次,每次每口网箱0.1公斤,连续投喂3天;之后改用鱼浆拌人工配合饲料(按2: I比例)投喂,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2?3% ;至此,驯食结束;驯食过程中应坚持定时、定点投喂,未吃完的残饵翌日清晨清除干净; (11).饲喂:(A)水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不投喂饲料,让其捕食稻田中的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昆虫等天然饵料,利用黄鳝天然习性帮助水稻清除害虫、松动泥土,以助水稻生长;(B)养鳝网箱:日投喂一次,每天下午4飞点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3飞%,并根据天气情况、黄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阴雨天不投喂;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2).水质管理:春秋季节每7-10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1/3 ;换水时,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3度; (13).起捕与销售:9月份以后,网箱养殖的黄鳝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销售;稻田中散养的黄鳝,使用鳝笼分批捕获,出售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鳝,未达上市规格的黄鳝继续留田养殖;水稻收割后,稻田中散养的黄鳝可全面起捕并进行暂养、销售;未捕获的黄鳝,在稻田中自然越冬,来年可继续饲养。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4322337SQ201410661471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谢土根, 谢新根, 丁东, 李建妹 申请人:浙江德清泰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