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乌骨鸡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
乌骨鸡又称武山鸡、乌鸡(silkyfowl),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maifengdanyao)的主要成份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明朝著名的本草纲目说明泰和乌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乌鸡有特效的营养及医药价值。这是因为武山的罕有天然环境尤其是武山的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而乌鸡则喝那泉水,吃野生的草粮以及小虫为生,所以它也吸收了精华。
现代医学研究,乌鸡内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其中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乌鸡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鸡。乌鸡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鸡,而且含铁元素也比普通鸡高很多,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被人们称乌鸡是“黑了心的宝贝”;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
由此可见,乌骨鸡在医药应用领域也是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的,并且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乌骨鸡用于保健品、乌骨鸡用于保健食品的产品,故而,对于乌骨鸡的扩大化养殖已经成为必然,同时,选取出一种更加优异的乌骨鸡养殖方式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乌骨鸡养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乌骨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乌骨鸡鸡舍建设
鸡舍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道路平坦、水源充足,鸡舍周围没有噪声源和污染源的地方。鸡舍的形式有多种,家庭养殖一般选择开放式鸡舍或大棚式鸡舍。开放式鸡舍长20~30米、宽6~9米、高4~5米,用砖砌成。每间鸡舍留2个对流的窗户,每2~3间留一个门。为了便于防疫和打扫卫生,地面用水泥砌成。
大棚式鸡舍建造与蔬菜塑料大棚相似,用水泥棒和竹竿等建造。高度2.5~3.5米,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有些在双层塑料薄膜之间放入作物的秸秆,增强防寒和防暑能力。冬天鸡舍四周用塑料薄膜封闭,夏天为便于通风,用尼龙网封闭。
(2)乌骨鸡养鸡设施
农村家庭养鸡多采用地面平养,或离地平养等形式。离地平养一般在离地面70~100厘米的高度,搭建用木条或竹片等制造的鸡床。乌骨鸡饲养需要的其他设施还有食料槽、供水设施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养殖户,还要有通风设施、供暖设施和补光设备等。
(3)选择适宜的鸟骨鸡品种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品种较多,各地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十全丝羽乌骨鸡、八全丝羽乌骨鸡、江西白羽乌骨鸡、郧阳乌骨鸡、盐津乌骨鸡、雪峰乌骨鸡、苏禽黑羽乌骨鸡、川南黑羽乌骨鸡等。全国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丝羽乌骨鸡。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进行饲养。
(4)乌骨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0~7周龄为育雏期。育雏前育雏室要彻底消毒,四周墙壁、地面等首先用3%的煤焦油皂化溶液消毒,再用10%的石灰乳刷白,最后按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含40%甲醛)14毫升,加水20毫升,加热蒸发进行熏蒸消毒,并密封1~2天。选择体格健壮的强雏,淘汰有病、发育不全的弱雏进行饲养。
出壳后24~36小时,开始用温水饮水,每100只雏鸡有2个45升的塔式饮 水器。最初几次的饮水中可以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还要加入5%的葡萄糖或蔗糖,增加雏鸡的能量。饮水后开始喂食,雏鸡开始喂食的饲料为经过开水浸泡的小米、碎米等,2~3天后开始喂养雏鸡配合饲料。喂养时少喂勤添,第一天饲喂2~3次,以后每天喂5~6次,6周后逐渐过渡到每天4次,喂食时间相对固定。在喂养配合饲料的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可添加10%左右的青饲料。
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育雏初期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3周龄时接近室温,室温最低应保持在18℃。育雏室内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过干过湿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
育雏室内要经常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在室内积存,通风时注意不要使室内温度大起大落。1~3日龄的雏鸡保持23~24小时的光照,4~14日龄保持16~19小时的光照,15日龄后保持8~9小时的光照。日照不足时进行人工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每15平方米有1只25~40瓦的白炽灯,第一周人工补光较强,其余各周人工补光较弱。
雏鸡的饲养密度因雏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而不同。地面平养2周龄内每平方米饲养30只,3~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5只,5~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0只。雏鸡应分别在10日龄和12周龄进行2次断喙。在饲养的整个过程中经常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做好日常的防疫,及时注射各种疫苗。
(5)商品乌骨鸡的饲养
8~9周龄的乌骨鸡为商品鸡。商品鸡的饲养密度,在平养情况下每平方米10~12只。商品鸡生长快,日粮中必须有较高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日粮配合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饲料资源,并结合自然放养,减少投资成本。
