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59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是通过控制电路自动控制插于地上的蜂鸣器及振动件的启动和停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蜂鸣器及振动件每天的工作方式相异。驱鼠器包括驱鼠器本体,驱鼠器本体中安装有控制电路、蜂鸣器、振动件和与振动件相连的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2、电阻R6、电容C3和三极管T3及由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电源单元,单片机U1根据软件设定分别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和电机的启停,电机带动振动件振动。通过控制电路自动控制蜂鸣器和振动件的启停,使它们每天发出不同规律的声波和振动波,波动通过大地传播,使蛇鼠类动物感到不适并且无法适应而远离现场,提高驱赶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鼠工具技术,尤其是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
【背景技术】
[0002]驱鼠方法多种多样,传统方法采用灌洞水淹、补胶粘杀、放毒诱饵和投器捕杀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通过电子设备发出振动波从而达到驱赶老鼠的方法。但目前的电子驱鼠器,一般只能发出一种规律的振动波,长期使用后会使鼠类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影响驱鼠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驱鼠方法会使鼠类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影响驱鼠效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能发出两种波形,并且每天按不同规律变化,从而使鼠类无法适应,提高驱鼠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包括驱鼠器本体,安装在本体中的控制电路、蜂鸣器、振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鼠器本体中还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和所述的振动件相连;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2、电阻R6、电容C3和三极管T3及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电源单元由太阳能电池供电;所述的单片机Ul采用HS108单片机,单片机Ul的6脚和7脚均与所述的蜂鸣器的负极相连,蜂鸣器的负极经电阻R6和所述的电源单元的负极相连,蜂鸣器的正极和电源单元的正极相连;单片机Ul的5脚经电阻R2和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3的发射极和电源单元的负极相连,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电机的负极相连;电机的正极和电源单元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电容C3和电机并联。
[0005]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路自动控制插于地上的蜂鸣器及振动件的启动和停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蜂鸣器及振动件每天的工作方式相异。一个昼夜为一天。蜂鸣器通过鸣叫发出声波,振动件通过振动发出振动波,两种波形不同,并且每种波形每天按不同规律自动地实现启动和停止,两种波形每天按不同规律变化,对鼠类听觉系统进行有效的干扰和刺激,使其无法忍受,并感到恐慌和不安,从而迫使它们离开振动区域。两种波形种类不同且发生的频率也不同,从而使鼠类无法适应,提高驱鼠效果。而且蜂鸣器及振动件的启动和停止受控制电路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每天进行设置和操作,使用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0006]单片机中安装有控制程序,控制电路启动后,单片机运行控制程序,按设定的工作时序分别发出控制信号给蜂鸣器和电机。单片机Ul的6脚和7脚为低电平时,蜂鸣器得电开始工作,反之则不工作。单片机Ul的5脚为高电平时,三极管T3导通,则电机得电开始工作,电机转轴转动带动振动件振动,反之则不工作。因此,蜂鸣器和振动件的启动和停止受单片机内部程序的自动控制,可按不同规律工作,发出不同规律的波形,搅乱老鼠的记忆,使鼠类无法适应,提高驱鼠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5,单片机Ul的3脚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经电阻R5和所述的电源单元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起到指示作用,亮表示有电,正在工作,反之则表示无电,无法工作。提醒工作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T2和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单片机Ul的2脚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相连,该并接点又经电阻R9和所述的电源单元的负极相连,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电源单元的正极相连,电阻R7和电阻R8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源单元的正极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源单元的负极相连,电阻R7和电阻R8的并接点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驱鼠器本体包括球形壳体、球形壳体上部设有球面形盖板,盖板中设有透明面罩,太阳能电池位于透明面罩内。球形壳体可以设计更大面积接受阳光的透明面罩,使太阳能电池用的受光板具有多角度、大面积的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驱鼠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下方的一支插针,插针通过连接管与球形壳体连接。利用插针可以在不同场所快速固定,连接管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内装功能元件。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的球形壳体内,蜂鸣器、电机、振动件依次从上到下排列安装在所述的连接管中。结构紧凑,体积小制作成本低。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太阳能电池供电,当当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并且太阳能电池开始充电,则转到第二天的工作方式。每天的工作方式的结束时间不受时间控制,而是受第二天的初始光照强度控制。这样,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初始光照开始时间会有所不同,则每天工作方式的结束和开始时间也会不同,使蜂鸣器和振动件的循环工作状态更加多变,更加没有规律,使鼠类更加无法适应,进一步提高驱鼠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电路自动控制蜂鸣器和振动件的启停,使它们每天发出不同规律的声波和振动波,波动通过大地传播,使蛇鼠类动物感到不适并且无法适应,从而远离现场,达到驱赶目的,提高驱赶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鼠器中控制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鼠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蜂鸣器,2.电机,3.电源单兀,4.太阳能电池,5.盖板,6.振动件,7.球形壳体,8.连接管,9.插针,10.透明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包括驱鼠器本体,控制电路、蜂鸣器I及振动件6安装于驱鼠器本体中,驱鼠器本体中还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和振动件6相连。驱鼠器本体包括球形壳体7、球形壳体上部设有盖板5,盖板中部设有透明面罩10,太阳能电池4位于透明面罩10内。驱鼠器本体下方设有一支插针9,插针9通过连接管8与球形壳体7连接。控制电路安装在球形壳体7内,蜂鸣器1、电机2、振动件6依次从上到下排列安装在所述的连接管8中,振动件3为振动偏心轮,连接蜂鸣器和电机的导线从连接管内向上布设和控制电路相连。
[0019]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l、电阻R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
