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用头部保定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包括龙门架、下压油缸和液压柱,龙门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液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中,龙门架的上部固定有下压油缸,下压油缸的端部固定有稳定板,稳定板上固定有移动箱,移动箱的两侧固定有上部活动柱,龙门架的两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部滑槽和下部滑槽,上部活动柱与上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液压柱的上部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上部设置有提升槽,稳定座的两侧固定有下部活动柱,下部活动柱与下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移动箱上设置有限位槽,下压油缸驱动的移动箱与液压柱驱动的提升槽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牢固固定牛头,使牛头无法甩动。
【专利说明】牛用头部保定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兽医用的动物固定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
【背景技术】:
[0002]牛是大型牲畜,体型大力气足,在为其诊治,尤其在灌药时或者穿鼻环时,需要将牛头固定后再进行撑口、灌药操作。传统的操作是选用带有Y字形树杈的树木,将牛牵至树前后,使用绳索固定牛的脖颈处,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但牛的头部依然能够甩动,这种情况的灌药、穿鼻环的操作是危险的,因为牛角在头部的甩动过程中,容易碰伤操作者。因此,如何将牛的头部固定牢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部分。也有采用焊接架的,将牛牵至架子底部,使用吊环绑定牛角后放置牛头的扭动,但是,吊环一般是通过链子连接的,其具有滑动范围,仍然无法很好的固定牛头。其他的固定结构,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20592446.9公开了 一种牛颈枷,包括上、下横杆和位于上、下横杆之间的多个颈枷单元,所述颈枷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固定竖杆、摆动杆和限位杆,摆动杆靠在限位杆杆上部时,摆动杆与其相邻的固定竖杆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框,牛头从倒三角形框上方进入后,奶牛低头,摆动杆在牛头作用下靠在限位杆下部,摆动杆与其相邻的固定竖杆之间形成长方形框,将牛头前后运动限制,便于进行喂食、交配、挤奶等工作。这种结构仍是以固定牛颈为前提,牛的头部尤其是牛角部分仍能随意晃动。鉴于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牢固固定牛头,使牛头无法甩动的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牢固固定牛头,使牛头无法甩动的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包括龙门架、下压油缸和液压柱,龙门架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底板,底板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地面上,液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龙门架正下方的地面上,其中,所述龙门架的上部固定有下压油缸,下压油缸的端部固定有稳定板,稳定板上固定有移动箱,移动箱的两侧固定有上部活动柱,龙门架的两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部滑槽和下部滑槽,上部活动柱与上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液压柱的上部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上部设置有提升槽,稳定座的两侧固定有下部活动柱,下部活动柱与下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移动箱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限位槽,移动箱位于提升槽的正上方,下压油缸驱动的移动箱与液压柱驱动的提升槽对向运动。
[0005]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r字状,所述提升槽的截面呈‘V’字状或‘U’字状,所述移动箱的宽度大于小于提升槽的宽度。
[0006]进一步的,上部滑槽为与下部滑槽的正上方,龙门架的两侧的侧壁上各有一道上部滑槽与下部滑槽,上部滑槽与上部活动柱相匹配,下部滑槽与下部活动柱相匹配。具体的滑动连接为:上部活动柱、下部活动柱的端部设置有滑轮,滑轮与上部活动柱、下部活动柱之间轴连接,上部活动柱的滑轮嵌在上部滑槽内,下部活动柱的滑轮嵌在下部滑槽内进而实现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限位槽的开口朝向地面,下压油缸驱动移动箱朝向地面运动,提升槽的开口朝上,液压柱驱动提升槽向上运动。
[0008]进一步的,限位槽的深度为25_35cm(W状的两端用于容纳牛角),使牛头上部卡入限位槽之后,牛眼以下部分外露于移动箱外。
[0009]进一步的,提升槽用于托住牛颈,在移动箱下压至贴近提升槽的上部时,完成牛头的锁定。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牢固固定牛头,使牛头无法甩动,具体为:
