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7416阅读:2389来源:国知局
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竹子栽培领域,尤其涉及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在竹子上亦是表现明显,并且由于顶端优势的影响,竹子的外观便变得千篇一律。

竹子四季常绿,形态优美,高风亮节,文化深厚,是一类独特的观赏植物。竹子在城市园林和家庭庭院绿化上方兴未艾,竹子在以上领域的园艺化栽培上越来越得到重视,技术方法越来越重要。但是刚竹属、大节竹属等竹子具有粗长的主枝,展枝后占用空间较大,景观显得潇洒有余,茂盛不足。

为了抑制顶端优势,现也有许多方法被公开,例如公开号为CN1523109A(2004-8-25)公开的植物顶端发育相关的cDNA以及减弱植物顶端优势增加分枝数目的新方法,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抑制基因转化到植物中,以增加分枝的数目,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弱主茎的生长,增加分枝的数目,但是工序复杂,对于园林中植株的修剪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缩小竹冠,增加枝叶密集度,提高单位面积内立竹密度,并且观赏价值高的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竹种:选择刚竹属等具有竹枝主枝明显、竹枝较长、观赏价值高、庭院和特殊用途多的竹种;

(2)选择竹株:选择当年的新竹,中等大小、且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方便采挖利用;

(3)操作时间:待新竹竹株生长至展枝时,保留1-7节竹节,将其上部的枝条折断去除;

(4)折断方法: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利用修剪器对竹株的竹节处进行修剪,修剪过程自下而上;

(5)截梢方法:待竹冠生到预期高度后,利用修剪器截去竹梢上部;

(6)肥培管理:对步骤(5)处理后的新竹加强肥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和人为危害;

(7)利用观赏。

本发明选择特定的竹种、竹株尤其操作时间和折断方法,使得竹枝生长状态良好,修剪后能迅速适应变化,朝向人们所希望的形态生长,去掉了顶端优势,缩小了竹冠,增加了枝叶密集度,提高单位面积内立竹密度,并且提高了观赏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选择的竹种为龟甲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所述修剪包括圆柱状的修剪、下小上大的圆锥状的修剪、下大上小的圆锥状的修剪和竹冠呈鼓状的修剪;所述圆柱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保留相同的竹节数,折断竹枝上多余的竹节。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提高了观赏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小上大的圆锥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进行修剪,从下而上保留的枝条竹节数依次增加,增加个数在1-4个之间。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大上小的圆锥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进行修剪,从下而上保留的枝条竹节数依次减少,减少个数在1-4个之间。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作为优选,所述竹冠呈鼓状的修剪方法为:将竹杆上最下部和最上部的主枝进行修剪,保留2-10个竹节,中间部分的主枝修剪保留竹节个数多于所述最下部或最上部的竹节个数。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所述修剪器包括弹力杆、固定器、剪切刀;所述弹力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固定器设置于所述外杆上,所述内杆为汽杆,所述汽杆连接于所述剪切刀,所述外杆底部设置有控制所述汽杆气压的控制器。所述修剪器的设置使得工人在修剪树枝的时候方便快捷,所述剪切刀设置与所述内杆上,所述内杆设置为汽杆,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内杆的活动,在操作时,工人只需在控制器上输入气压值,汽杆便会带动所述剪切刀对竹枝进行切割,工人无需费力,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设置于所述剪切刀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器设置为一组或多组通过螺栓相连的半月环,所述半月环的开合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固定器的设置用于固定竹枝,以便确定剪切刀的位置,使得折断枝丫方便省力,并且不会出现多次折断不再同一位置,损伤竹枝的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剪切刀的刀刃垂直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刀刃设置为月牙状。所述刀刃设置为月牙状是为了剪切工作可以一步到位,竹枝内部为圆形,月牙状有利于对竹枝受力,增加剪切力度。

