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156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李树的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脆红李皮脆肉甜,成熟果实紫红色,固名脆红李。脆红李耐旱、耐寒、耐肥、抗风、抗病、抗虫性能好,产量稳定,在满足水肥的条件下无歇年现象,适于在土层较厚、肥力较强的中性和弱酸弱碱性土壤种植。同时脆红李成熟后表面呈紫红色,果肉香甜脆爽,含糖量较高,口感适度,果肉颜色呈黄中带红色,核小而不粘果肉,果实直径3~4厘米,单个重量20~40克。果实生育期较长,一般200天左右,属于中、晚熟水果,果实稳定性好,短时间不易变软变质,常温下可以贮存天,冷藏条件下可以贮存20天,此优良特性使脆红李便于贮存和运输,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正因为脆红李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使得脆红李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目前脆红李的种植过程主要包括种植园的建造、果树修建、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其中施肥与病虫害的防治对脆红李的产量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脆红李的施肥总是采用同样的施肥方式,然而在梨树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采用同样的施肥方式导致脆红李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补充过度,导致李子产量降低。另外对病虫害的防止总是在病虫害发生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李子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李子的产量与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肥料对脆红李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李子产量与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秋季选取脆红李幼苗进行移植,移植时,保持株距3~4m,行距3~4m;

步骤二:脆红李幼苗移植前,使用沼液喷洒地面,用量为2~3kg/㎡;喷洒完后使用塑料薄膜将地面密封10~15天,然后去掉塑料薄膜;

步骤三:在去掉塑料薄膜的地面上挖坑并填充基肥,基肥是由按重量份数为10~12份的农家肥、2~3份的锯末、0.1~0.2份的生根粉和4~5份蜈蚣草经充分发酵制得,基肥厚度为10~15cm,脆红李幼苗移植在基肥中并用泥土掩盖根部;

步骤四:脆红李种植期间,保持每年夏、冬两季对脆红李的枝干各修剪一次,脆红李挂果前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追肥,每株脆红李使用基肥2~3kg;

步骤五:脆红李花期前一个月使用3~4%的药液对脆红李枝叶进行喷洒一次,药液中含有重量份数为0.3~0.5份的钾肥、0.4~0.5份的磷肥、0.02~0.05份的硼酸、0.1~0.2份的已基托布津和0.2~0.3份的多菌灵,药液每一周喷洒一次,直至脆红李摘果前40~50天停止喷洒。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将脆红李幼苗的移植时间选择在秋季,由于秋季气温相对适中,病菌的生长趋缓,此时移植脆红李,使其有更多的时间集聚能量,生长根系,为来年的快速生长奠定基础。而在脆红李幼苗进行移植前,使用沼液喷洒地面并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有助于杀灭地面上的病菌及虫卵,减少脆红李病症的发生。同时,由于沼液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能为脆红李幼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脆红李移植后,通过在基肥中添加生根粉,有助于脆红李根系的快速生长;而在根系的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分裂、生长等需要钙元素的大量参与,通过添加蜈蚣草对其进行供应;同时,农家肥、锯末和蜈蚣草内的营养物质与沼液形成配合,使营养物质更加适合脆红李的快速生长。

脆红李要有较好的产量和质量,其在挂果前,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脆红李枝干的生长,而基肥中营养元素的搭配适合脆红李的生长,有利于后期脆红李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脆红李病菌的生长,大多聚集在脆红李的挂果期间,在脆红李花期前对其进行喷洒药液,其中,硼酸有助于提高脆红李花朵的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减少“华而不实”的情况发生。同时,此时脆红李需求的氮元素减少,而对磷、钾元素的需求增加,通过添加钾肥和磷肥,通过氮、磷、钾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减少脆红李对氮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提高脆红李的产量和质量。而通过添加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两者互为补充,能有效杀灭脆红李枝叶上的病菌,避免脆红李果子受到侵害,从而提高脆红李的产量和质量。

进一步,步骤三中,基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农家肥12份、锯末2份、生根粉0.2份和蜈蚣草5份。

进一步,步骤五中,药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钾肥0.5份、磷肥0.4份、硼酸0.05份、已基托布津0.2份和多菌灵0.2份。

进一步,脆红李挂果后,在脆红李的根部放置10~15cm厚的松针和椰糠。在脆红李果实成熟前10~15天,其极易产生裂果现象,主要原因是干湿度不平衡所致;在脆红李挂果后放置松针和椰糠,能对脆红李的根部进行保温保湿,在减少脆红李果实发生裂果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脆红李果实类糖分的聚集,使其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秋季选取脆红李幼苗进行移植,移植时,保持株距3~4m,行距3~4m;

步骤二:脆红李幼苗移植前,使用沼液喷洒地面,用量为2~3kg/㎡;喷洒完后使用塑料薄膜将地面密封10~15天,然后去掉塑料薄膜;

步骤三:在去掉塑料薄膜的地面上挖坑并填充基肥,基肥是由按重量份数为12份的农家肥、2份的锯末、0.2份的生根粉和5份蜈蚣草经充分发酵制得,基肥厚度为10~15cm,脆红李幼苗移植在基肥中并用泥土掩盖根部;

步骤四:脆红李种植期间,保持每年夏、冬两季对脆红李的枝干各修剪一次,脆红李挂果前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追肥,每株脆红李使用基肥2~3kg;

步骤五:脆红李花期前一个月使用3~4%的药液对脆红李枝叶进行喷洒一次,药液中含有重量份数为0.5份的钾肥、0.4份的磷肥、0.05份的硼酸、0.2份的已基托布津和0.2份的多菌灵,药液每一周喷洒一次,直至脆红李摘果前40~50天停止喷洒;脆红李挂果后,在脆红李的根部放置10~15cm厚的松针和椰糠。

实施例2:

一种脆红李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秋季选取脆红李幼苗进行移植,移植时,保持株距3~4m,行距3~4m;

步骤二:脆红李幼苗移植前,使用沼液喷洒地面,用量为2~3kg/㎡;喷洒完后使用塑料薄膜将地面密封10~15天,然后去掉塑料薄膜;

步骤三:在去掉塑料薄膜的地面上挖坑并填充基肥,基肥是由按重量份数为10份的农家肥、3份的锯末、0.1份的生根粉和4份蜈蚣草经充分发酵制得,基肥厚度为10~15cm,脆红李幼苗移植在基肥中并用泥土掩盖根部;

步骤四:脆红李种植期间,保持每年夏、冬两季对脆红李的枝干各修剪一次,脆红李挂果前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追肥,每株脆红李使用基肥2~3kg;

步骤五:脆红李花期前一个月使用3~4%的药液对脆红李枝叶进行喷洒一次,药液中含有重量份数为0.3份的钾肥、0.5份的磷肥、0.02份的硼酸、0.1份的已基托布津和0.3份的多菌灵,药液每一周喷洒一次,直至脆红李摘果前40~50天停止喷洒;脆红李挂果后,在脆红李的根部放置10~15cm厚的松针和椰糠。

基肥在制作时,只需要将农家肥、锯末、生根粉和蜈蚣草进行混合充分发酵即可。

药液制备时,将钾肥、磷肥、硼酸、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按重量份数混合,用水稀释即可。

采用本方案的种植方法,脆红李的产量能提升15~2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