容C3、发光二极管D3和三极管T2、三极管T3及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
3。电源单元3由太阳能电池4供电,电源单元3包括充电电池E和升压转换芯片U2,升压转换芯片U2采用GF8805升压芯片,太阳能电池4的正极和二极管Dl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l的负极和充电电池E的正极相连,太阳能电池的负极、充电电池E的负极和升压转换芯片U2的4脚相连,该点是接地端,电容C2和充电电池E并联,二极管Dl的负极经电感L和升压转换芯片U2的5脚相连,升压转换芯片U2的5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阻Rl和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l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升压转换芯片U2的2脚、3脚均相连,该连接点再经电容Cl接地。升压转换芯片U2的I脚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单片机Ul采用HS108单片机,单片机Ul的6脚和7脚均与蜂鸣器I的负极相连,蜂鸣器I的负极经电阻R6接地,蜂鸣器I的正极和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单片机Ul的5脚经电阻R2和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电机2的负极相连,电机2的正极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3和电机2并联。单片机Ul的3脚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经电阻R5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单片机Ul的2脚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相连,该并接点又经电阻R9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7和电阻R8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和电阻R8的并接点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单片机Ul的4脚和三极管T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4的基极,一路经电阻R4接地,另一路经电阻R3和太阳能电池4的正极相连。
[0020]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给充电电池充电,升压转换芯片将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升压后供单片机、蜂鸣器和电机工作。单片机中安装有控制程序,控制电路启动后,单片机运行控制程序,按设定的工作时序分别发出控制信号给蜂鸣器和电机。单片机Ul的6脚和7脚为低电平时,蜂鸣器得电开始工作,反之则不工作。单片机Ul的5脚为高电平时,三极管T3导通,则电机得电开始工作,电机转轴转动带动偏心振动轮振动,反之则不工作。
[0021]通过控制电路自动控制插在地上的蜂鸣器I及振动件6的启动和停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蜂鸣器I及振动件6每天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规律都不同。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2]①蜂鸣器I不工作,振动件6工作,并且振动件6振动2秒后暂停50秒、再振动2秒后暂停50秒,如此循环工作一天。
[0023]②振动件6不工作,蜂鸣器I工作,并且蜂鸣器I鸣叫2秒后暂停50秒、再鸣叫2秒后暂停50秒,如此循环工作一天。
[0024]③蜂鸣器I和振动件6交替工作,先由蜂鸣器I鸣叫2秒后暂停50秒、再由振动件6振动2秒后暂停50秒,如此循环工作一天。
[0025]④先由振动件振动2秒后暂停50秒,再由蜂鸣器先鸣叫0.7秒后暂停0.5秒循环工作两次,再鸣叫0.7秒后暂停50秒,如此循环工作一天。
[0026]⑤先由振动件振动2秒后暂停50秒,接着由蜂鸣器鸣叫2秒后暂停50秒循环工作两次,再由振动件振动2秒后暂停50秒循环工作两次,再接着由蜂鸣器鸣叫0.7秒后暂停0.5秒循环工作两次,再鸣叫0.7秒后暂停50秒,如此循环工作一天,再转到第①步骤;每五天为一个循环工作周期,如此一直循环往复地工作下去。
[0027]当然,当控制电路由太阳能电池供电时,后一天的工作方式切换可以不由时间控制而由太阳能电池是否开始充电控制。当当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并且太阳能电池4开始充电,则转到第二天的工作方式。例如,第一天中午13.00点开始给控制电路通电,则开始第①步骤的工作方式,和太阳能电池相连的充电电池一直放电到第二天,到第二天早上,当太阳光照强度达到充电要求时,开始对充电电池充电,此时转到第②步骤的工作方式,以此类推每天的工作状态,循环工作。
[002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包括驱鼠器本体,安装在本体中的控制电路、蜂鸣器(I)、振动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鼠器本体中还设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和所述的振动件相连;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2、电阻R6、电容C3和三极管T3及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3),电源单元(3)由太阳能电池(4)供电;所述的单片机Ul采用HS108单片机,单片机Ul的6脚和7脚均与所述的蜂鸣器(I)的负极相连,蜂鸣器(I)的负极经电阻R6和所述的电源单元(3)的负极相连,蜂鸣器(I)的正极和电源单元(3)的正极相连;单片机Ul的5脚经电阻R2和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3的发射极和电源单元(3)的负极相连,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电机(2)的负极相连;电机(2)的正极和电源单元(3)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电容C3和电机(2)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3、电阻R5,单片机Ul的3脚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经电阻R5和所述的电源单元(3)的正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T2和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单片机Ul的2脚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相连,该并接点又经电阻R9和所述的电源单元(3)的负极相连,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电源单元(3)的正极相连,电阻R7和电阻R8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源单元(3)的正极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源单元(3)的负极相连,电阻R7和电阻R8的并接点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鼠器本体包括球形壳体(7),球形壳体(7)上部设有球面形盖板(5),盖板中设有透明面罩(10),太阳能电池(4)位于透明面罩(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鼠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下方的一支插针(9 ),插针(9 )通过连接管(8 )与球形壳体(7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的球形壳体(7)内,蜂鸣器(I)、电机(2)、振动件(6)依次从上到下排列安装在所述的连接管(8)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多变式振动波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太阳能电池(4)供电,当当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并且太阳能电池(4)开始充电,则转到第二天的工作方式。
【文档编号】A01M29/22GK203762133SQ20142016177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汪余根,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建德市峰源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