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817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据查证,国内外有关滇藏榄种子育苗技术未见报道,仅见滇藏榄扦插育苗的报道。

滇藏榄扦插育苗一般按照以下方案进行:

1)苗床准备:将宽90cm,步道宽30cm苗床上的杂草清理干净,苗床高出步道20cm,耙细插壤,浇透水待用。

2)穗条采集:采用滇藏榄穗条进行扦插繁殖。采集穗条后,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处理3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3)扦插:将滇藏榄穗条剪口剪成马鞍形,将剪口浸泡在赤霉素0.1g/L的溶液中处理10min,边处理边扦插。

4)保温、保湿:插穗扦插完后,用竹片撑起的小拱棚加盖塑料薄膜,保持温度25℃~35℃,湿度75%~85%。

5)插穗管理:适时浇水、除草、除萌,检查插穗愈伤组织、生根情况。

6)掀膜:待插穗生根、发叶后,长至10cm左右,每晚18:00后掀膜至第二日10:00盖膜,反复10d左右,视天气情况,全部掀膜。

扦插繁殖是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长成新植株。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繁育滇藏榄,一般插穗长度约10cm,对滇藏榄穗条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目前存有的滇藏榄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滇藏榄的人工繁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面临野外仅存6株滇藏榄的现状,搜集滇藏榄种子,进行播种育苗探索,通过滇藏榄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寻求当前情况下滇藏榄较经济、快速的育苗方式,对扩繁和滇藏榄这一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意义重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

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直接播种的发芽率较低;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后将种子挤出,剥离出来的种子在400倍浓度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h,用清水漂洗干净,等待播种;

2)苗圃地选择与做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壤土作为苗圃地;苗圃地选定后,进行深耕,深度25~30cm,用500倍的高锰酸钾喷洒土壤进行消毒,爆晒2周,土壤消毒结束后,用规格为16cm×20cm的营养袋装满土备用;苗圃地上搭建遮阳网;催芽床用河沙作为基质,做于遮阳网下,床宽1m,高15~20cm,长度根据地形调整,每个催芽床间距50cm;

3)催芽处理:

将处理好的滇藏榄种子按株行距3cm×3cm规格,点播在催芽床上,点播后,在种子上覆盖4~5cm厚的锯木屑,浇透水;播种15d后种子始发芽,滇藏榄种子发芽率85~90%;

4)移栽:

幼苗在催芽床上生长至5~8cm时,进行移栽;栽植的深度根据根长确定,要做到下不窝根,上不露原地径痕印;同时让子叶的排列方向保持一致,以保证充分受光;整个操作过程在遮荫环境下进行;移栽后立即用1000倍的多菌灵将基质一次性浇透;

5)苗木管理:

5.1)水、肥、除草管理:

滇藏榄苗期生长要注意水肥的管理,幼苗期淋水不宜过多,更不能缺水,一旦出现枝叶干枯即难以恢复生长或导致死亡,应保证营养袋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幼苗恢复生长后30d,每隔10d追施复合肥和尿素各1g/株,随着苗木生长,用量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2g/株;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杂草与幼苗争肥、水、光、热,以利于幼苗正常生长;

5.2)病虫害防治

芽苗移栽成活后,每月用波尔多液、多菌灵药液交替喷洒1次;在育苗过程中,出现叶部腐烂,应将其拔除,适当降低水分;并进行喷雾杀虫;此外苗圃地四周应保持整洁,不堆放杂物、草堆;

5.3)炼苗:

幼苗出圃前1~2个月必须进行炼苗,炼苗初期严格控制光照时间,每天18:00时揭开遮阳网,11:00时覆盖,重复一星期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炼苗期间,停止施肥,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通过炼苗可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出圃造林的成活率;

5.4)苗木出圃;

6)果实采收:

滇藏榄花期为8~9月,果实在翌年1~4月成熟;实成熟时果皮由光滑、坚硬变为糙皱、柔软;种皮由水嫩、乳白变为坚硬、黄褐;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待果实变得十分柔软时,将种子挤出待用;单个滇藏榄果实10~29g,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

进一步地,步骤2)中苗圃地的土壤的PH为6.5~7.0;遮阳网的遮荫度为95%。

进一步地,步骤3)中锯木屑的湿度为70~80%,温度为23~25℃。

进一步地,步骤5.2)中喷雾杀虫具体为:蝼蛄、地老虎地下害虫用50%甲胺磷乳油l000~2000倍液喷雾;蚜虫用1500~2000倍液的吡虫啉喷雾;鳞翅目害虫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喷雾。

进一步地,步骤5.4)中苗木出圃的条件为:滇藏榄苗高≥30cm、地径≥0.25cm时,出圃造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种子繁育滇藏榄技术的研发,使滇藏榄种子发芽率达85~90%,这一育苗技术经济、高效、可行。

2)在保护现有滇藏榄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人工育苗。

3)滇藏榄种子育苗技术的发明也为人工繁育滇藏榄增加一种新的途径,使滇藏榄基因得到更加有效的保存和扩充,为滇藏榄回归造林种植和种群数量的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

