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育苗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224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盘育苗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盘育苗补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穴盘育苗时,可以利用机械快速播种,但任何机械都会存在漏种的情况发生,若发生漏种,种苗出苗不齐,会影响种苗经济价值。目前我国育苗企业在发现漏种时通常是利用人工补种。在育苗时,很多种子都很小,直径只有1-3mm左右,人工补种时,分离单粒种子费事费力,如有体积大小适合拿在手里操作的补种装置,工人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补种作业,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现有的穴盘育苗播种机械几乎都是可以进行整盘播种的播种机械,定位不是只进行单穴播种的补种机械。可以进行单粒种子播种的小型便携播种机械专利有:一种窝眼轮式手动穴盘播种装置(申请号2014201093899),该专利是用转轮上的型孔来分种,对于种子大小不均匀的情况,难以实现精密播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穴盘育苗时,部分种穴漏种时需要补种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穴盘育苗补种需求的育苗补种机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盘育苗补种装置,包括外壳1,按钮2,压片3,气囊4,弹簧5,分割片6,压杆7,软管8,排种盘10,密封片11,种箱12;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设有压片3,压片3上端连有按钮2,压片3下端连有气囊4,弹簧5套设在气囊4外,气囊4固定在分割片6上;所述外壳1下端设有排种盘10,排种盘10下端连有种箱12,种箱12上设有密封片11;所述软管8一端与分割片6连接,另一端与排种盘10连接;所述压杆7一端与压片3连接,另一端穿过分割片6与排种盘10连接;

所述外壳1为圆柱形空心管状结构,轴向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外壳1顶端设有挡圈30,外壳1内侧中部设有圆形的轴向定位槽31,外壳1的对称两部分连接处的定向槽上开有径向限位槽32,外壳1底部为密封底33,密封底33外设有与其垂直的两个平行板35,平行板35上开有轴孔Ⅱ34;

所述排种盘10为扇形板,扇形板的两个直线边与圆弧面交汇处设有限位挡片17,圆柱面16上开有吸种口22,靠近吸种口22一侧的直线边上开有气孔Ⅰ21,另一侧直线边上延伸设有两个对称平行的控制杆18,扇形板圆心位置开有轴孔Ⅰ20,控制杆18上开有导向槽19,两个控制杆18之间距离大于压杆7的厚度,导向槽19宽度与销9及压杆7上的销孔39直径一致;所述种箱12为空心扇形箱体结构,厚度与外壳1下部平行板35的间距一致,下部为圆弧面23,侧面开有加种口24,加种口24上设有可拆卸种箱盖13,上部加工为平面Ⅰ26,平面Ⅰ26中心开有槽Ⅰ25,槽Ⅰ25宽度大于排种盘10的厚度;

所述密封片11包括平面Ⅱ28,平面Ⅱ28两端连有斜面27,为橡胶制成,侧面形状与种箱12侧面形状一致,宽度与种箱12厚度相同,平面Ⅱ28与种箱12上的平面Ⅰ26长度一致,两个斜面27与平面Ⅱ28间的角度与种箱12上平面Ⅰ26与斜边角度一致;

所述压杆7下端为弧形,横截面形状与分割片6上的导向孔38形状一致,圆弧末端开有销孔39;

所述分割片6为圆形板,厚度与外壳1上的轴向定位槽31相同,圆形板上对称设有限位块36,限位块36宽度与外壳1上的径向限位槽32宽度一致,圆心位置两面都设有气孔Ⅱ37,圆形板上垂直于两个限位块36连线方向开有导向孔38;

