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线引导件、钓竿、引导框以及引导框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81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钓线引导件、钓竿、引导框以及引导框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具备该钓线引导件的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以及引导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就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而言,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样,通常具备: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引导框、以及安装在该引导框的孔中而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然而,由于引导框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因此在确保强度并且实现轻量化方面存在极限。

对此,本发明人对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引导框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即,沿着引导环的外周面对金属线材进行弯曲加工,通过金属线材一体地形成了对引导环进行保持的框部、用于向竿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连结框部与安装部的支承脚部。然而,谋求提高向竿体安装的安装性的改进方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85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钓线引导件的轻量化并且提高向竿体安装的安装性。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引导框,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引导框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且具备:保持引导环的框部、用于向竿体安装的安装部、连结框部与安装部的支承脚部,在安装部具备沿上下方向压扁中空状的金属线材而成的扁平部。需要说明的是,上下方向为向竿体安装的安装状态下成为竿体的径向的方向,将远离竿体的方向设为上侧,相反将接近竿体的方向设为下侧。

该结构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因此与将金属板冲裁成规定形状而形成的引导框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轻量化。安装部例如通过卷线安装在竿体上,在安装部形成有扁平部,因此与安装部未被压扁而保持中空状的金属线材的形状的情况相比与竿体的紧贴性增加。而且,在该扁平部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卷装卷线,因此能够将钓线引导件牢固地安装在竿体上。

特别优选在扁平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以上侧凸起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弯曲的凹面部。需要说明的是,扁平部的下表面是安装于竿体的一侧的面。另外,左右方向是竿体的周向且是安装部的宽度方向。通过在扁平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面部,从而扁平部的下表面更容易沿着竿体的外周面,从而紧贴性进一步增加,因此,能够将钓线引导件更牢固地安装在竿体上。

另外,优选为,安装部通过使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对齐而构成,且以横跨该左右的金属线材的方式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凹面部。安装部也可以由一根金属线材的一端部规定长度区域构成,通过使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对齐而构成,能够容易确保安装部的宽度从而增加与竿体的紧贴性。而且,左右的金属线材一并被压扁而形成扁平部,该扁平部的下表面的凹面部以横跨左右的金属线材的方式形成,从而提高了与竿体的紧贴性。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竿中装配有这样的钓线引导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为用于保持引导环的引导框,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且具备:对引导环进行保持的框部、用于向竿体安装的安装部、以及将框部与安装部连结的支承脚部,在安装部具备将中空状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成的扁平部。

特别优选为,安装部通过使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对齐而构成,在扁平部的下表面以横跨左右的金属线材的方式形成有凹面部,该凹面部以上侧凸起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弯曲。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导框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排列且相互焊接而形成安装部的工序;以安装部的后部的宽度朝向后侧变窄的方式切除安装部的后部的左右两侧部的工序;将安装部的后部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形成扁平部的工序;以及通过将扁平部上下压扁并使其弯曲变形从而在扁平部的下表面形成凹面部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同时进行以安装部的后部的宽度朝向后侧变窄的方式切除安装部的后部的左右两侧部的工序、将安装部的后部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形成扁平部的工序,也可以在将安装部的后部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形成扁平部的工序之后,进行以安装部的后部的宽度朝向后侧变窄的方式切除安装部的后部的左右两侧部的工序。即,也可以将扁平部的左右两侧部切除。需要说明的是,将竿头侧设为前侧,将竿尾侧设为后侧。因此,安装部的后部是指安装部中的竿尾侧的部分。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引导框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因此与将金属板冲裁而成的引导框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而且,在引导框的安装部形成有扁平部,因此可以紧贴性良好地将其安装在竿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从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时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将该钓线引导件安装在竿体上的状态的含有局部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该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时的后视图。

图5是从左右方向观察该引导框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该引导框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7是图2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8是表示该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的制造工序的图,(a)是主视图,(b)是剖视图。

图9(a)以及(b)是表示该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钓线引导件的制造工序的图,(a)以及(b)是从后侧观察时的后视图,(c)是(b)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1(a)以及(b)是表示该钓线引导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钓线引导件

