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9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包括砖块主体及自嵌连接件,砖块主体上贯穿有生态种植槽,砖块主体的底端设有生态保护空腔,生态保护空腔的底面为网状面;自嵌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自嵌连接件与第二自嵌连接件,第一自嵌连接件设于生态保护空腔的右侧,第二自嵌连接件设于生态保护空腔的左侧;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嵌块,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第一嵌槽,第一嵌块与第一嵌槽相匹配,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嵌块,第二自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嵌槽,第二嵌块与第二嵌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达到护坡效果同时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自嵌功能可使施工便捷,结构更加稳定,取得成本低,美观、绿色、生态的护坡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嵌式边坡挡砖,特别是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
【背景技术】
[0002]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达到护坡效果。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以此实现护坡效果。
[0003]目前,市政、河道的护坡等都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柔性边坡和刚性边坡,其中柔性边坡主要以生态袋等为主,而刚性边坡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或堆砌石块等形式来进行边坡的固定,通常这样的方法存在着施工比较麻烦,全实心结构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该类护坡建成后,其上方不能生长植物或植被,不仅缺乏生机和美感,而且还会破坏河道中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提出一种将保护生态平衡及植被绿化合为一体,且能够自嵌拼接的生态边坡挡砖,达到护坡效果同时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自嵌功能可使施工过程更加便捷,结构更加稳定,取得成本低,美观、绿色、生态的护坡效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包括砖块主体及自嵌连接件,自嵌连接件分别位于砖块主体的两侧,砖块主体上贯穿有生态种植槽,其特征在于:砖块主体的底端设有生态保护空腔,生态保护空腔的底面为网状面,生态保护空腔的两侧均设有自嵌连接件;自嵌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自嵌连接件与第二自嵌连接件,第一自嵌连接件设于生态保护空腔的右侧,第二自嵌连接件设于生态保护空腔的左侧;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嵌块,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第一嵌槽,第一嵌块与第一嵌槽相匹配,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嵌块,第二自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嵌槽,第二嵌块与第二嵌槽相匹配;第一自嵌连接件的中间贯穿有锚固孔,生态种植槽的前端与后端均设有排水小孔。生态保护空腔可为水中鱼类等需要保护的生物提供栖息、活动及产卵的场所,为其带来一个相对安全的隔离地带,防止其他生物或自然恶劣环境对该类生物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该片水域的生态系统壮大,间接起净化水质的效果。网状面可供所种植被的根系生长,且具有很好的固土作用。第一自嵌连接件实现挡砖能够前后搭接,第一自嵌连接件与第二自嵌连接件相互配合,实现挡砖能够左右搭接;嵌槽与嵌块结构实现相邻挡砖自嵌式的搭接,不仅使施工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连接后的挡砖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挡砖之间相互固定,稳定性显著提高,护坡效果更佳,护坡时间延长。同时在第一自嵌连接件打出直通土体的锚固孔,可使挡砖与土体间更好的连成一体,形成紧密护坡结构,有效维护土体结构,同时更好的保护水体生态平衡。生态种植槽为植被生长提供空间,不仅具有绿化作用,而且通过植被植入土体中,与土体牢固连接,植物便能辅助砖体起进一步的护坡作用。排水小孔能够排除多余水分,避免水分过多对植物根系造成破坏。
[0007]进一步,砖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挡边,挡边高于生态种植槽。
[0008]进一步,砖块主体的两侧设有起砖槽,起砖槽的长度与砖块主体的长度一致。起砖槽作为铺设时的接入口,能够实现简化铺设。
[0009]进一步,生态种植槽底部设有生根孔,生根孔与生态保护空腔相连接。植被的根系可通过生根孔穿出,再经网状面植入土中,使土体与根系牢固连接,不仅具有良好的护坡效果,而且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土体中的营养成分,形成茂盛的生态护坡圈。
[0010]进一步,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底面与网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自嵌连接件的底面与网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挡砖连接后,各挡砖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牢固性。
[0011]进一步,第一嵌块与第二嵌块均呈T形,具有连接牢固、外形美观的特点。
[0012]进一步,排水小孔的连通长度与砖块主体的长度一致,即排水小孔贯穿砖块主体的前端及后端。挡砖连接后,各挡砖的排水小孔相互连通,能够将多余的水分直接排入水中,排水效果显著。
[00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提出一种将保护生态平衡及植被绿化合为一体,且能够自嵌拼接的生态边坡挡砖,达到护坡效果同时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自嵌功能可使施工过程更加便捷,结构更加稳定,取得成本低,美观、绿色、生态的护坡效
果O
