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7568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设施园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园艺事业和无土栽培事业的发展,对性能优良并且价格低廉的无土栽培基质的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使基质栽培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开发生产适宜各种花卉、苗木使用的新型栽培基质,为发展花卉和园艺产业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生产服务。一般理想的基质应有保肥、保水、质轻、通气性佳、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电导率(EC值),以及无毒性等基本的特性。可以用于生产基质的材料有许多,常见的有泥炭、芦苇、木(竹)屑、岩棉、珍珠岩、蛭石、沙砾、黄心土等,其中芦苇末资源丰富,从南到北,大面积湿地有着茂密的芦苇荡,每年可收获1次,芦苇用来作造纸原料,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该废弃物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再利用价值。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都有栽培,树姿端整雄伟,绿荫浓密,芳香宜人,是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苇末、黄心土、珍珠岩和有机肥,用于广玉兰芽苗移栽,培育容器苗,进行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的研究,符合当前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导向,符合基质从无机型营养液向有机生态型转变的产业发展趋势,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促进、基质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及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含有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苇末30-50%、黄心土35-45%、珍珠岩5-15%、有机肥5-20%,并按每立方米栽培基质中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30-50g,鸡蛋壳粉80-150g。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体积百分比为:苇末35-45%、优选40%,黄心土38-42%、优选40%,珍珠岩8-12%、优选10%,有机肥8-12%、优选10%。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栽培基质中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35-45g、优选40g,鸡蛋壳粉100-130g,优选110g。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猪粪30-50%、黄粉虫粪15-25%、锯末15-25%、花生粕15-25%。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干容重0.45-0.55,总孔隙度51.89-53%,大孔隙度8-9%,小孔隙度43.50-44.67%,最大持水率0.98-1.21,pH值5.22-6.03,EC值2.67-3.52,全氮1.5-2.0%,全磷2433-2436mg/kg,全钾6455-6457mg/kg,钙1583-1588mg/kg,镁748.26-751.33mg/kg,铜25.22-27.03mg/kg ,锌200-203mg/kg,硼36-39 mg/kg,铁4201.41-4204.68 mg/kg,锰220-223mg/kg,钼5.89-7.11mg/kg,铝22239-22242mg/kg ,铅25.01-27.35mg/kg,钠2637.55-2639.86mg/kg ,镍25-27mg/kg,硫1621-1624mg/kg,锶88.01-90.00mg/kg,砷12.13-14.22mg/kg,铬37-40mg/kg,钴20-22mg/kg。

所述的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苇末发酵处理:用含水量65%的苇末。加入0.1%纤维分解菌,调整含水量68-73%,搅拌均匀,进行堆积发酵,用塑料薄膜覆盖,当堆中心部分温度高达60℃以上时,翻一次堆,然后继续堆制,使内外发酵均匀,堆中的温度降至基本与环境温度相同时,苇末发酵过程完毕,将经过发酵的苇末干燥,备用;

2)有机肥发酵处理:将猪粪30-50%、黄粉虫粪15-25%、锯末15-25%、花生粕15-25%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边混料边淋水使含水量控制在55-60%,进行堆制发酵,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留有孔,保持通气,每半个月翻堆一次,每天检测温度与堆料含水量,及时补充水分,经10-12次翻堆后使之发酵熟化,备用;

3)混合:将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充分混合:步骤1)中的苇末30-50%、黄心土35-45%、珍珠岩5-15%、步骤2)中的有机肥5-20%,并按每立方米栽培基质中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20-70g,鸡蛋壳粉100-200g,混合均匀即得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

上述基质中的苇末是芦苇切割加工粉碎作为造纸原料之后的废弃物,经发酵处理后制成的一种新型有机栽培基质-苇末。

上述基质中的黄心土取自红土丘陵的心土层,黄心土无虫卵、无菌源、无杂草,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但有机质含量很低。

