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834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栗象甲(拉丁学名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又名板栗实象,属鞘翅目,象虫科。板栗象甲在中国各板栗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栗属植物,榛、栎等植物。该虫以幼虫为害栗实,栗实被害率可达80%以上,是为害板栗影响安全贮藏和商品价值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板栗和茅栗,亦可为害其他一些栎类。作为钻蛀性害虫板栗象甲对进行防治,现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和人工预防手段,生物防治主要以微生物寄生法为主,尚未出现成熟可行的寄生蜂式生物防治手段,也未发现自然状况下管氏肿腿蜂对板栗象甲寄生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该方法能为壳斗科作物的生态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专利申请人在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人工饲养环境下管氏肿腿蜂可对板栗象甲高效寄生,这使得通过人工干预、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板栗象甲防治成为一种有巨大潜力的生物防治手段。

本发明方法为:

1、将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取出后,在自然光照条件或200lux~500lux照度的人工灯光环境下,于15℃~30℃复苏48~72小时,或将冷藏的成体蜂在日照或200lux~500lux照度的人工光照条件下,于20~28℃下复苏2~4小时;

2、将复苏完毕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于傍晚或早晨、放置在板栗树主要枝干上或板栗树近旁的物件上,放置高度为板栗树冠距地面1~3米处,8~24小时后茧自然羽化释放;或将复苏成蜂于早上至下午3点前释放至板栗树距离树冠20~50cm的高度处;

3、8月中旬开始放蜂,首次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40~15天,释放量为20~60头/立方米,每年放蜂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6~8天,最好间隔7天。实施时具体放蜂次数根据虫害严重程度确定,虫害严重则放蜂次数较多。

4、以上过程一年一次或连续多年每年一次。连续多年采用本方法对板栗象甲进行防控,可更有效的控制板栗象甲的侵害。

板栗象甲一般在8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旦板栗象甲幼虫脱离果壳进入土壤后,管氏肿腿蜂几乎就无法完成寄生,必须在脱果期进行控制,所以释放管氏肿腿蜂的时机尤为重要。本专利申请人通过试验对比,筛选确定了能实现发明目的释放肿腿蜂时机,这是实现发明目的的关键。

野外环境下板栗园释放管式肿腿蜂的对照效果统计如下(表内百分比由每千果实中虫害板栗象甲的侵害量计算得出):

上表中释放组释放前的其他条件为: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取出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于25℃复苏60小时;将复苏后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于早晨、捆绑在板栗树主要枝干上,捆绑高度为板栗树冠距地面2米处;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30天。

因药物干预针对产卵成虫所以当年即可起效,故常规农药第一年即可将侵害率控制下来,但长期使用后因虫体产生抗药性会使药效逐渐降低效果。管氏肿腿蜂寄生目标为象甲幼虫,当年释放时侵害已经产生故相应比例较高,而寄生后导致板栗象甲发育不良或直接死亡导致第二年可产卵成虫大幅下降而降低侵害率。通过连续三年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看出在无人为干预下,板栗象甲成正常的病虫害发生波动趋势,而连续释放管氏肿腿蜂的情况下板栗象甲数量成逐年下降趋势,而仅一年释放管氏肿腿蜂的情况下板栗象甲种群会逐年自然恢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次提供了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在人工干预下,管氏肿腿蜂可有效地对板栗种植过程板栗象甲进行寄生,降低来年板栗象甲的种群数量的效果,降低板栗象甲危害率。该方法为壳斗科作物的生态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冷藏的老熟管氏肿腿蜂茧在恒温光照箱下18℃,200lux复苏发育72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1m处,密度为60头/立方米,下午3点左右可见有少量管氏肿腿蜂自然羽化,第二天10点左右95%以上的蜂茧已经羽化成成蜂。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三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2:将冷藏的老熟管氏肿腿蜂茧在恒温光照箱下30℃,200lux复苏发育48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1m处,密度为20头/立方米,下午3点左右可见有少量管氏肿腿蜂自然羽化,第二天10点左右95%以上的蜂茧已经羽化成成蜂。释放后第8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两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3:将冷藏的老熟管氏肿腿蜂茧在恒温光照箱下18℃,500lux复苏发育48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3m处,密度为60头/立方米,下午3点左右可见有少量管氏肿腿蜂自然羽化,第二天10点左右95%以上的蜂茧已经羽化成成蜂。释放后第6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三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4:将冷藏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日光下室温≥15℃,复苏2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50cm处,密度为60头/立方米,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三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5:将冷藏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日光下室温≥15℃,复苏4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20cm处,密度为20头/立方米,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三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6:将冷藏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人工恒温光照箱20℃,200lux照度下复苏2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20cm处,密度为20头/立方米,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三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7:将冷藏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人工恒温光照箱28℃,500lux照度下复苏4小时,早上8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50cm处,密度为60头/立方米,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实施例8:将冷藏的老熟管氏肿腿蜂茧在恒温光照箱下30℃,500lux复苏发育48小时,下午7点放置到板栗树干上距树冠3m处,密度为60头/立方米,第二天早10点左右可见有部分管氏肿腿蜂自然羽化,第二天下午6点左右75%以上的蜂茧已经羽化成成蜂。释放后第7天再次重复释放一次。连续四年释放。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板栗象甲的侵害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