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4275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粮食安全是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经济的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使农作物的受到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加上种植结构和方式的改变,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土肥肥力水平下降,而且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常规种植的水稻根本达不到绿色食品的要求。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今年来关于绿色水稻生产技术也有很多研究,但是都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大面积的推广,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前处理:包括选种、浸种、催芽以及秧苗准备;

(2)播种以及播种后的苗床管理;

(3)水田移栽;

(4)大田管理:包括施肥、管水以及病虫防治;其中所述病虫防治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包括在稻田养鸭、养鱼控制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的危害;放置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卷叶虫成虫;释放赤眼蜂,破坏寄生二化螟、卷叶虫卵;

(5)收获储存。

进一步,所述生物防治过程中,性诱剂的安放量为每亩5-10个;赤眼蜂的投放量为每亩2-5万头。

进一步,所述物理防治是指首先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虫;其中频振式杀虫灯每60亩田设一盏,黄板每2-3亩设置一块。频振式杀虫灯集光、波、色、味于一体诱杀害虫,应用于水稻生产可降低害虫密度,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和用药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利用黄板诱杀技术,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能诱捕各类粉虱、各类蚜虫、潜叶蝇、枣果蝇、梨茎蜂等。

进一步,所述化学防治是指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白叶枯病;当稻瘟病发病时,其植株倒三叶发病率达0.2%,或倒二叶发病率达0.1%时,亩用富士一号1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当分蘖末期纹枯病发病率达10%,或拔节至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5%时,亩用井岗霉素1包兑水60公斤喷雾;所述白叶枯病的防治,要从秧田源头抓起,用10%可湿性粉剂叶枯宁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进一步,所述白叶枯病的防治最多两次,且最后一次防治距水稻收获时间15天以上。

进一步,所述大田管理期间,采用0.05%溴敌隆与谷物按1:100做成毒饵,放置在毒饵箱内放置田间诱杀鼠;残留药剂及时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农田。

进一步,所述施肥包括冬季每亩地种植紫云英1400-1600千克或插秧之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50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在插秧后5-7天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在水稻灌浆后期每亩追施氯化钾5-7.5千克。

进一步,所述选种包括将种子薄晒2-3天,然后用盐水进行选种,去除不合格的种子,最后用清水漂洗1-2次,保证种子发芽率。

进一步,所述浸种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其具体步骤包括用25%米酰胺的2000-3000倍液或4%抗霉菌素120的水剂2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洗净,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5-7天后洗净,并且每天上下翻动一次。

进一步,所述催芽的操作步骤为用编织袋将种子装好,放在35~36℃的温水中浸种4小时,起水后趁热用薄膜将种子袋包扎好,进行保温保湿催芽7-8 小时后,再放到25℃的温水中浸2-3分钟,取出沥干继续催芽7-8 小时,如此反复数次,直到破胸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选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去除虫害,只有遇到病害时才使用低毒的化学农药,且使用的农药遵守安全使用间隔。

(2)本发明通过在稻田养鸭、养鱼控制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的危害,不仅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生长的水稻更绿色安全,同时鸭、鱼的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水稻颗粒重和成熟度;其次鸭的粪便还为水稻提供有机肥。

(3)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水稻基本无农药残留,是纯绿色无公害水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和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金优974。选择晴好的天气,将种子用晒具薄晒3天,保证种子干燥一致,出芽一致。然后用盐水进行选种,去除不合格的种子,合格的种子用清水漂洗2次,保证种子发芽率。

(2)对选择的种子进行消毒浸种。用25%保鲜克(米酰胺)2000-3000倍液浸种24小时洗净,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6天后洗净,每天上下翻动一次。

(3)将消毒好的种子用多起多落的方法进行催芽:用编织袋将种子装好,放在35~36℃的温水中浸种4小时,起水后趁热用薄膜将种子袋包扎好,进行保温保湿催芽7 小时,再放到25℃的温水中浸3分钟,取出沥干继续催芽,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种子破胸为止,发芽率达到98%,将催芽好的种子凉晾5个小时后准备播种。