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直接播种的发芽率较低;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后将种子挤出,剥离出来的种子在400倍浓度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h,用清水漂洗干净,等待播种。

2)苗圃地选择与做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PH6.5~7.0的壤土作为苗圃地。苗圃地选定后,进行深耕,深度25~30cm,用500倍的高锰酸钾喷洒土壤进行消毒,爆晒2周,土壤消毒结束后,用规格为16cm×20cm的营养袋装满土备用。苗圃地上搭建遮荫度95%的遮阳网。

催芽床用河沙作为基质,做于遮阳网下,床宽1m,高15~20cm,长度根据地形调整,每个催芽床间距50cm。

3)催芽处理

将处理好的滇藏榄种子按株行距3cm×3cm规格,点播在催芽床上,点播后,在种子上覆盖4~5cm厚的锯木屑,浇透水,使锯木屑湿度保持为70~80%,温度保持在23~25℃。播种15d后种子始发芽,滇藏榄种子发芽率85~90%。

4)移栽

幼苗在催芽床上生长至5~8cm时,进行移栽。栽植的深度根据根长确定,要做到下不窝根,上不露原地径痕印。同时尽可能让子叶的排列方向保持一致,以保证充分受光。整个操作过程在遮荫环境下进行,否则幼苗会缺水萎蔫,极大影响幼苗以后的生长发育。移栽后立即用1000倍的多菌灵将基质一次性浇透,以稳定根系和避免由移苗引起的感染。

5)苗木管理

5.1)水、肥、除草管理

滇藏榄苗期生长要注意水肥的管理,幼苗期淋水不宜过多,更不能缺水,一旦出现枝叶干枯即难以恢复生长或导致死亡,应保证营养袋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幼苗恢复生长后30d,每隔10d追施复合肥和尿素各1g/株,随着苗木生长,用量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2g/株。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杂草与幼苗争肥、水、光、热,以利于幼苗正常生长。

5.2)病虫害防治

芽苗移栽成活后,每月用波尔多液、多菌灵药液交替喷洒1次。在育苗过程中,如出现叶部腐烂,应将其拔除,适当降低水分。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50%甲胺磷乳油l 000~2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1500~2000倍液的吡虫啉喷雾;鳞翅目害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喷雾;此外苗圃地四周应保持整洁,不堆放杂物、草堆等。

5.3)炼苗

幼苗出圃前1~2个月必须进行炼苗,炼苗初期严格控制光照时间,每天18:00时揭开遮阳网,11:00时覆盖,重复一星期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炼苗期间,停止施肥,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通过炼苗可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出圃造林的成活率。

5.4)苗木出圃

当滇藏榄苗高≥30cm、地径≥0.25cm时,可以出圃造林。

6)果实采收

滇藏榄花期为8~9月,果实在翌年1~4月成熟。实成熟时果皮由光滑、坚硬变为糙皱、柔软;种皮由水嫩、乳白变为坚硬、黄褐。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待果实变得十分柔软时,将种子挤出待用。单个滇藏榄果实10~29g,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

滇藏榄果期并不固定,一般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开始结果,成熟期通常在1至6月。由于结果时间不固定,即使同1株树2次果实成熟期也会存在3~5个月的差别,在实际采收过程中,应从10月份开始进行观察,每个月观察1次,直到发现滇藏榄的果实,发现果实后可以间隔3个月再开始观察种子是否成熟。当滇藏榄果实由光滑、坚硬变得稍皱、柔软,种子由水嫩、乳白变为坚硬、黄褐,稍用力即可将种子挤出,此时,表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2013年5月和7月,瑞丽市林业技术人员在瑞丽珍稀植物园开展了两期滇藏榄人工扦插扩繁试验。试验结果为所扦插试验的60条滇藏榄插条有48株生根发叶,扦插成活率80%。滇藏榄插穗的成活,标志着云南省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滇藏榄人工扩繁获得成功。

本发明的采收时间对滇藏榄人工扩繁获得成功至关重要,根据挂果时间的差别滇藏榄的果实通常在1至6月成熟,果实由光滑、坚硬变得稍皱、柔软,种子由水嫩、乳白变为坚硬、黄褐,稍用力即可将种子挤出时进行采摘,采摘过早种子发育未完成,导致发芽率低,幼苗长势弱,采收过晚则种子掉落、或遭鸟兽昆虫啃食。其次是破除生理后熟:采回的滇藏榄种子连同果皮一起静置于通风、无光照的室内12~15d,低于12天果实不能完全成熟,导致发芽率会降低或幼苗生长缓慢,超过15天种子容易霉变从而严重影响发芽率。第三、催芽温湿度控制,湿度保持为70~80%,温度保持在22~25℃,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湿度低于70%,温度低于22℃,种发芽率降低,湿度高于80%,温度超过25℃种子容易霉变严重降低发芽率。第四、幼苗移栽高度5~8cm时移栽,幼苗低于5cm时茎叶较嫩,移栽时容易折断或损害,高于8cm移栽根系过长易窝根,需要修剪,移栽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生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