上述基质中的珍珠岩是粉碎的岩浆岩经高温处理(10000C以上)、膨胀后形成的具有封闭结构的物质。它是无菌的白色小粒状材料,有特强的保水与排水性性能,不含任何肥分,多用于扦插繁殖以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上述基质中的有机肥是猪粪、黄粉虫粪、锯末、花生粕经堆积、发酵充分腐熟制得,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其中微量元素齐全。

上述基质中添加的石蒜鳞茎粉碎物,将石蒜鳞茎洗净、干燥、粉碎既得石蒜鳞茎粉碎物。可有效的起到防虫杀虫的效果。我国有丰富的石蒜资源,石蒜鳞茎中含有石蒜碱,石蒜碱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吡咯骈啡里啶的衍生物,对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的石蒜原材料源于自然,用于自然,属于植物性杀虫剂,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

上述基质中的添加的鸡蛋壳粉可由市场上购买得到,可驱赶害虫及增加基质中的营养成分。

上述各种基质材料单独使用各有利弊,采用单一的基质栽培对大部分品种来讲往往得不到最佳效果。所以,在应用时根据广玉兰芽苗生长的特性及不同的需要而加以调配,做到取长补短,发挥不同基质配方的性能优势。

本发明广玉兰芽苗移栽基质及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比合理,为广玉兰芽苗移栽提供良好的基质环境。采用本发明所述组分和比例、并利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基质对广玉兰芽苗进行栽培,对其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同类树种也有推广价值,且生产成本低,基质中添加的石蒜鳞茎粉碎物及鸡蛋壳粉,起到防虫杀虫的效果,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相关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苇末制备:用含水量65%的苇末。加入0.1%纤维分解菌,调整含水量68-73%,搅拌均匀,进行堆积发酵,用塑料薄膜覆盖,当堆中心部分温度高达60℃以上时,翻一次堆,然后继续堆制,使内外发酵均匀,堆中的温度降至基本与环境温度相同时,苇末发酵过程完毕,将经过发酵的苇末干燥,备用;

有机肥制备:将猪粪30-50%、黄粉虫粪15-25%、锯末15-25%、花生粕15-25%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边混料边淋水使含水量控制在55-60%,进行堆制发酵,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留有孔,保持通气,每半个月翻堆一次,每天检测温度与堆料含水量,及时补充水分,经10-12次翻堆后使之发酵熟化,备用;

实施例1:

将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加入搅拌桶中充分混合:苇末40%,黄心土40%,珍珠岩10%,有机肥10%,并按每立方米栽培基质中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40g,鸡蛋壳粉110g,混合均匀即可。该基质的干容重0.53,总孔隙度52.76%,大孔隙度8.66%,小孔隙度44.10%,最大持水率1.01,pH值5.97,EC值3.02,全氮1.82%,全磷2435.22mg/kg,全钾6456.75mg/kg,钙1585.32mg/kg,镁750.24mg/kg,铜26.24mg/kg ,锌201.01mg/kg,硼38.27 mg/kg,铁4203.56 mg/kg,锰222.34mg/kg,钼6.41mg/kg,铝22241.03mg/kg ,铅26.87mg/kg,钠2639.26 mg/kg ,镍26.24mg/kg,硫1623.65mg/kg,锶89.36mg/kg,砷13.65mg/kg,铬39.54mg/kg,钴21.07mg/kg。

将体积百分比为苇末50%,黄心土35%,珍珠岩5%,有机肥10%的各组分加入搅拌桶中,并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30g和鸡蛋壳粉150g,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移栽基质;或者将体积百分比为苇末30%,黄心土35%,珍珠岩15%,有机肥20%的各组分加入搅拌桶中,并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50g和鸡蛋壳粉80g,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移栽基质;或者将体积百分比为苇末35%,黄心土45%,珍珠岩10%,有机肥10%的各组分加入搅拌桶中,并添加石蒜鳞茎粉碎物35g和鸡蛋壳粉130g,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移栽基质;其他同实施例1,以上各配方制得的移栽基质也能达到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对照组1:

