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及育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9925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及育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及育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禽类规模化养殖一般在养殖农场的禽舍里进行。在禽类育雏阶段,一般是隔出禽舍的一小部分用来育雏,等家禽稍长大后再逐渐扩大到整个禽舍内养殖。由于0-7日龄的幼雏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时需要保持环境温度34℃左右,需要对禽舍供暖,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禽舍空间大,特别是屋顶一般较高,在禽舍中进行温度、湿度控制比较困难,整个育雏空间温度、湿度很难控制均匀,影响雏苗整体均匀性。育雏阶段仅利用禽舍的一部分空间,整个禽舍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禽舍利用率低。另外,从孵化场到养殖场,雏苗转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雏苗在这个阶段没有饮水、吃料,容易造成雏苗脱水和消耗卵黄,不利于家禽后期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及育雏方法,本发明相比传统的鸡舍,育雏集约化程度更高,养殖密度很高,减少了土地使用面积。缩减家禽在禽舍的养殖时间,有效提高禽舍利用效率,减少禽舍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能更好更均匀的控制环境的关键变量,例如温度,湿度,风速,CO2等,为幼雏提供舒适的环境,有效降低雏苗的死淘率,提高家禽后期生长整齐性和肉料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包括箱体和控制系统,所述箱体内平行设有多个竖直的支撑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能够移入移出的育雏车,所述育雏车上堆垛设有若干育雏筐,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的两侧自上而下对称设有多组自饮水装置,所述自饮水装置的高度与育雏筐的高度相对应,上下相邻两组所述自饮水装置之间设有照明灯;将育雏车设置成可以移动的,能够方便育雏的准备和育雏后的取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和控制器设置在箱体的前立面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箱体内部两侧的立面上,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照明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面板输入育雏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控制箱体内的灯光、风阀、排风机、循环风扇运行,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并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适时对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育雏的顺利进行。

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面上设有进风口,后立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安装有风阀,所述出风口安装有排风机,所述风阀、排风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别在箱体的顶面上设有进风口和后立面上设有出风口,能够实现箱体内空气和箱体外空气交换。外界新鲜空气自箱体顶面的进风口进入箱体内,绕顶面-后立面-出风口,实现箱体内空气和箱体外空气交换。

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面与侧立面形成的角上与育雏筐相对应设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的前方设有加热片。循环风扇和加热片形成一个加热装置,能够在箱体内温度较低时产生热风,并通过循环风扇将热风传递至整个箱体。所述循环风扇能在箱体内部形成气流循环,自箱体侧立面区域进入循环风扇的气流,形成绕顶面-侧立面-育雏框-侧立面的循环,保证了箱体内空气循环的全面性。

所述水冷装置为冷却水管。冷却水管能够将育雏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保证箱体内温度恒定。

所述冷却水管呈S型。将冷却水管设置成S型,能够增大冷却水管的吸热面积,有利于维持箱体内的温度恒定。

所述育雏筐的前后两侧设有料槽,料槽可以与育雏框一体或者分开。根据不同育雏时间、育雏数量放置不同量的饲料,保证雏苗进食的供给。

所述育雏筐之间设有接粪板。接粪板能够将上层育雏筐产生的粪便拦截,防止落入下层育雏筐,确保下层育雏筐内的清洁,避免发生疾病。

所述自饮水装置包括送水管、排水管和喂水器,所述送水管竖直设置,位于支撑架的前端,所述送水管与喂水器连接,所述喂水器水平设置,高度与育雏筐高度对应,所述接水槽设置在喂水器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槽的出口与设置在支撑架后端的排水管连通。实现对箱体内雏苗的饮水供给,并且实现活水供给,避免水在箱体内长时间放置产生细菌,影响雏苗健康。

所述喂水器为乳头饮水器或者饮水槽。

一种集约育雏设备的育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饲养时间和每筐雏苗数准备好饲料,加到料槽中,将料槽挂在育雏筐的前后两端;

步骤2:根据饲养时间和雏苗品种,确定每个育雏筐雏苗数,饲养时间越长,雏苗个体越大,每个育雏筐雏苗数越少;饲养时间越短,雏苗个体越小,每个育雏筐雏苗数越多;将雏苗装入育雏筐中,然后将育雏筐堆放在育雏车上,上下两层育雏筐之间放置接粪板;

步骤3:将装满育雏筐的育雏车推入到箱体中,关上门。开启控制系统,设定好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育雏时间等参数;打开自饮水装置提供饮水;

步骤4:控制系统将根据设定参数控制循环风扇、加热片、水冷装置和进、出口处的风阀、排风机工作,给雏苗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照明灯可以吸引雏苗找到饮水和饲料;雏苗在集约育雏设备内饮水、吃料、休息;

步骤5:到了设定的育雏时间,关闭控制系统,拉出育雏车,转运到农场,育雏结束;冲洗、消毒、烘干育雏设备以备下一次育雏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相比传统的鸡舍,育雏集约化程度更高,养殖密度很高,减少了土地使用面积。缩减家禽在禽舍的养殖时间,有效提高禽舍利用效率,减少禽舍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