所述排种口14为锥形,位于外壳1的平行板35的下方、排种盘10初始状态下吸种孔22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2与压片3同心固连,通过外壳1上的挡圈30固定于外壳1内;气囊4安装在分割片6上方的气孔Ⅱ37上;弹簧5上端固定在压片3下方,下端固定在分割片6上方;分割片6通过外壳1上的轴向定位槽31固定在外壳1中部,分割片6上的限位块36嵌在外壳1上的径向限位槽32内,限制分割片6的转动;压杆7上部穿过分割片6上的导向孔38,压杆7下端固定在排种盘10上的两片控制杆18中间;软管8两端分别固定在排种盘10上的气孔Ⅰ21和分割片6下方的气孔Ⅱ37中;排种盘10位于外壳1下方的平行板35之间且位于密封片11上的槽Ⅱ29中间,轴15穿过轴孔Ⅰ20和轴孔Ⅱ34将排种盘10和平行板35连接;密封片11通过其上的平面Ⅱ28、斜面27与种箱12上的平面Ⅰ26胶粘连接,密封片11用于防止种子洒出种箱12;种箱12和密封片11固定安装于外壳1最下方的平行板35之间,使种箱12上的圆柱面Ⅱ23与排种盘10上的轴孔Ⅰ20同心,种箱12上的加种口24处于平行板35下方;排种口14锥形大口方向四边分别连接于外壳1的圆柱边、两个平行板35下边、种箱12的圆柱边。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2为圆柱形,直径小于外壳1上的挡圈30的内径;压片3为薄形圆片,直径大于外壳1上的挡圈30的内径,同时小于外壳1内径;气囊4为橡胶空心圆球状;弹簧5的内径大于气囊4外径,弹簧5的外径小于外壳1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7下端处于排种盘10上两片控制杆18中间,销9安装于压杆7 末端的销孔39和排种盘10上的导向槽19中,销9可在压杆7控制下沿导向槽19运动,并带动排种盘10沿轴15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角度为90-135°,吸种口22需倒角加工成喇叭形,吸种口22的直径由播种种子尺寸决定,需小于种子尺寸,吸种口22的位置由扇形角度及工作时排种盘的摆幅确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将种子从种箱12上的加种口24添加进种箱12。初始状态下,气囊4处于自然状态,排种盘10处于自然位置,此时,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处于种箱12外面、排种口14上方。开始工作时,压下按钮2,按钮2通过压片3挤压气囊4,气囊4中的空气顺软管从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排出;压杆7随压片3向下运动,压杆7带动末端相连的销9向下运动,销9安装于排种盘10上的导向槽中,带动排种盘10绕轴15逆时针旋转,此时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将被旋转至种箱12内部,直接接触种子。放开按钮时,压片3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气囊4在橡胶张力下要回复球形,从而在气囊4中产生负压,气流会顺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进入,而种子则随气流吸附于吸种孔22上,排种盘10会通过销9随压杆7顺时针运动,当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经过密封片11时,如吸附过多种子,突出排种盘10下方圆柱面Ⅰ16的种子则会被密封片11阻挡,从而起到防止吸附2颗以上种子的情况。排种盘10回复到初始状态,气囊4也回复初始状态时,气囊4内不再有负压,此时吸附于排种盘10上吸种孔22上的种子会在重力作用下掉于排种口14内,完成播种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操作简单,依靠负压吸附一次吸附一粒种子完成补种,工作可靠;调整吸种口直径尺寸,可适合各种尺寸种子播种;不用外加动力,节能环保;各类易磨损件均为可拆卸安装,维护保养方便;结构紧凑,方便携带等。可以用于漏种时补种作业,也可以用于小规模生产时的播种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种盘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种箱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密封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外壳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杆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割片结构图;

图中各标号:1-外壳,2-按钮,3-压片,4-气囊,5-弹簧,6-分割片,7-压杆,8-软管,9-销,10-排种盘,11-密封片,12-种箱,13-种箱盖,14-排种口,15-轴,16-圆柱面Ⅰ,17-限位挡片,18-控制杆,19-导向槽,20-轴孔Ⅰ,21-气孔Ⅰ,22-吸种口,23-圆柱面Ⅱ,24-加种口,25-槽Ⅰ,26-平面Ⅰ,27-斜面,28-平面Ⅱ,29-槽Ⅱ,30-挡圈,31-轴向定位槽,32-径向限位槽,33-密封底,34-轴孔Ⅱ,35-平行板,36-限位块,37-气孔Ⅱ,38-导向孔,39-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穴盘育苗补种装置,包括外壳1,按钮2,压片3,气囊4,弹簧5,分割片6,压杆7,软管8,排种盘10,密封片11,种箱12;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设有压片3,压片3上端连有按钮2,压片3下端连有气囊4,弹簧5套设在气囊4外,气囊4固定在分割片6上;所述外壳1下端设有排种盘10,排种盘10下端连有种箱12,种箱12上设有密封片11;所述软管8一端与分割片6连接,另一端与排种盘10连接;所述压杆7一端与压片3连接,另一端穿过分割片6与排种盘10连接;所述外壳1为圆柱形空心管状结构,轴向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外壳1顶端设有挡圈30,外壳1内侧中部设有圆形的轴向定位槽31,外壳1的对称两部分连接处的定向槽上开有径向限位槽32,外壳1底部为密封底33,密封底33外设有与其垂直的两个平行板35,平行板35上开有轴孔Ⅱ34;所述排种盘10为扇形板,扇形板的两个直线边与圆弧面交汇处设有限位挡片17,圆柱面16上开有吸种口22,靠近吸种口22一侧的直线边上开有气孔Ⅰ21,另一侧直线边上延伸设有两个对称平行的控制杆18,扇形板圆心位置开有轴孔Ⅰ20,控制杆18上开有导向槽19,两个控制杆18之间距离大于压杆7的厚度,导向槽19宽度与销9及压杆7上的销孔39直径一致;所述种箱12为空心扇形箱体结构,厚度与外壳1下部平行板35的间距一致,下部为圆弧面23,侧面开有加种口24,加种口24上设有可拆卸种箱盖13,上部加工为平面Ⅰ26,平面Ⅰ26中心开有槽Ⅰ25,槽Ⅰ25宽度大于排种盘10的厚度;所述密封片11包括平面Ⅱ28,平面Ⅱ28两端连有斜面27,为橡胶制成,侧面形状与种箱12侧面形状一致,宽度与种箱12厚度相同,平面Ⅱ28与种箱12上的平面Ⅰ26长度一致,两个斜面27与平面Ⅱ28间的角度与种箱12上平面Ⅰ26与斜边角度一致;所述压杆7下端为弧形,横截面形状与分割片6上的导向孔38形状一致,圆弧末端开有销孔39;所述分割片6为圆形板,厚度与外壳1上的轴向定位槽31相同,圆形板上对称设有限位块36,限位块36宽度与外壳1上的径向限位槽32宽度一致,圆心位置两面都设有气孔Ⅱ37,圆形板上垂直于两个限位块36连线方向开有导向孔38;所述排种口14为锥形,位于外壳1的平行板35的下方、排种盘10初始状态下吸种孔22一侧。

