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状剪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51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桶状剪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南方有很多的种桑养蚕的农户,我们都听过蚕食鲸吞这个成语,可见养蚕的过程对于桑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桑叶采摘的工具,都是通过人工采摘桑叶,不仅仅耗费人工和时间,而且效率非常低。对于蚕的初期生长阶段靠人工采摘桑叶还能够应付,但是到了蚕长大时,桑叶需求会多得多,养蚕户则要不分白天到桑叶地用手工采摘桑叶,就算这样依旧还是不能满足蚕对桑叶的需求,造成后期无法满足喂养需求。大大限定了农户的养殖规模,只能小规模养殖,这样经济收益就会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桑叶采摘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和容易伤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桶状剪叶器,包括收叶桶,所述收叶桶的顶面开口,底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割叶孔,割叶孔的圆周为尖锐外凸的喇叭口状刀片,刀片与底面连接处为喇叭的扩散端,刀口处为喇叭的收拢端。

将桑枝整条割下,然后从收叶桶的顶面向着底面的方向,插入割叶孔内,一条桑枝对应一个割叶孔放置,手抓住伸出底面割叶孔的桑枝,用力快速一抽,桑枝迅速抽出,而桑叶的叶柄则被刀片割断,使得桑叶留在收叶桶内,使用时,一般一个收叶桶底面设置十二个左右的割叶孔,十二条桑枝同时对应插好后,一起拉动,效率极高,且收割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收叶桶的桶身为喇叭状,顶面为喇叭的扩散端,底面为喇叭的收拢端。喇叭状的桶身设计使得桑枝更容易插入桶内的割叶孔,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又好又快的割下桑叶,且不会伤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 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桶状剪叶器,包括桶身为喇叭状的收叶桶1,所述收叶桶1的顶面开口,顶面为喇叭的扩散端,底面为喇叭的收拢端,底面上设有十二个割叶孔2,割叶孔2的圆周为尖锐外凸的喇叭口状刀片,刀片与底面连接处为喇叭的扩散端,刀口处为喇叭的收拢端。

工作时,将桑枝整条割下,然后从收叶桶1的顶面向着底面的方向,插入割叶孔2内,一条桑枝对应一个割叶孔2放置,手抓住伸出底面割叶孔2的桑枝,用力快速一抽,桑枝迅速抽出,而桑叶的叶柄则被刀片割断,使得桑叶留在收叶桶1内,使用时,一般一个收叶桶1底面设置十二个左右的割叶孔2,十二条桑枝同时对应插好后,一起拉动,效率极高,且收个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