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03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生用或炮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中医“参、术、苓、甘”四大名贵药材之一,亦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药。白术也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道地药材,由于该地特殊的地理、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鸡腿形白术相对于其他产区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绿色无污染、加工饮片形状好、质地均匀坚实等质量优势,是中药材市场上的抢手货。2007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咸丰白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阶段恩施州白术种植面积约10万亩,亩产值约5000元,纯利润约3000元,是当地药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白术产业对于推进湖北省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白术叶斑病是白术重要的病害之一,可以导致其叶片褪绿,产生孔洞,提前落叶等,影响其光合作用,对其产量和质量威胁较大。调查证明恩施州白术叶斑病发病率为37%,最高的田块可以达到85%,导致每年每亩地平均减产约15%。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栽培技术不科学,青壮劳力缺乏等原因,导致白术叶斑病逐年加重,白术的产业规模有下降;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植保人员,药农乱施滥用化学农药现象普遍,一方面药材的农残超标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增加了病原菌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显然这些问题对于壮大和发展鄂西地区白术特色产业、保证精准扶贫的质量、稳定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分不利的。

白术叶斑病主要由半知菌类镰刀菌(Fusarium)和链格孢(Alternaria)等真菌导致,田间症状主要为4月初叶片出现黑色小斑点,随着温度及湿度增加,病原菌沿叶脉侵染,叶斑面积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有时染病部位背面可见黑色颗粒状物,侵染末期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有的可导致植株死亡。发病规律为: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病叶、土壤中、或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从孢子器中产生孢子,借风雨飞散,传到白术植株上,侵入体内引起初侵染。发病后,新病斑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经风雨、气流传播又引起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多在4-6月开始秋发病,7-9月为高发期,10月下旬后逐渐减少。一般植株生长不良,老叶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土壤排水不良的涝洼地,连作田,及田间杂草丛生容易发病;此外,肥料施用不合理会加重发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农业防治:a.选择抗病品种:根据不同品种对叶部病害的差异,选择无叶斑病或者叶斑病发病轻的一年生健康白术根茎作为移栽种源;b.合理选址:选择前茬作物为大白菜、油菜、辣椒、番茄、杜仲、百合或烟草等;有坡度、向阳、通透性好,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整平耙细一次后,用腐熟农家肥1.5吨均匀撒施,再复耕一次;c.起垄栽培:复耕后的田块晾晒一个月,然后起垄,垄高20-30cm,宽30-35cm,沟宽30-40cm,每垄种植1行,株距25-30cm,垄走向与坡度平行;移栽后每隔3天浇水一次,连续4次;d.科学施肥:磷肥: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亩,追肥时,尿素为10kg/亩,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每株150mL;钾肥15kg/亩,用法同尿素,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e.合理轮作: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或包菜或百合或杜仲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轮作时间为2年;

B.化学防治:4月下旬,发现叶斑病出现后,按照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40mL/亩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20mL,充分混合后进行叶片正反面喷施,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间隔10天。

本发明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为: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所述的戊唑醇悬浮剂SC为: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本发明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多菌灵或百菌清难以完全抑制白术叶斑病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栽培技术不科学,管理不规范导致叶斑病大面积发生的问题,指导白术种植户科学合理用药,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产生几率,减轻化学药剂对环境和生态的压力,实现白术叶斑病合理有效防治。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提供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新方法。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有效的白术叶斑病斑病防治方法的报导,因而本发明为白术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良好方法。(2)确保白术的安全及品质,坚持白术产业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步进行。白术根茎入药,质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如大量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势必影响药材品质。本发明采用种植抗病品种、起垄栽培、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致病菌菌量和侵染媒介,整个过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方面可以确保白术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3)25%阿米西达悬浮剂SC为低毒药剂,对人、畜及非靶生物安全,无害,无残留;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抑制产孢;其杀菌谱非常广,对四大类致病病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绝大部分病原菌均有效,同时对作物安全,阿米西达在土壤、水和空气中通过光和微生物能迅速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确保它既不会在环境中积存,也不会影响种子发芽或栽播下茬作物。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将二者协同混用,可以增加攻击致病菌的靶位点,确保防治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产生,同时对不会对人和环境带来危害。(4)节省白术种植户病虫害防治开支,降低由于病害产生造成的损失,提高种植户收入,通过使用本发明技术,可以将白术叶斑病发病率控制在12%以内,防效可以达到89%,而且可以促进白术生长和根茎重量,和对照相比增产可达25.3%,每亩每年可以为白术种植户增加约800元收入,有利于白术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

