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05598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种分离、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本发明增强了灵芝中高分子多糖体、三萜类、腺嘌呤核苷、生物碱以及多种酶类的含量,能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血液,改善循环,调理机体功能,首次实现人工栽培,栽培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社会经济效益大。
【专利说明】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灵芝栽培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灵芝又名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灵芝草。学名:Ganoderma Iucidum(Curtis)P.Karst., Revue mycol., Toulouse 3(9): 17 (1881) ο 1881 年,灵芝首先被英国真菌学家Peter Adolf Karsten命名。在我国自古灵芝就被誉为药食两用、延年益寿之珍品。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灵芝的人工栽培一般都在室内进行,以瓶栽为主,后来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或在室外脱袋覆土栽培,少数地方采用段木栽培。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二次灵芝栽培热,1990年,1993年和1994年曾三次召开全国行灵芝学术研讨会,在在二批技术上也出现一次大的变革,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于1989年开始采用原木熟料仿野生栽培法,1993年开始推广。尽管灵芝的栽培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在西藏地区,灵芝引种与栽培相关的研宄却相对落后,尤其是栽培本地的野生灵芝品种。在西藏的地区森林中有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大的产量,与漆光灵芝G.1ucidum外形十分相似但菌肉较白的灵芝种类。它在四川和西藏等地,采集、收购和售卖灵芝的采集者和商贩往往称之为“白肉灵芝”、“白灵芝”、“藏白芝”或“藏白灵芝”。它在当地被视为高品质的灵芝种类,其售价往往比一般的灵芝高数倍。然而,这种灵芝种类刚被最新的分类学研宄证明,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特别的种类,其正确学名为白肉灵芝G.1eucocontextum,刚被驯化栽培成功。目前,传统的白肉灵芝栽培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缺少人工栽培方法,栽培周期长,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白肉灵芝栽培技术存在方法落后,缺少人工栽培技术,栽培周期长,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0004]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该技术步骤流程包括:菌种分离、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0005]所述的菌种分离是指将野生灵芝子实体擦试干净,掰开,在中间无污染的子实体中取出绿豆大小的一小块,在无菌操作条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试管,盖上硅胶塞,在25°C下恒温培养7天,再从斜面上挑取长势较好,无污染的菌丝进行纯化培养,培养10天左右,筛选出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壮的菌株作为母种;
[0006]所述的菌包制作是指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250ml的麦粒菌种瓶培养15?20天,待菌丝长满后,接入17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待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15?20天,移入出葫棚进行出芝管理;
[0007]所述的出芝栽培是指采用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直接摆放出芝三种方式进行出芝管理,全脱袋覆土栽培是将栽培袋用刀划口剥去外袋,然后将菌袋平摆畦中,横向袋与袋之间相隔10cm,纵向每个袋与袋之前间隔30cm,用细沙土覆盖,厚度3?5cm,用雾水浇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层遮荫物保湿,半脱袋半埋式栽培是将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划开脱去,袋口向立式摆放,袋与袋间隔20?30^,用细沙土覆盖至脱袋处,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脱袋直接摆放是将菌包堆叠摆放或立上于地上,从接种口进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0008]所述的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1: -251: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0% -90%,遮阴度75%以上,一般只浇雾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5天左右,子实体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时要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长,从这个时期可根据天气变化灵活的安排日晒与给水,每遇晴天,可用喷雾器直接喷二三次水,喷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喷水;
[0009]所述的育芝管理是指当原基分化成小芝体时,继续保持空气湿度在80% -90%之间,此时可向芝体适当喷雾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内积水,此时温室内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气要好,空气新鲜则形成品质好、质量高的子实体,注意栽培袋不能随便更动位置,因为改变光线方向会抑制子实体的生长,易形成畸形灵芝,阳光不能直射,否则会引起菌柄枯萎,菌盖难以长大,在适宜条件下,经55?65天的培育,当子实体边缘由白转红,并开始散发孢子,表明灵芝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