2 引导环

2a 内周面

2b 外周面

3 引导框

4 桥接部件

5 竿体

6 卷线

20 周槽

21 金属板

22 前侧(竿头侧)的凸缘部

23 后侧(竿尾侧)的凸缘部

30 框部

31 支承脚部

31a 前端区域

31b 中间区域

31c 根部区域

32 安装部

32a 直筒部

32b 锥形部

32c 扁平部

38 凹面部

40 填补部

41 连结部

42 上表面

43a 圆弧状部(下表面)

43b 曲面部(下表面)

44 侧面

50 引导环的中心线

51 竿体的中心线

52 框部的内周面的假想圆

53 假想直线

54 假想直线与假想圆相切的切点

P 分离点

θ 框部的中心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1具备:用于直接引导钓线的引导环2;保持该引导环2并且用于连接引导环2与竿体5的引导框3;以及用于加强该引导框3的桥接部件4。

图中,将竿体5的轴线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并且用附图标记X1来表示竿头侧(前侧),用附图标记X2来表示竿尾侧(后侧)。另外,将与竿体5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通过引导环2的中心线50的平面上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远离竿体5的方向设为上侧且用附图标记Z1表示,将接近竿体5的方向设为下侧且用附图标记Z2表示。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将上侧称为前端侧,将下侧称为基端侧。另外,将从上侧观察的俯视观察时的与竿体5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且用附图标记Y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竿体5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是竿体5的中心线51的方向,且是后述的引导框3的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是安装部32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

<引导环2>

引导环2如图1所示例如呈圆形的环状,然而也可以呈椭圆形、长圆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引导环2呈圆形的情况进行说明。引导环2由耐磨损性优异的各种硬质材料构成,例如可以是以SiC(碳化硅)为代表的陶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钛构成。作为钛优选钛合金。对于钛合金而言,优选为近α型、α+β型、β型的钛合金,在近α型钛合金中混合有α相与β相,且主要是α相在局部残留有β相(添加了少量的β稳定化元素的α合金)。特别优选β型的钛合金,其冷加工性良好,也容易确保构件的强度。作为近α型,例如为Ti-8Al-1Mo-1V、Ti-6Al-2Nb-1Ta-0.8Mo等。α+β型与近α型相比残留有较多的β相,例如为Ti-3Al-2.5V、Ti-6Al-4V等。β型也称为准稳定β型,与α+β型相比,β稳定化元素较多,α稳定化元素较少。在β型中,残留β相中以微细的颗粒的形式分散地生成有α相,因此,在β型中,α相与β相也形成斑点形态地存在于其表面。作为β型,例如有Ti-15V-3Cr-3Sn-3Al、Ti-3Al-8V-6Cr-4Zr-4Mo、Ti-10V-2Fe-3Al等,特别是,由于冷加工性优异,因此优选Ti-15V-3Cr-3Sn-3Al。

引导环2具有供钓线贯穿的钓线贯穿孔,通过使钓线在引导环2的内周面2a滑动从而直接引导钓线。如图9(b)以及图11所示那样,引导环2的内周面2a是剖视观察时以内侧凸起(中心侧凸起)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曲面,另外,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也是剖视观察时以内侧凸起(中心侧凸起)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曲面。即,引导环2具有:在沿中心线50的方向切断的剖视观察时以中心侧凸起的方式弯曲成弧状的凸状的内周面2a、以及以中心侧凸起的方式弯曲成弧状的凹状的外周面2b。引导环2的内周面2a与外周面2b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另外,引导环2由进行了弯曲加工的薄壁的金属板构成,该金属板的表面与背面分别成为内周面2a与外周面2b。

