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金鱼繁殖和选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064阅读:8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鱼繁育领域,尤其涉及草金鱼繁殖和选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金鱼即草种金鱼,是金鱼文、蛋、龙、草四大类之一,其仍保留鲫鱼体型,但体色出现变异,常见体色为全红和红白,称之为红草金鱼与红白草金鱼,俗称红鲫与红白鲫。近年又选育出纯黑个体,称之为黑草金鱼,草金鱼生命力强,对水质变化不敏感,不容易缺氧,适应温度1-38℃,容易饲养,所以深受水族市场欢迎,是室外景观水体中最流行的观赏鱼类。为了保持草金鱼较好的观赏度,需要进行严格的繁殖和选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草金鱼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本培育

获得红草金鱼,就选择红草金鱼作为亲本;获得红白草金鱼,就选择红草金鱼与红白草金鱼作为亲本;获得黑草金鱼选取墨龙睛与黑锦鲤作为亲本;

亲本培育从上一年秋季开始,将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品种特征明显的健康个体分雌雄放养,以人工配合饲料与枝角类等天然活饵交替投喂;

放养密度为:一龄种鱼15-20尾/m2,二龄种鱼4-6尾/m2;产前一个月内,每周注水一次,产前一周内,隔天注水一次,以水流刺激性腺发育;

2人工催产

在4月中旬前后,水温稳定在20-22℃时,开始人工催产,先将雌雄亲本捕起、检查性腺发育情况,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在轻压雄鱼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提着雌鱼尾柄,明显可见两侧卵巢下垂的轮廓;催产素用0.65%生理盐水为溶剂,每毫升含25微克LRH-A和500单位HCG,每千克雌鱼注射4毫升催产素,每千克雄鱼注射2毫升催产素;在胸鳍基部进行一次注射即可,注意入针深度0.5厘米左右,以免刺伤内脏;

3人工授精

催产注射后将亲鱼放回网箱或水泥池,当10小时后出现较明显的追逐行为时,捞取亲鱼进行水下人工授精;将鱼巢放入盛水操作盆中,左右手分持雌雄亲鱼各一尾,于水面下,将雌雄泄殖孔相对,用大拇指先挤压雌鱼腹部排卵,随即挤压雄鱼腹部排精,轻轻搅动水体,使其充分受精,并均匀黏附到鱼巢上;

4人工孵化

孵化池面积以10-15m2为好,孵化池用水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筛绢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静水孵化,水体透明度40-60厘米,溶氧大于50毫克/升,水深15-25厘米,放卵密度2000粒/m2;若遇持续低温、阴雨,受精卵感染水霉,可向孵化池水中泼洒1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控制;如遇大暴雨,应对池子进行遮盖,避免水质、水温波动过剧而影响孵化率;孵化过程中保持水温平稳很重要;应及时遮阳与加水,避免水温超过30℃;

5仔鱼培育

用孵化池兼作育苗池,在鱼苗出膜时,向池中添加浮游动物,鱼苗出膜平游后,及时将鱼巢从池内移出;草金鱼苗平游后,池中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1-2天内立刻被摄食殆尽;

鱼苗平游后的最初4-5天内需每天将捞来的饵料生物用60目筛绢将轮虫滤出,将其投喂到池中,此阶段若没轮虫,可泼洒蛋黄水代替,以每万尾鱼苗每天0.5-1个熟蛋黄的量,将熟蛋黄用60目网布包裹,在桶水中揉洗出雾状均匀的蛋黄水,沿池四周泼洒投喂;一天早晚投喂两次;

5-10天,以过滤后的小型枝角类投喂为主,此阶段应保持池中白天始终有活的枝角类;

10天后投喂无需过滤的枝角类;

20天后早上投枝角类等天然活饵,下午投配合饲料;

仔鱼培育期间保持育苗池水色以嫩绿色为好;水位从20厘米逐渐加深至50厘米;保持溶氧充足;

6苗种筛选

三种草金鱼的筛选时间与方法不同:全红及红白的草金鱼品种,遗传性状相对较稳定,子代中几乎没有尾鳍多叶的个体,体色主要发展成全红、红白、全白、青灰四种类型,其中青灰的个体比例不足1%,淘汰全白的个体,占5%-15%;红草金鱼与红白草金鱼的转色较慢,孵出60天后完成转色,然后进行挑选;黑草金鱼若亲本回交次数不多,则遗传稳定性较差,从20天开始第一次挑选,淘汰尾鳍多叶、体型肥短、体色青灰的个体,孵出50天时进行第二次挑选,留下黑色幼鱼,淘汰青灰体色的个体,并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类;孵出90天后进行第三次分类,淘汰体型不佳的个体,并继续按个体大小分类养殖。