(2)本发明箱体内养殖密度高,机内温度可靠雏苗本身自热维持,减少禽舍采暖成本,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本发明可以建在孵化场旁边,让雏苗尽快得到食物和水,有利于提高雏苗质量;

(4)本发明能更好更均匀的控制环境的关键变量,例如温度,湿度,风速,CO2等,为幼雏提供舒适的环境,有效降低雏苗的死淘率,提高家禽后期生长整齐性和肉料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E-E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1中F-F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育雏框和育雏车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育雏框和育雏车侧视图;

其中,1、循环风扇,2、风阀,3、加热片,4、育雏筐,5、箱体,6、排风机,7、传感器,8、水冷装置,9、育雏车,10、接水槽,11、自饮水装置,12、照明灯,13、控制系统,14、箱门,15,排水管,16、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集约育雏设备,包括箱体5和控制系统13,所述箱体5内平行设有多个竖直的支撑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能够移入移出的育雏车9,所述育雏车9上堆垛设有若干育雏筐4,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水冷装置8,所述水冷装置8的两侧自上而下对称设有多组自饮水装置11,所述自饮水装置11的高度与育雏筐4的高度相对应,上下相邻两组所述自饮水装置11之间设有照明灯12;将育雏车9设置成可以移动的,能够方便育雏的准备和育雏后的取出。

所述控制系统13包括控制面板、控制器、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7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所述控制面板和控制器设置在箱体5的前立面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7和二氧化碳传感器7安装在箱体5内部两侧的立面上,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照明灯12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面板输入育雏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控制箱体5内的灯光、风阀2、排风机6、循环风扇1运行,对箱体5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并对箱体5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7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适时对箱体5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育雏的顺利进行。

所述箱体5内部的顶面上设有进风口,后立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安装有风阀2,所述出风口安装有排风机6,所述风阀2、排风机6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别在箱体5的顶面上设有进风口和后立面上设有出风口,能够实现箱体5内空气和箱体5外空气交换。外界新鲜空气自箱体5顶面的进风口进入箱体5内,绕顶面-后立面-出风口,实现箱体5内空气和箱体5外空气交换。

所述箱体5内部的顶面与侧立面形成的角上与育雏筐4相对应设有循环风扇1,所述循环风扇1的前方设有加热片3。循环风扇1和加热片3形成一个加热装置,能够在箱体5内温度较低时产生热风,并通过循环风扇1将热风传递至整个箱体5。所述循环风扇1能在箱体5内部形成气流循环,自箱体5侧立面区域进入循环风扇1的气流,形成绕顶面-侧立面-育雏框-侧立面的循环,保证了箱体5内空气循环的全面性。

所述水冷装置8为冷却水管。冷却水管能够将育雏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保证箱体5内温度恒定。所述冷却水管呈S型。将冷却水管设置成S型,能够增大冷却水管的吸热面积,有利于维持箱体5内的温度恒定。

所述育雏筐4的前后两侧设有料槽16,料槽16可以与育雏框4一体或者分开。根据不同育雏时间、育雏数量放置不同量的饲料,保证雏苗进食的供给。所述育雏筐4之间设有接粪板。接粪板能够将上层育雏筐4产生的粪便拦截,放置落入下层育雏筐4,确保下层育雏筐4内的清洁,避免发生疾病。

所述自饮水装置11包括送水管、排水管15和喂水器,所述送水管竖直设置,位于支撑架的前端,所述送水管与喂水器连接,所述喂水器水平设置,高度与育雏筐4高度对应,所述接水槽10设置在喂水器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槽10的出口与设置在支撑架后端的排水管15连通。实现对箱体5内雏苗的饮水供给,并且实现活水供给,避免水在箱体5内长时间放置产生细菌,影响雏苗健康。所述喂水器为乳头饮水器或者饮水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乳头饮水器。

一种集约育雏设备的育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饲养时间和每筐雏苗数准备好饲料,加到料槽16中,将料槽16挂在育雏筐4的前后两端;

步骤2:根据饲养时间和雏苗品种,确定每个育雏筐4雏苗数,饲养时间越长,雏苗个体越大,每个育雏筐4雏苗数越少;饲养时间越短,雏苗个体越小,每个育雏筐4雏苗数越多;将雏苗装入育雏筐4中,然后将育雏筐4堆放在育雏车9上,上下两层育雏筐4之间放置接粪板;

步骤3:将装满育雏筐4的育雏车9推入到箱体5中,关上箱门14。开启控制系统13,设定好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育雏时间等参数;打开自饮水装置11提供饮水;

步骤4:控制系统13将根据设定参数控制循环风扇1、加热片3、水冷装置8和进、出口处的风阀2、排风机6工作,给雏苗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照明灯12可以吸引雏苗找到饮水和饲料;雏苗在集约育雏设备内饮水、吃料、休息;

步骤5:到了设定的育雏时间,关闭控制系统13,拉出育雏车9,转运到农场,育雏结束;冲洗、消毒、烘干育雏设备以备下一次育雏使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