所述按钮2与压片3同心固连,通过外壳1上的挡圈30固定于外壳1内;气囊4安装在分割片6上方的气孔Ⅱ37上;弹簧5上端固定在压片3下方,下端固定在分割片6上方;分割片6通过外壳1上的轴向定位槽31固定在外壳1中部,分割片6上的限位块36嵌在外壳1上的径向限位槽32内,限制分割片6的转动;压杆7上部穿过分割片6上的导向孔38,压杆7下端固定在排种盘10上的两片控制杆18中间;软管8两端分别固定在排种盘10上的气孔Ⅰ21和分割片6下方的气孔Ⅱ37中;排种盘10位于外壳1下方的平行板35之间且位于密封片11上的槽Ⅱ29中间,轴15穿过轴孔Ⅰ20和轴孔Ⅱ34将排种盘10和平行板35连接;密封片11通过其上的平面Ⅱ28、斜面27与种箱12上的平面Ⅰ26胶粘连接,密封片11用于防止种子洒出种箱12;种箱12和密封片11固定安装于外壳1最下方的平行板35之间,使种箱12上的圆柱面Ⅱ23与排种盘10上的轴孔Ⅰ20同心,种箱12上的加种口24处于平行板35下方;排种口14锥形大口方向四边分别连接于外壳1的圆柱边、两个平行板35下边、种箱12的圆柱边。

播种白菜种子时,种子平均直径为2mm,圆形,排种盘10的扇形板角度设置为90°,圆柱面16上与直线边夹角25°位置开有吸种口22,吸种口22直径为1mm。

实施例2: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播种油菜种子时,种子直径平均1.5mm,圆形;排种盘10为扇形板角度为110°,圆柱面16上与直线边夹角为45°位置开有吸种口22,吸种口22直径为1mm。

实施例3: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播种三七种子时,种子直径平均3.5mm,圆形,排种盘10的扇形板角度为135°,圆柱面16上与直线边夹角为70°位置开有吸种口22,吸种口22直径为2.5mm。

工作时,分别将种子从种箱12上的加种口24添加进种箱12。初始状态下,气囊4处于自然状态,排种盘10处于自然位置,此时,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处于种箱12外面、排种口14上方。开始工作时,压下按钮2,按钮2通过压片3挤压气囊4,气囊4中的空气顺软管从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排出;压杆7随压片3向下运动,压杆7带动末端相连的销9向下运动,销9安装于排种盘10上的导向槽中,带动排种盘10绕轴15逆时针旋转,此时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将被旋转至种箱12内部,直接接触种子。放开按钮时,压片3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气囊4在橡胶张力下要回复球形,从而在气囊4中产生负压,气流会顺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进入,而种子则随气流吸附于吸种孔22上,排种盘10会通过销9随压杆7顺时针运动,当排种盘10上的吸种孔22经过密封片11时,如吸附过多种子,突出排种盘10下方圆柱面Ⅰ16的种子则会被密封片11阻挡,从而起到防止吸附2颗以上种子的情况。排种盘10回复到初始状态,气囊4也回复初始状态时,气囊4内不再有负压,此时吸附于排种盘10上吸种孔22上的种子会在重力作用下掉于排种口14内,完成播种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