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苗木培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香樟苗木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宜制家具、箱子吗,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目前已在城区及乡镇普遍栽培,目前香樟苗木培育主要存在育苗周期长,育苗成活率低,育苗期间病害发生率高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香樟苗木培育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樟苗木培育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香樟苗木培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11月份,采集成熟香樟种子,在温度为5-28℃范围内,先低温后高温多次循环处理,一个温度循环处理1.5-1.8分钟,经4-5个循环处理;(2)将大田犁耙后,做床,在床面上拌和炭化鸡毛,7天后,在床面上挖播种穴,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香樟种子撒播于穴内,每穴撒播1粒香樟种子;所述炭化鸡毛在制作时,将鸡毛在温度为120-130℃、湿度为96-98%的炭化窑内处理30-35分钟,得到炭化鸡毛;(3)撒播完成后,将穴内覆原土,浇一次石油磺酸钠8000倍液;(4)出苗后,在香樟苗半径20-30cm的范围内挖环形施肥槽,每隔30天向槽内施加一次粉煤灰发酵物;所述粉煤灰发酵物由向湿度为90-95%的粉煤灰中按2-3%的重量比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在20-25℃下处理30-35天,高温灭菌后得到,处理过程中,每隔2天翻拌一次粉煤灰,并保证粉煤灰湿度在90-95%;(5)香樟出苗后,每隔60天,向香樟叶面喷洒一次瓢虫水解液,所述瓢虫水解液制作时,将瓢虫绞碎,浸入浓度为6-8%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在130-140℃下保持2-2.5小时,水解产物经液相分离得到瓢虫水解液。优选的,床面高30-40cm,床面宽60-80cm。优选的,每平方米拌和55-60g炭化鸡毛。优选的,播种穴穴间距为60-70cm。优选的,环形施肥槽槽深30-35cm。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11月份采集香樟种子,经低温到高温循环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香樟种子的萌发率,经低温-高温循环处理后的香樟种子相对于未处理的香樟种子萌发率提高了1.71-1.75倍,萌发率在98.82-98.85%;大田犁耙后,拌和炭化鸡毛,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撒播完成后,浇一次石油磺酸钠8000倍液,能显著缩短香樟出苗时间,提高香樟出苗整齐率;出苗后,在香樟苗半径20-30cm的范围内挖环形施肥槽,槽深30-35cm,向槽内施加粉煤灰发酵物,能有效促进香樟苗生长发育,满足香樟苗整个育苗期营养需求;香樟出苗后,每隔50天,向香樟叶面喷洒一次瓢虫水解液,能有效预防香樟育苗期白溃疡病、白粉病、黑斑病、卷叶蛾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例1、一种香樟苗木培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香樟种子于11月成熟,当蒴果呈紫黑色时即可采种,采种时选择树冠匀称、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形优美的20-40年生母树,将采集得到的香樟种子,在温度为5-28℃范围内,先低温后高温多次循环处理,一个温度循环处理1.5-1.8分钟,经4个循环处理;(2)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为酸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将大田犁耙后,做床,床面高30-40cm,床面宽60-80cm,在床面上拌和炭化鸡毛,每平方米拌和58g炭化鸡毛,7天后,在床面上挖播种穴,穴间距为60-70cm,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香樟种子撒播于穴内,每穴撒播1粒香樟种子;所述炭化鸡毛在制作时,将鸡毛在温度为125℃、湿度为97%的炭化窑内处理32分钟,得到炭化鸡毛;(3)撒播完成后,将穴内覆原土,浇一次石油磺酸钠8000倍液;(4)出苗后,在香樟苗半径20-30cm的范围内挖环形施肥槽,槽深30-35cm,每隔30天向槽内施加一次粉煤灰发酵物;所述粉煤灰发酵物由向湿度为92%的粉煤灰中按2.4%的重量比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在23℃下处理32天,高温灭菌后得到,处理过程中,每隔2天翻拌一次粉煤灰,并保证粉煤灰湿度在93%;(5)香樟出苗后,每隔60天,向香樟叶面喷洒一次瓢虫水解液,所述瓢虫水解液制作时,将瓢虫绞碎,浸入浓度为7%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在135℃下保持2.2小时,水解产物经液相分离得到瓢虫水解液。以下结合具体种植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种植试验在全椒县襄河镇,试验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对照组6共八组,每组试验面积为半亩。各组地块相邻;实验组按实施例1步骤培育香樟苗木;常规组按常规方法培育香樟苗木;对照组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1)先低温后高温多次循环处理工序;对照组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2)拌和炭化鸡毛处理工序;对照组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3)浇一次石油磺酸钠8000倍液处理工序;对照组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4)处理工序;对照组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步骤(5)每隔50天,向香樟叶面喷洒一次瓢虫水解液处理工序;对照组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步骤(4)中的粉煤灰发酵物替换成粉煤灰。各组于2015年3月5号将香樟种子定值于大田内,各组亩撒播种子数量相同,育苗期间,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对照组6不额外施肥或施药;试验期,统计各组香樟种子萌发率、杂草发生率、出苗时间、出苗整齐率、种植期间病害发生率,播种1年后香樟苗平均株高、平均地径,结果见下表啊1:组别萌发率%杂草发生率%出苗时间出苗整齐率%病害发生率%播种1年后香樟苗平均株高(cm)播种1年后香樟苗平均地径(cm)实验组98.831.452015.3.1999.820.32103.50.93常规组56.65.532015.3.2872.336.6594.30.80对照组150.01.472015.3.1899.750.33103.40.92对照组298.8229.82015.3.1999.790.32103.20.90对照组398.851.432015.3.2955.140.34103.30.91对照组498.831.452015.3.1799.800.3287.10.71对照组598.821.442015.3.1999.7818.84103.10.89对照组698.831.422015.3.1999.780.3290.00.74由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香樟进行育苗,相对于现有育苗方法,种子萌发率、出苗整齐率均显著提高,杂草发生率、病害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出苗时间也得到显著缩短,播种一年后,得到香樟苗木株高和地径均高于常规育苗方法,另外本试验通过单因子对比试验可得知,香樟种植经高低温处理后萌发率显著提高;在育苗地拌和鸡毛能显著抑制杂草发生;定值后浇灌石油磺酸钠8000倍液可显著缩短香樟种子出苗时间并提高香樟种子出苗整齐率,种植期间,施加粉煤灰发酵物,可显著提高香樟种苗品质,种植期间喷洒瓢虫水解液,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