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695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植物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紫苏芽苗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是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十分畅销的芽苗菜,也是出口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特色品种。紫苏芽苗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紫苏的种植方法一般为在大田或大棚中,采用常规方法种植,即经过育苗、定植,按常规方法进行肥水管理,这些方法没有根据紫苏的生长特性合理配置营养元素,导致紫苏的产量低且品质差,且种植的幼苗成活率不是很高、容易受到害虫的侵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活率高、产量高、生长快的紫苏种植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2500-3000千克的农家肥作基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

步骤二、选种育苗

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5-7天即可出苗。

步骤三、定植

苗高12-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1-2株。

步骤四、田间管理

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5-7千克磷酸二氢钾、3-5千克尿素、0.1-0.2千克透明质酸、0.05-0.1千克亚硒酸钠,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步骤五、防病杀虫

所述步骤一中也可施加生物菌肥,且控制土壤湿度在55-60%。

所述步骤二中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所述消毒剂由重量百分数为1.5%-2%的壳聚糖,重量百分数为0.5%-1.5%的KMnO4,重量百分数为10-15%的乙醇及蒸馏水混合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的消毒剂成分简单,消毒效果显著,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提高成活率;

2、本发明在紫苏子树幼芽初齐时,进行追肥,追施肥料磷酸二氢钾、尿素、透明质酸及亚硒酸钠,肥料配方合理,实现了对症追肥,供应了紫苏生长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同时补充基肥的不足;

3、本发明培育生长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效改良了紫苏子的生长环境,降低发病率,提高了紫苏子的成活率;

4、本发明在传统种植方法的基础上加施生物菌肥,可以调整土壤结构、通透性,同时提高土壤的肥力及固氮能力,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提高紫苏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2500千克的农家肥作基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0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6天出苗。

当苗高12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5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尿素、0.1千克透明质酸、0.05千克亚硒酸钠,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例二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3000千克的农家肥作基肥,同时施加生物菌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2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5天出苗。

当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7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尿素、0.2千克透明质酸、0.1千克亚硒酸钠,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例三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3000千克的农家肥作基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2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6天出苗。

当苗高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5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尿素、0.2千克透明质酸、0.05千克亚硒酸钠,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实施例种植出的紫苏,紫苏叶片肥大、鲜嫩且外观好,病虫害发病率低于2.8%;紫苏成活率达84%以上,亩产比现有技术的种植方法种植的产量提高22-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