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9762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奶牛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奶牛养殖中的一种半发酵卧床垫料,及该卧床垫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奶牛养殖中奶牛每天会产生干重约12kg的粪污,造成牛舍的生长环境恶化,氨气浓度高,蚊蝇滋生;另外奶牛产生的大量牛粪给牛场带来巨大的环保处理压力。因此,对于牛粪的废物就地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牛场中多利用牛粪添加其他材料制作奶牛的卧床垫料。卧床与奶牛舒适度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场效益。优质的卧床及垫料能够增加奶牛在卧床内休息时间,利于奶牛反刍;清洁卫生的卧床环境垫料可以减少疾病发病率,尤其是乳房炎症的发病率。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中使用发酵床的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经发酵的的牛粪、锯末、其他生物残渣等垫料原料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虫卵。这些细菌在卧床中滋生会影响奶牛的健康,以致乳房炎症发病率高。且垫料未经发酵直接铺设后,细菌在发酵床中发酵,会因此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夏季或天气炎热地区,产生的高温会进一步加重奶牛热应激反应,不利于奶牛的坐卧休息。有些牧场直接使用已发酵完全的牛粪、锯末、其他生物残渣等垫料。此垫料的缺点是垫料纤维结构随发酵而破环,透水性和透气性差,随着奶牛的坐卧休息而硬化结块。不仅不能发挥垫料的作用,反而对奶牛乳房和牛蹄有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使用牛场粪便、锯末及其他常见生物残渣作为原料,经过半发酵处理制作出奶牛卧床垫料,不仅解决了奶牛卧床垫料中的有害菌,同时高温发酵时间短易保持垫料应有的弹性,本发明垫料的应用方法也能保证不滋生细菌,是一种对奶牛健康非常有益的半发酵卧床垫料。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主要由质量比为3~1:1的牛粪和锯末为原料,经过半发酵制作而成。其中,本发明的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原料还包括或替换为谷壳、锯末、米糠、玉米秸秆或者花生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残渣。其中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的水分含量为30-45%,此水分含量适合奶牛坐卧休息。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混合:将牛粪和锯末按质量比3~1:1混合,并调节控制水分在50-65%利于发酵;(2)半发酵处理:将步骤(1)所述原料堆垛进行发酵,当温度达到70℃时保持1-2天时间,然后将堆垛摊开降温停止发酵,即为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此时半发酵完成,垫料中有害菌和虫卵已被高温杀死,而垫料中的纤维结构保存完好。其中,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原料堆垛高度为0.5-1m,宽1-1.5m,优选为高度0.7m,宽1.5m,长度可视场地情况而定。优选的,在步骤(2)半发酵处理过程中,发酵堆垛需每天翻堆1次,保持堆垛中的氧气含量。翻堆过程没有具体的限定,可采用机械翻堆,也可采用人工翻堆。本发明中,发酵堆发酵3-8天时间堆垛温度即可达到70℃。如果在发酵原料中使用发酵菌剂发酵,只需2-3天左右就能达到70℃。发酵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在本发明步骤(2)中,停止发酵后控制垫料水分为30-45%,优选为30-40%,适合奶牛坐卧休息。如因原料湿度大导致最终垫料水分含量过高,则适当晒干水分。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的应用:将半发酵垫料铺设到奶牛卧床中,铺设厚度15-30cm,优选20-25cm,每天至少翻堆1次。优选的,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使用一个月至两个月时间,更换一次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牛粪和锯末/其他生物残渣作为原料。牛粪本身就是牛场废弃物,利用起来可以减轻环境污染,环保节能。锯末/其他生物残渣来源广泛,其中的纤维结构使做好的垫料柔软舒适,优于纯牛粪的垫料。