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7298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



背景技术:

滨海吹填地是指海港航道疏浚,利用排放的海底淤泥吹填形成或是人工围海造陆吹填形成的地域。近些年来,由于沿海港口及临港产业区的大规模规划建设,此类地域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仅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吹填区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滨海吹填地从吹填完成到后期项目建设,一般要经过自然沉降、固化、软基处理加固等较漫长的过程,地表的裸露时间长达3至5年以上,甚至更长。

此类地域由于自然成土过程漫长,植被不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长期裸露造成了对环境景观的不良影响,尤其在表层风干后,常常会在春、秋季节(北方)大风天气时产生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加快裸露地治理,是当前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内容。目前滨海吹填裸露地治理有覆盖抑尘网、覆盖石屑、注水覆盖等方法,这些方法只是抑制扬尘,对改善景观效果,尤其是生态质量无实质作用,且存在不能一劳永逸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形整理:

根据吹填后自然地形,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将吹填地整理成高低落差在0.5-1.0米间的过渡平缓地形,形 成处于高处的高燥地与处于低处的蓄水地,且高燥地占全部吹填地面积的2/3以上,高燥地的地形形成0.3%以下的排水坡度;

(2)地表处理:

对高燥地进行耙地松土,使表层土疏松,然后在疏松的表层土上铺设预设厚度的由粉碎后的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后,再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或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覆盖在疏松的表层土的地表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覆盖;

(3)植被构建:

在降雨季节对高燥地进行植被构建,植被构建以利用土壤中的自然植物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辅以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或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

(4)排水处理:

在表层覆盖物铺设区域内设置用于排水的明沟,沟旁不设埂;

(5)后期维护:

表层覆盖物铺设及灌丛植物栽植完成后,对日常巡视发现有被外力破坏的部位及时修补;对缺水干旱的灌丛辅以人工浇水,促进种子萌发出苗。

所述由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包括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所述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单一铺设或按任意比例混合铺设。

所述植物材料要粉碎成单体长度不超过5厘米,铺设的所述表层覆盖物的厚度为1-5厘米,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1-5厘米。

所述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的用量在表层覆盖物干重的0.1%以内。

所述耐盐灌丛的种植穴内掺入土体7-10%的保水剂。

所述明沟包括间距5-10米的平行明沟或网格明沟;所述平行明沟或网格明沟的宽度30-50厘米,深度30-50厘米。

本方法可对吹填后的裸露土地进行以生态植被恢复为手段及目的的环境治理,不仅可有效防治裸露土地扬尘问题,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如1-2年,形成具滨海特色的湿地绿化景观。

本方法针对吹填地域低洼的特点,通过现场土方平衡,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理,无需外购土方,并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及土壤种子库等资源及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资源,辅助必要的人工措施,营造吹填地生态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在植被形成后很少或不用人工维护管理,方法相对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待整理滨海吹填地的等高线平面地形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整理后的滨海吹填地的等高线平面地形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本发明方法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的原则,克服了现有治理方法的缺点,通过地形整理、理水台地、地表覆盖、土壤种子库利用及适种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构建地表植被系统,实现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及绿化的目的。

图示说明,图2、4中虚线为断面透视地形轮廓线,该断面透视地形轮廓线上方的带三角状标记的地形标高数字70、100以及70、100为相对标高,单位cm。

参见图1-4所示,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地形整理:

根据吹填后的自然地形,在具备一定荷载后,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以实现有中等强度降水时(中等强度降水是指1h内的雨量为2.6——8.0mm的雨;24h的雨量为10.1——24.9mm的雨),吹填地区域中有2/3以上区域 为高燥地,1/3以下区域为蓄水地为指导,将场地整理成有高低落差,高低差宜在0.5-1.0米间,且过渡较为平缓的地形,形成有高燥地以及蓄水地,如图3中的第一高燥地10以及第二高燥地11,相通的作为汇水区域的第一蓄水地20以及第二蓄水地21。地形整理的关键在于,参见图1~2所示,整理前地形是以吹填高点为核心作地形的辐射,只有明显的高点,没有明显的低点(即汇水区域或蓄水区域);参见图3~4所示,整理后形成了明确的地形低点即汇水区域或蓄水区域以及水流通道,并且保留了地形的高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吹填后形成的地形较为符合以上要求时,也可视具体情况少作整理或不作整理。