[0010]所述的采收是指用尖咀钳夹住灵芝基部拨下,用剪刀剪去杂质,马上晒干,若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灵芝主供药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贮存,以免回潮变质,因灵芝韧性强,基部与培养料结构也很紧密,不象其它菌类那样容易拨下,避免在菌盖与菌柄处折断降低白肉灵芝的等级。
[0011]进一步,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冈木肩和棉籽壳,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头年12月?翌年3月制袋养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获第一潮灵芝,提高了白肉灵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实现了西藏白肉灵芝菌种的人工栽培。
[0012]效果汇总
[0013]本发明提供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通过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直接摆放出芝三种方式,增强了灵芝中高分子多糖体、三萜类、腺嘌呤核苷、生物碱以及多种酶类的含量,能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血液,改善循环,调理机体功能。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首次实现人工栽培,栽培周期短,产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该技术步骤流程包括:菌种分离3101、菌包制作3102、出芝栽培3103、催蕾管理3104、育芝管理3105、采收3106 ;
[0018]所述的菌种分离3101是指将野生灵芝子实体擦试干净,掰开,在中间无污染的子实体中取出绿豆大小的一小块,在无菌操作条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0八斜面试管,盖上硅胶塞,在251:下恒温培养7天,再从斜面上挑取长势较好,无污染的菌丝进行纯化培养,培养10天左右,筛选出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壮的菌株作为母种;
[0019]所述的菌包制作3102是指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25001的麦粒菌种瓶培养15?20天,待菌丝长满后,接入17 X 350.11的聚丙烯栽培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待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15?20天,移入出葫棚进行出芝管理;
[0020]所述的出芝栽培3103是指采用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直接摆放出芝三种方式进行出芝管理,全脱袋覆土栽培是将栽培袋用刀划口剥去外袋,然后将菌袋平摆畦中,横向袋与袋之间相隔10挪,纵向每个袋与袋之前间隔30^,用细沙土覆盖,厚度3?5挪,用雾水浇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层遮荫物保湿,半脱袋半埋式栽培是将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划开脱去,袋口向立式摆放,袋与袋间隔20?30^,用细沙土覆盖至脱袋处,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脱袋直接摆放是将菌包堆叠摆放或立上于地上,从接种口进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0021]所述的催蕾管理3104是指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1: -251: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0% -90%,遮阴度75%以上,一般只浇雾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5天左右,子实体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时要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长,从这个时期可根据天气变化灵活的安排日晒与给水,每遇晴天,可用喷雾器直接喷二三次水,喷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喷水;
[0022]所述的育芝管理3105是指当原基分化成小芝体时,继续保持空气湿度在80 % -90 %之间,此时可向芝体适当喷雾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内积水,此时温室内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气要好,空气新鲜则形成品质好、质量高的子实体,注意栽培袋不能随便更动位置,因为改变光线方向会抑制子实体的生长,易形成畸形灵芝,阳光不能直射,否则会引起菌柄枯萎,菌盖难以长大,在适宜条件下,经55?65天的培育,当子实体边缘由白转红,并开始散发孢子,表明灵芝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
[0023]所述的采收3106是指用尖咀钳夹住灵芝基部拨下,用剪刀剪去杂质,马上晒干,若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灵芝主供药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贮存,以免回潮变质,因灵芝韧性强,基部与培养料结构也很紧密,不象其它菌类那样容易拨下,避免在菌盖与菌柄处折断降低白肉灵芝的等级。
[0024]进一步,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冈木肩和棉籽壳,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头年12月?翌年3月制袋养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获第一潮灵芝,提高了白肉灵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实现了西藏白肉灵芝菌种的人工栽培。
[0025]本发明的具体步骤:
