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茶叶在我国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也逐年在增加。茶叶生产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丘陵山区重要农业支株产业,是茶农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点产业。
近年来,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和茶叶品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技术人员对茶叶的加工工艺做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茶叶种植技术的研究较为少见,现有的茶叶种植方式基本上都是茶叶幼苗并排种植,将茶叶完全暴露在太阳底下,由于遮阳率过低,导致夏天会出现晒死的现象,得到的茶叶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采用立体化种植方式既具有良好的遮阳率,防止夏天高温晒死的状况,又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率,并通过下方种植兰草花的方式将兰草花开花时散发的香气传播给茶叶,从而来影响茶叶的香气,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地选择:选取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空旷地带作为茶园。
(2)、茶叶幼苗种植:在步骤(1)的茶园中分行均匀种植上茶叶幼苗。
(3)、行道树种植:在步骤(2)的茶叶幼苗行道之间间隔均匀的种植上高大的枫树和桂花树,作为遮挡阳光的行道树;行道树可以遮挡阳光,茶叶幼苗喜阴,有利于茶叶幼苗的生长,且行道树之间有间隙,又能保证茶叶幼苗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率,提高了茶叶幼苗的生长;同时行道树具有遮挡风雪、防冻害的功能,保护了茶叶幼苗的生长。
(4)、兰草花种植:在步骤(2)的茶叶幼苗和步骤(3)的行道树下面间隔均匀的种植上兰草花,兰草花开花的时间与茶叶幼苗的生长期相吻合,本发明利用兰草花开花散出的香气可来直接影响茶叶幼苗成长后产生茶叶的香气,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步骤(1)的茶园周围设置有一圈隔离带,隔离带能保证茶园的干净,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的兰草花、茶叶幼苗、行道树高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形成立体化种植结构;立体化种植结构不但可以提升茶叶幼苗成长后产生茶叶的品质,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提供茶叶的综合利用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立体化种植方式既具有良好的遮阳率,防止夏天高温晒死的状况,又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率,并通过下方种植兰草花的方式将兰草花开花时散发的香气传播给茶叶,从而来影响茶叶的香气,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地选择:选取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空旷地带作为茶园。
(2)、茶叶幼苗种植:在步骤(1)的茶园中分行均匀种植上茶叶幼苗。
(3)、行道树种植:在步骤(2)的茶叶幼苗行道之间间隔均匀的种植上高大的枫树和桂花树,作为遮挡阳光的行道树;行道树可以遮挡阳光,茶叶幼苗喜阴,有利于茶叶幼苗的生长,且行道树之间有间隙,又能保证茶叶幼苗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率,提高了茶叶幼苗的生长;同时行道树具有遮挡风雪、防冻害的功能,保护了茶叶幼苗的生长。
(4)、兰草花种植:在步骤(2)的茶叶幼苗和步骤(3)的行道树下面间隔均匀的种植上兰草花,兰草花开花的时间与茶叶幼苗的生长期相吻合,本发明利用兰草花开花散出的香气可来直接影响茶叶幼苗成长后产生茶叶的香气,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步骤(1)的茶园周围设置有一圈隔离带,隔离带能保证茶园的干净,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的兰草花、茶叶幼苗、行道树高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形成立体化种植结构;立体化种植结构不但可以提升茶叶幼苗成长后产生茶叶的品质,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提供茶叶的综合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种植得到的茶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茶叶,采用立体化种植方式既具有良好的遮阳率,防止夏天高温晒死的状况,又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率,并通过下方种植兰草花的方式将兰草花开花时散发的香气传播给茶叶,从而来影响茶叶的香气,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