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2268阅读:3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态养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的农产品正逐步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代表)由于效益低、危险性大(使用农药过程容易中毒)、人工成本高、且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经营的人越来越少,基本农田被抛荒或挪为他用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南方多为单一稻作模式,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多年连作严重的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稻田的综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稻鸭共作极大的发挥了水田的生产功能、养殖功能和生态功能,是水禽生产的全新变革。但是目前稻鸭共作的养殖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尚无一套系统的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传统农业由于效益低、农药使用过多危险性大、人工成本高、且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增加亩耕地收益,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利用耕地,实现水稻的清洁生产并提高鸭的品质的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稻田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离村镇较远,性状整齐,靠近水源,水质好,进排水方便田块,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用农药的影响;田埂高度整为25-35cm,宽度为70-80cm;水稻移栽前10-15d对稻田进行翻整以及土质改良处理,添加以下以质量计算的改良剂:10-30份沙壤土、10-15份苔藓、5-10份酒糟、10-15份碎秸秆;每亩稻田的改良剂添加量为20-30kg,混合均匀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24-36h后可用;

b)水稻的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行距25-30cm,株距20-25cm;

c)鸭苗选择与护理:在稻田旁边搭建简易鸭舍供未入稻田的0-7日龄雏鸭进行居住,地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四周用电网围住;雏鸭出壳后,保持鸭舍内温度在26-29℃,鸭舍饲养密度为15-18只/平;

d)鸭入稻田前的准备:在鸭舍旁边设置运动场以及与运动场相连的驯水池,雏鸭3日龄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放入运动场中进行活动,4日龄时候,选择晴天温暖的中午,在驯水池中放入洁净的水,将鸭赶入运动场,自由进入驯水池,对全身绒毛潮湿超过1/2的雏鸭立即拣出放在热源旁边烘干,驯水时间为1-1.5h,次日增加1-2h,5日后可自由下水;

e)稻鸭共作:水稻栽秧后一周,选择晴朗的天气上午,稻田内建好水层,深度为5-7cm,将7-8日龄经过驯水的雏鸭放入稻田,放鸭数量为14-18只/亩;水稻出穗后,将鸭子从稻田收回。

更为优选的,a)中所述水质好的标准为每升水的溶解氧含量≥5mg/l,ph=7.0-8.0,无工农业污染。

更为优选的,a)中所述沙壤土中沙和壤土的比例为2:5。

更为优选的,b)中所述稻鸭共作的稻种选择旱育稀植的移栽稻。

更为优选的,c)中所述鸭的品种选择蛋鸭和野鸭的杂交品种进行养殖。

更为优选的,c)中雏鸭出壳后1-2日后给予舍内降温1℃/2日。

更为优选的,c)中所述垫料保持干燥,舍内湿度为50%-6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提出了一套从稻田的选择以及预处理、水稻的种植、鸭苗的选择与护理、鸭入田前的处理以及稻鸭共作一套全面系统的种植养殖方法,不仅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了耕地,增加亩耕地收益,还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稻鸭的共作模式中鸭虫(草)竞争相克,鸭除虫灭草,避免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达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目的,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此外,在稻田中活动生长的鸭,一方面养殖密度下降,采食更为丰富天然的饲料,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鸭肉脂肪含量少,瘦肉多,味道鲜美,安全性好,实现了绿色畜禽养殖和水稻的清洁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稻田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离村镇较远,性状整齐,靠近水源,水质好(标准为每升水的溶解氧含量≥5mg/l,ph=7.0-8.0,无工农业污染),进排水方便田块,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用农药的影响;田埂高度整为25cm,宽度为70cm;水稻移栽前10d对稻田进行翻整以及土质改良处理,添加以下以质量计算的改良剂:10份沙壤土、10份苔藓、5份酒糟、10份碎秸秆;每亩稻田的改良剂添加量为20kg,混合均匀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24h后可用;

b)水稻的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行距25cm,株距20cm;

c)鸭苗选择与护理:在稻田旁边搭建简易鸭舍供未入稻田的0-7日龄雏鸭进行居住,地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垫料保持干燥,舍内湿度为50%,四周用电网围住;雏鸭出壳后,保持鸭舍内温度在26-29℃,鸭舍饲养密度为15只/平;

d)鸭入稻田前的准备:在鸭舍旁边设置运动场以及与运动场相连的驯水池,雏鸭3日龄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放入运动场中进行活动,4日龄时候,选择晴天温暖的中午,在驯水池中放入洁净的水,将鸭赶入运动场,自由进入驯水池,对全身绒毛潮湿超过1/2的雏鸭立即拣出放在热源旁边烘干,驯水时间为1h,次日增加1h,5日后可自由下水;

e)稻鸭共作:水稻栽秧后一周,选择晴朗的天气上午,稻田内建好水层,深度为5cm,将7-8日龄经过驯水的雏鸭放入稻田,放鸭数量为14只/亩;水稻出穗后,将鸭子从稻田收回。