[0026]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该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种分离、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0027]在菌种分离前需要在培养基进行白肉灵芝的种子培养:
[0028]培养基的组份:去皮马铃薯2008 ;葡萄糖208 ;狃2?0办88 ;1叻0办;蒸馏水1000.111 ;称取培养基的组份,加水溶化后,分装试管,灭菌后得到种子培养基。
[0029]菌种分离指将野生灵芝子实体擦试干净,掰开,在中间无污染的子实体中取出绿豆大小的子实体块,在无菌操作条件,接入已制作好的?0八斜面试管,盖上硅胶塞,在25。。下恒温培养7天?10天,得到初级菌种,再从斜面上挑取长势较好,无污染的菌丝进行纯化培养,培养10天,筛选出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壮的菌株作为母种。
[0030]所述的菌包制作是指将培养好的母种菌株接入250ml的麦粒菌种瓶培养15?20天,待菌丝长满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待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15?20天,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芝管理。
[0031]所述的出芝栽培是指菌丝满袋后采用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直接摆放出芝三种方式进行出芝管理,全脱袋覆土栽培是将栽培袋用刀划口剥去外袋,然后将菌袋平摆或立放于畦中,横向袋与袋之间相隔10?20cm,纵向每个袋与袋之前间隔20?30cm,用沙壤土覆盖,厚度3?5cm,用雾水浇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层遮荫物保湿,半脱袋半埋式栽培是将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划开脱去,袋口向上立式摆放,袋与袋间隔20?30cm,用细沙土覆盖至脱袋处,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脱袋直接摆放是将菌包堆叠摆放或立上于地上,从接种口进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0032]所述的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C _25°C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0% -90%,遮阴度75%以上,只浇雾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5天,当原基露出地面或袋口,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0.1 %,利于菌柄伸长,每天向棚内喷雾水二三次,每次喷水量宜少,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为度,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喷水。
[0033]所述的育芝管理是指当原基分化成小芝体时,继续保持空气湿度在80% -90%之间,此时可向芝体适当喷雾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内积水,此时温室内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气要好,空气新鲜则形成品质好、质量高的子实体,注意栽培袋不能随便更动位置,因为改变光线方向会抑制子实体的生长,易形成畸形灵芝,阳光不能直射,否则会引起菌柄枯萎,菌盖难以长大,在适宜条件下,经55?65天的培育,当子实体边缘由白转红,并开始散发孢子,表明灵芝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
[0034]所述的采收是指将灵芝从基部拨下,用剪刀剪去杂质,马上晒干,若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灵芝主供药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贮存,以免回潮变质,因灵芝韧性强,基部与培养料结构也很紧密,不象其它菌类那样容易拨下,避免在菌盖与菌柄处折断降低白肉灵芝的等级。
[0035]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同木肩和棉籽壳,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头年12月?翌年3月制袋养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获第一潮灵芝,提高了白肉灵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实现了西藏白肉灵芝菌种的人工栽培。
[0036]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同木肩和棉籽壳,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头年12月?翌年3月制袋养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获第一潮灵芝,提高了白肉灵芝多糖和三萜的含量,首次实现了西藏白肉灵芝菌种的人工栽培。工作原理
[0037]如图1所示,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该技术步骤流程包括:菌种分离S101、菌包制作S102、出芝栽培S103、催蕾管理S104、育芝管理S105、采收S106 ;所述的菌种分离SlOl是指将野生灵芝子实体擦试干净,掰开,在中间无污染的子实体中取出绿豆大小的一小块,在无菌操作条件,迅速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试管,盖上硅胶塞,在25°C下恒温培养7天,再从斜面上挑取长势较好,无污染的菌丝进行纯化培养,培养10天左右,筛选出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壮的菌株作为母种;所述的菌包制作S102是指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250ml的麦粒菌种瓶培养15?20天,待菌丝长满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待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15?20天,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芝管理;所述的出芝栽培S103是指采用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直接摆放出芝三种方式进行出芝管理,全脱袋覆土栽培是将栽培袋用刀划口剥去外袋,然后将菌袋平摆畦中,横向袋与袋之间相隔10cm,纵向每个袋与袋之前间隔30cm,用细沙土覆盖,厚度3?5cm,用雾水浇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层遮荫物保湿,半脱袋半埋式栽培是将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划开脱去,袋口向立式摆放,袋与袋间隔20?30cm,用细沙土覆盖至脱袋处,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脱袋直接摆放是将菌包堆叠摆放或立上于地上,从接种口进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所述的催蕾管理S104是指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0C -25°C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0 % -90 %,遮阴度75 %以上,一般只浇雾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5天左右,子实体原基可出地面或袋口,此时要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0.1%左右,利于菌柄伸长,从这个时期可根据天气变化灵活的安排日晒与给水,每遇晴天,可用喷雾器直接喷二三次水,喷水量宜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和地面潮湿,不能直接向原基上喷水;所述的育芝管理S105是指当原基分化成小芝体时,继续保持空气湿度在80% -90%之间,此时可向芝体适当喷雾水,注意避免栽培床或袋内积水,此时温室内要有充足的散射光,通气要好,空气新鲜则形成品质好、质量高的子实体,注意栽培袋不能随便更动位置,因为改变光线方向会抑制子实体的生长,易形成畸形灵芝,阳光不能直射,否则会引起菌柄枯萎,菌盖难以长大,在适宜条件下,经55?65天的培育,当子实体边缘由白转红,并开始散发孢子,表明灵芝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所述的采收S106是指用尖咀钳夹住灵芝基部拨下,用剪刀剪去杂质,马上晒干,若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灵芝主供药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贮存,以免回潮变质,因灵芝韧性强,基部与培养料结构也很紧密,不象其它菌类那样容易拨下,避免在菌盖与菌柄处折断降低白肉灵芝的等级。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包括:菌种分离、菌包制作、出芝栽培、催蕾管理、育芝管理、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种分离前需要在培养基进行白肉灵芝的种子培养: 培养基的组份:去皮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KH2PO4 0.8g ;MgS04 0.3g ;蒸馏水100mL ;称取培养基的组份,加水溶化后,分装试管,灭菌后得到种子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分离指将野生灵芝子实体擦试干净,掰开,在中间无污染的子实体中取出绿豆大小的子实体块,在无菌操作条件,接入已制作好的PDA斜面试管,盖上硅胶塞,在25°C下恒温培养7天?10天,得到初级菌种,再从斜面上挑取长势较好,无污染的菌丝进行纯化培养,培养10天,筛选出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壮的菌株作为母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制作是指将培养好的母种菌株接入250ml的麦粒菌种瓶培养15?20天,待菌丝长满后,接入17 X 35cm的聚丙烯栽培袋培养30天,菌丝长满袋,待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15?20天,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芝管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芝栽培是指菌丝满袋后采用全脱袋覆土栽培、半脱袋栽培和不脱袋摆放出芝三种方式进行出芝管理,全脱袋覆土栽培是将栽培袋用刀划口剥去外袋,然后将菌袋平摆或立放于畦中,横向袋与袋之间相隔10?20cm,纵向每个袋与袋之前间隔20?30cm,用沙壤土覆盖,厚度3?5cm,用雾水饶透土壤表面,上面搭一层遮荫物保湿,半脱袋半埋式栽培是将袋底端二分之一的外菌袋用刀划开脱去,袋口向上立式摆放,袋与袋间隔20?30cm,用细沙土覆盖至脱袋处,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脱袋直接摆放是将菌包堆叠摆放或立上于地上,从接种口进行直接出芝,每天保持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催蕾管理是指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C _25°C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0 % -90 %,遮阴度75 %以上,只浇雾水,保持土壤湿润,培养15天,当原基露出地面或袋口,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0.1 %,利于菌柄伸长,每天向棚内喷雾水二三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芝管理是指当原基分化成小芝体时,继续保持空气湿度在80% -90%之间,此时向芝体喷雾水,经55?65天的培育,当子实体边缘由白转红,并开始散发孢子,表明灵芝已经成熟,及时采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是指将灵芝从基部拨下,用剪刀剪去杂质,马上晒干,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干透后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贮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西藏白肉灵芝栽培方法采用青冈木肩和棉籽壳,利用孰料袋式栽培,于头年12月?翌年3月制袋养菌,4月?5月下田出芝,8?9月收获第一潮灵芝。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488565SQ20151001423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2日
【发明者】熊卫萍, 张君丽, 白玛旦增, 谢荣, 洛桑, 孙慧娟 申请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