(4)在进行上述选种或催芽的同时准备秧田,秧田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稻田,提前除草并翻耕,保证秧田平整和松软。每亩用沤熟的猪牛栏粪等农家肥1吨左右或生物有机肥50千克作基肥。以黄泥作为秧苗土,粉碎后过筛,然后和精制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稻壳灰等肥料混匀。秧苗图经过调酸和严格消毒后装盘,将种子均匀撒入秧苗盘中,再覆盖一层覆土。

(5)播种装盘后要注意水分、温度和肥料的合理管理:播种装盘后要及时补水,第一次浇水底土要浇透,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各浇一次。出苗前要保持干湿交替,以控水促根,出苗后应保持床土湿润,保证秧苗的需水量。移栽前应适当控水,以促进盘根,方便卷筒运输。起秧前一天应浇少量清水,保证卷苗时不散。

在育秧棚内以及秧盘基质内放置温度计,适时掌握育秧棚和基质温度。播种到出苗期保温催芽,待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8℃以内。待秧苗两叶一心期,为防止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逐步控温在20-25℃。待秧苗3叶期,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白天开棚通风,移栽前将大棚边膜揭开炼苗3天左右。

秧苗2-3叶期后如有脱肥,叶面喷施低浓度的N、K和Zn肥,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起秧前一天喷施少量“送嫁肥”,以N素肥料为主,追肥后清水洗苗。秧苗1叶1心期喷施200-300ppm的多效唑,达到控苗徒长、培育壮秧的效果。

(6)秧苗移栽前对移栽田进行施底肥、整田,底肥以每亩紫云英1500千克或施农家肥1000千克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50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整田使移栽田田平、低实、泥化,地表无残茬,泥脚较浅。水田放水浸泡24小时待土松软后进行耕整,要求耕深一致,无漏耕、五暗埂暗沟,上细下粗,田面平整,泥水分清,水深2cm左右。

(7)秧苗达到3.5-4.0叶后可起苗带土移栽,做到浅插、插直、插匀。在插秧后7天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追施壮籽钾肥。在水稻灌浆后期每亩追施氯化钾6千克,防止水稻倒伏。

在秧田生长发育过程中,稻田管水应注意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复水后浅灌勤灌,深水(7厘米)孕穗,足水(5厘米)抽穗,干干湿湿灌浆,收获前3-5天断水。

秧苗在生长期间尤其要注意病虫害的产生,按照绿色水稻生产有关规定,在病虫防治上应将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和生态方法有机结合,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做到达标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生物防治:首先,保护青蛙、草蛉、蜘蛛等田间害虫的天敌,推广稻田养鸭、养鱼治虫,控制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的危害。其次,放置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卷叶虫成虫,每亩8个。再次,还可以配合释放赤眼蜂,破坏寄生二化螟、卷叶虫卵,一般每亩投放4万头。

物理防治:首先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60亩架设一盏灯。频振式杀虫灯集光、波、色、味于一体诱杀害虫,应用于水稻生产可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化防次数和用药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利用黄板诱杀技术(每2亩地设置一块黄板),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能诱捕各类粉虱、各类蚜虫、潜叶蝇、枣果蝇、梨茎蜂等。

病害防治:稻瘟病,当植株倒三叶发病率达0.2%,或倒二叶发病率达0.1%时,亩用富士一号1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当分蘖末期穴发病率达10%,拔节至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5%时,亩用井岗霉素1包兑水60公斤喷雾。白叶枯病,要从秧田源头抓起,可用10%可湿性粉剂叶枯宁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最多两次,最后一次距水稻收获时间15天以上。

鼠害防治:开展春季户内、户外灭鼠,用0.05%溴敌隆与谷物按1:100做成毒饵,放置在毒饵箱内,按洞或等距离放置诱杀,残留药剂及时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农田。

(8)、当稻谷成熟度达到85%-90%时,抢晴收获。稻谷及时晾晒(切忌长时间堆垛和在公路上打场暴晒,以免污染和品质下降),储存的仓库要消毒、除虫、灭鼠,进仓后注意检查温度和湿度,防霉、防鼠害,运输时不与其他物质混载。

将按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种植的水稻加工前稻谷新鲜,色泽金黄,形状整齐一致,无破损、无杂谷、秕粒、米粒、泥土、石子等,谷粒表面清洁无斑点、污垢,含水量在13%以下。 通过清杂、脱壳、去皮、抛光、精选等工序,将稻谷加工大米,经检测该大米基本无农药残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