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高处挂取的林栖鸟类投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4453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高处挂取的林栖鸟类投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便于高处挂取的林栖鸟类投食器,属于野生动物生境改良技术中食物资源人工干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鸟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是生物链的重要的有机组合,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缺其不可;更是我们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如影相随、长期进化共存的伴侣,既能提供欣赏自然之美,也能启迪升华科技之妙。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鸟类的种群数量不仅在大幅下降,其栖息地也在大面积缩小。众所周知,食物、水、隐蔽/栖息地(food、water、cover/habitat)是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三要素,林栖鸟类也不例外。随着栖息地面积的减小和质量的退化,食物和水的需要已难以满足鸟类不同生活史阶段的需求,尤其是食物,这是影响鸟类种类和数量减少下降的关键之一。“鸟为食亡”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古训已简明地道出了这一道理。

为了保护鸟类,为了让鸟类在春秋迁徙季节能有足够的食物得以补充体能并继续迁徙,为了繁殖鸟类能有足够的食物摄入补充营养能量得以提高孵化成功率,为了那些留鸟能有足够的食物度过生活史周期的每一个阶段而不再成为流浪鸟、垃圾鸟,一些专业的和非专业的爱鸟人士或机构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对不同生活史阶段的鸟类进行食物补充,如林中地面的玉米粒、绑在树干上的简易的投食台、投食器等。这些爱心人士或机构组织保护的不仅仅是鸟,他们保护的是一个或一类鸟类物种,保护的是一类自然资源,保护的是为未来孩子能看到类似动物的机会。

这些简单的且不能再简单的投食措施,确实能为鸟类补充食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益者多数为那些伴人鸟种或潜在的伴人鸟种(对人不敏感或敏感度弱的鸟种)。而对人敏感度强的野生鸟种则受益极少,主要因为食物的投放位置隐蔽性较差,有时却因为暴露的觅食环境而成为其丧身之地,这样的食物投放为那些捕猎者提供了极佳的捕鸟机会。

众所周知,真正的野生林栖鸟类,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因种而异,栖息的高度也不同,其觅食的环境也相对隐蔽。为了能将食物投放于更贴近林栖鸟类真正的栖息环境中,为了能给野生鸟类提供真正安全科学的食物资源,特设计本投食器。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能更科学地将食物投放在林栖鸟类的栖息环境中,能更高效地补充部分林栖鸟类食 物资源不足的问题,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林栖鸟类投食器。

本发明专利为一种便于高处挂取的林栖鸟类投食器,它包括投食器主体和遥控器附件两部分;前者包括储食部、投食口、可伸缩挂杆、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啄食站杆、啄食孔;后者包括挂钩开关、伸杆按钮、缩杆按钮。

投食器主体中,储食部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主体,为圆柱形,能减弱风力;下部分为投食口所在位置,为切底的圆锥形,切底处用盖封闭;上圆柱下圆锥的结构能为储食部内的食物下滑增加自动力。

投食器主体中,投食口位于储食部的底端外表面,外有可密封的螺旋拧的盖;投食口可稍大些,便于投放食物。

投食器主体中,啄食站杆位于储食部与投食口之间,靠近储食部圆锥体的上侧,杆数不限,与储食部半径正相关,可以直穿过储食部,外漏于储食部,外漏部分供取食鸟类站立,啄食站杆与储食部成圆等分位置,啄食站杆于储食部内部成交错式位置,不建议使用超过三根以上的站杆,以一至两根为宜。

投食器主体中,啄食孔位于啄食站杆上侧,它靠近啄食站杆且远离储食部顶端,位于储食部上,每根啄食站杆配两个啄食孔,分别位于储食部的对侧,孔大小以其所投放的林栖环境中的取食鸟种的喙情况而定;啄食孔与啄食站杆的距离不定,以其所投放的林栖环境中的取食鸟种的喙长、颈长、体长综合来定;这要求投放投食器前,应先对投放的林栖环境中的鸟类群落进行预观察,以确定能取食的优势鸟种和食物类别。

投食器主体中,可伸缩式挂杆两端均有吊钩,通过吊钩连接于储食部顶端中心处,位于储食部顶端外表面,二者可通过吊钩进行连接或断开,当投放食物时通过该吊钩进行断开;储食部顶端中心处密封不严的空隙利于保持储食部上部为非真空,这能保持储食部里面食物的上下两侧空气压力保持一致,利于食物自动下滑;挂杆的可伸缩结构利于将投食器悬挂于鸟类真正的栖息环境,尤其是人不方便挂取的高处,能起到梯子的部分作用。

投食器主体中,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一端为挂钩起到悬挂投食器的作用,另一端为吊钩与可伸缩式挂杆相连接,二者衔接方式为穿挂;挂钩的全封闭结构能防止投食器脱落;挂钩的遥控式可开关式结构利于投食器与投放位置树枝间的取放。

遥控器附件,自上至下,依次为挂钩开关、伸杆按钮、缩杆按钮,用于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的开关和可伸缩挂杆杆的伸缩,利于将投食器悬挂于人伸手不可及的高处。

