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小麦粒饱高产的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1043发布日期:2018-08-07 17:5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介绍一种小麦增产新技术,发明一种促进小麦粒饱高产的新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般可比不管的麦田每亩增加30~50公斤,一种促进小麦粒饱高产的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合理灌浆。小麦进入抽穗阶段。充足的阳光可使叶片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充足养料,水分条件是将养分输送到麦穗。水分供应不足,满足不了小麦灌浆之需,特别是灌浆初期的缺水会导致籽粒退化而减产。在防旱的同时,又要注意防涝。阴雨致涝,不但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也会导致土壤缺氧,麦根在缺氧状态下衰亡速度比干旱时更快,造成籽粒退化减产。

2、巧追肥。在小麦抽穗后期,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已渐趋衰弱,有时上部叶片会早衰影响灌浆。采取根外喷施速效肥料补救,一般在小麦抽穗后期,在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75~100公斤。注意,喷肥宜早不宜迟,浓度宜小不宜大。

3、病虫害防治。小麦抽穗后是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及蚜虫的高发期。不但影响叶片寿命,而且会阻碍灌浆的正常进行。应及时防治。可用20%粉锈宁和40%的氧化乐果各40克,对水50~70公斤混喷,防治效果较好。

技术效果

本发明方法效果是,采用上述新方法,可以实现小麦粒饱高产成果,这种方式不仅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更有利于培育高品质小麦的效果,对于增加小麦粒饱高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合理灌浆。小麦进入抽穗及生育后期,处于灌浆阶段。充足的阳光可保证叶片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充足养料,水分条件能将各种养分输送到麦穗。若水分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小麦灌浆之需,特别是灌浆初期的缺水会导致籽粒退化而减产。在防旱的同时,又要注意防涝。阴雨致涝,不但限制了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也易导致土壤缺氧,麦根在缺氧状态下衰亡速度比干旱时更快,造成籽粒退化减产。所以,要注意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做到雨过地干、田不积水。当麦田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就需补水。宜小水灌,忌大水漫灌,并避免灌水后3日内有3级以上大风天气出现,以防发生倒伏,造成减产。

2、巧追肥。在小麦抽穗后期,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已渐趋衰弱,有时上部叶片会早衰影响灌浆。采取根外喷施速效肥料补救,一般在小麦抽穗后期,在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75~100公斤。注意,喷肥宜早不宜迟,浓度宜小不宜大。

3、病虫害防治。小麦抽穗后是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及蚜虫的高发期。不但影响叶片寿命,而且会阻碍灌浆的正常进行。应及时防治。可用20%粉锈宁和40%的氧化乐果各40克,对水50~70公斤混喷,防治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促进小麦粒饱高产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包括合理灌浆、巧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它解决了从小麦抽穗开始因不良等原因导致亩产降低等问题。适用于通过增加小麦粒重来增加单产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瑞芹
技术研发日:2016.10.14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