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425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涉及手竿垂钓钓具组件的一种鱼漂,尤其涉及其显漂与浮漂的连接以及在其显漂上设置一种随机透漏水结构的塔漂。(二)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手竿垂钓钓具组件的鱼漂多为立漂。立漂有三段,上段为漂头(或称漂尾)、中段为漂身、下段为漂脚的依次结合成一体,依漂的三段功能应称之为显漂、浮漂和漂脚。环绕显漂体表涂有横向的色环,亦称之为色目。显漂多为半露出水面地站立,静态时显现钓具离岸悬垂水面下的钓点位置,动态时显示水体中的饵钩被动作的信息,由而显示给垂钓者辨别判定。浮漂是钓具浮载重量的主体,其浮载的坠重量,以确保漂坠之间的线悬垂于水体之中被拉直,并使钓具组件在水体中的位置相对稳定。一副组合钓具,应具备良好的“三性”,即饵钩随动性、漂饵连动性和环境适应性。饵钩的随动性,在适时地选用钩形大小和拴钩的脑线(或称为子线)直径粗细的情况下,选用较长的脑线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钩脑线长度≥15cm的情况下,漂饵能否连动,取决于钓具组件的钩和包在钩体上面的诱钓饵的总重量能否代替坠重量,即:饵钩的重量能否代替漂的显漂浮载力的坠重量,亦称之为显漂坠。研究钓具的漂饵连动性,要在钩脑线长和悬坠钓的条件下,饵钩被带着向上浮动送漂时,漂能否及时上浮显示,以及上浮的速度和高度能否与之相应,是衡量漂显灵敏性的关键,也是衡量钓具灵敏性的重要条件。钩脑线较长的钓具,只有在饵钩能够代替显漂坠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良好的漂饵连动。水体中的饵钩重量轻微,这就需要漂的显漂的浮力要小。台钓具的细杆型显漂的直径在1mm±0.2mm之间,使得显漂的浮力大大地减小了,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饵钩随动性和漂饵连动性,但其细小的杆形显漂的有效视距偏近,很难满足中、长手竿钓距在10m以外辨识漂的视距需要,这也是台钓具环境适应性差的根本原因之一。可见,漂的显漂的浮力要小和直径要粗,是实现钓具三性良好的基本条件。中国专利201420784822和200620166937,201420828064和201320741556四个漂,可以认为是同一类型的两个方案。其共同特点是:显漂为两端开口中空管形,作为浮漂身的亦为中通式的空心管,前两个漂的中通管的下口开在浮漂身的下端,后两个漂的中通管的下口开在浮漂身的中段,并横向两侧开通孔槽。显漂管的下端插入浮漂管顶部的管口中,构成一支上下通气透水的空心管漂。这类漂是要在坠重力下拉站立于水面上下时,水从漂管的下开口进入管腔,漂管腔里的空气被上推向显漂杪顶端的开口透出,从而减少了漂体的排水量,静态时的漂体浮力大大减小,显漂的浮力也相应地减小了。但是,这四个漂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些影响漂显灵敏度的问题。一是浮漂的浮力减小了,需要加大浮漂体来满足浮漂所需要的浮力;二是浮漂体腔在水中浸泡,水易渗入浮漂体中,成为俗称的漂吃水问题;三是在垂钓时,无论是抛线或是垂线到达钓点水面,总是显漂杪先接触及水面,显漂杪顶端的开口先进入水,成为漂管腔的显漂杪端的积含水问题;四是待漂站起身来立于水面上下时,水从浮漂身中管腔的下开口依次进入浮漂和显漂,当有鱼吸入饵钩上浮送漂时,漂管腔里的水受水表张力的影响不能理想的顺从浮漂管腔的下开口下排,成为显漂管腔里滞留的积含水问题。(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是要设置其显漂与浮漂相套插结构,便于使用显漂的调换,有利于浮漂体防渗水的密封工艺制作,并在其显漂上设置层层透漏水的结构,以解决显漂管腔中的水被滞留含水问题,实现粗显漂的小浮力,从而实现组合的塔漂钓具的三性良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显漂、浮漂和漂脚构成。其显漂采用两端开口的空心管形,显漂的一端开口与浮漂的上端相连接,另一端的开口在显漂杪的顶端,显漂上涂染着色环标示。