[0015]生态保护空腔可为水中鱼类等需要保护的生物提供栖息、活动及产卵的场所,为其带来一个相对安全的隔离地带,防止其他生物或自然恶劣环境对该类生物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该片水域的生态系统壮大,间接起净化水质的效果。网状面可供所种植被的根系生长,且具有很好的固土作用。第一自嵌连接件实现挡砖能够前后搭接,第一自嵌连接件与第二自嵌连接件相互配合,实现挡砖能够左右搭接;嵌槽与嵌块结构实现相邻挡砖自嵌式的搭接,不仅使施工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连接后的挡砖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挡砖之间相互固定,稳定性显著提高,护坡效果更佳,护坡时间延长。同时在第一自嵌连接件打出直通土体的锚固孔,可使挡砖与土体间更好的连成一体,形成紧密护坡结构,有效维护土体结构,同时更好的保护水体生态平衡。生态种植槽为植被生长提供空间,不仅具有绿化作用,而且通过植被植入土体中,与土体牢固连接,植物便能辅助砖体起进一步的护坡作用。排水小孔能够排除多余水分,避免水分过多对植物根系造成破坏。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铺设方便,投入成本低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仰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0024]图8为第一嵌块与第一嵌槽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9为第二嵌块与第二嵌槽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包括砖块主体I及自嵌连接件,砖块主体I上贯穿有若干生态种植槽3,生态种植槽3为植被生长提供空间,实现绿化边坡的作用。生态种植槽3底部设有生根孔32,植被的根系可通过生根孔32向下延伸。生态种植槽3的前端与后端均设有排水小孔31,各生态种植槽3的排水小孔31相互连通,且排水小孔31的连通长度与砖块主体I的长度一致,即排水小孔31贯穿砖块主体I的前端及后端。挡砖连接成护坡面,前后挡砖的排水小孔31相互连通,能够将多余水分直接将水分排到江河中,避免水分过多对植物根系造成破坏。砖块主体I的上表面设有挡边12,挡边12高于生态种植槽3,外形美观。砖块主体I的底端设有生态保护空腔2,生态保护空腔2与生根孔32相互连通,生态保护空腔2的底面为网状面11,因此植被根系能够通过网状面11植入土体中,植被便能辅助砖体起进一步的护坡作用。同时各挡砖前后搭接后,各自的生态保护空腔2紧密结合,最后连通成为一个通道,不仅可使水流及时排出,而且可为水中鱼类等需要保护的生物提供栖息、活动及产卵的场所,为其带来一个相对安全的隔离地带,防止其他生物或自然恶劣环境对该类生物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该片水域的生态系统壮大,间接起净化水质的效果。网状面11具有类似格栅的功能,可供所种植被的根系生长,且具有很好的固土作用。
[0027]生态保护空腔2的两侧均设有自嵌连接件,自嵌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自嵌连接件4与第二自嵌连接件5,第一自嵌连接件4设于生态保护空腔2的右侧,第二自嵌连接件5设于生态保护空腔2的左侧;第一自嵌连接件4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嵌块43,第一嵌块43呈L形,第一自嵌连接件4的后端设有第一嵌槽41,第一嵌块43与第一嵌槽41相匹配。铺设时,前后两块挡砖的第一嵌槽41与第一嵌块43相互连接,实现前后挡砖相互搭接,重复该铺设过程,直至前后方向上挡砖铺设完成。第一自嵌连接件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嵌块42,第二嵌块42呈L形,第二自嵌连接件5上设有第二嵌槽51,第二嵌块42与第二嵌槽51相匹配;铺设时,左右两块挡砖的第二嵌块42与第二嵌槽51相互连接,实现左右挡砖相互搭接,重复该铺设过程直至左右方向上挡砖铺设完成。此种搭接方式,不仅使施工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连接后的挡砖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挡砖之间相互固定,稳定性显著提高,护坡效果更佳,护坡时间延长。同时在第一自嵌连接件4打出有直通土体的锚固孔44,锚固孔44可使挡砖与土体间更好的连成一体,形成紧密护坡结构,有效维护土体结构,同时更好的保护水体生态平衡。第一自嵌连接件4的底面、网状面11、第二自嵌连接件5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挡砖连接后,各挡砖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牢固性。砖块主体I的两侧设有起砖槽6,起砖槽6的长度与砖块主体I的长度一致。起砖槽6可作为铺设时的接入口,能够实现简化铺设。
[0028]铺设时,首先划分铺设区域,然后开始逐个铺设:前后方向上,上一块砖的第一嵌块43与下一块砖的第一嵌槽41相连接,如此铺设直至前后方向上挡砖铺设完成;左右方向上,上一块砖的第二嵌块42与下一块砖的第二嵌槽51相连接,如此铺设直至左右方向上挡砖铺设完成。铺设完成后,施工人员在各挡砖的锚固孔44内植入锚固钢筋,实现各挡砖与土体固定连接。最后施工人员采集当地植被种子,播撒在护坡面上,并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本实用新型达到护坡效果同时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自嵌功能可使施工过程更加便捷,结构更加稳定,取得成本低,美观、绿色、生态的护坡效果。
[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包括砖块主体及自嵌连接件,所述自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砖块主体的两侧,所述砖块主体上贯穿有生态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主体的底端设有生态保护空腔,所述生态保护空腔的底面为网状面,所述生态保护空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自嵌连接件;所述自嵌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自嵌连接件与第二自嵌连接件,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设于所述生态保护空腔的右侧,所述第二自嵌连接件设于所述生态保护空腔的左侧;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嵌块,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块与所述第一嵌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嵌块,所述第二自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块与所述第二嵌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的中间贯穿有锚固孔,所述生态种植槽的前端与后端均设有排水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挡边,所述挡边高于所述生态种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主体的两侧设有起砖槽,所述起砖槽的长度与所述砖块主体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植槽底部设有生根孔,所述生根孔与所述生态保护空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嵌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网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自嵌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网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块与所述第二嵌块均呈T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种植自嵌式边坡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小孔的连通长度与所述砖块主体的长度一致,所述排水小孔贯穿所述砖块主体的前端及后端。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795376SQ20142014550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刘礼军, 刘佳豪, 徐苏云, 樊刚, 刘学应 申请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