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柳树与杨树间嫁接方法的专利申请。
背景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嫁接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栽培技术,而不同物种的嫁接对于丰富园林景观、提高观赏绿化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植物嫁接而言,同属植物间物种由于亲缘上的相近性、生长过程中所需生长条件的相似性,易于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嫁接;而跨属物种间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加上所需生长条件差别较大,一般难以实现。
柳树和杨树均属杨柳科较为常见的树种,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且易于管理,因而是城市绿化及林业种植中较为常见的树种类型。近年来一些新的杨树品种例如彩叶杨的成功培育,也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新的景观。
尽管柳树与杨树在亲缘关系上相对较远,但现有一些初步远缘嫁接研究表明,适当嫁接技术的改进,仍然是有可能将柳树与杨树间进行嫁接成功的,但是现有嫁接技术则仍然存在嫁接成活率较低的缺陷。而柳树与杨树间的较高成活率的嫁接方法,不仅对于物种间远缘嫁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对于丰富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柳树与杨树间嫁接方法,从而便于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柳树嫁接杨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和接穗选取,具体而言,
砧木选择竹节杨(又名彩砧二号)一至二年生粗壮、健康、有活力的枝条作为砧木,砧木直径应在3cm以上;
接穗选择金丝垂柳1011或垂柳842的带芽、且芽饱满的直径在0.8~1.5cm左右枝条作为接穗;
嫁接操作时,砧木和接穗应随用随取,以确保其较好活力;
(2)嫁接操作,具体为:
嫁接时,为确保成活率,应根据当地气候、温度、降水等条件合理确定嫁接时间,以河南郑州地区为例,应在春季的3月上旬或者夏季的7月下旬进行嫁接操作;
嫁接时,采用劈接、插皮接或者嵌芽接操作均可;
所述劈接:将砧木从中间处横向劈开,劈口纵向长度2~3cm;将接穗削成木楔形,削面长2~3cm,以与砧木切口长度相当;撬开砧木劈口,将接穗插入并留白0.3~0.5cm,劈接时应注意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劈接后用塑料薄膜条将接口处绑扎结实;
所述插皮接:先在砧木皮层划一纵切口(切口长度2~3cm左右),并撬开拧松皮层;然后在接穗背面斜削成2~3cm的斜面,斜切部位接穗厚度约0.3~0.5cm,在斜切面上部横切一刀,以便去掉横切部位的皮层;将去掉皮层的接穗的斜面插入砧木上拧松后皮层中(插入时注意接穗的正反面),接穗露白0.3~0.5cm左右,最后用塑料膜条绑扎结实,并在插接部位和接穗上套上塑料袋保湿,以确保插接部位组织的生长、愈合;
所述嵌芽接:先在砧木上长削一刀,深达木质,长度在3cm左右,再从下向上对上述长削部位斜削一小刀,以去掉部分皮层和木质部;然后切削处理接穗,切削接穗时,在芽眼前方1cm左右处向前斜削一刀,再在芽眼后方1.5cm处向前削至第一刀处,以获得处理后芽片,切削时注意芽片的削面要平整光滑;将芽片插入砧木上接口处,用塑料薄膜条封闭并绑扎结实;
(3)嫁接后管理,具体为:
优选情况下,在嫁接3~5天后可用3ppm细胞分裂素在砧木嫁接部位涂抹,以促进嫁接处组织分化和生长;
嫁接8~10天后,即可正常浇水施肥管理,温度随自然环境变化即可;
嫁接18~22天左右时,以接穗上柳树芽继续萌发作为标准,此时即可视为嫁接成活。
本发明所提供的柳树嫁接杨树的方法,通过特定树种、特定嫁接方式选择,可较好满足成活率要求,嫁接成活率可高达90%以上,较好实现了远缘嫁接的成功,同时也为新品种培育、园林景观绿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介绍具体实施例前,对下述实施例中部分实验情况简要说明如下。