其中,a)中所述沙壤土中沙和壤土的比例为2:5;b)中所述稻鸭共作的稻种选择旱育稀植的移栽稻;c)中所述鸭的品种选择蛋鸭和野鸭的杂交品种进行养殖,雏鸭出壳后1-2日后给予舍内降温1℃/2日。

实施例2:

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稻田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离村镇较远,性状整齐,靠近水源,水质好(标准为每升水的溶解氧含量≥5mg/l,ph=7.0-8.0,无工农业污染),进排水方便田块,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用农药的影响;田埂高度整为25-35cm,宽度为80cm;水稻移栽前15d对稻田进行翻整以及土质改良处理,添加以下以质量计算的改良剂:30份沙壤土、15份苔藓、10份酒糟、15份碎秸秆;每亩稻田的改良剂添加量为30kg,混合均匀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36h后可用;

b)水稻的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行距30cm,株距25cm;

c)鸭苗选择与护理:在稻田旁边搭建简易鸭舍供未入稻田的0-7日龄雏鸭进行居住,地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垫料保持干燥,舍内湿度为60%,四周用电网围住;雏鸭出壳后,保持鸭舍内温度在26-29℃,鸭舍饲养密度为18只/平;

d)鸭入稻田前的准备:在鸭舍旁边设置运动场以及与运动场相连的驯水池,雏鸭3日龄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放入运动场中进行活动,4日龄时候,选择晴天温暖的中午,在驯水池中放入洁净的水,将鸭赶入运动场,自由进入驯水池,对全身绒毛潮湿超过1/2的雏鸭立即拣出放在热源旁边烘干,驯水时间为1.5h,次日增加2h,5日后可自由下水;

e)稻鸭共作:水稻栽秧后一周,选择晴朗的天气上午,稻田内建好水层,深度为7cm,将7-8日龄经过驯水的雏鸭放入稻田,放鸭数量为18只/亩;水稻出穗后,将鸭子从稻田收回。

其中,a)中所述沙壤土中沙和壤土的比例为2:5;b)中所述稻鸭共作的稻种选择旱育稀植的移栽稻;c)中所述鸭的品种选择蛋鸭和野鸭的杂交品种进行养殖,雏鸭出壳后1-2日后给予舍内降温1℃/2日。

实施例3:

一种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稻田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离村镇较远,性状整齐,靠近水源,水质好(标准为每升水的溶解氧含量≥5mg/l,ph=7.0-8.0,无工农业污染),进排水方便田块,不受附近农田用水、施肥、施用农药的影响;田埂高度整为25-35cm,宽度为75cm;水稻移栽前13d对稻田进行翻整以及土质改良处理,添加以下以质量计算的改良剂:20份沙壤土、13份苔藓、8份酒糟、13份碎秸秆;每亩稻田的改良剂添加量为25kg,混合均匀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30h后可用;

b)水稻的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行距28cm,株距23cm;

c)鸭苗选择与护理:在稻田旁边搭建简易鸭舍供未入稻田的0-7日龄雏鸭进行居住,地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垫料保持干燥,舍内湿度为55%,四周用电网围住;雏鸭出壳后,保持鸭舍内温度在26-29℃,鸭舍饲养密度为17只/平;

d)鸭入稻田前的准备:在鸭舍旁边设置运动场以及与运动场相连的驯水池,雏鸭3日龄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放入运动场中进行活动,4日龄时候,选择晴天温暖的中午,在驯水池中放入洁净的水,将鸭赶入运动场,自由进入驯水池,对全身绒毛潮湿超过1/2的雏鸭立即拣出放在热源旁边烘干,驯水时间为1.5h,次日增加1.5h,5日后可自由下水;

e)稻鸭共作:水稻栽秧后一周,选择晴朗的天气上午,稻田内建好水层,深度为6cm,将7-8日龄经过驯水的雏鸭放入稻田,放鸭数量为16只/亩;水稻出穗后,将鸭子从稻田收回。

其中,a)中所述沙壤土中沙和壤土的比例为2:5;b)中所述稻鸭共作的稻种选择旱育稀植的移栽稻;c)中所述鸭的品种选择蛋鸭和野鸭的杂交品种进行养殖,雏鸭出壳后1-2日后给予舍内降温1℃/2日。

2014年5月,研究人员于句容巨龙东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试验,采用实施例3的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进行试验,年底进行验收,种植的水稻和饲养的鸭子品质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养殖的品质,亩均收益为5000-6000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全程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稻鸭的共作模式中鸭虫(草)竞争相克,鸭除虫灭草,避免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达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目的,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此外,在稻田中活动生长的鸭,一方面养殖密度下降,采食更为丰富天然的饲料,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鸭肉脂肪含量少,瘦肉多,味道鲜美,安全性好,实现了绿色畜禽养殖和水稻的清洁生产。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