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早桃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83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经济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是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特早桃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很多省市自治区,如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都有很多喀斯特石山地区。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特点是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几百年前,我国南方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原始森林覆盖率高,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但随着入口的增长,人类在喀斯特石山地区快速活动,就引起了石山地区森林的破坏,目前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岩溶石漠化已经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当我们在领略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峰林和石林奇观、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殊不知喀斯特石漠化正渐渐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威胁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当地人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岩石逐渐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目前,我国近70%以上的石漠化灾害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面积达12.96万平方公里,每年大约吞噬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总体呈加剧趋势。

对于强度石漠化地区,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人类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石漠化的治理主要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并合理开发喀斯特生态旅游。对于中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以治理为主的生态战略,通过退耕还林、发展混农林业等措施积极治理。对于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进行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的生态综合防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保护好现有的土地和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开发种植作物进行的相关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授权公开号为:CN102907249B的发明: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的桑树的栽培方法,采用“桂桑优62”桑树品种作为砧木;“农桑10号”桑树品种作为接穗,栽培方法包括整地、育苗及嫁接、苗木处理、种植、剪枝剪伐、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步骤,本发明栽培的桑树品种具有根系发达,涵养水分,树形较大,枝条多,节形突出,副芽大而多,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而光滑、光泽较强,叶肉厚,为养蚕的优质桑叶,还可以作为养牛、养羊的优良饲料,给喀斯特石山地区恢复生态环境和给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又对多种作物进行了试验,发现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种植特早桃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创收,还可以改良恶劣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土壤具有保水保墒,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桃树属于蔷薇科、双子叶植物纲,原产于我国,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落叶小乔木,在较干旱条件下尤其适合种植。但在喀斯特石漠化条件下种植桃树,如何克服水分缺乏,土质条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同时,选择何种品种种植也是需要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特早桃的栽培方法,不仅可以保水保墒,防风固沙,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种植特早桃可以创造客观经济效益,为农民增产创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特早桃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品种:“早红蜜”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82年以深州蜜桃为母本、杭州早水蜜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原代号83-1-7。其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树姿开张,主干深灰色,有小纵裂纹;1年生枝绿色,阳面红色,节间平均长2.48厘米,皮孔小,量多。叶片长椭圆披针形,长15.79厘米,宽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平展,叶缘锯齿圆钝,绿色,叶脉明显,蜜腺肾形,2-4个,叶柄长0.8厘米;花为蔷薇型,花瓣为单瓣,浅粉红色,花药橙红色,花粉量多,能育,雌蕊比雄蕊稍高。萼筒内壁黄绿色。且其对对各种病虫害均有较强抵抗力。轻度感受蚜虫,不受食心虫的危害;没有发生炭疽病、褐腐病、白粉病、疮痂病及细菌性穿孔病。

(2)整地:在旱田条件下,使用粉垄机粉垄整地,耕作深度为60-80cm。

(3)定植:按照株距3.3m×4.2m,720株/公顷规格挖穴定植,每穴长宽深为90cm×90cm×70cm;将培育好的桃树苗根部带土在定根水中处理30分钟,自然晾干后备用。

(4)肥水管理:定植前在挖好的穴坑中施足有机肥,并使用200-300克保水剂和1-2kg复混药肥;1年后每年追肥4-5次,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时排水灌溉,做到不涝不旱;使用复混药肥主要针对山地区的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如蛴螬、蔗龟、蝼蛄、地老虎等,同时还可以兼防桃树前期的蚜虫等。

(5)整形修剪:选择自然开心形树形,定植后高度为50cm时整形,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呈放射状生长,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30-50cm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其他枝条、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 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

(6)田间管理为:控梢生长,蕾期及时补充钾肥,花期补充硼肥,保花保果;对畸形果、病果病花及时修剪;不需除草,增强树势。桃树的田间管理主要以增强树势为主,不必除草,因为地面覆盖的杂草可以保水保墒,同时由于桃树的根系发达,扎根深,不会与桃争夺养分,在成熟期要及时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促花促果。

