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大棚种植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661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香椿芽的培植技术,具体为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

二、

背景技术:

香椿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钙、磷、铁,还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健脾理气、杀虫等功效,可谓蔬菜之佼佼者。

传统方法培育的香椿菜生长周期长,于春末采摘,季节性强,供鲜时间短,不能全年供应满足市场需要,天气的自然变化,温度及光照的不可控,选取的条件不适宜等,使得香椿的生长处于粗放式的管理中,造成香椿产苗率及成活率低,产量少,质量差。同时,传统的香椿栽培过程中,大量多次使用了多效唑,已烯利和磷酸二氢钾等化学制品,影响香椿的品质和口味。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该方法产苗率高,产量高、质量好、采摘次数多,绿色无公害,生产周期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18-32℃,地表温度为15-20℃;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本发明步骤(1)中的温室棚采用光、湿、温智能化培育,光照管理分为无光区、弱光区和强光区,弱光区的温度为18-22℃,强光区的温度为25-32℃,湿度保持在65-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无需人工添加生长素,质量好、采摘次数多,绿色无公害,生产周期短。

2、本发明比传统工艺增加了温室壮苗过程,有效的提高了产苗率,产量高、品质高、口感好,四季可得香椿菜。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18℃,地表温度为15℃;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实施例2

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32℃,地表温度为20℃;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实施例3

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20℃,地表温度为17℃;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实施例4

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25℃,地表温度为18℃;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实施例5

一种香椿大棚种植法,采用如下步骤:

(1)8月中旬,在温室棚内种上香椿种子,控制棚内温度30℃,地表温度为19℃;

(2)3月中旬,香椿种子高30-60cm,将香椿种子移栽到室外,自然生长至粗1-3cm,高1.5-3m;

(3)10月上旬到中旬,将香椿枝干移栽到大棚内,浇透水,盖上棚膜;

(4)11月份进行全月香椿采收,采收前不加保温覆盖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