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4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育苗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和植物培育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育苗生态浮床,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框条,固定框条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固定框条与下层固定框条,所述上层固定框条与下层固定框条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上层固定框条包括若干个结构对称的左框与右框,所述右框上形成有若干个相互顺次连接的半圆凹槽,左框与右框两者的半圆凹槽面相互对接配合圆形种植槽。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既可以作为水生植物的培养容器,也可用作生态浮床装置,具有植物培养、景观修饰和水体净化的功能。
【专利说明】育苗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和植物培育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育苗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0002]生态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降低COD (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生态浮床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大量的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另外,有类似湿地功能和景观作用,而与建设和维护同等面积湿地相比,费用低廉。因此,生态浮床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城市湿地建设。
[0003]但目前市场上生态浮床还存在大量的问题,比如浮岛上的植物植入浮岛前大部分是地栽苗,水生植物从地栽到水培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特别是夏季植入浮床的植物出现在适应期间大部分水生植物蔫萎甚至死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生态浮床景观和净水功能,弓丨起维护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对于某些工期紧、要求高,有特殊任务的绿化工程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育苗生态浮床,采用该浮床避免了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的适应期,可反季节种植和施工,短时间内即可花木葱荣,展现效果。
[0005]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育苗生态浮床,其特征是: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框条,固定框条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固定框条与下层固定框条,所述上层固定框条与下层固定框条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上层固定框条包括若干个结构对称的左框与右框,所述右框上形成有若干个相互顺次连接的半圆凹槽,左框与右框两者的半圆凹槽面相互对接配合圆形种植槽。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为长方体结构,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8?20cm。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框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3飞cm,高度为6?25cm。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框条外侧表面具有连接槽,固定框条通过该连接槽连接于主框架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既可以作为水生植物的培养容器,也可用作生态浮床装置,具有植物培养、景观修饰和水体净化的功能。利于维护,成本低,安装方便,避免了某些工期紧、要求高,有特殊任务的绿化工程应用中水生植物从地栽到水培所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特别在夏季适应期间大部分水生植物出现蔫萎甚至死亡的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层固定框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2中,包括主框架1、固定框条2、上层固定框条3、左框3.1、右框3.2、半圆凹槽3.3、下层固定框条4、连接杆5、圆形种植槽6、连接槽7等。
[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育苗生态浮床,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I上设置有固定框条2,固定框条2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固定框条3与下层固定框条4,所述上层固定框条3与下层固定框条4之间通过连接杆5相连接,所述上层固定框条3包括若干个结构对称的左框3.1与右框3.2,所述右框3.2上形成有若干个相互顺次连接的半圆凹槽3.3,左框3.1与右框3.2两者的半圆凹槽面相互对接配合圆形种植槽6。
[0015]所述主框架I为长方体结构,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5(Tl00cm,高度为8?20cm。
[0016]所述左框3.1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3飞cm,高度为6?25cm。
[0017]所述固定框条2外侧表面具有连接槽7,固定框条2通过该连接槽7连接于主框架I上。
[0018]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上层固定框条3与下层固定框条4之间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育苗生态浮床可以通过多个单元育苗生态浮床相结合矿大生态浮床的使用面积和改变生态浮床在水体中的呈现形状。
[0019]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使用过程如下:株高6?1cm的水生植物移入育苗生态浮床,种植密度可依据植物地上部分的丰茂度调整。利用固定框条2间的波浪状咬合固定水生植物茎、根部。
[0020]若水生植物苗期植株过小,固定框条2间隙不足以咬合固定水生植物,则在固定框条2间放置海绵条或包裹营养基质的无纺布条,有助于水生植物固定和生长。
[0021]水生植物移入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在水培条件下适应15?30天,可直接将生态浮床及其上固定的水生植物整体用于工程。无工程需要时可作为水生植物常规培养容器,可直接放置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即净化了水质,也节省了水生植物培养肥料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育苗生态浮床,其特征是:包括主框架(I),所述主框架(I)上设置有固定框条(2),固定框条(2)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固定框条(3)与下层固定框条(4),所述上层固定框条(3)与下层固定框条(4)之间通过连接杆(5)相连接,所述上层固定框条(3)包括若干个结构对称的左框(3.1)与右框(3.2 ),所述右框(3.2)上形成有若干个相互顺次连接的半圆凹槽(3.3),左框(3.1)与右框(3.2)两者的半圆凹槽面相互对接配合圆形种植槽(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主框架(I)为长方体结构,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5(Tl00cm,高度为8?20c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左框(3.1)长度为5(Tl00Cm,宽度为3飞cm,高度为6?25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条(2)外侧表面具有连接槽(7),固定框条(2)通过该连接槽(7)连接于主框架(I)上。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4162511SQ20142060438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周丽 申请人: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