进一步,所述的鱼巢采用聚乙烯窗纱,每片35cm2

进一步,所述的鱼巢在1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内浸泡1分钟后,再移至孵化池内孵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草金鱼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可以针对所需的草金鱼的类型不同,观赏时所需的性状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繁殖和选育,得到的草金鱼的性状优异,纯化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

草金鱼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本培育

获得红草金鱼,就选择红草金鱼作为亲本;获得红白草金鱼,就选择红草金鱼与红白草金鱼作为亲本;获得黑草金鱼选取墨龙睛与黑锦鲤作为亲本;

亲本培育从上一年秋季开始,将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品种特征明显的健康个体分雌雄放养,以人工配合饲料与枝角类等天然活饵交替投喂;

放养密度为:一龄种鱼15-20尾/m2,二龄种鱼4-6尾/m2;产前一个月内,每周注水一次,产前一周内,隔天注水一次,以水流刺激性腺发育;

2人工催产

在4月中旬前后,水温稳定在20-22℃时,开始人工催产,先将雌雄亲本捕起、检查性腺发育情况,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在轻压雄鱼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提着雌鱼尾柄,明显可见两侧卵巢下垂的轮廓;催产素用0.65%生理盐水为溶剂,每毫升含25微克LRH-A和500单位HCG,每千克雌鱼注射4毫升催产素,每千克雄鱼注射2毫升催产素;在胸鳍基部进行一次注射即可,注意入针深度0.5厘米左右,以免刺伤内脏;

3人工授精

催产注射后将亲鱼放回网箱或水泥池,当10小时后出现较明显的追逐行为时,捞取亲鱼进行水下人工授精;将鱼巢放入盛水操作盆中,左右手分持雌雄亲鱼各一尾,于水面下,将雌雄泄殖孔相对,用大拇指先挤压雌鱼腹部排卵,随即挤压雄鱼腹部排精,轻轻搅动水体,使其充分受精,并均匀黏附到鱼巢上;

4人工孵化

孵化池面积以10-15m2为好,孵化池用水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筛绢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静水孵化,水体透明度40-60厘米,溶氧大于50毫克/升,水深15-25厘米,放卵密度2000粒/m2;若遇持续低温、阴雨,受精卵感染水霉,可向孵化池水中泼洒1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控制;如遇大暴雨,应对池子进行遮盖,避免水质、水温波动过剧而影响孵化率;孵化过程中保持水温平稳很重要;应及时遮阳与加水,避免水温超过30℃;

5仔鱼培育

用孵化池兼作育苗池,在鱼苗出膜时,向池中添加浮游动物,鱼苗出膜平游后,及时将鱼巢从池内移出;草金鱼苗平游后,池中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1-2天内立刻被摄食殆尽;

鱼苗平游后的最初4-5天内需每天将捞来的饵料生物用60目筛绢将轮虫滤出,将其投喂到池中,此阶段若没轮虫,可泼洒蛋黄水代替,以每万尾鱼苗每天0.5-1个熟蛋黄的量,将熟蛋黄用60目网布包裹,在桶水中揉洗出雾状均匀的蛋黄水,沿池四周泼洒投喂;一天早晚投喂两次;

5-10天,以过滤后的小型枝角类投喂为主,此阶段应保持池中白天始终有活的枝角类;

10天后投喂无需过滤的枝角类;

20天后早上投枝角类等天然活饵,下午投配合饲料;

仔鱼培育期间保持育苗池水色以嫩绿色为好;水位从20厘米逐渐加深至50厘米;保持溶氧充足;

6苗种筛选

三种草金鱼的筛选时间与方法不同:

红草金鱼与红白草金鱼的转色较慢,体色主要发展成全红、红白、全白、青灰四种类型,其中青灰的个体比例不足1%,孵出60天后完成转色,然后进行挑选体色鲜艳的红百草金鱼;淘汰全白的个体,占5%-15%;

黑草金鱼从20天开始第一次挑选,淘汰尾鳍多叶、体型肥短、体色青灰的个体,孵出50天时进行第二次挑选,留下黑色幼鱼,淘汰青灰体色的个体,并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类;孵出90天后进行第三次分类,淘汰体型不佳的个体,并继续按个体大小分类养殖。

进一步,所述的鱼巢采用聚乙烯窗纱,每片35cm2

进一步,所述的鱼巢在1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内浸泡1分钟后,再移至孵化池内孵化。

原理:

草金鱼类型较多,在培育时,根据需要的个体选择的亲本不用,在进行筛选时,也要根据性状发育稳定的时间有所区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