种植地点:
柳树、杨树的种植地点: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镇河南省绿彩杨苗木科技有限公司的苗木种植基地,该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多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寒冷多封,冬旱频繁。年平均气温14.8℃左右,全年大于10℃的积温为4500℃,无霜期223d,年降雨量620mm左右。土壤属褐土,微碱性。
种植品种:
柳树,金丝垂柳1011、垂柳842,均为审定品种,可公开获取,这两个品种柳树均属无性系,嫁接时选择雄性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应用;
杨树,竹节杨(又名彩砧二号),以一至二年生的竹节杨扦插苗作为砧木;
种植期间,杨树、柳树均自然生长,按现有种植方法常规管理。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柳树嫁接杨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和接穗选取
具体而言:砧木选择竹节杨一至二年生粗壮、健康、有活力的枝条作为砧木,砧木直径在3cm以上;接穗选择金丝垂柳1011或垂柳842的带芽、且芽饱满的直径在0.8~1.5cm左右枝条作为接穗;
嫁接操作时,砧木和接穗随用随取,以确保其较好生长活力。
(2)嫁接操作
为确定较为适宜的嫁接时机和嫁接方法,以河南郑州地区为例,发明人分别在春季的3月上旬和夏季的7月下旬进行了不同嫁接方式的嫁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夏季嫁接操作后,由于气温较高,为避免接穗营养流失和嫁接部位干燥,嫁接后需对嫁接部位和接穗进行套袋保湿操作。
具体实验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嫁接时,分别采用了劈接、插皮接或者嵌芽接的操作,嫁接部位均在1.5m以上的枝和干上进行,具体而言:
所述劈接:将砧木从中间处横向劈开,劈口纵向长度2~3cm;将接穗削成木楔形,削面长2~3cm,以与砧木切口长度相当;撬开砧木劈口,将接穗插入并留白0.3~0.5cm,劈接时应注意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劈接后用塑料薄膜条将接口处绑扎结实;
所述插皮接:先在砧木皮层划一纵切口(切口长度2~3cm左右),并撬开拧松皮层;然后在接穗背面斜削成2~3cm的斜面,斜切部位接穗厚度约0.3~0.5cm,在斜切面上部横切一到,以便去掉横切部位的皮层;将去掉皮层的接穗的斜面插入砧木上拧松后皮层中(插入时注意接穗的正反面),接穗露白0.3~0.5cm左右,最后用塑料膜条绑扎结实,并在插接部位和接穗上套上塑料袋保湿,以确保插接部位组织的生长、愈合;
所述嵌芽接:先在砧木上长削一刀,深达木质,长度在3cm左右,再从下向上对上述长削部位斜削一小刀,以去掉部分皮层和木质部;然后切削处理接穗,切削接穗时,在芽眼前方1cm左右处向前斜削一刀,再在芽眼后方1.5cm处向前削至第一刀处,以获得处理后芽片,切削时注意芽片的削面要平整光滑;将芽片插入砧木上接口处,用塑料薄膜条封闭并绑扎结实。
(3)嫁接后管理,具体为:
嫁接10天后,正常浇水施肥管理,温度随自然变化。
对嫁接20天后,嫁接成活率和嫁接部位生长愈合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具体结果如下:
表中新梢长度是指嫁接后当年接穗生长长度。
对上述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就嫁接时间而已,无论采用哪种嫁接方法、哪个品种的接穗,夏季嫁接成活率均较高,且接口处愈合情况良好;而就嫁接方法而已,无论哪个品种的接穗,嵌芽接的嫁接方法成活率都远高于其他嫁接方法。因而总体而言,在夏季采用嵌芽接方法进行嫁接操作时,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较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嫁接后对嫁接植株的进一步统计观察表明,嫁接后苗木生长旺盛,当年就能长到2m以上,且嫁接部位未表现出后期的不亲和现象,因而本发明所提供的柳树嫁接杨树的方法,可较好应用于园林景观绿化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