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轮虫生长繁殖能力与强化其作为饵料营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591阅读:39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隶属水产领域,涉及一种提高轮虫生长繁殖力与强化饵料营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鱼虾蟹等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上述水产品的渔获量逐年降低,大力开展人工养殖提供更多水产品,满足社会需求是目前和未来水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然而,在目前鱼类、虾类、蟹类和其它水产动物养殖中,特别是在育苗阶段上述水产动物的幼体普遍存在孵化生活率较低、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或病害发生甚至死亡等系列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人工养殖所提供的饵料较为单一、营养缺乏,与自然环境中丰富多样的天然饵料具有很大差异。如何通过模拟自然食物链(网),提高饵料(特别是开口鲜活饵料)质量是水产养殖的新命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轮虫(Rotifer)是大多数水产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为担轮动物轮虫纲(Rotifera或Rotaria)的一类微小无脊椎动物的总称。轮虫形体微小,长约0.04-2毫米,一般不超过0.5毫米。轮虫分布广,多数自由生活,也有寄生的,即有个体也有群体。轮虫身体长形,分为头部、躯干及尾部。头部有一个由1-2圈纤毛组成的、能转动的轮盘,形如车轮故叫轮虫。多数轮虫靠轮盘上的纤毛环向同一方向转动,使水形成旋涡并摄取细菌、单细胞微藻和碎屑颗粒。轮虫雌雄异体,卵生,多为孤雌生殖,也可发生有性生殖。轮虫因其极快的繁殖速率,生产量很高。在自然界,轮虫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类淡、咸水水体中,可营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有的也另营底栖、附着或固着生活。

在自然界水生态系统,轮虫是大多数水产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在维持水生态系结构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保障渔业生产也具有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在人工水产养殖中,无论从自然捕获的轮虫,还是人工养殖的轮虫都不能满足水产的巨大需求量,同时,在人工养殖轮虫中单细胞微藻供应受到限制,投喂饵料主要依赖于酵母、豆浆、麦麸等。但是上述物质仅仅满足轮虫的能量需求,而无法足量提供虾青素、类胡萝卜素、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天然活性物质,所生产的轮虫饵料难以满足水产动物鱼类、虾类、蟹类以及其它水产动物对上述活性物质的需求,导致水产动物成活率、生长速率和抗病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水产养殖及其饵料轮虫的营养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轮虫生长繁殖能力与强化饵料营养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轮虫生长繁殖能力与强化饵料营养的方法,在水产饵料轮虫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进而提高轮虫生长速率和繁殖能力,并强化轮虫饵料的抗氧化性能和营养功效。

所添加的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制品,其使用剂量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该范围主要基于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不同而导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则添加量少;反之,则越多。一般而言,加入的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用量占饲喂轮虫饵料量的1.0%-30.0%,优化剂量2.0%-20.0%,最佳剂量5.0%-10.0%。

所述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为一种或几种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藻粉、鲜藻泥或藻渣的生物制品;其中,生物制品为细胞破壁的或未经细胞破壁。

所述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为富含一种种或几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为虾青素、类胡萝卜素、以及AA、EPA、DHA中一种或几种不饱和脂肪酸。

所述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为富含虾青素的红球藻、富含胡萝卜素的盐藻、富含DHA不饱和脂肪酸的裂壶藻中的一种或几种生物制品,其中,生物制品为细胞破壁的或未经细胞破壁。

一种利用提高轮虫生长繁殖力与强化饵料营养的方法的应用,利用所述方法饲养轮虫获得生长速率、繁殖能力、抗氧化性能和营养功效强的轮虫,将所得轮虫作为饵料,作为制备饲喂水产生物饲料的应用。

具体是:先利用微藻生物制品营养强化轮虫饵料,再应用上述营养强化轮虫饵料饲喂鱼类、虾类、蟹类以及其它水产动物,增加鱼类、虾类、蟹类以及其它水产动物育苗的成活率、生长速率和抗病能力,增强水产动物的抗辐射力和强氧化性能,增加综合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特色和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水产饵料轮虫的培养过程中,首先通过添加适量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提高轮虫的生长繁殖能力、强化其饵料营养;然后,再将该营养强化轮虫饵料应用到水产养殖中,目的满足水产动物鱼类、虾类、蟹类以及其它水产动物对上述活性物质的基本需求,从而实现增加水产动物育苗的成活率、生长速率和抗病能力,增加综合生产效率的目的;具体为:

1.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为纯天然生物制品,通过食物链传递保障了水产品的天然性,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微藻生物制品不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富含一定的多糖及蛋白质等其它营养和能量物质,可综合提高生产效果。

2.微藻天然活性物质如天然虾青素、类胡萝卜素、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以酯质方式存在,其稳定性强,故饲喂轮虫吸收效率高;

3.微藻生物制品以藻泥为原料,可减少干燥环节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以藻渣为生物制品,不仅可实现本发明等价功效,而且也避免了废渣排放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压力。