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白术叶斑病防治问题,一方面可以保证白术产量,另一方面降低致病菌抗药性产生,对环境和生态无害,保证药材品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广泛适宜白术药材的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农业防治:

a.选择抗病品种:根据不同品种对叶部病害的差异,选择无叶斑病或者叶斑病发病轻的一年生健康白术根茎作为移栽种源;b.合理选址:选择前茬作物为大白菜或辣椒或百合或烟草的田块;有坡度、向阳、通透性好,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整平耙细一次后,用腐熟农家肥1.5吨均匀撒施,再复耕一次;c.起垄栽培:复耕后的田块晾晒一个月,然后起垄,垄高20-30cm,宽30-35cm,沟宽30-40cm,每垄种植1行,株距25-30cm,垄走向与坡度平行;移栽后每隔3天浇水一次,连续4次;d.科学施肥:磷肥: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亩,追肥时,尿素为10kg/亩,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每株150mL;钾肥15kg/亩,用法同尿素,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e.合理轮作: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或包菜或百合或杜仲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轮作时间为2年;

B.化学防治:4月下旬,发现叶斑病出现后,按照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40mL/亩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20mL,充分混合后进行叶片正反面喷施,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间隔10天。

所述的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为: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所述的戊唑醇悬浮剂SC为: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实施例2: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1.选种

选择表光滑,无病斑和霉层矮杆窄叶一年生种根作为种源。

2.选地

2013年1月13,于湖北省恩施市崔坝镇耍龙坝村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试验田开展,试验田坡度约4°,不积水,土壤通透性较好,为沙质土,前茬作物为番茄。

3.田块处理

深翻田块,撒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吨/亩作为底肥,然后再翻耕一次,晾晒1个月后,顺坡起垄,垄高20-30cm,宽30-35cm,沟宽30-40cm,每垄种植1行,株距25-30cm,垄走向与坡度平行。

4.移栽后管理

将术种芽头朝上,立于垄中央,然后覆土6cm,移栽后浇水,3天一次,连续4次。一个月后追肥,尿素为10kg/亩,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每株150mL;钾肥15kg/亩,用法同尿素。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间隔一个月,用量同上。田间有染病植株及时清除烧毁,除草和施肥等农事操作注意不可伤害术根。在有露水、雨水等存在时严禁进行农事操作。

5.合理轮作

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包菜等和百合、杜仲等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轮作时间为2年为宜

6.化学防治

2013年4月21开始发现田间有叶斑病零星发病,将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制造商: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40mL/亩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即稀释1500倍),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mL(即稀释3000倍),充分混合后摇匀,喷施叶片正反面,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分别设置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00倍稀释液和清水2组对照处理。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间隔10天。

首次药前和末次用药后10天及20天调查统计防治前后叶斑病的发病率及防效,调查项目包括发病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株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效,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统计20株,4次重复,求其平均值。收获时按实际产量计产,分析防治效果(具体测定数据见下表1)。

病害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0级:植株上叶片无症状;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0-10%;2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0%;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1-30%;4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31-40%;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41-50%以上。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5)]×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013年11月上旬,选择晴天进行采收并进行测产,质量均满足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白术质量标准的规定(具体测定数据见2表)。经过结果分析可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白术叶斑病的发病率在末次药后10天和20天分别为9.3%和11.2%,病情指数为3.4和4.1,防治效果在10天和20天可以达到87.7%和89.8%;而对照多菌灵的在末次药后10天和20天的发病率为分别为21.5%和36.9%,病情指数为9.9和12.5,防效分别为63.7%和68.8%,清水对照的发病率高达69.8%和81.3%,病情指数分别为27.3和40,使用本发明的处理病情指数在3个处理中最低,防效最高,两次调查防效均高于85%,其中末次药后10天的防效是多菌灵的1.4倍,末次药后20天的防效是多菌灵的1.3倍,本发明各个数值均与两个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物产量测定上采用本发明的处理平均株高为35.2cm/株,平均根鲜重为20.5g/株,而多菌灵的处理平均株高为31.3cm/株,平均鲜重为16.1g/株,清水对照的平均株高为31.1cm/株,平均鲜重为15.3g/株,本发明的生物产量数值均与其他两个处理差异极显著(P<0.05),可见本发明可以促进白术生长和根茎部重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如果推广成功,将大大提高白术产量,挽回药农的经济损失。

表1化学药剂对白术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2化学药剂对白术生物产量的而影响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