更具体而言,引导环2在其中心线50的方向的两端部、即前后两端部分别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22、23。通过在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凸缘部22、23,从而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两凸缘部22、23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凹状的周槽20。而且,形成从凸缘部22、23至周槽20平滑连续的外周面2b的剖面形状,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在剖视观察时整体弯曲成中心侧凸起的弧状。即,周槽20的剖面形状呈曲面状。前后两凸缘部22、23的直径G3、G4均比后述的引导框3的框部30的内径D(框部30的内周面中的最小径的部分即顶点处的直径)大。前后两凸缘部22、23的直径G3、G4也可以彼此相同,然而优选一方的直径G4小于另一方的直径G3,本实施方式中,前侧的凸缘部23的直径G4小于后侧的凸缘部22的直径G3。前侧的凸缘部23的直径G4是引导环2的前端部的外径,后侧的凸缘部22的直径G3是引导环2的后端部的外径。

如后文所述,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周槽20内卡合有引导框3的框部30与桥接部件4。优选为,引导框3由剖面呈圆形的金属线材构成,其圆形剖面的整周中的9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角度范围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周槽20卡合。另外,如图9(b)所示,引导环2的径向(内外方向)的厚度G1即为引导环2的外径(较大的一方即后侧的凸缘部22的直径G3)与内径之差,其厚度在整周范围内恒定。引导环2的径向的厚度G1小于引导环2的沿着中心线50的方向的尺寸G2(长度)。

引导环2通过将金属板冲压加工成规定形状而形成。如图8所示,例如将由钛合金构成的金属板冲裁成面包圈状,如图9(a)所示,对该冲裁出的面包圈状的金属板21从表面与背面中的一面侧如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冲压加工而使其变形成筒状,并且使形成为筒状的金属板21的一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成凸缘状而形成凸缘部22。接下来,如图9(b)所示,从相反侧即另一面侧起如箭头所示那样对筒状的金属板21进一步进行冲压加工而使其另一端部也与一端部同样地向径向外侧弯曲成凸缘状而形成凸缘部23,将筒状的金属板21的剖面形状设置成整体以中心侧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剖视观察时呈弧状的剖面形状,由此形成引导环2。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板21的另一端部的弯曲的大小小于一端部的弯曲的大小,即,引导环2的另一端部的弯曲的大小小于一端部的弯曲的大小。因此,引导环2的一端部的外径比另一端部大。像这样形成的引导环2呈在其两端部分别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22、23的形状,在该两凸缘部22、23之间卡合有引导框3。具体而言,如图2以及图3所示,引导环2以向径向外侧弯曲的程度相对较大的一端部成为后侧(后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的程度相对较小的另一端部成为前侧(前端部)的方式装配于引导框3。引导环2在其两端部形成有凸缘部22、23而它们之间成为周槽20,引导框3与该周槽20卡合,因此通过周槽20或者前后两凸缘部22、23限制相对于引导框3的前后的移动并且还防止向前侧、后侧脱落。特别是,包含两凸缘部22、23在内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形成为中心侧凸起的剖视观察时的弧状,因此与由剖面呈圆形的金属线材构成的引导框3的框部30的卡合状态稳定,能够可靠地限制引导环2的前后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与引导框3的框部30在沿径向切断的剖视观察时可以为面接触,也可以为点接触。引导框3是具有圆形剖面的金属线材,而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与引导框3点接触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不通过一个点而以前后(金属线材的圆形剖面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通过多个点接触的结构,更优选通过两个点或者三个点接触。

<引导框3>

引导框3具备:安装部32,其用于向竿体5的外周面安装;以及框主体部,其以从该安装部32朝向上侧即从竿体5向径向外侧离开的方式立起,在从竿体5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保持引导环2。框主体部具备:保持引导环2的框部30、连结框部30与安装部32的支承脚部31。即,框主体部由前端侧(上侧)的框部30与基端侧(下侧)的支承脚部31构成。

引导框3由金属线材构成。具体而言,引导框3通过将一根金属线材沿着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弯曲加工成U字状而形成。金属线材例如由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构成。其中特别是从轻量化的角度出发而优选钛合金。对于钛合金的具体情况与引导环2相同,由于冷加工性良好而且还能够容易地确保构件的强度,因此优选β型的钛合金。金属线材具有圆形的剖面形状。从兼顾轻量化与强度的角度和容易确保与引导环2的接触面积的角度出发,金属线材优选中空状的材料,即线状管材。金属线材的线径(外径)例如为0.3~6mm,优选为1~3mm。