将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按体积比6:2:1: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1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2:

将泥炭、椰糠、黄心土、有机肥按体积比4:4:1: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2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3:

将泥炭、苇末、珍珠岩、有机肥按体积比3:4:2: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3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4:

将泥炭、苇末、黄心土、有机肥按体积比4:4:1: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4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5:

将泥炭、苇末、黄心土、有机肥按体积比4:4:1: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5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6:

将泥炭、苇末、珍珠岩、黄心土、有机肥按体积比2:3:2:2: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6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7:

将泥炭、苇末、黄心土、有机肥按体积比3:3:3: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7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对照组8:

将苇末、黄心土、蛭石、珍珠岩、有机肥按体积比3:4:1:1:1均匀混合制得对照组8的移栽基质。其他栽培条件同实施例1。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照组的试验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1)选择广玉兰芽苗进行试验,根据广玉兰芽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将苇茉、泥炭、蛭石、珍珠岩、黄心土、有机肥等按实施例1和对照组1-8中的比例充分混合,配制出9种不同配方的复合基质,并分别测定理化性质,包括干容重、总孔隙度、持水量、大小孔隙比、基质的化学组成、酸碱性、电导率等。

2)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将广玉兰芽苗移栽到容器中,各个基质配方每个处理200株,重复3次;容器规格:口径15 cm、深12 cm; 2011年4月15日,将广玉兰芽苗移栽到容器中;广玉兰芽苗移栽时,芽苗根系自然舒展,芽苗栽深至根颈部位,基质与根系结合紧密,苗木直立挺拔。上盆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新根长出后,喷施2000倍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21:6:13。以后每周一次,比例随植株生物量的增加提高到1500倍。

3)测定广玉兰生长指标,对广玉兰芽苗定期随机间隔取样,进行生长质量监测,每月抽取1次,每次抽取5株,用直尺测量株高。在生长后期随机抽取5株,测定株高、地径,然后冲洗干净根部基质,从根茎处剪开,计算一级侧根数,然后地上、地下部分分别装袋,放入烘箱烘干,温度设定在65℃~70℃,烘48h,取出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其地上、地下部分干重;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不同配方广玉兰生长量平均值

4)经方差分析,各指标的F值为9-15株高45.17、地径57.25、一级侧根数33.48、地上部干重218.23、地下部干重96.56,均大于F 0.01=3.0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多重比较,各基质配方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广玉兰芽苗生长量正面影响最大的基质配方实施例1中的配方。

上述步骤4)中涉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检验、多重比较用LSD显著性检验,均用Excel及SPSS软件计算。

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基质的理化性质为干容重0.53,总孔隙度52.76%,大孔隙度8.66%,小孔隙度44.10%,最大持水率1.01。pH值5.97,EC值3.02,全氮1.82%,全磷2435.22mg/kg,全钾6456.75mg/kg,钙1585.32mg/kg,镁750.24mg/kg,铜26.24mg/kg ,锌201.01mg/kg,硼38.27 mg/kg,铁4203.56 mg/kg,锰222.34mg/kg,钼6.41mg/kg,铝22241.03mg/kg ,铅26.87mg/kg,钠2639.26 mg/kg ,镍26.24mg/kg,硫1623.65mg/kg,锶89.36mg/kg,砷13.65mg/kg,铬39.54mg/kg,钴21.07mg/kg。

试验结果证明,在广玉兰芽苗移入容器之后,采用实施例1基质配方对广玉兰芽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节约成本,对同类树种也有推广价值。

采用实施例1基质配方,在基质配方中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苇末作为主要材料,加入黄心土和有机肥,降低了生产成本,基质中添加的石蒜鳞茎粉碎物及鸡蛋壳粉可以有效的起到杀虫防虫效果,有利于移栽苗的生长吗,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