为了加快商品鸡的生长,饲料供应量要充足,让其自由采食。乌骨鸡饲养一般应用干粉饲料,并配搭10%~20%的青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保持安静的环境,及时观察鸡群的反映,做好病虫害防治,当乌骨鸡体重达到1千克左右时就要及时出售。
(6)乌骨鸡蛋鸡的饲养管理
乌骨鸡一般在21~72周龄为产蛋期。产蛋鸡地面平养每平方米饲养5~6 只。产蛋鸡对蛋白质和钙的需求量较大,粗蛋白的含量保持在15%~17%,钙的含量应达到3%~3.5%。产蛋期间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保持16小时左右,光照不足要进行人工补光。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鸡舍内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冬天注意保暖,鸡舍内温度应高于8℃;春秋季节注意鸡病的防治。做好产蛋鸡的换羽工作,防止抱窝等,提高产蛋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乌骨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乌骨鸡鸡舍建设
鸡舍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道路平坦、水源充足,鸡舍周围没有噪声源和污染源的地方。鸡舍的形式有多种,家庭养殖一般选择开放式鸡舍或大棚式鸡舍。开放式鸡舍长20~30米、宽6~9米、高4~5米,用砖砌成。每间鸡舍留2个对流的窗户,每2~3间留一个门。为了便于防疫和打扫卫生,地面用水泥砌成。
大棚式鸡舍建造与蔬菜塑料大棚相似,用水泥棒和竹竿等建造。高度2.5~3.5米,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有些在双层塑料薄膜之间放入作物的秸秆,增强防寒和防暑能力。冬天鸡舍四周用塑料薄膜封闭,夏天为便于通风,用尼龙网封闭。
(2)乌骨鸡养鸡设施
农村家庭养鸡多采用地面平养,或离地平养等形式。离地平养一般在离地面70~100厘米的高度,搭建用木条或竹片等制造的鸡床。乌骨鸡饲养需要的其他设施还有食料槽、供水设施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养殖户,还要有通风设施、供暖设施和补光设备等。
(3)选择适宜的鸟骨鸡品种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品种较多,各地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十全丝羽乌骨鸡、八全丝羽乌骨鸡、江西白羽乌骨鸡、郧阳乌骨鸡、盐津乌骨鸡、雪峰乌骨鸡、苏禽黑羽乌骨鸡、川南黑羽乌骨鸡等。全国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丝羽乌骨鸡。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进行饲养。
(4)乌骨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0~7周龄为育雏期。育雏前育雏室要彻底消毒,四周墙壁、地面等首先用3%的煤焦油皂化溶液消毒,再用10%的石灰乳刷白,最后按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含40%甲醛)14毫升,加水20毫升,加热蒸发进行熏蒸消毒,并密封1~2天。选择体格健壮的强雏,淘汰有病、发育不全的弱雏进行饲养。
出壳后24~36小时,开始用温水饮水,每100只雏鸡有2个45升的塔式饮水器。最初几次的饮水中可以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还要加入5%的葡萄糖或蔗糖,增加雏鸡的能量。饮水后开始喂食,雏鸡开始喂食的饲料为经过开水浸泡的小米、碎米等,2~3天后开始喂养雏鸡配合饲料。喂养时少喂勤添,第一天饲喂2~3次,以后每天喂5~6次,6周后逐渐过渡到每天4次,喂食时间相对固定。在喂养配合饲料的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可添加10%左右的青饲料。
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育雏初期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3周龄时接近室温,室温最低应保持在18℃。育雏室内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过干过湿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
育雏室内要经常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在室内积存,通风时注意不要使室内温度大起大落。1~3日龄的雏鸡保持23~24小时的光照,4~14日龄保持16~19小时的光照,15日龄后保持8~9小时的光照。日照不足时进行人工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每15平方米有1只25~40瓦的白炽灯,第一周人工补光较强,其余各周人工补光较弱。
雏鸡的饲养密度因雏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而不同。地面平养2周龄内每平方米饲养30只,3~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5只,5~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0只。雏鸡应分别在10日龄和12周龄进行2次断喙。在饲养的整个过程中经常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做好日常的防疫,及时注射各种疫苗。
(5)商品乌骨鸡的饲养
8~9周龄的乌骨鸡为商品鸡。商品鸡的饲养密度,在平养情况下每平方米10~12只。商品鸡生长快,日粮中必须有较高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日粮配合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饲料资源,并结合自然放养,减少投资成本。
为了加快商品鸡的生长,饲料供应量要充足,让其自由采食。乌骨鸡饲养一 般应用干粉饲料,并配搭10%~20%的青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保持安静的环境,及时观察鸡群的反映,做好病虫害防治,当乌骨鸡体重达到1千克左右时就要及时出售。
(6)乌骨鸡蛋鸡的饲养管理
乌骨鸡一般在21~72周龄为产蛋期。产蛋鸡地面平养每平方米饲养5~6只。产蛋鸡对蛋白质和钙的需求量较大,粗蛋白的含量保持在15%~17%,钙的含量应达到3%~3.5%。产蛋期间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保持16小时左右,光照不足要进行人工补光。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鸡舍内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冬天注意保暖,鸡舍内温度应高于8℃;春秋季节注意鸡病的防治。做好产蛋鸡的换羽工作,防止抱窝等,提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