通过对一根中空状的金属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引导框3,其形状在如图2以及图4那样后视观察、或者从前侧观察的主视观察时,呈弯曲成以U字状对折的状态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金属线材的两端部在一个方向上对齐的状态。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根金属线材整体弯曲成U字状而构成引导框3,因此支承脚部31与安装部32均形成为左右排列两根金属线材而成的两支脚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的脚设置成左右对称的形状。

另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框主体部在从安装部32的前端部弯曲且朝向上侧后,直线地向上侧延伸。框主体部中的弯曲并且朝向上侧的部分是后述的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以及中间区域31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主体相对于安装部32部最终以直角立起,因此,引导环2的中心线50与竿体5的中心线51平行,然而也可以以引导环2的中心线50与竿体5的中心线51不平行而倾斜的方式使框主体部立起。即,也可以采用框主体部以前倾姿态立起的结构。

<框部30>

框部30构成用于在其内侧保持引导环2的部分且中的、框主体部的前端侧的区域,形成为具有规定的中心角θ的圆弧状。框部30通过沿着引导环2的外周面对金属线材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为向下侧开口的C字状。框部30形成为与引导环2对应的尺寸、形状。框部30的形状根据引导环2的形状而有所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圆形的引导环2,因此框部30也与其对应地呈圆弧状,然而在使用椭圆形的引导环2的情况下,框部30也与其对应地形成椭圆弧状。框部30以仅环绕引导环2的整周中的上侧规定范围的方式支承引导环2的外周面2b。

框部30环绕引导环2的规定角度范围,如图4所示,优选框部30的中心角θ为180度左右的角度,优选为150度~240度,特别是,更优选为160度~200度。本实施方式中框部30的中心角θ是略微超过引导环2的半周的角度。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将框部30的内周面延长而得到的假想圆52。该假想圆52为将框部30的内周面沿周向延长至360度并沿引导环2的中心线50的方向观察该360度的内周面时的圆。该假想圆52的直径D是框部30的内径D(框部30的内周面中的最小径的部分即顶点处的直径)。另外,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以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根部侧的端部)为起点并与假想圆52相切的切线53。该切线53是在沿引导环2的中心线50的方向观察钓线引导件1的状态下,从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的面朝向假想圆52引出的切线。优选为,框部30的中心角θ比两条切线53与假想圆52相切的切点54间的中心角中的、远离安装部32的一侧即前端侧的中心角α小。

<支承脚部31>

支承脚部31位于框部30与安装部32之间将框部30与安装部32连结。支承脚部31如图4所示采用左右排列有两个的两支脚的结构。首先,对从前侧观察时的主视观察或者从后侧观察时的后视观察支承脚部31的形状进行说明。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设置成相互左右对称的形状。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从框部30的周向的两端部朝向下方分别延伸,整体在主视观察或者后视观察时形成V字状。更具体而言,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分别呈以向左右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以从框部30的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向下方延伸,之后以相互接近即减小彼此的间隔的方式朝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在下端部处于相互抵接的状态。然而,也可以形成为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隔着微小的间隙而相互接近的状态。可以使框部30的中心角θ和切线53与假想圆52相切的切点54间的中心角中的、远离安装部32的一侧即前端侧的中心角α相等,并且沿着切线53将支承脚部31形成为直线状,然而若使框部30的中心角θ小于切线53与假想圆52相切的切点54间的中心角中的、远离安装部32的一侧即前端侧的中心角α,并且将支承脚部31的主视观察或者后视观察时的形状设为相对于切线53向外侧鼓出的弯曲形状,则具有防止钓线缠绕的效果。

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分别形成为向左右方向的外侧鼓出的弯曲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框部30的中心角θ达到180度以上,因此两支承脚部31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与框部30的内径D相等。即,图4的假想圆52的直径D与两支承脚部31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相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在下端部抵接,因此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彼此之间的分离间隔为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框部30的中心角θ小于180度,左右的支承脚部31分别形成为向左右方向的外侧鼓出的弯曲形状,两支承脚部31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大于框部30的内径D。

