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279766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伤口切除:对已枯死枝条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去,轻伤枝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伤口用消毒剂杀菌消毒处理后,喷涂修复剂;B.主干树皮伤口修复:伤口面积在50cm2或以下时,先用锋利的刀将伤口四周削平滑,健康皮层边缘切成弧形,伤口刮到健康部位,然后用毛刷均匀涂刷消毒剂,然后涂以修复剂,最后喷涂保护剂。
【专利说明】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修复方法,具体说是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园林树木是城市园林化实施进程中的重要绿化元素。在风景园林中树木品相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景观效果的成败。在园林绿化实际施工中,树木皮层损坏是很常见的事。如何防治树木皮层的损坏和损伤皮层的修复及树皮的移植修复,是提高植物景观品味和完美景观艺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
[0004]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伤口切除:对已枯死枝条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去,轻伤枝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伤口用消毒剂杀菌消毒处理后,喷涂修复剂,并用保鲜膜进行包裹进行保护性密封,所述修复剂由下述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尿素2?10份、聚丙烯酰胺4?15份、核苷酸溶液3?16份、杀菌剂按有效成分计0.15?0.45份、葡萄糖0.3?5份、蒸馏水1000?1500份,所述杀菌剂有效成分为代森锰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戊唑醇、嘧菌酯或烯唑醇;
[0006]B.主干树皮伤口修复:伤口面积在50cm2或以下时,先用锋利的刀将伤口四周削平滑,健康皮层边缘切成弧形,伤口刮到健康部位,然后用毛刷均匀涂刷消毒剂,然后涂以修复剂,最后喷涂保护剂,保护剂为质量浓度为0.01?0.1 %的萘乙酸膏,伤口需定期检查;伤口面积在50cm2以上时,先对伤口进行清理,然后从同种树上需修剪部位切取与伤面大小形状相同的树皮,切好的树皮与伤面按照形态学上、下端相对应的对好压平后涂以修复剂,然后用接蜡、稀粘土或塑料薄膜包扎;
[0007]C.树势恢复:结合树种特性和生长时期对树冠进行修剪或摘叶;
[0008]D.病虫防治及水肥管理:发现蛀干害虫时,用注射器将杀虫剂注入虫孔内,并用湿泥封堵虫孔,根据树木生长营养需求施肥,施肥后及时灌水。
[0009]所述修复剂是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将聚丙烯酰胺、1/3?2/3重量的蒸馏水和核苷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60°C后再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90°C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至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杀虫剂;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果树伤口愈合慢、效果差、且影响果树生长的问题,经过在各种果树上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病虫能力强、效果突出、配伍合理、成本较低、安全性高、耐雨水冲刷、不伤天敌、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等优点。本发明是集促进伤口愈合、杀虫、防病乃至植物调节于一体,省工、省力、省时、省钱。它适用于枣、苹果、梨等果树防病治虫以及林木的修剪口、环剥口、嫁接口、锯口、碰伤、损伤面的伤口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2]实施例1
[0013]杨树的修复,对已枯死枝条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去,轻伤枝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伤口用消毒剂杀菌消毒处理后,喷涂修复剂,并用保鲜膜进行包裹进行保护性密封,所述修复剂由下述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尿素2份、聚丙烯酰胺4份、核苷酸溶液3份、杀菌剂按有效成分计0.15份、葡萄糖0.3份、蒸馏水1000份,所述杀菌剂有效成分为代森锰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戊唑醇、嘧菌酯或烯唑醇I树势恢复:结合树种特性和生长时期对树冠进行修剪或摘叶I病虫防治及水肥管理:发现蛀干害虫时,用注射器将杀虫剂注入虫孔内,并用湿泥封堵虫孔,根据树木生长营养需求施肥,施肥后及时灌水。所述修复剂是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将聚丙烯酰胺、1/3?2/3重量的蒸馏水和核苷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601:后再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901: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至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杀虫剂;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
[0014]实施例2
[0015]伤口面积在50(31112或以下时,先用锋利的刀将伤口四周削平滑,健康皮层边缘切成弧形,伤口刮到健康部位,然后用毛刷均匀涂刷消毒剂,然后涂以修复剂,最后喷涂保护剂,保护剂为质量浓度为0.01?0.1%的萘乙酸膏,伤口需定期检查;伤口面积在50挪2以上时,先对伤口进行清理,然后从同种树上需修剪部位切取与伤面大小形状相同的树皮,切好的树皮与伤面按照形态学上、下端相对应的对好压平后涂以修复剂,然后用接蜡、稀粘土或塑料薄膜包扎树势恢复:结合树种特性和生长时期对树冠进行修剪或摘叶;病虫防治及水肥管理:发现蛀干害虫时,用注射器将杀虫剂注入虫孔内,并用湿泥封堵虫孔,根据树木生长营养需求施肥,施肥后及时灌水。所述修复剂是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将聚丙烯酰胺、1/3?2/3重量的蒸馏水和核苷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601:后再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901: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至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杀虫剂;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
[0016]树木损伤皮层修复的成功率已打到95%。树皮移植修复的成功率达到90%。树皮移植修复一次成功的树木胸径最大的一棵是20厘米的杜英。树皮伤口长100厘米,宽15厘米,伤脱时间已有2年。移植时间3月28日,天气晴,移植用树皮的树龄是10年生树木,胸径12厘米,上部枝干被前一年台风所伤断,按上述树皮移植修复技术进行移植修复,移植后一个月查看,树皮移植已愈合成活。年底拆掉全部包扎物,移植树皮与原树皮无异。次年春季树皮生长正常。
[0017]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伤口切除:对已枯死枝条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去,轻伤枝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伤口用消毒剂杀菌消毒处理后,喷涂修复剂,并用保鲜膜进行包裹进行保护性密封,所述修复剂由下述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尿素2?10份、聚丙烯酰胺4?15份、核苷酸溶液3?16份、杀菌剂按有效成分计0.15?0.45份、葡萄糖0.3?5份、蒸馏水1000?1500份,所述杀菌剂有效成分为代森锰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戊唑醇、嘧菌酯或烯唑醇; B.主干树皮伤口修复:伤口面积在50cm2或以下时,先用锋利的刀将伤口四周削平滑,健康皮层边缘切成弧形,伤口刮到健康部位,然后用毛刷均匀涂刷消毒剂,然后涂以修复剂,最后喷涂保护剂,保护剂为质量浓度为0.01?0.1%的萘乙酸膏,伤口需定期检查?’伤口面积在50cm2以上时,先对伤口进行清理,然后从同种树上需修剪部位切取与伤面大小形状相同的树皮,切好的树皮与伤面按照形态学上、下端相对应的对好压平后涂以修复剂,然后用接蜡、稀粘土或塑料薄膜包扎; C.树势恢复:结合树种特性和生长时期对树冠进行修剪或摘叶; D.病虫防治及水肥管理:发现蛀干害虫时,用注射器将杀虫剂注入虫孔内,并用湿泥封堵虫孔,根据树木生长营养需求施肥,施肥后及时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树木的保护性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是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将聚丙烯酰胺、1/3?2/3重量的蒸馏水和核苷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60°C后再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90°C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至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杀虫剂;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饱水。
【文档编号】A01G7/06GK104488584SQ201410817254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杨 申请人:王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