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苗移栽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854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烟苗移栽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烟苗移栽器,包括贯通的筒体,顶开口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锥头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定锥头和与动锥头,动锥头与筒体或定锥头铰接连接,在筒体外壁设有把手,把手下部设有旋把,动锥头通过连杆与旋把铰接;所述的定锥头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与筒体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重合,在定锥头与动锥头闭合时成倾斜的锥形,张开时,定锥头与动锥头之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筒体内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倾斜的锥头的设计,以使定锥头的内壁成竖直状态,因此不会对落苗的下落造成干涉,从而避免出现落苗不畅的问题。设置的旋把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使用非常方便,适合单手操作。采用较小的锥度设计,便于将锥头下压到土中。锥头开口大,不会损伤烟苗。
【专利说明】烟苗移栽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生产中的移栽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烟苗移栽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辣椒、玉米等其他作物小苗的移栽和土豆等块状种子的播种。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烟苗移栽时通常都要经过挖穴、放苗、浇水、覆土等操作工序,一般需要至少两个劳动力合作才能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人工所挖的孔穴大小不同、深浅不一,不利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有效落实。也有一些专用的移栽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2444767 U公开了一种烟苗移栽器。它包括开穴器;所述开穴器由秧苗筒
(5)、两瓣铰接在该秧苗筒下端且合拢后呈圆锥状结构的开穴铲(9)构成;在秧苗筒(5)上固定有支架(4 ),该支架上设有杠杆(I),两根拉绳(3 )的上端固定在该杠杆上、该两拉绳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开穴铲(9)上。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装置仍存在问题,例如开穴铲为两片的活动结构,当张开时,很难确保两侧的受力均匀,因此出现一侧未张开,而另一侧张开角度很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烟苗下落和固定烟苗造成干涉,容易出现烟苗不下落和随锥头出穴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苗移栽器,可以确保烟苗落下的顺畅,并避免拿出锥头过程中将已入井窖的烟苗带出。进一步的,便于单手操作,便于将锥头压入土中,锥头开口大,不会损伤烟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苗移栽器,包括贯通的筒体,筒体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锥头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定锥头和与动锥头,动锥头与筒体或定锥头铰接连接,在筒体外壁设有把手,把手下部设有旋把,动锥头通过连杆与旋把铰接;
[0005]所述的定锥头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与筒体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重合,在定锥头与动锥头闭合时成倾斜的锥形,张开时,定锥头与动锥头之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筒体内径。
[0006]在动锥头远离定锥头的外侧设有支臂,支臂的端头与连杆铰接。
[0007]所述的旋把成“C”形,旋把的中部与固设在筒体外壁的旋把铰座铰接,旋把的下端与连杆铰接,在旋把下端与筒体外壁之间还设有弹簧。
[0008]动锥头的大端内径大于筒体的外径。
[0009]动锥头的高度为筒体直径的I?2倍。
[0010]动锥头的高度为筒体直径的1.5?2倍。
[0011]发明人发现,希望锥头按预期的张开,较优的方案是将锥头的一侧固定,而另一侧活动安装,这样张开的状态容易控制,但是在这种方案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固定侧的定锥头会对烟苗造成干涉,出现落苗不畅的问题。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苗移栽器,通过采用倾斜的锥头的设计,以使定锥头的内壁成竖直状态,因此不会对落苗的下落造成干涉,从而避免出现落苗不畅的问题。设置的旋把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使用非常方便,适合单手操作。采用较小的锥度设计,便于将锥头下压到土中。锥头开口大,不会损伤烟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定锥头1,锥头铰座2,筒体3,顶开口 4,把手5,旋把6,连杆7,支臂8,动锥头9,旋把铰座10,弹簧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4中,一种烟苗移栽器,包括贯通的筒体3,筒体3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锥头包括与筒体3固定连接的定锥头I和与动锥头9,动锥头9与筒体3或定锥头I铰接连接,在筒体3外壁设有把手5,把手5下部设有旋把6,动锥头9通过连杆7与旋把6铰接;本申请中的上方是指图3中的上方。
[0020]所述的定锥头I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与筒体3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重合,即定锥头I外壁轮廓线中有一根线是竖直的,与筒体3外壁轮廓线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基本重合。从而在定锥头I与动锥头9张开的情况下,定锥头I不会对烟苗造成干涉,而当动锥头9张的足够开,也不会对烟苗造成干涉。
[0021]在定锥头I与动锥头9闭合时成倾斜的锥形,张开时,定锥头I与动锥头9之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筒体3内径。以实现锥头较大的开口。
[0022]在动锥头9远离定锥头I的外侧设有支臂8,支臂8的端头与连杆7铰接。所述的旋把6成“C”形,旋把6的中部与固设在筒体3外壁的旋把铰座10铰接,旋把6的下端与连杆7铰接,在旋把6下端与筒体3外壁之间还设有弹簧11。由此结构,便于实现单手操作。当用手同时握紧把手5和旋把6时,动锥头9张开,而松开旋把6时,动锥头9在弹簧的作用下闭合。
[0023]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动锥头9的大端内径大于筒体3的外径。由此结构,例如使动锥头9的开口较大,从而不会干涉烟苗的下落。如图2、4中,张开后动锥头9几乎成垂直状态,由于烟苗通常都是移栽在垄中,而垄中的土通常较为疏松,因此不会对动锥头9的张开造成影响。
[0024]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动锥头9的高度为筒体3直径的I?2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动锥头9的高度为筒体3直径的1.5?2倍。由此结构,锥头较现有技术中更尖,从而便于下压。
[0025]使用时如图4中,将本实用新型的锥头压入到土中,从筒体3的上端顶开口 4处将烟苗放入,抬起旋把6,动锥头9张开,并在土中形成井窖,烟苗落入到井窖中,抬起整个装置,锥头从土中离开,土落入到井窖,自动把烟苗的根围上,避免烟苗倒伏。且烟苗的顶端位于膜下,可以较大程度上缓解大田前期低温影响,利于移栽烟苗的生长发育。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适于辣椒、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秧苗移栽及土豆等块状种子的播种。
[002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烟苗移栽器,包括贯通的筒体(3),筒体(3)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其特征是:锥头包括与筒体(3)固定连接的定锥头(I)和动锥头(9),动锥头(9)与筒体(3)或定锥头(I)铰接连接,在筒体(3 )外壁设有把手(5 ),把手(5 )下部设有旋把(6 ),动锥头(9 )通过连杆(7)与旋把(6)铰接; 所述的定锥头(I)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与筒体(3)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重合,在定锥头(I)与动锥头(9)闭合时成倾斜的锥形,张开时,定锥头(I)与动锥头(9)之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筒体(3)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在动锥头(9)远离定锥头(I)的外侧设有支臂(8),支臂(8)的端头与连杆(7)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把(6)成“C”形,旋把(6 )的中部与固设在筒体(3 )外壁的旋把铰座(10 )铰接,旋把(6 )的下端与连杆(7 )铰接,在旋把(6)下端与筒体(3)外壁之间还设有弹簧(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动锥头(9)的大端内径大于筒体(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动锥头(9)的高度为筒体(3)直径的I?2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器,其特征是:动锥头(9)的高度为筒体(3)直径的1.5?2倍。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801259SQ20142024584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何波, 刘爱辉, 李献, 张勇, 陈学宏, 陈经安, 秦铁伟, 张志强 申请人: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