接下来,对如图3以及图5那样从左右方向观察支承脚部31的侧视观察时的形状进行说明。支承脚部31可以划分成三个区域。即,支承脚部31包括:靠近框部30的前端区域31a、靠近安装部32的根部区域31c、前端区域31a与根部区域31c之间的部分即中间区域31b。支承脚部31的前端区域31a从框部30的周向的端部起不在前后方向上弯曲而朝向下侧延伸,与框部30处于同一平面上。即,支承脚部31的前端区域31a位于与框部30的中心线(引导环2的中心线50)正交的平面上。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与根部区域31c均呈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弯曲形状。因此,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与根部区域31c不与框部30、支承脚部31的前端区域31a处于同一平面上。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从支承脚部31的前端区域31a的下端部起一边向后侧弯曲一边朝向下侧延伸。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的程度比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的程度平缓。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从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的下端部至安装部32的前端部一边后侧弯曲一边朝向下侧延伸。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的程度比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的程度剧烈,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然而在该根部区域31c内金属线材未被压扁而维持其剖面形状。即,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处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的程度为金属线材不会因前后方向的弯曲而在径向上压扁的程度,前后方向的弯曲的曲率半径是为不导致金属线材在径向上压扁的程度下的较小曲率半径。像这样支承脚部31的金属线材在包含根部区域31c的整个区域内维持剖面呈圆形。

<安装部32>

安装部32从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朝向后侧(竿尾侧)以俯视观察时呈一直线状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2是由一根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构成的两支脚结构。即,安装部32通过由一根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构成的左右一对线状体不隔开间隔且左右平行地排列而构成,各线状体从支承脚部31的下端部向后侧延伸。左右一对线状体相互接合而一体化。接合方法是任意的,但优选通过焊接接合。

安装部32的厚度在全长范围内不恒定,由厚度不同的三个区域构成。即,安装部32包括:位于前侧的剖面呈圆形的直筒部32a、位于后侧的板状的扁平部32c、以及位于直筒部32a与扁平部32c之间且厚度(上下方向的尺寸)朝向后侧而逐渐变薄的锥形部32b。直筒部32a构成安装部32的前部,从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向后侧延伸。该直筒部32a是中空状的金属线材维持其圆形的剖面形状的部分。直筒部32a不在前后方向上弯曲,而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锥形部32b构成安装部32的中间部,其上表面朝向后侧逐渐下降倾斜,由于该上表面的下降倾斜从而其厚度朝向后侧而减少。锥形部32b是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沿上下方向被压缩并且其压缩量朝向后侧逐渐变大的部分,在其后端部与扁平部32c连接。扁平部32c构成安装部32的后部,是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沿上下方向被压扁而形成为板状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2的宽度(左右方向的尺寸)可以恒定,然而优选如图6所示那样使其的后部的宽度朝向后侧而逐渐减小。具体而言,直筒部32a与锥形部32b的宽度恒定,扁平部32c形成为朝向后侧而宽度逐渐减小。扁平部32c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切除了规定部分以使得扁平部32c的宽度朝向后侧而逐渐减小。在图6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切除前的形状。

在扁平部32c的下表面,如图7所示形成有以上侧凸起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弯曲的凹面部38。如上述那样安装部32通过使左右一对线状体左右平行地排列而构成,而凹面部38以横跨左右的线状体的方式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平滑的曲面。需要说明的是,扁平部32c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形成有凹面部38对应地形成为以上侧凸起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弯曲的形状,因此,扁平部32c的上表面是沿左右方向弯曲的凸状的曲面,扁平部32c的下表面是沿左右方向弯曲的凹状的曲面。该扁平部32c的弯曲形状通过将中空状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形成板状后,进一步使该板状的扁平部32c弯曲变形而形成。优选将凹面部38形成为沿着竿体5的外周面的周向的曲面的形状。该凹面部38的曲率半径R(参照图4以及图7)例如设置成竿体5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竿体5的外径的1/2)。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2如图2所示通过卷线6卷装在竿体5的外周面,然而为了防止安装部32从竿体5脱落,也可以在安装部32的左右两侧部设置切口部(省略图示)。若像这样在安装部32的左右两侧部设置切口部,则卷线6在该切口部更加牢固地卷装。