[001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提升槽的后方使用饲料诱使牛头探出,使牛颈位于提升槽的上方后,使下压油缸驱动移动箱下压,限位槽罩住牛头的牛角部分,卡柱了牛头的上部,移动箱和提升槽对向运动,将牛头卡柱。限位槽使牛头无法晃动,提升槽使牛无法低头防止牛头从限位槽中脱出,如此,即做到了限制固定牛头。牛头被限定之后,牛眼以下部分完全外露,便于诊治、撑口、灌药,穿鼻环等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箱的剖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识:
[0016]1、下压油缸 2、稳固板 3、移动箱
[0017]4、上部活动柱 5、提升槽 6、稳定座
[0018]7、下部活动柱 8、龙门架 9、固定法兰
[0019]10、配重块 11、液压柱12、底座
[0020]13、底板 14、上部滑槽15、下部滑槽
[0021]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箱的剖视不意图。
[0023]本实用新型包括龙门架8、下压油缸I和液压柱11,龙门架8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通过固定法兰9固定在地面上,液压柱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固定在龙门架8正下方的地面上,其中,龙门架8的上部固定有下压油缸1,下压油缸I的端部固定有稳定板2,稳定板2上固定有移动箱3,移动箱3的两侧固定有上部活动柱4,龙门架8的两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部滑槽14和下部滑槽15,上部活动柱4与上部滑槽14之间滑动连接,液压柱11的上部设置有稳定座6,稳定座6上部设置有提升槽5,稳定座6的两侧固定有下部活动柱7,下部活动柱7与下部滑槽15之间滑动连接,移动箱3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限位槽16,移动箱3位于提升槽5的正上方,下压油缸I驱动的移动箱3与液压柱11驱动的提升槽5对向运动。底板13上设置有配重块10,配重块10与底板13之间固定连接,限位槽16的截面呈‘W’字状,提升槽5的截面呈‘V’字状或‘U’字状,移动箱3的宽度大于小于提升槽5的宽度。
[0024]进一步的,上部滑槽14为与下部滑槽15的正上方,龙门架8的两侧的侧壁上各有一道上部滑槽14与下部滑槽15,上部滑槽14与上部活动柱4相匹配,下部滑槽15与下部活动柱7相匹配。具体的滑动连接为:上部活动柱4、下部活动柱7的端部设置有滑轮,滑轮与上部活动柱4、下部活动柱7之间轴连接,上部活动柱的滑轮嵌在上部滑槽14内,下部活动柱的滑轮嵌在下部滑槽15内进而实现滑动连接。进一步的,限位槽16的开口朝向地面,下压油缸I驱动移动箱.1朝向地面运动,提升槽5的开口朝上,液压柱11驱动提升槽5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限位槽16的深度为25-35cm(W状的两端用于容纳牛角),使牛头上部卡入限位槽之后,牛眼以下部分外露于移动箱外。进一步的,提升槽5用于托住牛颈,在移动箱3下压至贴近提升槽5的上部时,完成牛头的锁定。
[00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牢固固定牛头,使牛头无法甩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提升槽的后方使用饲料诱使牛头探出,使牛颈位于提升槽的上方后,使下压油缸驱动移动箱下压,限位槽罩住牛头的牛角部分,卡柱了牛头的上部,移动箱和提升槽对向运动,将牛头卡柱。限位槽使牛头无法晃动,提升槽使牛无法低头防止牛头从限位槽中脱出,如此,即做到了限制固定牛头。牛头被限定之后,牛眼以下部分完全外露,便于诊治、撑口、灌药,穿鼻环等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牛用头部保定架,包括龙门架、下压油缸和液压柱,龙门架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底板,底板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地面上,液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龙门架正下方的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的上部固定有下压油缸,下压油缸的端部固定有稳定板,稳定板上固定有移动箱,移动箱的两侧固定有上部活动柱,龙门架的两侧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部滑槽和下部滑槽,上部活动柱与上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液压柱的上部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上部设置有提升槽,稳定座的两侧固定有下部活动柱,下部活动柱与下部滑槽之间滑动连接,移动箱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限位槽,移动箱位于提升槽的正上方,下压油缸驱动的移动箱与液压柱驱动的提升槽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牛用头部保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W’字状,所述提升槽的截面呈‘V’字状或‘U’字状,所述移动箱的宽度大于小于提升槽的宽度。
【文档编号】A61D3/00GK203815656SQ20142023104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赵亮, 王润霞, 李凤玲 申请人: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