本发明专利的所有材料以质轻、质柔、透明、耐受风雨侵蚀、耐受温差、价低、承重好等特性为主,所有材料以浅颜色为主,储食部以透明浅颜色为佳。这样的材料即便于携带、取放、观察食量、及时添食、承受各种力,也利于食物保质、长久实用、鸟的安全取食、防范不法捕猎者,还能减缓对鸟喙及体部的最大伤害。

本发明专利采用分体式设计,结构紧凑、便于携带与制作,具有结构简单、科学实用、安全隐 蔽的优点。它不同于林栖鸟类简易投食器,能投放于林栖鸟类真正的栖息高度,能真正根据林栖鸟类的栖息环境特征和行为特点进行投放,还能防范人为不法行为的干扰;此外,全封闭挂钩悬挂高处避免脱落、圆形储食部能弱化风力、耐温差耐风雨雪材料能将食物最大化保质、站杆和啄食孔利于多只鸟类同时啄食、浅颜色隐蔽性强、透明材质易于观察食量等,这些有利特征实现了对林栖鸟类的安全、科学、高效的投食与啄食,能真正起到野生林栖鸟类食物资源不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投食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遥控器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投食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投食器主体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遥控器附件的等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为一种便于高处挂取的林栖鸟类投食器,它包括投食器主体和遥控器附件两部分;前者包括储食部(1)、投食口(2)、啄食站杆(3)、啄食孔(4)、可伸缩式挂杆(5)、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6);后者包括挂钩开关(7)、伸杆按钮(8)、缩杆按钮(9)。

投食器主体中,储食部(1)为投食器存放食物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为上圆柱下切底圆锥;投食口(2)位于切底圆锥的下底面,通过螺旋拧的盖进行封口,此为添加食物的入口。

投食器主体中,啄食站杆(3)穿过储食部(1)的切底圆锥部上侧,啄食站杆(3)位于储食部(1)对侧的外漏部分等长,此为啄食鸟的立脚区。

投食器主体中,在啄食站杆(3)外漏部分上方做出啄食孔(4),每根啄食站杆(3)做两个啄食孔(4),此为啄食鸟啄食的通道。

投食器主体中,可伸缩式挂杆(5)两端均为吊钩,通过吊钩连接于储食部(1)顶端中心处,二者可通过吊钩进行连接或断开,当添加食物时需要进行此操作。

投食器主体中,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6)一端为挂钩起到悬挂投食器的作用,另一端为吊钩与可伸缩式挂杆(5)相连接,二者可通过吊钩进行连接或断开,添加食物时无特殊情况不需要操作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6)。

遥控器附件中,自上至下,依次为挂钩开关(7)、伸杆按钮(8)、缩杆按钮(9),主要操作可伸缩式挂杆(5)和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6);首次悬挂投食器时需要对二者进行操作,当需要添加食物时只需要操作可伸缩式挂杆(5)即可(特殊情况除外)。

这些为投食器主体和遥控器附件的构造特征和主要操作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当确定投食器投放位置、主要啄食鸟种和食物类别后,需要添加食物悬挂投食器。

首先,将准备好的食物通过投食口(2)往储食部(1)中添加。

添加完毕后,先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挂钩开关(7)打开投食器主体上的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3),再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伸杆按钮(8)将投食器主体上的可伸缩式挂杆(5)伸出,至需要的高度。

然后,将投食器悬挂在林中选好的树枝上的合适位置。

悬挂后,先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挂钩开关(7)关闭投食器主体上的可开关式全封闭挂钩(3);确定牢固后,再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缩杆按钮(9)将投食器主体上的可伸缩式挂杆(5)缩回,在可伸缩式挂杆(5)缩回的过程中借助拉力作用将投食器主体抬升至需要的高度。

至此,添加食物的投食器悬挂完毕。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和二的进一步说明。当鸟类发现投食器时,鸟类会站在啄食站杆(3)上,通过啄食孔(4)啄食储食部(1)中的食物。

啄食站杆(3)和啄食孔(4)均位于储食部(1)的中下侧,储食部(1)上侧的食物会由于下方食物被啄空,在食物上下空气压力一致的前提下由于食物重力作用食物会自动会下滑;当储食部(1)中的食物低于啄食孔(4)一定位置,超过鸟类的啄食距离时,需要添加食物。

这些可借助望远镜通过透明的储食部(1)进行观察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二和三的进一步说明。当发现需要添加食物时,先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伸杆按钮(8)将投食器主体上的可伸缩式挂杆(5)伸出;这时,投食器主体在可伸缩式挂杆(5)伸出力的反作用力下,会向下运动,至需要的位置。

当投食器主体上的可伸缩式挂杆(5)停止运动时,可通过可伸缩式挂杆(5)与储食部(1)间的吊钩手动摘下投食器的储食部(1)。

然后,通过投食口(2)往储食部(1)中添加食物。

食物添加完毕后,通过吊钩手动将投食器的储食部(1)挂在可伸缩式挂杆(5)上。

通过遥控器附件中的缩杆按钮(9)将投食器主体上的可伸缩式挂杆(5)缩回,在缩力的反作用力下,投食器主体会向上运动,至需要的高度。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的投食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