该引导框3首先将一根金属线材弯曲加工成U字状并且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弯曲,使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对齐排列。接下来,将左右排列的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彼此焊接相互接合一体化,从而形成安装部32。接下来,在将安装部32的后部的金属线材在上下方向上压扁而形成扁平部32c的同时,将该扁平部32c的左右两侧部倾斜地切除。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形成扁平部32c后,在另一工序中将扁平部32c的左右两侧部切除。然后,进一步上下按压所形成的扁平部32c而使扁平部32c沿着左右方向弯曲变形,从而在扁平部32c的下表面形成凹面部38。通过像这样在将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区域接合后形成扁平部32c,从而能够在左右的金属线材的下表面形成成为一体的扁平部32c。另外,之后通过使扁平部32c弯曲变形,能够以横跨左右的金属线材的方式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凹面部38。

<桥接部件4>

如上述那样,框部30呈下方开口的C字状,支承脚部31采用左右一对的两支脚结构且左右分离。另外,框部30仅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上侧规定角度区域抵接而进行支承,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中的下侧规定角度区域未与引导框3抵接而未被支承。对此,为了加强引导框3并且补充引导框3对引导环2的保持,在引导环2的下侧的位置设有桥接部件4。

桥接部件4位于引导框3的内侧、且相对于引导环2位于安装部32侧(向竿体5装配的状态下靠近竿体5的一侧)的位置。桥接部件4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下侧规定角度区域抵接而对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下侧规定角度区域进行保持,并且将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彼此左右连结。具体而言,桥接部件4在支承脚部31的整个区域内的前端区域31a的范围内将支承脚部31彼此连结。即,优选为,桥接部件4连结前端区域31a而并非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桥接部件4将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彼此左右连结作为支撑部发挥功能对引导框3进行加强,还通过桥接部件4将引导框3的框部30的开口部附近连结。另外,桥接部件4对引导框3未支承引导环2的角度区域的大部分进行支承,从而提高了引导环2的保持力。因此,引导环2被引导框3的框部30与桥接部件4以上下夹持的方式保持。

另外,桥接部件4在引导框3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离开的左右两个位置填补引导框3与引导环2之间的空间,通过基于该桥接部件4的空间填补来防止钓线缠绕。即,在引导框3的左右的支承脚部31分别在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离开的左右两个位置,在支承脚部31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之间呈V字状地形成陡峭的谷状的空间。桥接部件4填补了该左右两个位置的空间。具体而言,桥接部件4具备:在引导框3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离开的左右两个位置位于引导框3与引导环2之间的空间的左右一对填补部40;以及连结两填补部40彼此的连结部41。

桥接部件4由一个构件构成,因此,左右一对填补部40与它们之间的连结部41一体地形成。填补部40设置成在如图1所示那样主视观察时,朝向引导框3从引导环2离开的分离点P朝向而逐渐变细的尖细形状,反过来说,越从该分离点P向下侧离开变得越宽,以便与引导环2和引导框3之间的空间对应而能够插入该空间。另外,连结部41以沿着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绘出圆弧的方式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优选连结部41的引导环2的径向的尺寸(厚度)小于连结部41的引导环2的中心线50的方向的尺寸,能够使桥接部件4轻量化。

桥接部件4具备:位于引导环2侧的上表面42、位于与引导环2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以及左右一对侧面44。需要说明的是,在沿相对于引导环2的中心的内外方向观察时,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是位于内侧的面因此是内表面,另外,桥接部件4的下表面是位于外侧的面因此是外表面。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抵接。因此,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呈沿着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形状,且形成为具有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规定角度范围对应的中心角的主视观察时呈圆弧状的凹形状,以能够与该角度范围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抵接的角度范围小于180度。

另外,优选为,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在沿着引导环2的径向切断的剖视观察时,呈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对应的剖面形状,以便能够充分确保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接触面积。如上述那样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形成有周槽20。因此,优选为,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在沿着引导环2的径向切断的剖视观察时,呈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周槽20卡合的剖面形状,优选为,形成为以朝向引导环2的中心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凸状曲面。

