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碎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883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碎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碎机,包括马达、减速装置、壳体、主轴、动刀、定刀、切割刀、内筛板和外筛板;减速装置与马达连接;减速装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主轴连接;壳体套设于主轴的中部;动刀呈螺旋形,其沿着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主轴的外表面上;定刀设置于壳体上;内筛板、外筛板和切割刀分别依次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远离驱动轴一端,切割刀位于壳体的最外侧。本实用新型搅碎机,简化天然橡胶标准包或烟片胶包的切碎工艺,优化生产环境,节约人工成本,且提供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搅碎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原材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搅碎机。

【背景技术】
[0002]天然橡胶33.3kg标准胶包、40kg或50kg烟片胶包需要切成小块的橡胶颗粒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运用,但是现有技术中标准胶包和烟片胶包需用2台锯包机将胶包切成若干小块,再经I台输送机将小胶块输送至I台破胶机再次破碎。设计的机器多,操作的人工也相应增加,人工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因锯包机刀盘在切胶包时需水冷却,且液压管道易渗油,造成场地多水,多油污,脏乱,加工流程复杂,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碎机,简化天然橡胶标准包或烟片胶包的切碎工艺,优化生产环境,节约人工成本,且提供生产效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搅碎机包括马达、减速装置、壳体、主轴、动刀、定刀、切割刀、内筛板和外筛板;减速装置与马达连接;减速装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主轴连接;壳体套设于主轴的中部;动刀呈螺旋形,其沿着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主轴的外表面上;定刀设置于壳体上;内筛板、外筛板和切割刀分别依次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远离驱动轴一端,切割刀位于壳体的最外侧。
[0005]优选的,动刀的数量为至少I个,定刀的数量为至少2个。
[0006]优选的,动刀的数量为6个,且间隔分布于主轴上。
[0007]优选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定刀分别均匀间隔的固定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上。
[0008]优选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沿平行于主轴的同一直线方向上分别设有14个定刀。
[0009]优选的,内筛板和外筛板上均设有过滤孔。
[0010]优选的,进料端为主轴靠近驱动轴一端,出料端为远离驱动轴一端。
[0011]优选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刀和定刀结合,在推动橡胶块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移动的同时对橡胶块进行多次切割,并将达到预定颗粒度的橡胶块从壳体中挤出,由切割刀对其进行最后一次切割并达到目标颗粒度。所述搅碎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橡胶块的搅碎工艺流程简单,减少人力成本,即减少最终的橡胶块搅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碎机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搅碎机包括马达1、减速装置2、驱动轴3、壳体4、主轴5、动刀6、定刀
7、切割刀8、内筛板9和外筛板10。马达I用于提供驱动力,其与减速装置2连接,减速装置2上设有驱动轴3,主轴5靠近减速装置2 —端与驱动轴3通过键固定连接。壳体4包括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通过螺栓和/或卡爪固定连接。壳体套设于主轴5中部。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分别固定设有多个定刀7,所述多个定刀7均匀间隔设置于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且定刀7设置于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平行于主轴的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分别设有定刀7数量为14个。多个动刀6间隔安装于主轴5上,所述动刀6呈螺旋形。本实施例中动刀6的数量为6个。
[0017]主轴5靠近驱动轴3 —端为进料端,远离驱动轴3 —端为出料端。内筛板9和外筛板10设置于壳体内远离驱动轴3 —端,并由壳体4支撑,且内筛板9和外筛板10相互接触设置,其中内筛板9设置于靠近壳体4内侧,外筛板10设置于靠近壳体4外侧。内筛板9和外筛板10上设有过滤孔(未示出),用于将粉碎至预定颗粒细度的橡胶颗粒排出搅碎机。切割刀8设置于壳体4上,由壳体4固定支撑,且位于外筛板10远离内筛板9 一侧。
[0018]当搅碎机工作时,马达I通过减速装置2驱动驱动轴3转动,驱动轴3带动主轴4转动,由于动刀6设置于主轴5上,动刀6随着主轴5 —起转动,由于6个动刀6呈螺旋形,进料端的动刀6推动着被搅碎的橡胶块向出料端移动,并搅拌着橡胶块。在橡胶块移动的同时,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安装的定刀7对橡胶块进行切割,从而使橡胶块从进料端到出料端,在动刀6和定刀7的共同作用下达到预定颗粒度,并在动刀6的推动作用下依次从内筛板9和外筛板10挤出。当橡胶颗粒从外筛板10挤出时切割刀8对橡胶颗粒进行最后一次的切割,从而使橡胶颗粒达到目标颗粒度,并将橡胶粒排出搅碎机。
[0019]本实用新型搅碎机通过动刀6和定刀7结合,在推动橡胶块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移动的同时对橡胶块进行多次切割,并将达到预定颗粒度的橡胶块从壳体4中挤出,由切割刀8对其进行最后一次切割并达到目标颗粒度。所述搅碎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橡胶块的搅碎工艺流程简单,减少人力成本,即减少最终的橡胶块搅碎成本。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搅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减速装置、壳体、主轴、动刀、定刀、切割刀、内筛板和外筛板;减速装置与马达连接;减速装置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主轴连接;壳体套设于主轴的中部;动刀呈螺旋形,其沿着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主轴的外表面上;定刀设置于壳体上;内筛板、外筛板和切割刀分别依次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远离驱动轴一端,切割刀位于壳体的最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动刀的数量为至少I个,定刀的数量为至少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动刀的数量为6个,且间隔分布于主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均匀间隔设有定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沿平行于主轴的同一直线方向上分别设有14个定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内筛板和外筛板上均设有过滤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进料端为主轴靠近驱动轴一端,出料端为远离驱动轴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搅碎机,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02C18/14GK203937055SQ20142025304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梁铭坚, 杨伟东 申请人:海南精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