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富锌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冠以“生命之花”、“智力之源”、“婚姻和谐素”的美称,富锌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大种植户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多采用土壤增施锌肥或者叶面喷施锌肥的方式生产富锌蔬菜,锌肥包括无机锌和有机锌两种,无机锌包括七水硫酸锌和一水硫酸锌、碱式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硫化锌、磷酸锌、碱式碳酸锌、锌玻璃体,有机锌包括木质素碳酸锌、环烷酸锌乳剂和螯合锌(Na2ZnEDTA)均,无机锌肥价格便宜,但并不利于作物吸收,有机锌肥虽然更利于作物吸收,但价格昂贵,直接施撒或喷施成本极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锌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富锌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挑选无霉变、无破损、颗粒饱满的的玉米种子,播种前,将玉米种子浸泡于果糖二磷酸钠500-700倍液中,浸泡时间为60-80分钟;(2)将大田翻耕60cm-80cm,在大田上开挖条播槽,将玉米种子冲洗干净后播种于条播槽内,玉米种子撒播结束后,将原土填回条播槽内;(3)玉米苗高达到60cm后,每隔10天,向玉米根部浇灌一次矮化液,直至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所述矮化液由杜松子酒、红霉素按100:0.5-1的重量比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1200倍液得到;(4)在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后,每隔5天,向玉米叶面喷洒一次葡萄梗浸提液;(5)在玉米进入子粒形成期后,从玉米棒开口处向玉米棒花轴内注射木质素碳酸锌400-500倍液。优选的,条播槽宽30-35cm,深20-30cm。优选的,将玉米种子冲洗干净后播种于条播槽内,每隔60-70cm撒播2粒玉米种子。优选的,所述葡萄梗浸提液在制作时,将葡萄梗粉碎至30-35目,得到葡萄梗粉,向葡萄梗粉中加入2-3‰的纤维素酶、1-1.5‰的半纤维素酶、5-6倍的水混合均匀,在32-35℃下酶解10-14小时;将酶解液加热至93-95℃,并用350-370W超声功率浸提4-5次,每次浸提8-10分钟,过滤去渣,得到葡萄梗浸提液。优选的,每个玉米棒注射5-8mL木质素碳酸锌400-500倍液。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玉米种子在果糖二磷酸钠500-700倍液中浸泡60-80分钟后,在进行播种,发芽率和发芽整齐率明显提高;(2)玉米苗高达到60cm后,用由杜松子酒、红霉素按100:0.5-1的重量比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1200倍液得到的矮化液每隔10天,向玉米根部浇灌一次矮化液,直至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能有效矮化玉米植株,避免玉米过度拔节导致结穗较少以及果穗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3)在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后,每隔5天,向玉米叶面喷洒一次葡萄梗浸提液,能够促使玉米多结穗,提高玉米产量;(4)在玉米进入子粒形成期后,从玉米棒开口处向玉米棒花轴内注射木质素碳酸锌400-500倍液,此阶段玉米子粒对锌元素富集能力最强,直接注射于玉米棒花轴内,更利于玉米子粒吸收,相对于喷洒于玉米叶面或者浇灌于玉米根部,能够在较少的施用量下生产出锌含量丰富的玉米;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玉米产量较高,果穗饱满,矮化效果好,玉米中有机锌含量在38-42mg/kg。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富锌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挑选无霉变、无破损、颗粒饱满的的玉米种子,播种前,将玉米种子浸泡于果糖二磷酸钠600倍液中,浸泡时间为70分钟;(2)将大田翻耕60cm-80cm,在大田上开挖条播槽,条播槽宽30-35cm,深20-30cm,将玉米种子冲洗干净后播种于条播槽内,每隔60-70cm撒播2粒玉米种子,玉米种子撒播结束后,将原土填回条播槽内;(3)玉米苗高达到60cm后,每隔10天,向玉米根部浇灌一次矮化液,直至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所述矮化液由杜松子酒、红霉素按100:0.8的重量比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100倍液得到;(4)在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后,每隔5天,向玉米叶面喷洒一次葡萄梗浸提液;所述葡萄梗浸提液在制作时,将葡萄梗粉碎至30-35目,得到葡萄梗粉,向葡萄梗粉中加入2.5‰的纤维素酶、1.2‰的半纤维素酶、5.5倍的水混合均匀,在33℃下酶解12小时;将酶解液加热至94℃,并用360W超声功率浸提4次,每次浸提9分钟,过滤去渣,得到葡萄梗浸提液;(5)在玉米进入子粒形成期后,从玉米棒开口处向玉米棒花轴内注射木质素碳酸锌450倍液,每个玉米棒注射6mL。以下结合具体对比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试验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良玉99”,试验地为界首市泉阳镇柳庄某农田,试验分为A、B、C两组,A组试验面积为1亩,B组试验面积为1亩,C组试验面积为1亩,A组与B组、C组地块相邻,A组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玉米进行种植管理,A组试验期间不额外对玉米进行补锌处理,A组额外施肥量与施肥种类与B组、C组相同,B组、C组采用常规方法对玉米进行种植管理,A、B、C三组玉米种子撒播量相同,B组试验期,在玉米进入子粒形成期后,向玉米叶面喷洒木质素碳酸锌450倍液,以每个玉米棒6mL计算,每株用量按玉米穗个数计算;C组试验期,在玉米进入子粒形成期后,向玉米根部浇灌木质素碳酸锌450倍液,以每个玉米棒6mL计算,每株用量按玉米穗个数计算;,试验期间分别记录A、B、C三组玉米发芽率、发芽整齐率,A、B、C三组玉米产量、玉米株高,A、B、C三组玉米锌含量,结果见表1:组别发芽率(%)发芽整齐率(%)玉米平均株高(cm)玉米产量(kg)玉米中有机锌平均含量(mg/kg)A95.399.6202138041.6B82.775.12759759.5482.374.62689836.41由上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种植玉米,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A组发芽率高于B、C两组,A组发芽整齐率明显高于B、C两组,A组平均株高显著低于B、C两组,A组玉米产量高于B、C两组,A组玉米锌平均含量显著高于B、C两组。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