桥接部件4的下表面是位于与上表面42上下相反的一侧的面。桥接部件4的下表面具备:圆弧状部43a,其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对应,与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引导环2呈同心圆状;左右一对曲面部43b,它们分别形成于该圆弧状部43a的左右两侧,且以随着接近引导框3而逐渐远离引导环2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换言之,桥接部件4的下表面的曲面部43b以随着接近桥接部件4的左右方向两端而逐渐远离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的方式弯曲。

桥接部件4的侧面44与引导框3的支承脚部31的内侧抵接。优选在桥接部件4的侧面44形成有能够供引导框3卡合的卡合槽(省略图示)。卡合槽在剖视观察时呈与中空状的金属线材34的剖面形状即圆形对应的圆弧状的剖面形状。桥接部件4与引导框3的支承脚部31中的同框部30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区域即前端区域31a抵接,而不与支承脚部31的中间区域31b抵接。因此,桥接部件4能够形成为前后方向(引导环2的中心线50的方向)的厚度恒定的板状,优选其厚度与引导框3的中空状的金属线材34的外径相等。

桥接部件4优选采用比重较小的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硬质树脂、纤维强化树脂,特别优选采用强化纤维中使用了碳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优选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的树脂成形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引导框3相同地由钛合金等金属制成。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钓线引导件1例如通过按照如下的顺序组装制造。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如图8以及图9那样由钛合金等金属板21来制作引导环2。然后,如图10所示,使另外制造的桥接部件4与引导环2合体。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与图2相同,都从后侧观察引导环2以及桥接部件4。图10(a)是合体前的状态,图10(b)是合体后的状态,图10(c)是以仅将引导环2局部地用剖面表示的方式示出了合体后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图。使桥接部件4的上表面42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的周槽20以卡合的方式抵接,从而将桥接部件4与引导环2粘接固定。

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通过一根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来形成引导框3。向该引导框3中装配与桥接部件4合体的引导环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将桥接部件4与引导环2装配于引导框3。在将引导环2装配于引导框3时,如图11(a)所示,从引导框3的后侧朝向前侧压入引导环2。

引导环2的前侧的凸缘部23的直径G4是引导环2的前端部的外径,引导环2的后侧的凸缘部22的直径G3是引导环2的后端部的外径。引导环2的前侧的凸缘部23的直径G4比后侧的凸缘部22的直径G3小,但比引导框3的框部30的内径D大。因此,通过朝向引导框3沿中心线50的方向按压引导环2,使引导框3的框部30以及左右的支承脚部31以向左右展开的方式弹性变形,将引导环2压入引导框3的框部30,而使引导框3的框部30与引导环2的周槽20卡合。引导框3的框部30呈向下侧开口的C字状且支承脚部31也采用左右分离的两支脚结构,因此即使是引导框3与引导环2的周槽20卡合的结构,通过压入引导环2也可以使引导框3以一边向左右张开一边扩径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承接引导环2。另外,构成引导框3的金属线材的剖面呈圆形,因此能够顺畅地将引导环2压入引导框3的框部30。

然后,在将引导环2压入引导框3的框部30时,引导框3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缩颈以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如图11(b)所示引导框3的框部30自动地卡合于引导环2的周槽20而对引导环2进行保持。另外,由于是中空状的金属线材,因此与相同直径的实心状的金属线材相比容易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并且顺畅地插入引导环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桥接部件4,同样通过使引导框3以向左右张开的方式弹性变形而能够容易地装配,形成引导框3的支承脚部31的前端区域31a卡入桥接部件4的两侧面44的卡合槽中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引导框3装配引导环2、桥接部件4时,也可以使用粘接剂。也可以辅助地使用粘接剂,例如,也可以采用未设置有周槽20、卡合槽而仅通过粘接剂来粘接固定的结构。