S102、地表处理:

对整理好的吹填地采取人工或机械耙地松土(蓄水区域除外,主要指高燥地),使表层一定的厚度,如10厘米疏松,后覆盖一层由稻壳、粉碎的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等表层覆盖物,表层覆盖物厚度可掌握控制在1-5厘米;

其中,各种植物材料要粉碎成单体长度或粒径5厘米以下,各种覆盖材料可单一铺设或按随意比例混合,

表层覆盖物的覆盖材料可直接覆盖在地表后人工耙入地表下,如耙入地表下1-5厘米,或直接覆盖在地表上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进行再覆盖,以防止被风吹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本发明时,在进行地形整理、地表处理应避开雨季进行(如北方6-8月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地形整理、表层覆盖物铺设等实施操作工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处理的地块的表层土体的层序破坏,并尽量使表层土体易于滞留飘落的植物种子,以保证后期植被构建的效果。

S103、植被构建:

对高燥地的地表经上述的处理后,要使地表处理后的植被构建期要充分处于降雨季节(如北方6-8月份)以有利植被的构建。滨海裸露地或吹填地自然植被恢复以自然植物的种子传播为主要途径。具体实施时,充分利用土壤中自然传播、飘落、储蓄的自然植物的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 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为尽快形成初步绿化效果,可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如柽柳等,或在覆盖材料中掺入护花米草、盐地碱蓬等耐盐植物的种子进行植被的构建。

所述自然植物可以是草本植物,如芦苇、盐地碱蓬、碱蓬、碱地肤、碱菀、马蔺、地被菊、蜀葵、菊芋、旋覆花、益母草、扁杆藨草、苔草、扁穗莎草、紫花苜蓿、结缕草、野牛草、虎尾草、牛筋草、阿尔泰狗娃花、羊草、碱茅、打碗花、肾叶打碗花、田旋花、狭叶香蒲、苘麻、野西瓜苗、单叶蔓荆、马绊草、碱蓬、盐地碱蓬、地肤、砂引草、二色补血草、田箐、鹅绒藤、罗布麻等。

所述自然植物也可以木本植物,如榆树、白蜡、臭椿、毛泡桐、旱柳、垂柳、桑树、毛白杨、国槐、刺槐、构树、栾树、合欢、酸枣、柽柳、紫穗槐、枸杞、白刺等。

其中,人工辅助播种耐盐植物的种子应以前期土壤种子库发芽实验为指导进行,具体实施时,耐盐植物的种子的用量宜在表层覆盖物的覆盖植物材料干重的0.1%以内。

S104、排水设置:

充分并合理利用自然降水是植被构建的关键,应以吹填形成的自然地块为单元,在地形整理及地表处理时要遵循对自然降水的能蓄能排的原则,设置排水或引水装置,将自然降水尽最大可能保留在吹填地块内。

具体处理时,在表层覆盖物处理区域内采用5-10米间距的平行明沟或网格明沟排水,沟的宽度30-50厘米,深度30-50厘米,沟旁不设埂,以利于地表降雨的顺畅流入;同时利用地表处理区域的地形形成的0.3%以下的自然排水坡度,将降水排向蓄水区域或蓄水地。

作为一种实施例,灌丛植物种植穴内可掺入土体7-10%的保水剂进行保水。

S105、后期维护:

地表覆盖物敷设及灌丛栽植完成后,结合日常巡视对发现被外力破坏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补;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保持环境卫生,对缺水干旱的灌丛辅以人工浇水。

若较长时间内无有效降雨,或根据治理效果时间的要求,应采取人工喷洒水浇灌的措施,促进土壤种子萌发出苗,如此下去,植被覆盖率一年内可达50%以上。

本方法针对吹填地域低洼的特点,通过现场土方平衡,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理,无需外购土方,并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及土壤种子库等资源及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资源,辅助必要的人工措施,营造吹填地生态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在植被形成后很少或不用人工维护管理,方法相对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