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65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结构包括相互紧密连接的砖主体和上盖;砖主体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上盖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容置腔连通;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底孔与容置腔连通。由于上盖设置有通孔,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且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上盖的通孔流入容置腔内,容置腔内的保水剂吸收水分膨胀从而储存水分,当天气干旱时,能够通过砖主体底部的底孔向四周补充水分,从而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具有储存水分、补充水分和透水性能好的特点,因此适合在该堤坝上种植物。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年降雨量不多,而且降雨存在季节性的特点,很多地区都比较干旱,因此要建造水库来储水。水库中的堤坝一般分为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土石坝是用土或石头建造的宽坝,由于土石坝所用的物料比较松散,因此,水会慢慢渗入堤坝,一方面降低堤坝的坚固程度,另一方面并不能将水分保存起来。混凝土坝虽然坚固程度比较好,但是其完全不能起到保存水分的作用。因此,土石坝和混凝土坝均不适合在其上种植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具有储存水分、补充水分和透水性能好的特点,因此适合在该堤坝上种植物。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提供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包括相互紧密连接的砖主体和上盖;所述砖主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所述上盖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所述底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0006]所述砖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爪。
[0007]所述固定爪的形状设置为圆锥体。
[0008]所述固定爪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四个固定爪分别设置于所述砖主体的四个角。
[0009]所述通孔的孔径设置为2mnT4mm。
[0010]所述通孔的孔径设置为3mm。
[0011]所述底孔的孔径设置为2mnT4mm。
[0012]所述底孔的孔径设置为3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包括相互紧密连接的砖主体和上盖;砖主体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上盖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容置腔连通;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底孔与容置腔连通。由于上盖设置有通孔,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且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上盖的通孔流入容置腔内,容置腔内的保水剂吸收水分膨胀从而储存水分,当天气干旱时,能够通过砖主体底部的底孔向四周补充水分,从而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具有储存水分、补充水分和透水性能好的特点,因此适合在该堤坝上种植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在移开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在移开上盖和保水剂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0019]I——砖主体、11——容置腔、12——底孔、
[0020]2——上盖、21——通孔、
[0021]3——保水剂、
[0022]4——固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包括相互紧密连接的砖主体I和上盖2 ;砖主体I设置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内填充有保水剂3 ;上盖2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与容置腔11连通;砖主体I的底部设置有底孔12,底孔12与容置腔11连通。由于上盖2设置有通孔21,砖主体I的底部设置有底孔12,且容置腔11内填充有保水剂3,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上盖2的通孔21流入容置腔11内,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吸收水分膨胀从而储存水分,当天气干旱时,能够通过砖主体I底部的底孔12向四周补充水分,从而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具有储存水分、补充水分和透水性能好的特点,因此适合在该堤坝上种植物。
[0026]本实施例中,砖主体I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爪4。该固定爪4能够插入堤坝的地下,从而能够将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固定于堤坝。
[0027]本实施例中,固定爪4的形状设置为圆锥体。圆锥体的固定爪4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堤坝的地下。
[0028]本实施例中,固定爪4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爪4分别设置于砖主体I的四个角。四个固定爪4能够很好地将该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固定于堤坝。
[0029]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孔径设置为3_。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较好地使雨水流入容置腔11内,同时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
[0030]本实施例中,底孔12的孔径设置为3mm。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较好地使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向四周补充水分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避免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从底孔12流出。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孔径设置为2_,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使雨水流入容置腔11内,同时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很好地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底孔12的孔径设置为2mm,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使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向四周补充水分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很好地避免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从底孔12流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3]实施例3。
[00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孔径设置为4_,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很好地使雨水流入容置腔11内,同时该孔径的通孔21能够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底孔12的孔径设置为4_,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很好地使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3向四周补充水分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该孔径的底孔12能够避免容置腔11内的保水剂从底孔12流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紧密连接的砖主体和上盖;所述砖主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保水剂;所述上盖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孔,所述底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砖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爪; 所述固定爪的形状设置为圆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爪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四个固定爪分别设置于所述砖主体的四个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设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设置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的孔径设置为2_?4_。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的孔径设置为3mm。
【文档编号】A01G9/02GK204097968SQ20142011302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豫, 丛沛桐, 黄耀平 申请人:张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