4.本发明借助天然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性能、抗辐射力以及营养功效,可提高饲喂水产动物鱼类、虾类、蟹类以及其它水产动物育苗的成活率、生长速率和抗病能力,综合提高水产养殖效率。

附图说明书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不同饵料饲喂轮虫的培养效果图;其中,A,微拟球藻饲喂组;B,酵母饲喂组;C,微拟球藻+富含虾青素的红球藻饲喂组。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之发明,但实施例不应视作对本发明权利的限定,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等,也都属于本发明创造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取3只10升的培养水箱,向其中添加8升25‰的海水,并接种等密度的轮虫(16个/毫升),充分通气培养8天。其中向一只培养箱中每天添加3.0g鲜微拟球藻泥;而向另一只培养箱中加等重量的微拟球藻鲜藻泥和1.5%红球藻鲜藻泥混合制品,其中小球藻与红球藻的质量比率为4:1(即红球藻占总饵料的20%);另外,向第三只培养箱中每天添加2.0g的鲜酵母,作为对照(参见图1)。

结果表明:饲喂微藻二组的轮虫生长繁殖好于饲喂酵母组,其中饲喂微拟球藻和红球藻藻泥组的轮虫生长最好,繁殖速率最快,轮虫密度最高,每毫升含有160个轮虫,比单喂微拟球藻组(100个/毫升)约高60%;而单独饲喂酵母的一组轮虫生长繁殖速率最慢,轮虫产量也最低,其轮虫密度只有50个/毫升,为单喂微拟球藻组轮虫密度密度的50%左右。

同样,无论怀卵轮虫数,还是其中怀卵总数,饲喂微藻的轮虫组明显高于饲喂酵母组。在饲喂微藻组的轮虫携带很多卵,有些携带2个甚至更多的卵(参图1A),而在饲喂酵母组的轮虫很多没有怀卵(参图1B)。

另外,饲喂微拟球藻和红球藻藻泥组的轮虫怀卵率也较高,有些个体较小的个体也怀有1-2个卵(参图1C),因此无论怀卵轮虫数,还是其中怀卵总数二项指标,在三个饲喂组中最高。但是,就怀卵轮虫在总群数的比率,饲喂微拟球藻组与微拟球藻与红球藻组基本一致,约占20%左右。

实施例2

另取3只10升的培养水箱,向其中添加8升25‰的海水,并接种等密度的轮虫(15个/毫升),充分通气培养6天。其中向一只培养箱中每天添加3.0g鲜微拟球藻藻泥(约合0.86g干重);而向另一只培养箱中加等重量的微拟球藻鲜藻泥和0.5%红球藻藻渣混合制品,其中,小球藻添加量占总添加质量的70%,红球藻添加量占总添加质量的30%;另外,向第三只培养箱中每天添加3.0g的鲜酵母,作为对照。

实验结果显示与实施例1的类似效果:饲喂微藻二组的轮虫生长繁殖效果明显好于单独饲喂酵母组,其中饲喂微拟球藻和红球藻藻渣组的轮虫生长最好,繁殖速率最快,轮虫密度最高,每毫升含有100个轮虫,比单喂微拟球藻组(58个/毫升)同样要高60%左右;而单独饲喂酵母的一组轮虫生长繁殖速率最慢,轮虫产量也最低,其轮虫密度比单喂微拟球藻组要低50%左右。

同样,无论怀卵轮虫数,还是轮虫群体怀卵总数,以及怀卵轮虫占群体中的比率与实施例1相类似的结果。即饲喂微藻的轮虫组明显高于饲喂酵母组,而饲喂微拟球藻和红球藻藻渣组在怀卵轮虫数、怀卵总数在三个实验组中最高,但其怀卵轮虫在总群数的比率,与单独饲喂微拟球藻组大致一致。

实施例3

进一步利用含虾青素4.0%的红球藻破壁藻粉与2.0%的红球藻破壁鲜藻泥,分别与微拟球藻混合,重新开展上述轮虫饲喂实验。也得到类似实施案例1和2相类似的结果。其中,红球藻藻粉、藻泥破壁后,其颗粒更小,更利于轮虫摄食与吸收,对轮虫的生长繁殖和怀卵有所增加,添加两种破壁成分虽然对轮虫的生长繁殖和怀卵有所增加,但两者之间在统计学上尚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4

进一步利用上述方法,放大培养轮虫(褶皱臂尾轮虫)规模,收获后用于虾苗培育,结果表明所投喂的对虾苗,较传统技术培育的对虾虾苗发育速度快、育苗周期缩短,虾苗更均一且更具有活力。

上述实施例表明:在水产饵料轮虫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藻生物制品,可增加轮虫的生长与繁殖能力,强化轮虫饵料的营养功能,进而将该其应用到水产养殖中,增加水产动物育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