其浮漂可以是空心腔管式,也可以是实心的杆式,在其浮漂的上端伸出有用于紧密插入或拔出显漂下端开口内的颈桩,显漂管可以随时从浮漂的颈桩上拔下来或套上去,以利使用显漂的调换,方便浮漂体防渗水的密封工艺制作。在其显漂纵向面上朝着管腔中心开通孔眼,用于随时通气和透入或漏出水;开通一个或者是第一个孔眼的位置应在贴近浮漂颈桩的顶端处,再依第一个孔眼所处于显漂同一侧的纵向面上朝着显漂杪方向逐个开通相同的孔眼,然后在其显漂的第一个孔眼一侧纵向面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侧纵向面上依次开通相同的孔眼;两个侧面纵向面上的孔眼成互生形式。在其显漂纵向面上朝着管腔中心开通孔眼的总量≥1,孔眼直径≤2mm,同一侧纵向面上的孔眼之间的距离≥1cm。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其浮漂可以是塑制的空心壳式,也可以是实心木质等材料制成,能够保持浮漂体应有的浮力,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选料范围较广泛,有利于浮漂体防渗水的密封工艺制作。仅仅需要在其显漂上开通孔眼和着染色环标示,制作简单,各个孔眼均能够流通空气和透入或漏出水,显漂管腔因而能够随时随需地透入水和漏出消去水。同时减少了孔眼所使用的材料体积,进而减少显漂用材体积所能排开的水的量,使得显漂体的浮力得到进一步的减小,显漂管可以选用的较粗。其显漂与浮漂相互套插连接,方便随时拔下或套上,以利因显漂或浮漂受损的调换,减少损失。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组成的塔漂钓具,钩脑线选用的长度>20cm,漂显的浮动幅度较高且灵敏,有效视距>10m,可视的漂显色目清晰。垂钓中,饵钩落入钓点水面后,塔漂的显漂杪随之倒插入水面下或者是漂体平躺在水面上,水即从显漂管的孔眼透入管腔达到饱和,待坠下沉到拉着塔漂脚向下沉着力时,塔漂随之歪斜着翘起漂杪站起身来,由于显漂杪顶端的开口和显漂管上的孔眼量,能够将显漂管腔中的水随即层层泄漏出于水体中,空气随即进入水面以上的显漂管腔,水面之下的显漂管腔依然保留着水,并通过水面之下的显漂管的孔眼与水体相通同一体。这种情况下的显漂浮力,仅是沉入水面之下的显漂体使用材料体积所排开的水的重量。待鱼吸入饵钩上浮送漂时,塔漂因失去浮载饵钩的重量而上浮,随着显漂被逐段上浮高出水平面,显漂高出水平面的管腔中的水随即通过所开通的孔眼层层泄漏出于水体中。由于空腔多孔的显漂所用的材料体积很小,所能排开的水的量很少,使得显漂的浮力很小,从而加大了塔漂因失去饵钩重量的上浮高度及其显漂上浮显示的高度,能够满足较远钓距清晰辨识漂显色目的幅度。这种小浮力的粗显漂的塔漂,在风浪中垂钓却比较稳定,受风浪摇摆的摆动幅度很小,犹如大风大浪中的宝塔。由此实现了小浮力粗显漂组成的塔漂钓具,具备了良好的饵钩随动性、漂饵连动性和环境适应性。(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的结构描绘于附图。附图的序号标注分别表示为:1-显漂,2-浮漂,3-漂脚,4-颈桩、浮漂2向上伸出的颈桩,紧密插入在显漂1下端的开口中,5-开口、显漂1杪端的开口,6-孔眼、7-孔眼及同一侧纵向面上的孔眼,8-孔眼及同一侧纵向面上的孔眼。(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机透漏水的塔漂,现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的显漂1、浮漂2和漂脚3上下依次连接成一体。显漂1采用两端开口的空心管形,其一端的开口5在显漂1的杪顶端。浮漂2的下端与漂脚3相连接,浮漂2的上端是伸出的颈桩4,以紧密插入显漂1的下端管口中相连接。在显漂1的纵向面上朝着管腔中心开通孔眼,孔眼总量≥1,孔眼直径≤2mm;第一个孔眼6,开在显漂1与浮漂2上端伸出的颈桩4的顶端靠近处,依第一个孔眼6所处于显漂1的纵向面上朝着显漂杪端方向逐个开通相同的孔眼7;在显漂1第一个孔眼6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侧纵向面上,依次开通与第一个孔眼6一侧纵向面上的孔眼6和7相互成互生形式的相同孔眼8。同一侧纵向面上的孔眼之间的距离≥1cm。在显漂1长度面上涂染上横向的色环标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