作为优选,所述利用观赏包括就地培育观赏和异地栽培观赏,所述就地培育观赏包括去除周边未进行修剪的竹子,保持每棵竹子的单位占地面积为0.5-1.5cm2,并且每年新竹长成时,进行同样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能缩小竹冠,增加枝叶密集度,提高单位面积内立竹密度,并且观赏价值高;

2. 本发明提供的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采用的修剪器修剪竹枝方便,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修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竹枝截枝短缩处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竹枝截枝短缩处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竹枝截枝短缩处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竹枝截枝短缩处理的示意图;

图中11-弹力杆,12-固定器,13-剪切刀,14-控制器,111-内杆,112-外杆,21-竹枝折断位置,22-竹枝折断后的外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竹枝的一种截枝短缩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竹种:选择刚竹属等具有竹枝主枝明显、竹枝较长、观赏价值高、庭院和特殊用途多的竹种;

(2)选择竹株:选择当年的新竹,中等大小、且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方便采挖利用;

(3)操作时间:待新竹竹株生长至展枝时,保留1-7节竹节,将其上部的枝条折断去除;

(4)折断方法:将竹株修剪成圆柱状,圆柱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保留相同的竹节数,折断竹枝上多余的竹节利用修剪器对竹株的竹节处进行修剪,修剪过程自下而上;

(5)截梢方法:待竹冠生到预期高度后,利用修剪器截去竹梢上部;

(6)肥培管理:对步骤(5)处理后的新竹加强肥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和人为危害;

(7)利用观赏。

本发明选择特定的竹种、竹株尤其操作时间和折断方法,使得竹枝生长状态良好,修剪后能迅速适应变化,朝向人们所希望的形态生长,去掉了顶端优势,缩小了竹冠,增加了枝叶密集度,提高单位面积内立竹密度,并且提高了观赏价值。

步骤(1)中选择的竹种为龟甲竹。

如图1所示,步骤(4)中修剪器包括弹力杆11、固定器12、剪切刀13;弹力杆11包括内杆111和外杆112,固定器12设置于外杆112上,内杆111为汽杆,汽杆连接于剪切刀13,外杆112底部设置有控制汽杆气压的控制器14。修剪器的设置使得工人在修剪树枝的时候方便快捷,剪切刀13设置与内杆111上,内杆111设置为汽杆,控制器14控制内杆111的活动,在操作时,工人只需在控制器上输入气压值,汽杆便会带动剪切刀13对竹枝进行切割,工人无需费力,方便快捷。

固定器12设置于剪切刀13左右两端,固定器12设置为一组或多组通过螺栓相连的半月环,半月环的开合通过控制器14控制。固定器12的设置用于固定竹枝,以便确定剪切刀13的位置,使得折断枝丫方便省力,并且不会出现多次折断不再同一位置,损伤竹枝的现象发生。

剪切刀13的刀刃垂直设置于内杆111上,刀刃设置为月牙状。刀刃设置为月牙状是为了剪切工作可以一步到位,竹枝内部为圆形,月牙状有利于对竹枝受力,增加剪切力度。

利用观赏包括就地培育观赏和异地栽培观赏,就地培育观赏包括去除周边未进行修剪的竹子,保持每棵竹子的单位占地面积为0.5-1.5cm2,并且每年新竹长成时,进行同样处理。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将竹株修剪为下小上大的圆锥状,下小上大的圆锥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进行修剪,从下而上保留的枝条竹节数依次增加,增加个数在1-4个之间。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将竹株修剪为下大上小的圆锥状,下大上小的圆锥状的修剪方法为:将每个主枝进行修剪,从下而上保留的枝条竹节数依次减少,减少个数在1-4个之间。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实施例4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将竹株修剪为竹冠呈鼓状,竹冠呈鼓状的修剪方法为:将竹杆上最下部和最上部的主枝进行修剪,保留2-10个竹节,中间部分的主枝修剪保留竹节个数多于最下部的竹节个数或最上部的竹节个数。修剪主枝有利于副枝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立竹面积,增加了枝叶的茂密,保留每个主枝上竹节的不同,有利于形成不同的形态,提高了观赏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