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灌木形成树状花木的硬枝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89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植物造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花灌木通过硬枝嫁接形成树状花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树状花木是指外形区别于灌丛状而似乔木状的灌木或藤本植物,其特点是有独立、树干状、无分叉的主干。可解释为通过嫁接和整形修剪技术,把可观赏的灌木或藤本植物修整为乔木树型来栽培观赏。甘肃河西走廊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旱,春季变温频繁且大风天气多,使树状花木易受冻害、生理干旱和风折,严重制约着树状花木的发展。而单纯依靠传统的切接、劈接技术进行树状花木嫁接,成活率较低,易风折,而且在树状花木的嫁接繁殖中对砧木选择不当,对接后管理不当,会产生头重脚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灌木形成树状花木的硬枝嫁接方法,具有快速成型、成活率高、树形合理的优点,且该嫁接方法适用于昼夜温差大、寒冷及干旱等恶劣气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灌木形成树状花木的硬枝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穗条的处理:从生长健壮的采穗母株上采集穗条,选用采穗母株上外围充实,芽子饱满的枝条,去掉叶片,洗净枝条,枝条根部蘸蜡,蜡晾凉后捆把悬挂于水窖内;

(2)砧木的处理:嫁接前5-10天对砧木进行修剪,修剪出树干部和其上方的嫁接部,树干部为在地面以上40-60cm的砧木,剪除树干部的所有枝条,嫁接部保留多个1~2年枝龄的枝条进行嫁接,保留的枝条包括主枝和侧枝;剪除多余的枝条,修剪完成后对砧木进行灌水;在嫁接前一周对砧木进行修剪,剪除多余枝条,促进砧木积累养分,并在修剪完成后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

(3)接穗的处理:嫁接的前6小时内,取出穗条剪制接穗,接穗保留一个有效芽,芽上方保留枝条长度为0.8~1.2cm,在芽下方2~3㎜处两面斜下各剪一刀,切口成楔形,楔形两个斜面长度均控制在2.5~3cm,有芽一侧的斜面弧度大于无芽一侧斜面弧度,剪制完成的接穗放于清水中浸泡2~3h;

(4)嫁接: 在砧木枝条嫁接处横切形成断面,从断面下方一侧向髓心斜剪一刀,剪口横向深达髓心,纵向长2.5~3cm,这种剪口可以将接穗夹紧,将接穗插入剪口,接穗楔形切口与剪口处形成层贴紧,接穗露白2~3㎜,用薄膜包裹并扎紧;

(5)嫁接后管理:进行日常的灌水管理,及时去除砧木萌蘖,进行4~7次整形修剪,接穗愈合后3~4个月去除捆扎的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以上方法对花灌木形成树状花木进行了实际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实施例1

嫁接紫叶矮樱,具体日期和步骤记录如下:

(1)穗条的处理:2月25日从生长健壮的采穗母株紫叶矮樱上采集穗条,选用采穗母株上外围枝条充实,芽子饱满的枝条,去掉叶片,洗净枝条。熔蜡,蜡温控制在100~110℃,枝条根部蘸蜡,浸蘸时间1秒,晾凉后捆把悬挂于荫凉的水窖内;

(2)砧木的处理:3月15日对选定的山杏砧木进行定型修剪,剪除地面以上50cm以内的所有枝条,在50cm以上的嫁接部留取多个1~2年枝龄的枝条,包括主枝和侧枝。3月16日对山杏砧木适度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

(3)接穗的处理:3月22日从水窖中取出穗条,剪制接穗,一个接穗保留一个有效芽,芽上方保留枝条长度为1cm,在芽下方3㎜处两面斜下各剪一刀,切口成楔形,楔形两个斜面长度均控制在2.5~3cm,有芽一侧的斜面弧度大于无芽一侧斜面弧度,剪制完成的接穗放于清水中浸泡2~3h;

(4)嫁接:3月22日提着浸泡接穗的水桶到嫁接现场开始嫁接工作,首先将山杏砧木距地120㎝处平茬,形成光滑无节的断面,用修枝剪在枝条断面一侧向砧木髓心呈30°斜剪,剪口呈“马耳形”,剪口长2.5~3㎝;然后将浸泡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剪口,接穗与砧木一侧形成层对齐,接穗“露白”3㎜,再用0.008mm厚、0.8㎝宽、30㎝长的薄膜将嫁接部位从下部依次向上缠绕,留出芽眼,缠绕包裹顶端后,再向下缠绕,回到起始位置后,打结绑紧;自下而上使其接穗与砧木形成层紧密结合,再自上面下使其切口与空气不接触、不透入雨水;3月22日晚对嫁接苗地适度灌水,提高嫁接地环境湿度,保持接穗生活力;

(5)嫁接后管理:嫁接成活后将砧木上的萌蘖及时去除掉;确定要发展的形状,后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进行5~6次的整形修剪,起到减轻主干枝的负重,解决头重脚轻和风折问题;接穗愈合后7月上旬解除薄膜;管理至8月上旬可看到一株主干独立明显,树冠为紫红色球体的树状紫叶矮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