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钝唇姬蜂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502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华钝唇姬蜂种群建立、传代与保存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是我国水稻上一种重要害虫,在我国从南到北的水稻种植区均有分布,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使我国水稻的稳产、高产面临不小的挑战。中华钝唇姬蜂Eriborussinicus Holmgren属膜翅目,姬蜂科,其寄主有二化螟、三化螟、二点螟、高梁条螟、甘蔗小卷蛾和大螟。产卵于幼虫体内,并在内部发育,幼虫老熟后钻出体外,在寄主尸体附近结茧化蛹,单寄生。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中华钝唇姬蜂是二化螟的优势寄生蜂。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合理释放寄生蜂为一种较好的生防手段,所以研究中华钝唇姬蜂的饲养方法是很有必要。利用大养虫笼完成中华钝唇姬蜂的繁殖、寄生、产卵过程,出茧后在培养箱内完成其羽化的过程。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中华钝唇姬蜂的室内繁殖提供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对中华钝唇姬蜂进行生理生态的研究,为二化螟种群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华钝唇姬蜂种群建立、传代与保存的饲养方法,为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手段。

本发明所述的中华钝唇姬蜂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羽化后的中华钝唇姬蜂转移至大养虫笼内,供应人工饲料饲养的发育至4-5龄的二化螟幼虫让蜂产卵寄生,辅以人工饲料进行繁殖,笼内放20%蜂蜜水的一次性纸杯,笼外放加湿器,保证湿度;中华钝唇姬蜂结茧时,每天收茧并放在4℃保存备用;

(2)继代用蜂:取出4℃下保存的茧,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7±1℃,相对湿度70%,光暗比为16:8;待其羽化后接入大养虫笼内,供20%的蜂蜜水补充营养,然后按上述步骤(1)方法饲养。

本发明所述大养虫笼可为可拆式框架,上下底及四周用网纱封闭,门上有拉链,大小35cm×35cm×75cm,网纱密度120目。

本发明利用大养虫笼完成中华钝唇姬蜂的繁殖、寄生、产卵过程,出茧后在培养箱内完成其羽化的过程。本发明有利于对中华钝唇姬蜂生理生态的研究,有效地扩防治二化螟等鳞翅目寄主。

在实验室内克服天敌发生滞后和数量不足等问题,在二化螟发生高峰期,合理释放寄生蜂从而达到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样品采集:2016年1-2月,扬州市月塘镇采集越冬二化螟幼虫,实验室条件下,对采自实验田的水稻二化螟幼虫进行饲养,收集中华钝唇姬蜂茧,置于4℃下保存。

2.室内饲养条件:温度27±1℃,相对湿度70%,光暗比为16:8,用20%蜂蜜水饲喂。

3.室内饲养:从4℃下取出茧,在培养箱内待其羽化。羽化后,用吸虫管将寄生蜂转移至在大养虫笼内,供人工饲料饲养的发育至4-5龄的二化螟幼虫让蜂产卵寄生,辅以人工饲料进行繁殖。中华钝唇姬蜂结茧时,每天收茧一次,为减少室内饲养代数,茧放在4℃保存备用。

4.继代用蜂,取出4℃下保存的茧,放入培养箱中,待其羽化后接入大养虫笼内,供20%的蜂蜜水补充营养,然后按上述方法饲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