像这样制造的钓线引导件1如图3所示安装于钓竿的竿体5的外周面。具体而言,将钓线引导件1的安装部32载置于竿体5上,遍及安装部32与竿体5地卷装卷线6而将钓线引导件1紧缚于竿体5上。更具体而言,通过从竿体5至安装部32的扁平部32c卷装卷线6,从而将钓线引导件1固定于竿体5。并且,将具有粘接性的合成树脂(粘接剂)涂敷在卷线6的卷装部分而将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在向竿体5安装的安装状态下引导环2处于直立姿态,即,引导环2的中心线50与竿体5的中心线51平行,然而也可以是向前侧倾斜的前倾姿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1在安装部32的后部形成有扁平部32c,因此与安装部32未被压扁的而保持中空状的金属线材的形状的情况相比与竿体5的紧贴性增加,在该扁平部32c处能够牢固地卷装卷线6。因此,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牢固地安装于竿体5。特别是,在扁平部32c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面部38,因此与扁平部32c的下表面平坦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沿着竿体5从而紧贴性进一步增加,并且,在安装部32中,凹面部38以横跨左右的金属线材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连续,因此即使是金属线材的两端部规定长度区域左右排列的结构也能够确保与竿体5的良好的紧贴性。另外,扁平部32c的两侧部被朝向后侧倾斜地切除从而形成为朝向后侧而宽度减小,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安装于竿体5,并且能够美观地卷装卷线6而得到良好的外观样式。

而且,在像这样安装于竿体5的钓线引导件1中,引导框3由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构成,因此与如以往那样将金属板冲裁成规定形状而形成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轻量化。另外,在以往的对金属板进行冲裁的引导框3中,形成了立起有棱边的剖面形状,因此钓线与引导框3接触时的阻力较大,因此容易发生钓线缠绕,另外,抛投感也不佳。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钓线引导件1的引导框3由剖面呈圆形的金属线材构成,具有无棱边的圆形的剖面形状,因此钓线与引导框3接触时的钓线的滑动性良好而顺畅,不易发生钓线缠绕,另外,抛投感也良好。

并且,引导框3的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以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与引导框3呈不具有棱边的圆形的剖面形状相结合,使得钓线不易缠绕于钓线引导件1。另外,由于框部30的中心角θ比两切点54间的中心角α小,因此能够将支承脚部31设置成从框部30的周向的端部平滑地鼓出的形状,在框部30与支承脚部31的边界部分不会产生向径向内侧变细的变细部,形成从框部30向支承脚部31平滑连续的形状,进一步防止了钓线缠绕。

另外,即使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在前后方向上弯曲,但在该根部区域31c中空状的金属线材未被压扁而维持剖面形状,因此在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也形成为无棱边的剖面形状,钓线接触的情况较少可以得到良好的抛投感,从而进一步防止钓线缠绕。另外,在支承脚部31的根部区域31c金属线材未被压扁,因此与压扁的形态相比还提高了强度。

另外,桥接部件4连结左右一对支承脚部31,因此对引导框3进行加强,引导框3的强度提高。而且,在引导框3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离开的左右两个位置的分离点P附近,桥接部件4填补引导框3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2b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通过桥接部件4防止容易在该两个位置的分离点P附近发生的钓线缠绕。特别是,在桥接部件4的填补部40的下表面形成有凹状的曲面部43b,因此通过该曲面部43b能够进一步抑制钓线缠绕。

并且,引导环2的整周中的未环绕有引导框3的框部30的非卷绕部分被桥接部件4保持,因此引导环2不仅被引导框3的框部30保持,还被桥接部件4保持,从而引导环2的保持力提高。而且,桥接部件4也与引导环2的周槽20卡合,引导框3的支承脚部31与桥接部件4的两侧面44也卡合,因此引导环2、引导框3以及桥接部件4被牢固地一体化,钓线引导件1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使桥接部件4与引导环2的周槽20卡合,能够减小桥接部件4的上下尺寸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桥接部件4在不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前端区域31a的范围内将支承脚部31彼此连结,因此能够使桥接部件4与引导框3的框部30位于同一平面上,还能够抑制桥接部件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通过像这样具备桥接部件4,能够实现提高钓线引导件1的强度与防止钓线缠绕,并且能够抑制过度的重量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脚部31采用两支脚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一支脚的结构。另外,安装部32也可以采用一支脚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