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3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包括电子充气泵,电子充气泵的出气端口连通有进气管,还包括放震管,放震管的上端封闭,放震管的下端开口,进气管从放震管的上端插入到放震管内部,放震管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回流出气管,放震管内部设置有一个分气管,分气管的上端与进气管连通,分气管包括直段管和连接在相邻直段管之间的球管,球管的形状成球体,最上端的直段管与进气管连通,最下端的直段管连接有圆锥腔,圆锥腔的开口端面与直段管连接,球管上开有球面出气孔,圆锥腔表面开有椎面出气孔。
【专利说明】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氧装置,具体是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水箱加氧装置,具备一个供气泵和一个曝气头,曝气头是在其圆盘表面设置多个通孔,曝气头与供气泵之间连通,使用时,将曝气头置于水箱液面以下,然后利用曝气头出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但这种溶氧的效率很低下,由于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段,只有少数空气溶于水中,同时这种加氧装置会产生很大的水流扰动,造成水体浑浊,易于将沉淀在底部的杂质扰动到上层水体中,对水箱内的水生动植物极为不利,尤其对与个别观赏水箱来说,危咅极大,沿着的水体扰动会造成水体中的鱼类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低成本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可以减少水体的扰动,增加溶氧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包括电子充气泵,电子充气泵的出气端口连通有进气管,还包括放震管,放震管的上端封闭,放震管的下端开口,进气管从放震管的上端插入到放震管内部,放震管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回流出气管,放震管内部设置有一个分气管,分气管的上端与进气管连通,分气管包括直段管和连接在相邻直段管之间的球管,球管的形状成球体,最上端的直段管与进气管连通,最下端的直段管连接有圆锥腔,圆锥腔的开口端面与直段管连接,球管上开有球面出气孔,圆锥腔表面开有椎面出气孔。
[0005]上述结构的设计原理为:电子充气泵通过进气管为分气管提供空气,空气进入分气管后,分别通过球面出气孔、椎面出气孔进入水体,水箱中的水先进入到放震管内部,由于放震管内部的水在空气的扰动下产生激流,空气不断的溶于水体中,由于有放震管的隔离作用,空气对放震管外部的水体不会产生影响,由于空气时从放震管下往上流动,使得在放震管内部的水体产生循环,水体先沿着分气管外壁向上流动,再沿着放震管内部流动,这样就可以将充分溶解有氧气的水体输送到放震管底部端口,最后进入水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球体结构的球管,可以使得水体和空气的流动路径为弯曲的线路,这样就可以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溶氧效率,同时利用圆锥腔的出气,使得空气从放震管区域环境流出,使得水体产生流动。避免只有放震管内的水体进行溶氧,防止外部环境的水体无法进入放震管内部。如上结构,可以减少水体的扰动,增加溶氧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0006]优选的,所述球面出气孔的位置位于球管远离进气管的下半部分球面上,可以使得空气斜向下射出,增加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空间。
[0007]优选的,放震管的下端连接有扩口喇叭管,扩口喇叭管的小经端与放震管的下端连接。有利于外部环境的水体进入放震管内部。
[0008]优选的,电子充气泵为脉冲式供气泵。
[0009]优选的,放震管内径面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出块。可以使得水体和空气的流动路径为弯曲的线路,这样就可以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低成本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可以减少水体的扰动,增加溶氧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2]图2为圆锥腔区域的放大图。
[0013]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电子充气泵;2、回流出气管;3、进气管;4、分气管;5、球管;6、放震管;7、球面出气孔;8、扩口喇叭管;9、圆锥腔;10、椎面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图2所示。
[0017]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包括电子充气泵1,电子充气泵的出气端口连通有进气管3,还包括放震管6,放震管6的上端封闭,放震管6的下端开口,进气管3从放震管6的上端插入到放震管6内部,放震管6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回流出气管2,放震管6内部设置有一个分气管4,分气管4的上端与进气管3连通,分气管4包括直段管和连接在相邻直段管之间的球管5,球管5的形状成球体,最上端的直段管与进气管3连通,最下端的直段管连接有圆锥腔9,圆锥腔9的开口端面与直段管连接,球管5上开有球面出气孔,圆锥腔9表面开有椎面出气孔10。
[0018]上述结构的设计原理为:电子充气泵1通过进气管3为分气管4提供空气,空气进入分气管4后,分别通过球面出气孔、椎面出气孔10进入水体,水箱中的水先进入到放震管6内部,由于放震管6内部的水在空气的扰动下产生激流,空气不断的溶于水体中,由于有放震管6的隔离作用,空气对放震管6外部的水体不会产生影响,由于空气时从放震管6下往上流动,使得在放震管6内部的水体产生循环,水体先沿着分气管外壁向上流动,再沿着放震管6内部流动,这样就可以将充分溶解有氧气的水体输送到放震管6底部端口,最后进入水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球体结构的球管5,可以使得水体和空气的流动路径为弯曲的线路,这样就可以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溶氧效率,同时利用圆锥腔9的出气,使得空气从放震管6区域环境流出,使得水体产生流动。避免只有放震管6内的水体进行溶氧,防止外部环境的水体无法进入放震管6内部。如上结构,可以减少水体的扰动,增加溶氧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球面出气孔的位置位于球管5远离进气管3的下半部分球面上,可以使得空气斜向下射出,增加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空间。
[0020]优选的,放震管6的下端连接有扩口喇叭管8,扩口喇叭管8的小经端与放震管6的下端连接。有利于外部环境的水体进入放震管6内部。
[0021]优选的,电子充气泵1为脉冲式供气泵。
[0022]优选的,放震管内径面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出块。可以使得水体和空气的流动路径为弯曲的线路,这样就可以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0023]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充气泵(1),电子充气泵的出气端口连通有进气管(3),还包括放震管(6),放震管(6)的上端封闭,放震管(6)的下端开口,进气管(3)从放震管(6)的上端插入到放震管(6)内部,放震管(6)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回流出气管(2),放震管(6)内部设置有一个分气管(4),分气管(4)的上端与进气管(3)连通,分气管(4)包括直段管和连接在相邻直段管之间的球管(5),球管(5)的形状成球体,最上端的直段管与进气管(3)连通,最下端的直段管连接有圆锥腔(9),圆锥腔(9)的开口端面与直段管连接,球管(5)上开有球面出气孔,圆锥腔(9)表面开有椎面出气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出气孔的位置位于球管(5)远离进气管(3)的下半部分球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放震管(6 )的下端连接有扩口喇叭管(8 ),扩口喇叭管(8 )的小经端与放震管(6 )的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子充气泵(I)为脉冲式供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箱水流震荡的电子式水箱加氧机构,其特征在于:放震管内径面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出块。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4180730SQ20142062458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任佳, 袁祖斌 申请人: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