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播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863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掌上播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掌上播种器,由储种箱(1),漏斗(2)和控制装置构成;储种箱是封闭的盒体,上面有装种口(11),底部边缘有排种孔(12),排种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种籽匹配;控制装置由握柄(31)、压簧(34)、扣手(32)、转轴(33)、拉簧(35)、止动块(36)、活动块(37)、种门(38)、清种钩(39)构成。握柄、止动块固连在漏斗上,扣手固连在储种箱上,转轴中间与储种箱固连,两端与漏斗铰连,压簧两端分别与握柄和扣手固连,拉簧两端分别与储种箱和活动块固连,活动块、清种钩与种门固连,铰接在储种箱上;种门紧贴排种底部并将底部封住,清种钩呈倒“L”形,从储种箱外紧贴排种孔边缘插入排种孔中。掌上播种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时,机器零件之间无摩擦,不会产生静电,不伤种,可靠性好。特别适合微小种籽播种。
【专利说明】掌上播种器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掌上播种器涉及播种机领域。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育苗盘已经广泛使用,园艺爱好者需要在育苗盘内及育苗苗床上精确定位播种,特别是小颗粒种子,点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市场上没有用手拿着点播的高效率的微型播种器。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提供一种能用单手拿着,对微小种子精确定量定位点播的高效率微型播种器,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如下。
[0007]1.掌上播种器由储种箱(I),漏斗(2)和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储种箱是封闭的盒体,上面有装种口(11),底部边缘有排种孔(12),排种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种籽匹配;控制装置由握柄(31)、压簧(34)、扣手(32)、转轴(33)、拉簧(35)、止动块(36)、活动块(37)、种门(38)、清种钩(39)构成。握柄、止动块固连在漏斗上,扣手固连在储种箱上,转轴中间与储种箱固连,两端与漏斗铰连,压簧两端分别与握柄和扣手固连,拉簧两端分别与储种箱和活动块固连,活动块、清种钩与种门固连,铰接在储种箱上;种门紧贴排种底部并将底部封住,清种钩呈倒“L”形,从储种箱外紧贴排种孔边缘插入排种孔中。
[0008]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掌上播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播种器排种孔处剖切图。
[0011]图3是压簧处于伸长状态时播种器沿排种孔处的剖切图。
[0012]图中I一储种箱11—装种口 12—排种孔2 —漏斗21—漏斗出口 31—握柄32—扣手33—转轴 34—压黃35—拉黃36—止动块37—活动块38—种门39—清种钩。
[0013]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掌上播种器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0015]方式一:掌上播种器由储种箱(I),漏斗(2)和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储种箱是封闭的盒体,上面有装种口(11),底部边缘有排种孔(12),排种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种籽匹配;控制装置由握柄(31)、压簧(34)、扣手(32)、转轴(33)拉簧(35)、止动块(36)、活动块(37)、种门(38)、清种钩(39)构成。握柄、止动块固连在漏斗上,扣手固连在储种箱上,转轴中间与储种箱固连,两端与漏斗铰连,压簧两端分别与握柄和扣手固连,拉簧两端分别与储种箱和活动块固连,活动块、清种钩与种门固连,铰接在储种箱上;种门紧贴排种底部并将底部封住,清种钩呈倒“L”形,从储种箱外紧贴排种孔边缘插入排种孔中。
[0016]改变上述结构中排种孔形状和大小可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种子,改变排种孔个数可改变播种量。
[0017]方式二:储种箱是封闭的圆筒形盒体,底部周缘开有形状和深度不同的排种孔,漏斗是与圆筒形盒体匹配的圆形漏斗。这样可以用旋转储种箱的方法改变播量或适应不同品种。
[0018]方式三:排种孔是圆孔,直径为2.7mm,深2mm ;清种钩是粗0.3mm不锈钢圆丝,高6_。这可适应外形大小小于2.5 mm的种籽。
[0019]这种结构在工作时,没有挤压现象,不会伤种,没有相互摩擦,不会产生静电,小粒种籽不会被吸附,有清种钩清种,不会卡种,可靠性高。
[0020]播种器工作过程:手握握柄,扣住扣手,使漏斗正立,控制储种箱呈水平状态(图1),注入适量种籽到储种箱中。放开扣手,此时压簧伸长,使储种箱沿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储种箱右边逐渐变高(图3),处于高处的右边的排种孔外的种籽流向低处,右边活动块碰到右边止动块时停止,储种箱继续转动,拉簧被拉伸,右边种门打开,右边排种孔内的种籽在重力和清种钩的作用下漏出,经漏斗出口( 21)播下。
[0021]扣紧扣手,此时压簧被压缩,储种箱沿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储种箱左边逐渐变高,处于高处的(左边)的排种孔外的种籽流向低处,左边活动块碰到左边止动块时停止,储种箱继续转动,拉簧被拉伸,左边种门打开,左边排种孔内的种籽在重力和清种钩的作用下漏出,经漏斗出口播下。
[0022]任何与上类同的结构,或减少部分结构而减少其功能,或改变部分结构使其性能变劣、或等同、或略优,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仿冒必究。
【权利要求】
1.掌上播种器,由储种箱(I),漏斗(2)和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储种箱是封闭的盒体,上面有装种口(11),底部边缘有排种孔(12),排种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种籽匹配;控制装置由握柄(31)、压簧(34)、扣手(32)、转轴(33)、拉簧(35)、止动块(36)、活动块(37)、种门(38)、清种钩(39)构成;握柄、止动块固连在漏斗上,扣手固连在储种箱上,转轴中间与储种箱固连,两端与漏斗铰连,压簧两端分别与握柄和扣手固连,拉簧两端分别与储种箱和活动块固连,活动块、清种钩与种门固连,铰接在储种箱上;种门紧贴排种孔底部并将底部封住,清种钩呈倒“L”形,从储种箱外紧贴排种孔边缘插入排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播种器,其特征是所述储种箱是封闭的圆筒形盒体,底部周缘开有形状和深度不同的排种孔;所述漏斗是与前述圆筒形盒体匹配的圆形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播种器,其特征是排种孔是圆孔,直径为2.7_,深2_;清种钩是粗0.3mm不锈钢圆丝,高6mm。
【文档编号】A01C7/02GK204146010SQ20142051130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6日
【发明者】程向清 申请人:程向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