而且锯末等水分含量低,适合调整水分,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2.本发明的半发酵方法,通过控制发酵堆垛的高度和宽度、发酵温度和时间,保证发酵的温度杀死有害菌和虫卵。另外,纤维的柔软舒服度、不结块程度是奶牛卧床垫料好坏的关键因素。本发明由于是不彻底的半发酵,垫料中的牛粪、锯末/其他生物残渣的纤维组织保留完好,柔软舒服度高,不易结块。相比于全发酵垫料,本发明的半发酵垫料制作时间大大缩短,只要7天之内即可完成制作,而全发酵垫料的制作时间需要21-30天。3.本发明的垫料使用控制厚度,一方面15-30cm的厚度保证了奶牛坐卧的需求,另一方面,该厚度情况下,垫料内部通空气较为充足,加上每天翻动,基本避免卧床中有害的厌氧菌滋生的条件,保证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垫料清洁卫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选用挤压经脱水处理的牛粪(水分70%左右),锯末(水分50%),按牛粪:锯末比例为3:1进行混合,混合后水分含量约65%。将原料堆成高0.7m,宽1.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堆垛,每天用机械翻堆1次保持堆垛中的氧气。发酵4天后,温度达到70℃左右。当堆温超过70℃后,其中除部分嗜热菌外,大部分有害菌和虫卵皆被杀死。继续发酵一天,将发酵堆垛摊平,任其降温停止发酵。此时由于发酵时间不长,保留牛粪和锯末中的纤维不被破坏。因为水分高,晾晒三天,将其水分进一步降低到30%左右。将制作好的垫料铺设的奶牛卧床当中,铺设厚度25cm。每天用机械翻垫料一次,保持垫料空气畅通,不结块。使用1个月时间更换一次垫料。实施例2:选用经脱水处理的牛粪(水分70%左右),锯末(水分50%),按牛粪:锯末比例为1:1进行混合,混合后水分含量约60%。将原料堆成高0.7m,宽1.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堆垛;每天用机械翻堆1次保持堆垛中的氧气。发酵6天后,温度达到70℃左右。当堆温超过70℃后,其中除部分嗜热菌外,大部分有害菌和虫卵皆被杀死。继续发酵两天,将发酵堆垛摊平,任其降温停止发酵。此时由于发酵时间不长,保留牛粪和锯末中的纤维不被破坏。因为水分高,晾晒两天,将其水分进一步降低到38%左右。将制作好的垫料铺设的奶牛卧床当中,铺设厚度20cm。每天用机械翻垫料一次,保持垫料空气畅通,不结块。使用45天更换一次垫料。实施例3:选用经脱水处理的牛粪(水分70%左右),锯末(水分50%),按牛粪:锯末比例为2:1进行混合,混合后水分含量约63%。将原料堆成高0.5m,宽1.0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堆垛;每天用机械翻堆1次保持堆垛中的氧气。发酵8天后,温度达到70℃左右。当堆温超过70℃后,其中除部分嗜热菌外,大部分有害菌和虫卵皆被杀死。继续发酵两天,将发酵堆垛摊平,任其降温停止发酵。此时由于发酵时间不长,保留牛粪和锯末中的纤维不被破坏。因为水分高,晾晒三天,将其水分进一步降低到35%左右。将制作好的垫料铺设的奶牛卧床当中,铺设厚度30cm。每天用机械翻垫料两次,保持垫料空气畅通,不结块。使用2个月更换一次垫料。实施例4: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作的垫料进行动物实验。选择两栋泌乳天数、泌乳量相近的泌乳高峰期奶牛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头泌乳牛,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作的半发酵卧床垫料,对照组使用普通发酵完全的卧床垫料,垫料铺设厚度25cm,并每天翻动一次。各组日粮相同,自由饮水,每天早、中、晚三次饲喂,每日挤奶三次。实验期为30天,实验前,取连续三天泌乳量数据作为初始泌乳量,实验结束时,连续取三天泌乳量数据,作为实验结束泌乳量。记录30天内两组奶牛的乳房炎发病率,并观察记录卧床垫料的结块率。实验牛群及结果列于表1。表1:本发明半发酵奶牛生物垫料与全发酵生物垫料结果对照表项目牛数平均泌乳天数试验前泌乳量试验后泌乳量乳房炎发病率实验组105124.233.3832.973.81%对照组102119.734.5332.448.80%泌乳天数超过100天的奶牛的泌乳量会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泌乳量降低量低于对照组奶牛,相当于提高产奶量1.68kg。同时乳房炎的发病率由8.80%降低到3.81%。本发明半发酵卧床垫料在使用一个月时结块率为30%,2个月时为70%。全发酵卧床垫料在使用半个月时的结块率即达到50%,30天时就须要更换。奶牛每天大约要在卧床内起卧10次,休息躺卧10-14小时。卧床与奶牛舒适度密切相关,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场效益。由上可知,本发明的半发酵奶牛卧床垫料,纤维组织保留完好,柔软舒服度高,不易结块,利于奶牛的坐卧休息。通过控制垫料厚度,垫料内部通空气较为充足,基本避免卧床中有害的厌氧菌滋生,有效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