(7)病虫害防治:是对腐烂病、缩叶病、流胶病、桃蚜、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的防治。以上为特早桃常发病虫害,可以选用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对兵害进行防治,对害虫选择触杀和内吸性药剂进行防控。

所述定植时用的定根水配方如下:2%甲霜灵+5%恶霉灵+0.05%萘乙酸钠+0.05%吲哚丁酸钾+0.5%DA-6+25%腐植酸钾+2%成膜剂+15%甲醇+水补至100%。

所述有机肥是腐熟鸡粉和甘蔗滤泥的混合物,二者按1∶1混合而成;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或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无机肥重量百分比为40-44%,其中N≥16%、P2O5≥8%、K2O≥16%;有机质重量百分比≥15%。

所述复混药肥含有杀虫剂杀灭菊酯和噻虫嗪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和0.5%的,氮磷钾重量比为20∶5∶20。复混药肥的生产方法是:将杀灭菊酯和噻虫嗪用溶剂溶解,备用;生产氮磷钾含量为20∶5∶20的复合肥;在包膜机中将杀虫剂溶液均匀喷洒到复合肥中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将特早桃品种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引种并且试种成功,特早桃品种“早红蜜”原产于河北地区,将该品种引种到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区种植,丰富了喀斯特石漠化种植作物的种类,而桃树的种植成功为当地农户的创收创造了理论和实际依据,对改善石漠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方法种植的特早桃具有根系发达、保水保肥能力强、枝条茂盛、主干粗直、花蕾多的外在表现,同时,生产的早桃果大整齐、卖相好、色泽发亮、肉质鲜美、生长期长,同样的早桃相对于常规种植的品种品质高出一个等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3)本发明栽培方法采用粉垄、复混药肥、甘蔗糖蜜有机肥等先进耕作和肥料技术,不仅有效改善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的土质环境,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大增加,而且药肥一体,药肥双效,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起到了较好的杀虫效果,在石漠化山区交通不方便的条件下大大减轻了种植特早桃的人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择品种:“早红蜜”。

(2)整地:在旱田条件下,使用粉垄机粉垄整地,耕作深度为80cm。

(3)定植:按照株距3.3m×4.2m,720株/公顷规格挖穴定植,每穴长宽深为90cm×90cm×70cm;将培育好的桃树苗根部带土在定根水中处理30分钟,自然晾干后备用。定根水配方如下:2%甲霜灵+5%恶霉灵+0.05%萘乙酸钠+0.05%吲哚丁酸钾+0.5%DA-6+25%腐植酸钾+2%成膜剂+15%甲醇+水补至100%。

(4)肥水管理:在定植以前,每穴施有机肥10kg(腐熟鸡粉和甘蔗滤泥的混合物,二者按1∶1混合而成),保水剂100g(选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二者1∶1混合而成),复混药肥150g(复混药肥为含有杀虫剂杀灭菊酯0.1%、噻虫嗪0.5%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20∶5∶20);以后每年施肥四次,施肥类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氮磷钾含量为16∶10∶16,有机质含量15%),并根据桃树叶面情况及时补充叶面肥;注意排水,避免雨后根部积水;使用复混药肥主要针对山地区的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如蛴螬、蔗龟、蝼蛄、地老虎等,同时还可以兼防桃树前期的蚜虫等。

(5)整形修剪:选择自然开心形树形,定植后高度为50cm时整形,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呈放射状生长,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30-50cm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其他枝条、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

(6)田间管理为:控梢生长,蕾期及时补充钾肥,花期补充硼肥,保花保果;对畸形果、病果病花及时修剪;不需除草,增强树势。桃树的田间管理主要以增强树势为主,不必除草,因为地面覆盖的杂草可以保水保墒,同时由于桃树的根系发达,扎根深,不会与桃争夺养分,在成熟期要及时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促花促果。

(7)病虫害防治方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栽培的“早红蜜”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的优点,平均亩产1.52万斤,给当地农户创造了丰收,同时,经过8年的试种和推广,当地的石漠化山地有效缩短了继续恶化的进程,适宜在国内具有类似条件的地区大规模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